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笔记八-二叉树的顺序存储表示法和实现(C语言)

本文主要是介绍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笔记八-二叉树的顺序存储表示法和实现(C语言),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前言

1.数组和结构体相关的一些知识

1.数组

2.结构体数组

3.递归遍历数组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表示法和实现

1.定义

2.初始化

3.先序遍历二叉树

4.中序遍历二叉树

5.后序遍历二叉树

6.完整代码


前言

        二叉树的非递归的表示和实现。

1.数组和结构体相关的一些知识

1.数组

        在C语言中,可以将数组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当数组作为参数传递时,实际上传递给函数的是数组的地址,而不是数组的副本。这意味着,在函数内部对数组进行的修改会影响到原始数组。

        例如在下面的代码中,我们把数组名作为参数传递给modifyArray函数,在函数中修改数组的值,main函数打印原来的数组,会发现原来的数组也被修改。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void modifyArray(int *s,int size){for (int i = 0; i < size; i++) {s[i] = s[i] * 10;}printf("\n");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argv[]) {int arr[5] = {1,2,3,4,5};int length = sizeof(arr) / sizeof(arr[0]);printf("修改之前的数组:\n");for (int i =  0; i < length;i++) {printf("%d\t",arr[i]);}modifyArray(arr,length);printf("\n修改之前的数组:\n");for (int i =  0; i < length;i++) {printf("%d\t",arr[i]);}printf("\n");return 0;
}

        当然上述的函数我们还可以写成数组的形式。

void modifyArray(int s[],int size){for (int i = 0; i < size; i++) {s[i] = s[i] * 10;}printf("\n");
}

2.结构体数组

        在上述的代码中,我们使用数组操作基本数据类型非常的方便。当时当我们需要自定义数据类型的时候,上述的代码就不满足我们的需求了。例如我们需要表示学生数组的时候,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属性,姓名,年龄等等,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结构体数组。

        在数据结构中,我们有时候需要使用数组表示一些数据类型,因此有时候我们需要把数组声明为全局函数。代码实例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学生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char name[50]; // 姓名int age;       // 年龄
} Student;int main() {// 创建一个包含3个学生对象的数组并初始化Student students[3] = {{"张三", 20},{"李四", 21},{"王五", 22}};// 输出学生信息printf("学生信息如下:\n");for (int i = 0; i < 3; i++) {printf("学生姓名:%s\n", students[i].name);printf("学生年龄:%d\n", students[i].age);}return 0;
}

3.递归遍历数组

        在我们使用数组表示二叉树的时候,需要递归遍历数组,这里需要您了解数组递归的写法。

        在这个示例中以下面的代码为例,,recursivePrint 函数用于递归地遍历数组并打印数组中的元素。它接受三个参数:arr 表示数组,size 表示数组的大小,index表示当前遍历的索引位置。函数首先检查索引是否超出数组范围,如果是,则递归终止。否则,它打印当前索引处的数组元素,然后递归调用自身,传入下一个索引位置。在 main函数中,我们创建一个数组并调recursivePrint 函数来遍历打印数组元素。

#include <stdio.h>// 递归遍历数组并打印数组中的元素
void recursivePrint(int arr[], int size, int index) {// 递归终止条件:当索引超出数组范围时,结束递归if (index >= size) {return;}// 打印当前索引处的数组元素printf("%d ", arr[index]);// 递归调用,遍历下一个元素recursivePrint(arr, size, index + 1);
}int main() {int arr[] = {1, 2, 3, 4, 5};int size = sizeof(arr) / sizeof(arr[0]);printf("数组元素为:");recursivePrint(arr, size, 0);printf("\n");return 0;
}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表示法和实现

     图1.完全二叉树

               图2.普通二叉树

        我们使用一组连续的存储空间表示树的结构。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存储完全二叉树的的节点,对于一般二叉树上的点,我们使用0表示不存在该节点。

        对于图1来说,内存中的存储结构如下图3所示。

        图3.完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如果不是二叉树,假如我们使用0表示结点不存在,图2所示的存储结构如图4所示。

图4.普通二叉树

        下面我们看看如果使用代码来实现。

1.定义

        我们使用数组实现二叉树的顺序存储

#define MAX_TREE_SIZE 100typedef char TElemType;
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TElemType SqBiTree[MAX_TREE_SIZE];

2.初始化

        初始化时候,将数组中的元素全部设为"\0"

// 初始化二叉树
Status initSqBiTree(SqBiTree tree) {for (int i = 0; i< MAX_TREE_SIZE; i++) {tree[i] = '\0';}// 将二叉树所有元素初始化为空return 1; // 初始化成功
}

3.先序遍历二叉树

        遍历二叉树之前我们观察下根节点、左子树节点、右子树节点的规律。

        根节点的下标为a[0].左子树上的节点的下标依次为1,3,...2*i+1,右子树上的节点的下标依次为2,4,...2*i+2

// 前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reOrderTraverse(SqBiTree tree, int node_index) {if (node_index < MAX_TREE_SIZE && tree[node_index] != '\0') {// 访问根节点printf("%c ", tree[node_index]);// 递归遍历左子树preOrderTraverse(tree, 2 * node_index + 1);// 递归遍历右子树preOrderTraverse(tree, 2 * node_index + 2);}
}

4.中序遍历二叉树

// 中序遍历二叉树
void inOrderTraverse(SqBiTree tree, int node_index) {if (node_index < MAX_TREE_SIZE && tree[node_index] != '\0') {// 递归遍历左子树inOrderTraverse(tree, 2 * node_index + 1);// 访问根节点printf("%c ", tree[node_index]);// 递归遍历右子树inOrderTraverse(tree, 2 * node_index + 2);}
}

5.后序遍历二叉树

// 后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ostOrderTraverse(SqBiTree tree, int node_index) {if (node_index < MAX_TREE_SIZE && tree[node_index] != '\0') {// 递归遍历左子树postOrderTraverse(tree, 2 * node_index + 1);// 递归遍历右子树postOrderTraverse(tree, 2 * node_index + 2);// 访问根节点printf("%c ", tree[node_index]);}
}

6.完整代码

#include <stdio.h>#define MAX_TREE_SIZE 100typedef char TElemType;
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TElemType SqBiTree[MAX_TREE_SIZE];// 初始化二叉树
Status initSqBiTree(SqBiTree tree) {for (int i = 0; i< MAX_TREE_SIZE; i++) {tree[i] = '\0';}// 将二叉树所有元素初始化为空return 1; // 初始化成功
}// 前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reOrderTraverse(SqBiTree tree, int node_index) {if (node_index < MAX_TREE_SIZE && tree[node_index] != '\0') {// 访问根节点printf("%c ", tree[node_index]);// 递归遍历左子树preOrderTraverse(tree, 2 * node_index + 1);// 递归遍历右子树preOrderTraverse(tree, 2 * node_index + 2);}
}// 中序遍历二叉树
void inOrderTraverse(SqBiTree tree, int node_index) {if (node_index < MAX_TREE_SIZE && tree[node_index] != '\0') {// 递归遍历左子树inOrderTraverse(tree, 2 * node_index + 1);// 访问根节点printf("%c ", tree[node_index]);// 递归遍历右子树inOrderTraverse(tree, 2 * node_index + 2);}
}// 后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ostOrderTraverse(SqBiTree tree, int node_index) {if (node_index < MAX_TREE_SIZE && tree[node_index] != '\0') {// 递归遍历左子树postOrderTraverse(tree, 2 * node_index + 1);// 递归遍历右子树postOrderTraverse(tree, 2 * node_index + 2);// 访问根节点printf("%c ", tree[node_index]);}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argv[]) {SqBiTree tree;// 初始化二叉树initSqBiTree(tree);// 构造一个简单的二叉树,根节点为'A',左子树为'B',右子树为'C'tree[0] = 'A';tree[1] = 'B';tree[2] = 'C';tree[3] = 'D';tree[4] = 'E';tree[5] = '\0';tree[6] = '\0';// 输出初始化后的二叉树printf("前序遍历结果为:");preOrderTraverse(tree, 0);printf("\n");printf("中序遍历结果为:");inOrderTraverse(tree, 0);printf("\n");printf("后序遍历结果为:");postOrderTraverse(tree, 0);printf("\n");return 0;
}// 后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ostOrderTraverse(SqBiTree tree, int node_index) {if (node_index < MAX_TREE_SIZE && tree[node_index] != '\0') {// 递归遍历左子树postOrderTraverse(tree, 2 * node_index + 1);// 递归遍历右子树postOrderTraverse(tree, 2 * node_index + 2);// 访问根节点printf("%c ", tree[node_index]);}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argv[]) {SqBiTree tree;// 初始化二叉树initSqBiTree(tree);// 构造一个简单的二叉树,根节点为'A',左子树为'B',右子树为'C'tree[0] = 'A';tree[1] = 'B';tree[2] = 'C';tree[3] = 'D';tree[4] = 'E';tree[5] = '\0';tree[6] = '\0';// 输出初始化后的二叉树printf("前序遍历结果为:");preOrderTraverse(tree, 0);printf("\n");printf("中序遍历结果为:");inOrderTraverse(tree, 0);printf("\n");printf("后序遍历结果为:");postOrderTraverse(tree, 0);printf("\n");return 0;
}

        在main函数中,我们构建了一个图2所示的二叉树,控制台打印信息如下:

这篇关于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笔记八-二叉树的顺序存储表示法和实现(C语言)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原文地址: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79224

相关文章

Spring StateMachine实现状态机使用示例详解

《SpringStateMachine实现状态机使用示例详解》本文介绍SpringStateMachine实现状态机的步骤,包括依赖导入、枚举定义、状态转移规则配置、上下文管理及服务调用示例,重点解... 目录什么是状态机使用示例什么是状态机状态机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建模工具​​,用于描述对象在其生命

Spring Boot 结合 WxJava 实现文章上传微信公众号草稿箱与群发

《SpringBoot结合WxJava实现文章上传微信公众号草稿箱与群发》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SpringBoot框架结合WxJava开发工具包,实现文章上传到微信公众号草稿箱以及群发功能,... 目录一、项目环境准备1.1 开发环境1.2 微信公众号准备二、Spring Boot 项目搭建2.1 创建

IntelliJ IDEA2025创建SpringBoot项目的实现步骤

《IntelliJIDEA2025创建SpringBoot项目的实现步骤》本文主要介绍了IntelliJIDEA2025创建SpringBoot项目的实现步骤,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 目录一、创建 Spring Boot 项目1. 新建项目2. 基础配置3. 选择依赖4. 生成项目5.

深入理解Go语言中二维切片的使用

《深入理解Go语言中二维切片的使用》本文深入讲解了Go语言中二维切片的概念与应用,用于表示矩阵、表格等二维数据结构,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引言二维切片的基本概念定义创建二维切片二维切片的操作访问元素修改元素遍历二维切片二维切片的动态调整追加行动态

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的实现方式

《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的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的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方法1方法2总结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方法1使用ls -i命令找到文件或目录

SpringBoot+EasyExcel实现自定义复杂样式导入导出

《SpringBoot+EasyExcel实现自定义复杂样式导入导出》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如何结果EasyExcel实现自定义复杂样式导入导出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 目录安装处理自定义导出复杂场景1、列不固定,动态列2、动态下拉3、自定义锁定行/列,添加密码4、合并

mybatis执行insert返回id实现详解

《mybatis执行insert返回id实现详解》MyBatis插入操作默认返回受影响行数,需通过useGeneratedKeys+keyProperty或selectKey获取主键ID,确保主键为自... 目录 两种方式获取自增 ID:1. ​​useGeneratedKeys+keyProperty(推

Spring Boot集成Druid实现数据源管理与监控的详细步骤

《SpringBoot集成Druid实现数据源管理与监控的详细步骤》本文介绍如何在SpringBoot项目中集成Druid数据库连接池,包括环境搭建、Maven依赖配置、SpringBoot配置文件... 目录1. 引言1.1 环境准备1.2 Druid介绍2. 配置Druid连接池3. 查看Druid监控

Linux在线解压jar包的实现方式

《Linux在线解压jar包的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在线解压jar包的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linux在线解压jar包解压 jar包的步骤总结Linux在线解压jar包在 Centos 中解压 jar 包可以使用 u

c++ 类成员变量默认初始值的实现

《c++类成员变量默认初始值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c++类成员变量默认初始值,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C++类成员变量初始化c++类的变量的初始化在C++中,如果使用类成员变量时未给定其初始值,那么它将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