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as 入门课4 -- 使用ResNet识别cifar10数据集

2024-04-24 17:58

本文主要是介绍Keras 入门课4 -- 使用ResNet识别cifar10数据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Keras入门课4:使用ResNet识别cifar10数据集

本系列课程代码,欢迎star:
https://github.com/tsycnh/Keras-Tutorials

前面几节课都是用一些简单的网络来做图像识别,这节课我们要使用经典的ResNet网络对cifar10进行分类。

ResNet是何凯明大神提出的残差网络,具体论文见此

ResNet v1
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
https://arxiv.org/pdf/1512.03385.pdf
ResNet v2
Identity Mappings in Deep Residual Networks
https://arxiv.org/pdf/1603.05027.pdf

这一节课,我们只动手实现v1的一个精简版本(因为数据集cifar10的数据比较小)

import keras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Conv2D, BatchNormalization, Activation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AveragePooling2D, Input, Flatten
from keras.optimizers import Adam
from keras.regularizers import l2
from keras import backend as K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Model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cifar10
from keras.callbacks import ModelCheckpoint, LearningRateScheduler
from keras.callbacks import ReduceLROnPlateau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os
Using TensorFlow backend.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 cifar10.load_data()
Downloading data from https://www.cs.toronto.edu/~kriz/cifar-10-python.tar.gz
170500096/170498071 [==============================] - 64s 0us/step
x_train = x_train/255
x_test = x_test/255
y_train = keras.utils.to_categorical(y_train,10)
y_test = keras.utils.to_categorical(y_test,10)

↓构建模型基本模块,ResNet Block

这里没有用Sequential模型,而是用了另外一种构建模型的方法,即函数式模型(Functional)
Sequential模型有一个缺陷,即网络只能一层一层的堆叠起来,无法处理分支网络的情况。比如ResNet或GoogleNet中的Inception模块。使用Functional模型,构建起模型来十分自由,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网络,可以说Sequential模型是Functional模型的一个子集。

使用函数式模型很简单,直接在网络层模块后写一个括号,参数就是当前层的输入值,返回值就是当前层的输出值,比如:net = Conv2D(…)(inputs)

这里写图片描述

↓首先构建一个基本的block模块,就是上图的weight layer,这个模块包含了一个卷积层,一个BN层,一个激活层。可以看到上图下面那个layer没有激活层,所以函数内做了一个判断

BN层的作用是对输出参数做归一化,可以有效使网络更易训练。一般来说,加了BN层的网络,可以不必再用Dropout层。
同时这一次我们在卷积层中加入了L2正则化,目的是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

#ResNet Block
def resnet_block(inputs,num_filters=16,kernel_size=3,strides=

这篇关于Keras 入门课4 -- 使用ResNet识别cifar10数据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32437

相关文章

Android kotlin中 Channel 和 Flow 的区别和选择使用场景分析

《Androidkotlin中Channel和Flow的区别和选择使用场景分析》Kotlin协程中,Flow是冷数据流,按需触发,适合响应式数据处理;Channel是热数据流,持续发送,支持... 目录一、基本概念界定FlowChannel二、核心特性对比数据生产触发条件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背压处理机制生命周期

java使用protobuf-maven-plugin的插件编译proto文件详解

《java使用protobuf-maven-plugin的插件编译proto文件详解》:本文主要介绍java使用protobuf-maven-plugin的插件编译proto文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 目录protobuf文件作为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协议主要介绍在Java使用maven编译proto文件的插件

SpringBoot线程池配置使用示例详解

《SpringBoot线程池配置使用示例详解》SpringBoot集成@Async注解,支持线程池参数配置(核心数、队列容量、拒绝策略等)及生命周期管理,结合监控与任务装饰器,提升异步处理效率与系统... 目录一、核心特性二、添加依赖三、参数详解四、配置线程池五、应用实践代码说明拒绝策略(Rejected

C++ Log4cpp跨平台日志库的使用小结

《C++Log4cpp跨平台日志库的使用小结》Log4cpp是c++类库,本文详细介绍了C++日志库log4cpp的使用方法,及设置日志输出格式和优先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一、介绍1. log4cpp的日志方式2.设置日志输出的格式3. 设置日志的输出优先级二、Window

SQL中如何添加数据(常见方法及示例)

《SQL中如何添加数据(常见方法及示例)》SQL全称为StructuredQueryLanguage,是一种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的标准编程语言,下面给大家介绍SQL中如何添加数据,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在mysql中,有多种方法可以添加数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及其示例。1. 使用INSERT I

Ubuntu如何分配​​未使用的空间

《Ubuntu如何分配​​未使用的空间》Ubuntu磁盘空间不足,实际未分配空间8.2G因LVM卷组名称格式差异(双破折号误写)导致无法扩展,确认正确卷组名后,使用lvextend和resize2fs... 目录1:原因2:操作3:报错5:解决问题:确认卷组名称​6:再次操作7:验证扩展是否成功8:问题已解

Qt使用QSqlDatabase连接MySQL实现增删改查功能

《Qt使用QSqlDatabase连接MySQL实现增删改查功能》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Qt如何使用QSqlDatabase连接MySQL实现增删改查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 目录一、创建数据表二、连接mysql数据库三、封装成一个完整的轻量级 ORM 风格类3.1 表结构

使用Docker构建Python Flask程序的详细教程

《使用Docker构建PythonFlask程序的详细教程》在当今的软件开发领域,容器化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流行,而Docker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文我们就来聊聊如何使用Docker构建一个简单的Py... 目录引言一、准备工作二、创建 Flask 应用程序三、创建 dockerfile四、构建 Docker

Python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

《Python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本文深入探讨了在Python环境下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出发,详细讲解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目录1. 背景介绍1.1 目的和范围1.2 预期读者1.3 文档结构概述1.4 术语表1.4.1 核

Python使用pip工具实现包自动更新的多种方法

《Python使用pip工具实现包自动更新的多种方法》本文深入探讨了使用Python的pip工具实现包自动更新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开始,逐步介绍手动更新方法、自动化脚本编写、结合CI/C... 目录1. 背景介绍1.1 目的和范围1.2 预期读者1.3 文档结构概述1.4 术语表1.4.1 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