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选车系列之(六): 整车动力性能董氏算法

2023-12-15 16:33

本文主要是介绍新手选车系列之(六): 整车动力性能董氏算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转载自董涛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636c450100e7lg.html


    有次节目里,一听众问我:不知道2.5V6的发动机动力怎么样?我回答:那得看你是舒马赫的标准还是蔡依林的标准。

    还一次当面交流,有位老兄说帕萨特1.8T的排量太低,既没面子又没动力,坚持要选择2.0升自然进气发动机。我哑口无言,显然他忘了1.8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相当于2.4L的自然进气。

    一般来讲,是车都开得动的,但为什么那么多人买车之前为选择排量发愁呢?愁1.3还是1.5、1.4还是1.6、1.6还是1.8、1.8还是2.0、2.0还是2.4、2.4还是2.8,愁自然进气还是涡轮增压,是因为不同排量发动机会带来不同的动力性能表现。通常描述这个表现的数据是功率与扭矩。

    功率的意义在于创造极速表现,功率越大、出现的转速越高,就有可能跑出更高的极速。扭矩的意义在于起步加速,扭矩越大、出现的转速越低,汽车的起步加速就会越快、油耗越低。在欧洲,因为汽油昂贵并且有些国家公路不限速,所以许多公司擅长以小排气量引擎压榨出大功率,希望既省油又能获得较高的极速。这就是为什么欧洲车比较多见增压引擎的道理。而在日本,因为能源紧张和版图面积较小,丰田、本田、日产都喜欢运用各种气门控制技术来生产排量较小而功率和扭矩较大的发动机,并且特别注重低速表现,让人觉得日本车起步轻快。美国是一个高速公路限速较低的国家,所以美国车注重起步加速的低速扭矩,加上美国汽油便宜,过去的美国车总是喜欢直接把发动机排量做大,以求得更大的低速扭矩。

    而实际上,有些车的功率和扭矩数据很漂亮,但实际驾驶感受很平常;有的车发动机并不起眼,但飚起来却能很爽。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大家忽略了“汽车自重”这个因素。

    影响汽车提速的首要因素就是风的阻力和地心引力。风阻和空气动力学相关,而量产车型之间的差距通常都是很小的,忽略。那么发动机性能与车身自重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本人自创了一套非常简单的除法,可以很快对这个关系作出评价,并且得出一款车型是否提速更快的初步结论。那就是用汽车的整备质量分别除以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得到的数据越小,整车的动力性能就越好。当然这个算法不准确的地方是撇开了变速箱因素。

    举例说明,帕萨特2.0L发动机的功率85KW,扭矩172牛米,全车整备质量1400公斤,我们可以得出每千瓦功率平摊16.47公斤车重、每牛米扭矩平摊8.14公斤车重的数据。POLO1.6L发动机的功率77KW,扭矩155牛米,全车整备质量1186公斤,我们同样可以得出每千瓦功率平摊15.40公斤车重、每牛米扭矩平摊7.65公斤车重的数据。显然,从数据看,无论是最高车速还是起步车速,POLO1.6都要比帕萨特2.0轻快。而实际驾驶测试正是这样。

    通过这个算法,我们可以得出一批2.0排量车型的动力性能数据:

车型

kg/kw

kg/nm

迈腾 2.0T

10.65

5.59

标致307(MT)

11.67

6.30

宝马320i

12.82

7.37

福克斯两厢

13.07

7.55

本田雅阁

13.08

7.96

凯美瑞

13.79

7.84

致  胜

13.97

8.12

新君威

14.39

8.18

天  籁

14.84

7.81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能很明朗地看出哪些车型的提速比较轻快,而这些结论也大部分都可以在秒表里得到确认。

    所以我建议如果对驾驶没有兴趣的车友,大可不必因为面子而选择大排量车型,小排量车买起来便宜,用起来也便宜。同样的车型,在1.6L和1.8L之间你就选择前者好了。至于开空调后动力不足的问题也不用多想,小型车只要排量超过了1.6L,开空调对动力的影响都很微弱了。而比较在意加速快感的车友,宁可选择小型车的大排量,比如1.6L和2.0L中的2.0L,也不要选择大型车的小排量,比如2.0L和2.4L中的2.0L。

这篇关于新手选车系列之(六): 整车动力性能董氏算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97114

相关文章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 Stream 的并行流性能优化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攻略,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一、并行流的核心原理与适用场景二、性能优化的核心策略1. 合理设置并行度:打破默认阈值2. 避免装箱

深度剖析SpringBoot日志性能提升的原因与解决

《深度剖析SpringBoot日志性能提升的原因与解决》日志记录本该是辅助工具,却为何成了性能瓶颈,SpringBoot如何用代码彻底破解日志导致的高延迟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前言第一章:日志性能陷阱的底层原理1.1 日志级别的“双刃剑”效应1.2 同步日志的“吞吐量杀手”

使用Python实现一个简易计算器的新手指南

《使用Python实现一个简易计算器的新手指南》计算器是编程入门的经典项目,它涵盖了变量、输入输出、条件判断等核心编程概念,通过这个小项目,可以快速掌握Python的基础语法,并为后续更复杂的项目打下... 目录准备工作基础概念解析分步实现计算器第一步:获取用户输入第二步:实现基本运算第三步:显示计算结果进

基于Python实现温度单位转换器(新手版)

《基于Python实现温度单位转换器(新手版)》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基于Python实现温度单位转换器,主要是将摄氏温度(C)和华氏温度(F)相互转换,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目录为什么选择温度转换器作为第一个项目项目概述所需基础知识实现步骤详解1. 温度转换公式2. 用户输入处

Java慢查询排查与性能调优完整实战指南

《Java慢查询排查与性能调优完整实战指南》Java调优是一个广泛的话题,它涵盖了代码优化、内存管理、并发处理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Java慢查询排查与性能调优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 目录1. 事故全景:从告警到定位1.1 事故时间线1.2 关键指标异常1.3 排查工具链2. 深度剖析:

深入解析Java NIO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性能优化实践指南

《深入解析JavaNIO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性能优化实践指南》随着互联网业务不断演进,对高并发、低延时网络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将深入解析JavaNIO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性能优化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简介一、技术背景与应用场景二、核心原理深入分析2.1 Selector多路复用2.2 Buffer

基于Python Playwright进行前端性能测试的脚本实现

《基于PythonPlaywright进行前端性能测试的脚本实现》在当今Web应用开发中,性能优化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laywright构建一个自动化性能测试工具,希望... 目录引言工具概述整体架构核心实现解析1. 浏览器初始化2. 性能数据收集3. 资源分析4. 关键性能指

Zabbix在MySQL性能监控方面的运用及最佳实践记录

《Zabbix在MySQL性能监控方面的运用及最佳实践记录》Zabbix通过自定义脚本和内置模板监控MySQL核心指标(连接、查询、资源、复制),支持自动发现多实例及告警通知,结合可视化仪表盘,可有效... 目录一、核心监控指标及配置1. 关键监控指标示例2. 配置方法二、自动发现与多实例管理1. 实践步骤

MySQL深分页进行性能优化的常见方法

《MySQL深分页进行性能优化的常见方法》在Web应用中,分页查询是数据库操作中的常见需求,然而,在面对大型数据集时,深分页(deeppagination)却成为了性能优化的一个挑战,在本文中,我们将... 目录引言:深分页,真的只是“翻页慢”那么简单吗?一、背景介绍二、深分页的性能问题三、业务场景分析四、

MySQL 多列 IN 查询之语法、性能与实战技巧(最新整理)

《MySQL多列IN查询之语法、性能与实战技巧(最新整理)》本文详解MySQL多列IN查询,对比传统OR写法,强调其简洁高效,适合批量匹配复合键,通过联合索引、分批次优化提升性能,兼容多种数据库... 目录一、基础语法:多列 IN 的两种写法1. 直接值列表2. 子查询二、对比传统 OR 的写法三、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