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泄漏从入门到精通三部曲之基础知识篇

2024-05-15 23:38

本文主要是介绍内存泄漏从入门到精通三部曲之基础知识篇,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转载自:http://bugly.qq.com/blog/?p=832
一、首先以一个内存泄露实例来开始本节基础概念的内容:

实例1:(单例导致内存对象无法释放而泄露)

fefe468f42e8a2872809f6f61a3810611446038031

doc_image_1_w717_h339

可以看出ImageUtil这个工具类是一个单例,并引用了activity的context。

试想这个场景,应用起来以后,转屏。转屏以后,旧MainActivity会destroy,新MainActivity会重建,导致单例ImageUtil重新getInstance。很不幸的是,由于instance已经不是空的了,所以ImageUtil不会重建,还持有之前的Context,也就是之前的那个MainActivity实例的context,因此会造成两个问题:

功能问题:使用ImageUitl访问context相关内容时可能会发生异常(因为当前context并不是当前activity的context);

内存泄露:旧context被生命周期更长的静态变量持有而导致activity无法释放造成泄漏!(因此静态变量是很容易因此内存泄露的!)

使用工具可以看到ImageUtil引用了MainActivity导致MainActivity驻留内存发生泄漏

doc_image_2_w921_h299

备注:本系列部分概念和例子引用来自网络。

二、内存泄露,我们要研究的泄露对象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了解程序运行时,所需内存的分配策略:

按照编译原理的观点,程序运行时的内存分配有三种策略,分别是静态的,栈式的,和堆式的,对应的,三种存储策略使用的内存空间主要分别是静态存储区(也称方法区)、堆区和栈区。他们的功能不同,对他们使用方式也就不同。

静态存储区(方法区):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它主要存放静态数据、全局static数据和常量。

栈区: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被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堆区:亦称动态内存分配。程序在运行的时候用malloc或new申请任意大小的内存,程序员自己负责在适当的时候用free或delete释放内存(Java则依赖垃圾回收器)。动态内存的生存期可以由我们决定,如果我们不释放内存,程序将在最后才释放掉动态内存。 但是,良好的编程习惯是:如果某动态内存不再使用,需要将其释放掉。

接下来我们集中说下堆和栈的区别:

在函数中(说明是局部变量)定义的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和对象的引用变量都是在函数的栈内存中分配。当在一段代码块中定义一个变量时,java就在栈中为这个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当超过变量的作用域后,java会自动释放掉为该变量分配的内存空间,该内存空间可以立刻被另作他用。

堆内存用于存放所有由new创建的对象(内容包括该对象其中的所有成员变量)和数组。在堆中分配的内存,由java虚拟机自动垃圾回收器来管理。在堆中产生了一个数组或者对象后,还可以在栈中定义一个特殊的变量,这个变量的取值等于数组或者对象在堆内存中的首地址,在栈中的这个特殊的变量就变成了数组或者对象的引用变量,以后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栈内存中的引用变量来访问堆中的数组或者对象,引用变量相当于为数组或者对象起的一个别名,或者代号。

堆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因为系统是用链表来存储空闲内存地址,自然不是连续的),堆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32bit系统理论上是4G),所以堆的空间比较灵活,比较大。栈是一块连续的内存区域,大小是操作系统预定好的,windows下栈大小是2M(也有是1M,在编译时确定,VC中可设置)。

对于堆,频繁的new/delete会造成大量内存碎片,使程序效率降低。对于栈,它是先进后出的队列,进出一一对应,不产生碎片,运行效率稳定高。

举一个关于变量存储位置的实例2:

doc_image_3_w664_h356

结论:
局部变量的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存储于栈中,引用的对象实体存储于堆中。

——因为它们属于方法中的变量,生命周期随方法而结束。

成员变量全部存储与堆中(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引用和引用的对象实体)

——因为它们属于类,类对象终究是要被new出来使用的。

回到我们的问题:内存泄露需要关注的是什么?

我们这里说的内存泄露,是针对,也只针对堆内存,他们存放的就是引用指向的对象实体。

三、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内存为什么会泄露?

为了判断Java中是否有内存泄露,我们首先必须了解Java是如何管理(堆)内存的。Java的内存管理就是对象的分配和释放问题。在Java中,内存的分配是由程序完成的,而内存的释放是由垃圾收集器(Garbage Collection,GC)完成的,程序员不需要通过调用函数来释放内存,但它只能回收无用并且不再被其它对象引用的那些对象所占用的空间。

Java的内存垃圾回收机制是从程序的主要运行对象(如静态对象/寄存器/栈上指向的堆内存对象等)开始检查引用链,当遍历一遍后得到上述这些无法回收的对象和他们所引用的对象链,组成无法回收的对象集合,而其他孤立对象(集)就作为垃圾回收。GC为了能够正确释放对象,必须监控每一个对象的运行状态,包括对象的申请、引用、被引用、赋值等,GC都需要进行监控。监视对象状态是为了更加准确地、及时地释放对象,而释放对象的根本原则就是该对象不再被引用。

在Java中,这些无用的对象都由GC负责回收,因此程序员不需要考虑这部分的内存泄露。虽然,我们有几个函数可以访问GC,例如运行GC的函数System.gc(),但是根据Java语言规范定义,该函数不保证JVM的垃圾收集器一定会执行。因为不同的JVM实现者可能使用不同的算法管理GC。通常GC的线程的优先级别较低。JVM调用GC的策略也有很多种,有的是内存使用到达一定程度时,GC才开始工作,也有定时执行的,有的是平缓执行GC,有的是中断式执行GC。但通常来说,我们不需要关心这些。

至此,我们来看看Java中需要被回收的垃圾:

Person p1 = new Person();

……

引用句柄p1的作用域是从定义到“}”处,执行完这对大括号中的所有代码后,产生的Person对象就会变成垃圾,因为引用这个对象的句柄p1已超过其作用域,p1失效,在栈中被销毁,因此堆上的Person对象不再被任何句柄引用了。 因此person变为垃圾,会被回收。

从上面的例子和解释,可以看到一个很关键的词:引用。

通俗的讲,通过A能调用并访问到B,那就说明A持有B的引用,或A就是B的引用,B的引用计数+1.

(1)比如 Person p1 = new Person();通过P1能操作Person对象,因此P1是Person的引用;

(2)比如类O中有一个成员变量是I类对象,因此我们可以使用o.i的方式来访问I类对象的成员,因此o持有一个i对象的引用。

GC过程与对象的引用类型是严重相关的,我们来看看Java对引用的分类Strong reference, SoftReference, WeakReference, PhatomReference

QQ截图20151103162312

讲多一步,这里的软引用/弱引用一般是做什么的呢?

在Android应用的开发中,为了防止内存溢出,在处理一些占用内存大而且声明周期较长的对象时候,可以尽量应用软引用和弱引用技术。

软/弱引用可以和一个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如果软引用所引用的对象被垃圾回收器回收,Java虚拟机就会把这个软引用加入到与之关联的引用队列中。利用这个队列可以得知被回收的软/弱引用的对象列表,从而为缓冲器清除已失效的软/弱引用。

假设我们的应用会用到大量的默认图片,比如应用中有默认的头像,默认游戏图标等等,这些图片很多地方会用到。如果每次都去读取图片,由于读取文件需要硬件操作,速度较慢,会导致性能较低。所以我们考虑将图片缓存起来,需要的时候直接从内存中读取。但是,由于图片占用内存空间比较大,缓存很多图片需要很多的内存,就可能比较容易发生OutOfMemory异常。这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软/弱引用技术来避免这个问题发生。以下就是高速缓冲器的雏形:

首先定义一个HashMap,保存软引用对象。

1.private Map<String, SoftReference<Bitmap>> imageCache = new HashMap<String, SoftReference<Bitmap>>();

再来定义一个方法,保存Bitmap的软引用到HashMap。

QQ截图20151105141523

使用软引用以后,在OutOfMemory异常发生之前,这些缓存的图片资源的内存空间可以被释放掉的,从而避免内存达到上限,避免Crash发生。

如果只是想避免OutOfMemory异常的发生,则可以使用软引用。如果对于应用的性能更在意,想尽快回收一些占用内存比较大的对象,则可以使用弱引用。

另外可以根据对象是否经常使用来判断选择软引用还是弱引用。如果该对象可能会经常使用的,就尽量用软引用。如果该对象不被使用的可能性更大些,就可以用弱引用。

回到我们的问题,为什么内存会泄露?

堆内存中的长生命周期的对象持有短生命周期对象的强/软引用,尽管短生命周期对象已经不再需要,但是因为长生命周期对象持有它的引用而导致不能被回收,这就是Java中内存泄露的根本原因。

这篇关于内存泄漏从入门到精通三部曲之基础知识篇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93251

相关文章

Python的pandas库基础知识超详细教程

《Python的pandas库基础知识超详细教程》Pandas是Python数据处理核心库,提供Series和DataFrame结构,支持CSV/Excel/SQL等数据源导入及清洗、合并、统计等功能... 目录一、配置环境二、序列和数据表2.1 初始化2.2  获取数值2.3 获取索引2.4 索引取内容2

Python内存管理机制之垃圾回收与引用计数操作全过程

《Python内存管理机制之垃圾回收与引用计数操作全过程》SQLAlchemy是Python中最流行的ORM(对象关系映射)框架之一,它提供了高效且灵活的数据库操作方式,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SQLAlc... 目录安装核心概念连接数据库定义数据模型创建数据库表基本CRUD操作创建数据读取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查

k8s容器放开锁内存限制问题

《k8s容器放开锁内存限制问题》nccl-test容器运行mpirun时因NCCL_BUFFSIZE过大导致OOM,需通过修改docker服务配置文件,将LimitMEMLOCK设为infinity并... 目录问题问题确认放开容器max locked memory限制总结参考:https://Access

从入门到精通详解Python虚拟环境完全指南

《从入门到精通详解Python虚拟环境完全指南》Python虚拟环境是一个独立的Python运行环境,它允许你为不同的项目创建隔离的Python环境,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目录什么是python虚拟环境一、使用venv创建和管理虚拟环境1.1 创建虚拟环境1.2 激活虚拟环境1.3 验证虚

Redis实现高效内存管理的示例代码

《Redis实现高效内存管理的示例代码》Redis内存管理是其核心功能之一,为了高效地利用内存,Redis采用了多种技术和策略,如优化的数据结构、内存分配策略、内存回收、数据压缩等,下面就来详细的介绍... 目录1. 内存分配策略jemalloc 的使用2. 数据压缩和编码ziplist示例代码3. 优化的

深入解析C++ 中std::map内存管理

《深入解析C++中std::map内存管理》文章详解C++std::map内存管理,指出clear()仅删除元素可能不释放底层内存,建议用swap()与空map交换以彻底释放,针对指针类型需手动de... 目录1️、基本清空std::map2️、使用 swap 彻底释放内存3️、map 中存储指针类型的对象

Python内存优化的实战技巧分享

《Python内存优化的实战技巧分享》Python作为一门解释型语言,虽然在开发效率上有着显著优势,但在执行效率方面往往被诟病,然而,通过合理的内存优化策略,我们可以让Python程序的运行速度提升3... 目录前言python内存管理机制引用计数机制垃圾回收机制内存泄漏的常见原因1. 循环引用2. 全局变

Java List 使用举例(从入门到精通)

《JavaList使用举例(从入门到精通)》本文系统讲解JavaList,涵盖基础概念、核心特性、常用实现(如ArrayList、LinkedList)及性能对比,介绍创建、操作、遍历方法,结合实... 目录一、List 基础概念1.1 什么是 List?1.2 List 的核心特性1.3 List 家族成

c++日志库log4cplus快速入门小结

《c++日志库log4cplus快速入门小结》文章浏览阅读1.1w次,点赞9次,收藏44次。本文介绍Log4cplus,一种适用于C++的线程安全日志记录API,提供灵活的日志管理和配置控制。文章涵盖... 目录简介日志等级配置文件使用关于初始化使用示例总结参考资料简介log4j 用于Java,log4c

史上最全MybatisPlus从入门到精通

《史上最全MybatisPlus从入门到精通》MyBatis-Plus是MyBatis增强工具,简化开发并提升效率,支持自动映射表名/字段与实体类,提供条件构造器、多种查询方式(等值/范围/模糊/分页... 目录1.简介2.基础篇2.1.通用mapper接口操作2.2.通用service接口操作3.进阶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