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数据探索与分析-碳排放分析预测

2024-05-12 13:20

本文主要是介绍R语言数据探索与分析-碳排放分析预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 安装和加载需要的包
install.packages("readxl")
install.packages("forecast")
install.packages("ggplot2")
library(readxl)
library(forecast)
library(ggplot2)# 数据加载和预处理
data <- read_excel("全年数据.xlsx") 
colnames(data) <- c("year", "CO2_Emissions")# 转换year列为日期类型
data$year <- as.Date(as.character(data$year), format="%Y")# 时间序列图绘制
ggplot(data, aes(x = year, y = CO2_Emissions)) +geom_line() +labs(title = "中国工业碳排放量 (年)",x = "年份",y = "二氧化碳排放量") +theme_minimal() +theme(plot.title = element_text(hjust = 0.5))

全国碳排放量

这张图表展示了中国碳排放的时间序列数据,横轴标记为“年份”,时间范围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2020年结束。纵轴标记为“碳排放”,表示中国每年的碳排放量。从这个图表中,可以观察到以下趋势和特点:碳排放的显著增长: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碳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这可能与中国在这些年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的能源需求增加有关。

人口增长趋势:与碳排放趋势相似,中国的人口数量也在这个时期稳步增长。人口增长可能是碳排放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因为更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能源和资源。碳排放的高峰:在图表上可以看到,碳排放量在2014年左右达到了一个高峰。这可能是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来减少碳排放,或者与工业结构的变化有关。小幅下降或趋于平稳:在高峰之后,碳排放量在2015年左右出现了一些小幅下降或趋于平稳的迹象。这可能是由于能源效率改进、可再生能源使用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增长趋势恢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碳排放的增长趋势似乎又恢复。尽管增长速度可能有所放缓,但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总的来说,这张图表提供了关于中国碳排放和人口增长之间关系的见解。它强调了减少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这也可能促使政府和社会采取更多的措施来降低碳排放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使用模型自动定阶:

Series: data$CO2_Emissions

ARIMA(2,1,0) with drift

Coefficients:

         ar1      ar2     drift

      1.1907  -0.5293  432.6742

s.e.  0.1882   0.1856  109.8183

sigma^2 = 31708:  log likelihood = -124.58

AIC=257.17   AICc=260.02   BIC=260.94

指定的ARIMA模型是(2,1,0)附带漂移项。表示该模型是一个包含两个自回归项(AR)、一次差分(I - 积分)和零个滑动平均项(MA)的ARIMA模型。

其中:ar1 和 ar2 是第一和第二自回归项的系数。ar1的系数是1.1907,标准误为0.1882;ar2的系数是-0.5293,标准误为0.1856。这些系数表明了前一时期(或前几时期)的数据对当前值的影响。漂移(drift)系数是432.6742,标准误为109.8183,表明有一个正向的线性趋势,即CO2排放量随时间呈上升趋势。sigma^2:模型的方差为31708,这是残差的方差,也就是模型未能解释的变动部分。对数似然值(log likelihood):是-124.58,用于衡量模型拟合数据的好坏。AIC(赤池信息准则):是257.17,AICc(校正后的赤池信息准则)是260.02,BIC(贝叶斯信息准则)是260.94。这些准则越低表明模型越好,通常用于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优度。

# 预测模型
model <- auto.arima(data$CO2_Emissions)
modelforecast_data <- forecast(model, h = 5) # 预测未来5年# 预测结果可视化
plot(forecast_data, main = "碳排放预测")# 模型检验
checkresiduals(model)

# 预测未来5年的

从预测趋势的角度来看,模型显示中国的碳排放量将继续增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置信区间变得越来越宽,这意味着我们对未来的预测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可以由多种因素造成

省碳排放量

这张图提供了关于2015年中国各省一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信息。一氧化碳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气体,因此对其排放量的监测和理解至关重要。

图是中国各省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泡泡图(气泡图)。这种图通常用于显示三个维度的数据:X轴代表一维,Y轴代表第二维,而气泡的大小代表第三维。在这张图中:X轴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Y轴是中国的省份,以纵向形式列出。气泡的大小代表排放量的相对大小。

区域差异分析

# 区域差异分析
ggplot(data_long, aes(x = Province, y = CO2_Emissions)) +geom_boxplot() +coord_flip() +theme(plot.title = element_text(hjust = 0.5))+  # 确保标题居中labs(title = "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量差异", x = "省份", y = "二氧化碳排放量")

图可以看出,不同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差异较大。一些省份,如北京和天津,显示出较窄的四分位数距,这意味着它们的数据点相对集中。其他一些省份,如山西和河北,四分位数距较宽,表明它们的排放量分布较为分散。

时间趋势分析:

从图表中可以观察到以下几点:大部分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0年到2020年之间呈现上升趋势。有几条折线显示出异常的急剧增长,尤其是那些在2010年后迅速上升的省份,这可能是由于快速工业化、能源消耗增加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排放量增加。

从热图上可以看出:大部分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这段时间里都有所增长,特别是在2010年之后,许多省份的排放量显著增加。某些省份,如山西、内蒙古、河北和天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尤其高,这些地区可能是重工业的集中地。...

代码

# 安装和加载需要的包
install.packages("readxl")
install.packages("forecast")
install.packages("ggplot2")
library(readxl)
library(forecast)
library(ggplot2)# 数据加载和预处理
data <- read_excel("data.xlsx") 
colnames(data) <- c("year", "CO2_Emissions")# 转换year列为日期类型
data$year <- as.Date(as.character(data$year), format="%Y")# 时间序列图绘制
ggplot(data, aes(x = year, y = CO2_Emissions)) +geom_line() +labs(title = "中国工业碳排放量 (年)",x = "年份",y = "二氧化碳排放量") +theme_minimal() +theme(plot.title = element_text(hjust = 0.5))# 预测模型
model <- auto.arima(data$CO2_Emissions)
modelforecast_data <- forecast(model, h = 5) # 预测未来5年# 预测结果可视化
plot(forecast_data, main = "碳排放预测")# 模型检验
checkresiduals(model)###个省份数据
# 数据加载和预处理
data <- read_excel("data.xlsx")
colnames(data) <- c("Year", "Beijing", "Tianjin", "Hebei", "Shanxi", "Inner Mongolia", "Liaoning", "Jilin", "Heilongjiang", "Shanghai", "Jiangsu", "Zhejiang", "Anhui", "Fujian", "Jiangxi", "Shandong", "Henan", "Hubei", "Hunan", "Guangdong", "Guangxi", "Hainan", "Chongqing", "Sichuan", "Guizhou", "Yunnan", "Shaanxi", "Gansu", "Qinghai", "Ningxia", "Xinjiang")
data_long <- melt(data, id.vars = "Year", variable.name = "Province", value.name = "CO2_Emissions")# 空间分布分析
# 比如分析2015年的空间分布
data_2015 <- subset(data_long, Year == 2015)
ggplot(data_2015, aes(x = reorder(Province, CO2_Emissions), y = CO2_Emissions)) +geom_bar(stat = "identity") +coord_flip() +labs(title = "2015年各省二氧化碳排放量", x = "省份", y = "二氧化碳排放量") +theme(plot.title = element_text(hjust = 0.5))  # 确保标题居中# 筛选2021年的数据
data_2021 <- subset(data_long, Year == 2021)
# 检查2021年的数据
print(head(data_2021))
summary(data_2021$CO2_Emissions)ggplot(data_2021, aes(x = reorder(Province, CO2_Emissions), y = CO2_Emissions, size = CO2_Emissions)) +geom_point(aes(color = CO2_Emissions), alpha = 0.7) +  # 添加颜色映射到CO2_Emissionsscale_color_viridis_c() +  # 使用viridis颜色方案scale_size_continuous(range = c(1, 20)) +labs(title = "2021年各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气泡图", x = "省份", y = "二氧化碳排放量") +theme_minimal() +coord_flip() +theme(plot.title = element_text(hjust = 0.5))  # 确保标题居中theme(legend.position = "bottom")  # 将图例放置在底部# 区域差异分析
ggplot(data_long, aes(x = Province, y = CO2_Emissions)) +geom_boxplot() +coord_flip() +theme(plot.title = element_text(hjust = 0.5))+  # 确保标题居中labs(title = "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量差异", x = "省份", y = "二氧化碳排放量")# 时间趋势分析
ggplot(data_long, aes(x = Year, y = CO2_Emissions, group = Province, color = Province)) +geom_line() +theme(plot.title = element_text(hjust = 0.5))+  # 确保标题居中labs(title = "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量趋势", x = "年份", y = "二氧化碳排放量")# 转换数据为宽格式(wide format)用于热图分析
data_wide <- dcast(data_long, Year ~ Province, value.var = "CO2_Emissions")# 检查data_wide的列名
print(colnames(data_wide))
print(head(data_wide))# 需要将数据重新转换为长格式
data_long_for_heatmap <- melt(data_wide, id.vars = "Year", variable.name = "Province", value.name = "CO2_Emissions")# 创建热图
ggplot(data_long_for_heatmap, aes(x = Year, y = Province, fill = CO2_Emissions)) +geom_tile() +scale_fill_gradient(low = "blue", high = "red") +theme(plot.title = element_text(hjust = 0.5))+  # 确保标题居中labs(title = "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量热图", x = "年份", y = "省份")

创作不易,希望大家多多点赞收藏和评论!

这篇关于R语言数据探索与分析-碳排放分析预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82748

相关文章

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数据读取方式

《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数据读取方式》SpringBoot通过环境隔离机制,支持properties/yaml/yml多格式配置,结合@Value、Environment和@Configura... 目录一、多环境配置的核心思路二、3种配置文件格式详解2.1 properties格式(传统格式)1.

MySQL 内存使用率常用分析语句

《MySQL内存使用率常用分析语句》用户整理了MySQL内存占用过高的分析方法,涵盖操作系统层确认及数据库层bufferpool、内存模块差值、线程状态、performance_schema性能数据... 目录一、 OS层二、 DB层1. 全局情况2. 内存占js用详情最近连续遇到mysql内存占用过高导致

解决pandas无法读取csv文件数据的问题

《解决pandas无法读取csv文件数据的问题》本文讲述作者用Pandas读取CSV文件时因参数设置不当导致数据错位,通过调整delimiter和on_bad_lines参数最终解决问题,并强调正确参... 目录一、前言二、问题复现1. 问题2. 通过 on_bad_lines=‘warn’ 跳过异常数据3

深度解析Nginx日志分析与499状态码问题解决

《深度解析Nginx日志分析与499状态码问题解决》在Web服务器运维和性能优化过程中,Nginx日志是排查问题的重要依据,本文将围绕Nginx日志分析、499状态码的成因、排查方法及解决方案展开讨论... 目录前言1. Nginx日志基础1.1 Nginx日志存放位置1.2 Nginx日志格式2. 499

C语言进阶(预处理命令详解)

《C语言进阶(预处理命令详解)》文章讲解了宏定义规范、头文件包含方式及条件编译应用,强调带参宏需加括号避免计算错误,头文件应声明函数原型以便主函数调用,条件编译通过宏定义控制代码编译,适用于测试与模块... 目录1.宏定义1.1不带参宏1.2带参宏2.头文件的包含2.1头文件中的内容2.2工程结构3.条件编

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

《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1、通知退出机制1.1 进程/main函数退出1.2 通过channel退出1.3 通过cont

C#监听txt文档获取新数据方式

《C#监听txt文档获取新数据方式》文章介绍通过监听txt文件获取最新数据,并实现开机自启动、禁用窗口关闭按钮、阻止Ctrl+C中断及防止程序退出等功能,代码整合于主函数中,供参考学习... 目录前言一、监听txt文档增加数据二、其他功能1. 设置开机自启动2. 禁止控制台窗口关闭按钮3. 阻止Ctrl +

java如何实现高并发场景下三级缓存的数据一致性

《java如何实现高并发场景下三级缓存的数据一致性》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如何实现高并发场景下三级缓存的数据一致性,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下面代码是一个使用Java和Redisson实现的三级缓存服务,主要功能包括:1.缓存结构:本地缓存:使

Go语言编译环境设置教程

《Go语言编译环境设置教程》Go语言支持高并发(goroutine)、自动垃圾回收,编译为跨平台二进制文件,云原生兼容且社区活跃,开发便捷,内置测试与vet工具辅助检测错误,依赖模块化管理,提升开发效... 目录Go语言优势下载 Go  配置编译环境配置 GOPROXYIDE 设置(VS Code)一些基本

在MySQL中实现冷热数据分离的方法及使用场景底层原理解析

《在MySQL中实现冷热数据分离的方法及使用场景底层原理解析》MySQL冷热数据分离通过分表/分区策略、数据归档和索引优化,将频繁访问的热数据与冷数据分开存储,提升查询效率并降低存储成本,适用于高并发... 目录实现冷热数据分离1. 分表策略2. 使用分区表3. 数据归档与迁移在mysql中实现冷热数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