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肤色模型的人脸识别FPGA实现,包含tb测试文件和MATLAB辅助验证

2024-05-02 08:44

本文主要是介绍基于肤色模型的人脸识别FPGA实现,包含tb测试文件和MATLAB辅助验证,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1.算法运行效果图预览

2.算法运行软件版本

3.部分核心程序

4.算法理论概述

5.算法完整程序工程


1.算法运行效果图预览

matlab2022a的测试结果如下:

vivado2019.2的仿真结果如下:

将数据导入到matlab中,

系统的RTL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系统包括中值滤波,RGB转换为ycbcr,人脸检测三个模块

2.算法运行软件版本

vivado2019.2

matlab2022a

3.部分核心程序

`timescale 1ns / 1psmodule TEST();reg i_clk;
reg i_rst;
reg [7:0] Isave[0:220000];
integer fids;integer dat; 
integer Pix_begin;
integer Sizes;initial 
beginfids = $fopen("D:\\FPGA_Proj\\FPGAtest\\code\\test.bmp","rb");dat  = $fread(Isave,fids);//有效像素起始位置Pix_begin = {Isave[13], Isave[12], Isave[11], Isave[10]};//尺寸Sizes     = {Isave[5], Isave[4], Isave[3], Isave[2]};$fclose(fids);
endinitial 
begin
i_clk=1;
i_rst=1;
#1000
i_rst=0;
end always #5  i_clk=~i_clk;integer jj=0;
reg [7:0]R;
reg [7:0]G;
reg [7:0]B;
always@(posedge i_clk) 
beginR<=Isave[jj+2];//这个datas可以用于输入到FPGA的后期处理G<=Isave[jj+1];//这个datas可以用于输入到FPGA的后期处理B<=Isave[jj];//这个datas可以用于输入到FPGA的后期处理jj<=jj+3;
endwire [7:0]o_Rmed,o_Gmed,o_Bmed;
wire [7:0]o_Y;// Y 
wire [7:0]o_Cr;// Y 
wire [7:0]o_Cb;// Y 
wire [7:0]o_face_check;tops tops_u(
.i_clk (i_clk),
.i_rst (i_rst),
.i_R   (R),
.i_G   (G),
.i_B   (B),
.o_Rmed       (o_Rmed),
.o_Gmed       (o_Gmed),
.o_Bmed       (o_Bmed),
.o_Y          (o_Y),// Y 
.o_Cr         (o_Cr),// Y 
.o_Cb         (o_Cb),// Y 
.o_face_check (o_face_check)
);integer fout1;
initial beginfout1 = $fopen("face.txt","w");
endalways @ (posedge i_clk)beginif(jj<=65536*3+54 & jj>54)$fwrite(fout1,"%d\n",o_face_check);else$fwrite(fout1,"%d\n",0);
end
endmodule
0X_034m

4.算法理论概述

       肤色模型通常定义在特定的颜色空间中,常见的有RGB、HSV、YCbCr、Lab等。在这些颜色空间中,YCbCr因其能较好地分离亮度(Y)和色度信息(Cb和Cr),常被用于肤色检测。肤色模型可以是简单的阈值方法,也可以是复杂的概率模型,如高斯模型或混合高斯模型。

       对于给定的像素点Cbi​,Cri​),可以通过计算其在肤色模型下的概率密度值来判断是否属于肤色区域。如果该值超过某一阈值T,则认为该像素属于肤色区域:

       在肤色检测之前,通常需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如灰度化、去噪、光照补偿等,以减少环境因素的干扰。对于彩色图像,首先将其从RGB空间转换至YCbCr空间:

       基于肤色模型,肤色分割通常采用阈值法或概率判决法。阈值法直接设定Cb和Cr的阈值范围,如:

       基于肤色模型的人脸识别技术利用了肤色在色彩空间中的统计特性,通过构建肤色概率模型实现人脸区域的初步定位。尽管这种方法对于复杂背景和光照变化敏感,但通过适当的预处理、后处理及模型优化,可以有效提升识别准确率。

5.算法完整程序工程

OOOOO

OOO

O

这篇关于基于肤色模型的人脸识别FPGA实现,包含tb测试文件和MATLAB辅助验证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53848

相关文章

Flutter实现文字镂空效果的详细步骤

《Flutter实现文字镂空效果的详细步骤》: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Flutter实现文字镂空效果,包括创建基础应用结构、实现自定义绘制器、构建UI界面以及实现颜色选择按钮等步骤,并详细解析了混合模... 目录引言实现原理开始实现步骤1:创建基础应用结构步骤2:创建主屏幕步骤3:实现自定义绘制器步骤4:构建U

SpringBoot中四种AOP实战应用场景及代码实现

《SpringBoot中四种AOP实战应用场景及代码实现》面向切面编程(AOP)是Spring框架的核心功能之一,它通过预编译和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程序功能的统一维护,在SpringBoot应用中,AO... 目录引言场景一:日志记录与性能监控业务需求实现方案使用示例扩展:MDC实现请求跟踪场景二:权限控制与

Android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方式汇总(附源码)

《Android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方式汇总(附源码)》在Android应用中,定时任务(ScheduledTask)的需求几乎无处不在:从定时刷新数据、定时备份、定时推送通知,到夜间静默下载、循环执行... 目录一、项目介绍1. 背景与意义二、相关基础知识与系统约束三、方案一:Handler.postDel

使用Python实现IP地址和端口状态检测与监控

《使用Python实现IP地址和端口状态检测与监控》在网络运维和服务器管理中,IP地址和端口的可用性监控是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基础需求,本文将带你用Python从零打造一个高可用IP监控系统,感兴趣的小伙... 目录概述:为什么需要IP监控系统使用步骤说明1. 环境准备2. 系统部署3. 核心功能配置系统效果展

Python实现微信自动锁定工具

《Python实现微信自动锁定工具》在数字化办公时代,微信已成为职场沟通的重要工具,但临时离开时忘记锁屏可能导致敏感信息泄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使用Python打造一个微信自动锁定工具吧... 目录引言:当微信隐私遇到自动化守护效果展示核心功能全景图技术亮点深度解析1. 无操作检测引擎2. 微信路径智能获

Python中pywin32 常用窗口操作的实现

《Python中pywin32常用窗口操作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中pywin32常用窗口操作的实现,pywin32主要的作用是供Python开发者快速调用WindowsAPI的一个... 目录获取窗口句柄获取最前端窗口句柄获取指定坐标处的窗口根据窗口的完整标题匹配获取句柄根据窗口的类别匹配获取句

在 Spring Boot 中实现异常处理最佳实践

《在SpringBoot中实现异常处理最佳实践》本文介绍如何在SpringBoot中实现异常处理,涵盖核心概念、实现方法、与先前查询的集成、性能分析、常见问题和最佳实践,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Spring Boot 异常处理的背景与核心概念1.1 为什么需要异常处理?1.2 Spring B

Python位移操作和位运算的实现示例

《Python位移操作和位运算的实现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位移操作和位运算的实现示例,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 目录1. 位移操作1.1 左移操作 (<<)1.2 右移操作 (>>)注意事项:2. 位运算2.1

如何在 Spring Boot 中实现 FreeMarker 模板

《如何在SpringBoot中实现FreeMarker模板》FreeMarker是一种功能强大、轻量级的模板引擎,用于在Java应用中生成动态文本输出(如HTML、XML、邮件内容等),本文... 目录什么是 FreeMarker 模板?在 Spring Boot 中实现 FreeMarker 模板1. 环

Qt实现网络数据解析的方法总结

《Qt实现网络数据解析的方法总结》在Qt中解析网络数据通常涉及接收原始字节流,并将其转换为有意义的应用层数据,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详细步骤和示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1. 网络数据接收2. 缓冲区管理(处理粘包/拆包)3. 常见数据格式解析3.1 jsON解析3.2 XML解析3.3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