使用Kafka时一定要注意防止消费速度过慢触发rebalance而导致的重复消费

本文主要是介绍使用Kafka时一定要注意防止消费速度过慢触发rebalance而导致的重复消费,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Java应用中,我们往往会使用spring-kafka组件简单的设置一下group_id, topic就开始消费消息了,其实这样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即当消费速度过慢时有可能会触发rebalance, 这批消息被分配到另一个消费者,然后新的消费者还会消费过慢,再次rebalance, 这样一直恶性循环下去。发生这种情况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日志里能看到CommitFailedException异常,然后还会带上下面一段话:

Commit cannot be completed since the group has already rebalanced and
assigned the partitions to another member. This means that the time
between subsequent calls to poll() was longer than the configured
max.poll.interval.ms, which typically implies that the poll loop is
spending too much time message processing. You can address this either
by increasing the session timeout or by reducing the maximum size of
batches returned in poll() with max.poll.records.

其实这段话已经很走心了,kafka的开发者已经预料到了这可能是个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所以连解决方案都给你列出来了。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在Kafka 0.10.1.0以后的版本中,影响rebalance触发的参数有三个,说明如下:

  • session.timeout.ms
    这个参数定义了当broker多久没有收到consumer的心跳请求后就触发rebalance,默认值是10s。在0.10.1.0之前的版本中,由于心跳请求是在poll()拉取消息的方法中执行的,因此如果当前批次处理消息耗时太长,就会导致consumer没有机会按时发送心跳,broker认为消费者已死,触发rebalance。在0.10.1.0或更新的版本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心跳请求会在单独的线程中发送,因此就不会出现因为消息处理过长而发不出心跳的问题了。

  • max.poll.interval.ms
    这个参数定义了两次poll()之间的最大间隔,默认值为5分钟。如果超过这个间隔同样会触发rebalance。在多数情况下这个参数是导致rebalance消息重复的关键,即业务处理消息耗时太长。有人可能会疑惑,如果5分钟都没处理完消息那肯定时出了问题,其实不然。能否在5min内处理完还取决于你每次拉取了多少条消息,如果一次拿到了成千上万条的话,5min就够呛了。

  • max.poll.records
    这个参数定义了poll()方法最多可以返回多少条消息,默认值为500。注意这里的用词是"最多",也就是说如果在拉取消息的时候新消息不足500条,那有多少返回多少;如果超过500条,就只返回500。这个默认值是比较坑人的,如果你的消息处理逻辑比较重,比如需要查数据库,调用接口,甚至是复杂计算,那么你很难保证能够在5min内处理完500条消息,也就是说,如果上游真的突然大爆发生产了成千上万条消息,而平摊到每个消费者身上的消息达到了500的又无法按时消费完成的话就会触发rebalance, 然后这批消息会被分配到另一个消费者中,还是会处理不完,又会触发rebalance, 这样这批消息就永远也处理不完,而且一直在重复处理。

要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也很简单,那就是提前评估好处理一条消息最长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务必覆盖默认的max.poll.records参数。在spring-kafka中这个原生参数对应的参数项是max-poll-records。对于消息处理比较重的操作,建议把这个值改到50以下会保险一些。

这篇关于使用Kafka时一定要注意防止消费速度过慢触发rebalance而导致的重复消费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22221

相关文章

Git可视化管理工具(SourceTree)使用操作大全经典

《Git可视化管理工具(SourceTree)使用操作大全经典》本文详细介绍了SourceTree作为Git可视化管理工具的常用操作,包括连接远程仓库、添加SSH密钥、克隆仓库、设置默认项目目录、代码... 目录前言:连接Gitee or github,获取代码:在SourceTree中添加SSH密钥:Cl

Python中模块graphviz使用入门

《Python中模块graphviz使用入门》graphviz是一个用于创建和操作图形的Python库,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中模块graphviz使用入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 目录1.安装2. 基本用法2.1 输出图像格式2.2 图像style设置2.3 属性2.4 子图和聚

windows和Linux使用命令行计算文件的MD5值

《windows和Linux使用命令行计算文件的MD5值》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中,您可以使用命令行(终端或命令提示符)来计算文件的MD5值,文章介绍了在Windows和Linux/macO... 目录在Windows上:在linux或MACOS上:总结在Windows上:可以使用certuti

CentOS和Ubuntu系统使用shell脚本创建用户和设置密码

《CentOS和Ubuntu系统使用shell脚本创建用户和设置密码》在Linux系统中,你可以使用useradd命令来创建新用户,使用echo和chpasswd命令来设置密码,本文写了一个shell... 在linux系统中,你可以使用useradd命令来创建新用户,使用echo和chpasswd命令来设

Python使用Matplotlib绘制3D曲面图详解

《Python使用Matplotlib绘制3D曲面图详解》: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使用Matplotlib绘制3D曲面图,在Python中,使用Matplotlib库绘制3D曲面图可以通过mpl... 目录准备工作绘制简单的 3D 曲面图绘制 3D 曲面图添加线框和透明度控制图形视角Matplotlib

Pandas中统计汇总可视化函数plot()的使用

《Pandas中统计汇总可视化函数plot()的使用》Pandas提供了许多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其中plot()函数就是其可视化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Pandas中统计汇总可视化... 目录一、plot()函数简介二、plot()函数的基本用法三、plot()函数的参数详解四、使用pl

使用Python实现IP地址和端口状态检测与监控

《使用Python实现IP地址和端口状态检测与监控》在网络运维和服务器管理中,IP地址和端口的可用性监控是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基础需求,本文将带你用Python从零打造一个高可用IP监控系统,感兴趣的小伙... 目录概述:为什么需要IP监控系统使用步骤说明1. 环境准备2. 系统部署3. 核心功能配置系统效果展

使用Java将各种数据写入Excel表格的操作示例

《使用Java将各种数据写入Excel表格的操作示例》在数据处理与管理领域,Excel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成为了数据存储与展示的重要工具,在Java开发过程中,常常需要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本文... 目录前言安装免费Java库1. 写入文本、或数值到 Excel单元格2. 写入数组到 Excel表格

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与基本使用详解

《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与基本使用详解》在Redis中使用Lua脚本可以实现原子性操作、减少网络开销以及提高执行效率,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在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 目录Redis 执行 Lua 脚本的原理基本使用方法使用EVAL命令执行 Lua 脚本使用EVALSHA命令

Java 中的 @SneakyThrows 注解使用方法(简化异常处理的利与弊)

《Java中的@SneakyThrows注解使用方法(简化异常处理的利与弊)》为了简化异常处理,Lombok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注解@SneakyThrows,本文将详细介绍@SneakyThro... 目录1. @SneakyThrows 简介 1.1 什么是 Lombok?2. @SneakyThr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