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人生(12):从“优先级队列算法”到“”六点优先工作法”

2024-04-30 02:44

本文主要是介绍算法人生(12):从“优先级队列算法”到“”六点优先工作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算法思想和生活中很多解决问题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来看下今天的“优先级队列算法”可以怎么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吧!

优先级队列算法(Priority Queue Algorithm) 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它在常规队列秉持着“先进先出”的原则,并且增加了一个“元素优先级”的概念。这意味着队列中的元素不仅按照进入的顺序排列,还会根据它们各自的优先级来决定出队的顺序。队列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类型,只要它们可以比较优先级即可。优先级队列中的元素通常带有与其关联的优先级标识,优先级较高的元素总是位于队列前面,优先被处理。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优先级队列的核心原理是采用某种数据结构(如堆、平衡二叉搜索树等)来维护元素的排序。每次插入元素时,都会根据优先级调整队列结构;每次删除(或访问)元素时,返回并移除的是当前优先级最高的元素。

以二叉堆为基础的优先级队列为例,其基本操作包括:

  1. 初始化:创建一个空的优先级队列(通常是空的数组或列表)。

  2. 插入:当新元素加入时,将其放置在数组的末尾,然后通过“上滤”过程调整堆结构,以维持最大堆的性质(通常使用最大堆)。

  3. 删除:移除并返回优先级最高的元素(即堆顶元素),然后将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移动到堆顶,并通过“下滤”过程调整堆结构,保持最大堆性质。

  4. 查找最高优先级元素:直接访问堆顶元素即可。

  5.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检查堆的大小。

二叉堆是一种常见的实现方式,因为堆可以在对数时间内完成插入和删除最大(或最小)元素的操作,同时它的灵活性也比较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定义优先级的比较方式,广泛适用于各种需要考虑优先级的场景中。当然,相对于基本队列,优先级队列的实现也更为复杂一些,尤其是在维护堆的性质时。

从以上可以看出,面对复杂的问题是,即便“维护堆”可能会相对复杂些,需要去设定规则处理优先级元素的处理顺序。但是相对于“没有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解决方案,“优先级队列算法”更能保证最高优先级的问题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解决,是在“有限时间里尽可能的做到最好的一种思路”。熟悉MBA考试的同学会有些取舍的感触,考MBA的试卷或许没有特别复杂,但是考试时长是大家非常头疼的问题,时间看上去很长,但没做多久就要交卷了!所以很多考生一出来都说试卷没有做完。笔者特地针对这个问题去查了下原因,理由是MBA考的是综合能力,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效地“取舍”,从而完成目标也是考试的一项验证标准。所以先做哪些题目,后做哪些题目都有着讲究,通常情况下要先做写作题(因为据说写作没有写完,此项就没有分),然后做选择题,碰到题不会的或耗时过长的,要赶紧“过”,不可“恋战”,先把能快速答出来的问题先做完,如果还有时间再回来看这些需要些“思考时间“的题目。同时心态上,不能因为一直碰到无法快速答出的题目就心态受影响,要先保证所有熟练掌握的题目都有被回答到。“根据当前的情况,谨记自己的目标,有效取舍”才可能完成目标。

那在生活中,我们很多地方都可以应用“优先级队列算法”的思路,比如产品需求很多,一个sprint或许完不成,又或者突发情况出现,必须要先保“一个产出”,定产品的优先级顺序就非常重要。此外,当代IT人一大头疼的问题“工作生活没法平衡,加班太多没有自己个人的时间”,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个人学习如何应用“优先级思维”到生活中。这里介绍一个同样应用“优先级”思维的工作方法:“六点优先工作制”。

“六点优先工作制”是一种由效率专家艾维·李(Avery C. Lee)提出的高效时间管理方法,它强调每天确定并优先处理六项最重要的任务,以提升工作效率和成果产出。它强调将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个最关键的任务上,而不是试图完成长长的待办事项清单。这种方法认为,每天专注于完成最重要的六项任务,可以有效防止工作日的琐事分散注意力,提高个人生产力。这种方法对应的大概步骤如下:

  1. 列出任务:在每一天结束时或新的一天开始时,列出所有需要完成的任务。

  2. 评估任务:对每个任务进行评估,考虑其紧急程度、重要性、截止日期等因素。通常情况下,重要度的考量会更高些,根据具体的事情可调,看个人情况。

  3. 优先级排序:从所有任务中挑选出六个“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按优先级从高到低编号为1至6。

  4. 执行任务:按照编号顺序逐个完成任务,先完成1号任务,然后是2号任务,依此类推,直至完成六个任务为止。通常情况下,建议一次只完成一个任务,因为一次只做一件事比较容易进入“心流”,进入心流的好处不止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也可以让现代人“散乱”的心渐渐收回来,心静了,智慧就出来了。如果很想一次做两件甚至以上的事情,笔者建议这些同步进行的事情是对个人来说,用到的是不同的“力”,比如有的事情用的更多的是体力(比如干家务,走路),有的事情用的更多是听力(干家务、走路时听个学习的课程)。此处只列大概的思路,大家根据情况可自行调整。

  5. 复盘与调整:在每天结束时或第二天开始时,回顾任务完成情况,对未完成的任务进行重新评估和优先级排序。

其实这个方法,跟产品经理评估、优化需求时的方法,也是异曲同工的,需求那么多,总要考虑场景,目标,痛点,方案,成本等来对需求进行排序,需求做好了之后,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它的主要思想还是“精力是有限的”,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都是有限的(加上市场机会是不等人的),所以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才可能让个人或团队找到“可以行走江湖的刷子”。

下面以程序员同学的生活为例来拓展下应用思路:

  1. 任务清单:程序员可以在项目管理工具或纸质笔记本上列出每天需要完成的各项开发任务、代码审核、文档编写等。

  2. 优先级分析:考虑任务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截止日期的临近程度、与其他团队成员的依赖关系等因素来确定优先级。

  3. 聚焦关键任务:程序员在工作时应首先关注优先级最高的任务,如修复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Bug、完成关键功能模块的开发,或者某个别人急等的技术文档。

  4. 时间分割:可以将每天的工作时间划分为几个时段,每个时段专注于完成一个优先级高的任务。

  5. 灵活调整:程序员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突发事件(bug)或优先级发生变化(需求变更)的情况,这时应及时调整任务清单,重新排列优先级,确保始终抓住当前阶段的工作重点。

在应用“六点优先工作制”,笔者建议也不拘泥于数字“6”,不一定非要六项优先级最高的,可以前面5项,前3项,但最好不要超过6(杂事但必须做的可以归类到一个时间点,统一处理),免得所有的任务都变得重要了,这个数字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调整。

“优先级”思维可以让我们从繁琐杂乱的思绪中走出来,关注在最重要的、最具影响的事情上,有点“擒贼先擒王”的意思。希望这可以给大家“走出”工作生活不平衡带来一定启发,如果你也有更好的方法,欢迎分享交流!

这篇关于算法人生(12):从“优先级队列算法”到“”六点优先工作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47734

相关文章

SpringBoot集成redisson实现延时队列教程

《SpringBoot集成redisson实现延时队列教程》文章介绍了使用Redisson实现延迟队列的完整步骤,包括依赖导入、Redis配置、工具类封装、业务枚举定义、执行器实现、Bean创建、消费... 目录1、先给项目导入Redisson依赖2、配置redis3、创建 RedissonConfig 配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在Spring框架的学习旅程中,@Autowired无疑是一个高频出现却又让初学者头疼的注解,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Sprin... 目录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奥秘什么是依赖注入?@Autowired

RabbitMQ 延时队列插件安装与使用示例详解(基于 Delayed Message Plugin)

《RabbitMQ延时队列插件安装与使用示例详解(基于DelayedMessagePlugin)》本文详解RabbitMQ通过安装rabbitmq_delayed_message_exchan... 目录 一、什么是 RabbitMQ 延时队列? 二、安装前准备✅ RabbitMQ 环境要求 三、安装延时队

Python中的filter() 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

《Python中的filter()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Python的filter()函数用于筛选序列元素,返回迭代器,适合函数式编程,相比列表推导式,内存更优,尤其适用于大数据集,结合lamb... 目录前言一、基本概念基本语法二、使用方式1. 使用 lambda 函数2. 使用普通函数3. 使用 N

setsid 命令工作原理和使用案例介绍

《setsid命令工作原理和使用案例介绍》setsid命令在Linux中创建独立会话,使进程脱离终端运行,适用于守护进程和后台任务,通过重定向输出和确保权限,可有效管理长时间运行的进程,本文给大家介... 目录setsid 命令介绍和使用案例基本介绍基本语法主要特点命令参数使用案例1. 在后台运行命令2.

Java中的xxl-job调度器线程池工作机制

《Java中的xxl-job调度器线程池工作机制》xxl-job通过快慢线程池分离短时与长时任务,动态降级超时任务至慢池,结合异步触发和资源隔离机制,提升高频调度的性能与稳定性,支撑高并发场景下的可靠... 目录⚙️ 一、调度器线程池的核心设计 二、线程池的工作流程 三、线程池配置参数与优化 四、总结:线程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本文解析了雪花算法的原理、Java实现及生产实践,涵盖ID结构、位运算技巧、时钟回拨处理、WorkerId分配等关键点,并探讨了百度UidGen... 目录一、雪花算法核心原理1.1 算法起源1.2 ID结构详解1.3 核心特性二、Java实现解析2.

SpringBoot集成LiteFlow工作流引擎的完整指南

《SpringBoot集成LiteFlow工作流引擎的完整指南》LiteFlow作为一款国产轻量级规则引擎/流程引擎,以其零学习成本、高可扩展性和极致性能成为微服务架构下的理想选择,本文将详细讲解Sp... 目录一、LiteFlow核心优势二、SpringBoot集成实战三、高级特性应用1. 异步并行执行2

Spring @Scheduled注解及工作原理

《Spring@Scheduled注解及工作原理》Spring的@Scheduled注解用于标记定时任务,无需额外库,需配置@EnableScheduling,设置fixedRate、fixedDe... 目录1.@Scheduled注解定义2.配置 @Scheduled2.1 开启定时任务支持2.2 创建

SpringBoot整合Flowable实现工作流的详细流程

《SpringBoot整合Flowable实现工作流的详细流程》Flowable是一个使用Java编写的轻量级业务流程引擎,Flowable流程引擎可用于部署BPMN2.0流程定义,创建这些流程定义的... 目录1、流程引擎介绍2、创建项目3、画流程图4、开发接口4.1 Java 类梳理4.2 查看流程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