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秒解四大经典限流算法

2024-04-03 15:20

本文主要是介绍一文秒解四大经典限流算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阅读前提:没有最好的算法,只有最适合的算法!

限流算法:

  • 固定窗口限流算法

  • 滑动窗口限流算法

  • 漏桶限流算法

  • 令牌桶限流算法

固定窗口限流算法

介绍

固定窗口限流算法(Fixed Window Rate Limiting Algorithm)是一种最简单的限流算法,其原理是在固定时间窗口(单位时间)内限制请求的数量。该算法将时间分成固定的窗口,并在每个窗口内限制请求的数量。具体来说,算法将请求按照时间顺序放入时间窗口中,并计算该时间窗口内的请求数量,如果请求数量超出了限制,则拒绝该请求。

这个算法就是说: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可以接收固定数量的请求。拒绝多余的请求。

实现

下面是用Java的实现: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调整 maxRequestswindowTimeMillis 参数来设置限流策略。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Integer;
​
public class FixedWindowRateLimiter {private final int maxRequests; // 最大请求数量private final long windowTimeMillis; // 时间窗口大小(毫秒)private final long[] timestamps; // 存储时间戳的数组private final AtomicInteger count; // 记录当前请求数量的原子整数
​public FixedWindowRateLimiter(int maxRequests, long windowTimeMillis) {this.maxRequests = maxRequests;this.windowTimeMillis = windowTimeMillis;this.timestamps = new long[maxRequests];this.count = new AtomicInteger(0);}
​public synchronized boolean allowRequest() {long now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int currentCount = count.get();if (currentCount < maxRequests) {// 如果当前请求数量未达到最大限制,允许该请求count.incrementAndGet();timestamps[currentCount] = now;return true;} else {// 检查窗口中最早的请求是否已经过期long oldestTimestamp = timestamps[0];if (now - oldestTimestamp > windowTimeMillis) {// 如果已过期,重置时间窗口并允许该请求resetWindow(now);count.incrementAndGet();timestamps[0] = now;return true;} else {// 如果未过期,则拒绝该请求return false;}}}
​private void resetWindow(long now) {// 重置时间窗口,即将时间戳向前移动并重置请求数量int currentCount = count.get();for (int i = 1; i < currentCount; i++) {timestamps[i - 1] = timestamps[i];}count.set(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示例用法FixedWindowRateLimiter rateLimiter = new FixedWindowRateLimiter(5, 60000); // 每分钟限制5个请求for (int i = 0; i < 10; i++) {if (rateLimiter.allowRequest()) {System.out.println("请求 " + (i + 1) + ": 允许");} else {System.out.println("请求 " + (i + 1) + ": 拒绝");}try {Thread.sleep(1000); // 模拟请求之间的一些延迟}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优缺点分析

  • 优点: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和理解。

  • 缺点:存在明显的临界问题。比如说:我们设置的是1分钟内,可以接收10个请求。如果在59s的时候,突然来了10个请求,然后在下个一分钟的时候,又来了10个请求。相当于2s内来了20个请求,这使得并发量极高,这不明显的没有起到限流的作用吗?

滑动窗口限流算法

滑动窗口限流算法是一种常用的限流算法,用于控制系统对外提供服务的速率,防止系统被过多的请求压垮。它将单位时间周期分为n个小周期,分别记录每个小周期内接口的访问次数,并且根据时间滑动删除过期的小周期。它可以解决固定窗口临界值的问题

个人理解:滑动窗口限流就是将一个时间段划分为多个小区间。比如说在一分钟内我们可以限流30个请求,然后我们将每2秒划分为一个小区间,来进行滑动窗口限流

实现

windowSize表示窗口大小(单位:秒),maxRequests表示每个窗口内允许的最大请求数量。使用Deque来存储请求时间戳队列。allowRequest方法用于判断是否允许请求通过,它会根据当前时间戳和窗口大小来判断请求是否在窗口内,并根据窗口内的请求数量来决定是否允许请求通过。

package com.pxl.test.sf;
​
import java.time.Duration;
import java.time.Instant;
import java.util.ArrayDeque;
import java.util.Deque;
​
/*** 滑动窗口限流算法实现*/
public class SlidingWindowRateLimiter {private final int windowSize; // 窗口大小(单位:秒)private final int maxRequests; // 每个窗口内允许的最大请求数量private final Deque<Instant> requestTimes; // 请求时间戳队列
​/*** 构造函数* @param windowSize 窗口大小(单位:秒)* @param maxRequests 每个窗口内允许的最大请求数量*/public SlidingWindowRateLimiter(int windowSize, int maxRequests) {this.windowSize = windowSize;this.maxRequests = maxRequests;this.requestTimes = new ArrayDeque<>();}
​/*** 判断是否允许请求通过* @return 如果允许请求通过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public synchronized boolean allowRequest() {Instant now = Instant.now();Instant windowStart = now.minusSeconds(windowSize);
​// 移除窗口外的请求时间戳while (!requestTimes.isEmpty() && requestTimes.peek().isBefore(windowStart)) {requestTimes.poll();}
​// 判断窗口内请求数量是否超过阈值if (requestTimes.size() < maxRequests) {requestTimes.offer(now);return true; // 允许请求通过} else {return false; // 拒绝请求}}
​/*** 主函数,用于测试滑动窗口限流算法* @param args 命令行参数*/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lidingWindowRateLimiter rateLimiter = new SlidingWindowRateLimiter(5, 1); // 窗口大小为5秒,每个窗口内最多处理1个请求for (int i = 0; i < 20; i++) {if (rateLimiter.allowRequest()) {System.out.println("请求 " + (i + 1) + ": 允许");} else {System.out.println("请求 " + (i + 1) + ": 拒绝");}try {Thread.sleep(1000); // 模拟请求之间的延迟}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优缺点分析

  • 优点

    • 简单易懂

    • 精度高(可调整时间窗口大小来实现不同的限流效果)

    • 可扩展性强(可以容易的与其他限流算法结合使用)

  • 缺点

    • 突发流量无法处理(无法应对短时间内的大量请求,但是一旦到达限流后,请求都会直接暴力被拒绝。这样会导致我们损失一部分请求,这其实对于产品来说,并不太友好),需要合理调整时间窗口大小。

漏桶限流算法

介绍

漏桶限流算法(Leaky Bucket Algorithm)是一种流量控制算法,用于控制流入网络的数据速率,以防止网络拥塞。它的思想是将数据包看作是水滴,漏桶看作是一个固定容量的水桶,数据包像水滴一样从桶的顶部流入桶中,并通过桶底的一个小孔以一定的速度流出,从而限制了数据包的流量。

漏桶限流算法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对于每个到来的数据包,都将其加入到漏桶中,并检查漏桶中当前的水量是否超过了漏桶的容量。如果超过了容量,就将多余的数据包丢弃。如果漏桶中还有水,就以一定的速率从桶底输出数据包,保证输出的速率不超过预设的速率,从而达到限流的目的。

实现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capacity(漏桶容量)和 ratePerSecond(漏桶速率)来设置限流策略。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Long;
​
public class LeakyBucketRateLimiter {private final long capacity; // 漏桶容量private final long ratePerSecond; // 漏桶速率(每秒处理请求数量)private long water; // 当前漏桶中的水量private long lastLeakTime; // 上一次漏水的时间
​public LeakyBucketRateLimiter(long capacity, long ratePerSecond) {this.capacity = capacity;this.ratePerSecond = ratePerSecond;this.water = 0;this.lastLeak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public synchronized boolean allowRequest() {long now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计算当前时间距离上一次漏水的时间间隔long elapsedTime = now - lastLeakTime;// 计算漏桶在此时间间隔内漏掉的水量long leakedWater = elapsedTime * ratePerSecond / 1000;// 更新漏桶中的水量water = Math.max(0, water - leakedWater);// 更新上一次漏水的时间lastLeakTime = now;// 判断漏桶中的水量是否小于漏桶容量,如果小于则允许请求通过if (water < capacity) {water++;return true;} else {// 漏桶已满,拒绝请求return fals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示例用法LeakyBucketRateLimiter rateLimiter = new LeakyBucketRateLimiter(10, 2); // 漏桶容量为10,速率为每秒2个请求for (int i = 0; i < 20; i++) {if (rateLimiter.allowRequest()) {System.out.println("请求 " + (i + 1) + ": 允许");} else {System.out.println("请求 " + (i + 1) + ": 拒绝");}try {Thread.sleep(500); // 模拟请求之间的一些延迟}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优缺点分析

  • 优点

    • 可以平滑限制请求处理速度,避免瞬间请求增多导致系统崩溃。

    • 可以控制请求处理速度,使系统可以适应不同的流量需求,避免过载或过度闲置。

    • 可以调整桶的大小和漏出速率来满足不同限流需求,灵活地适应不同场景。

  • 缺点

    • 需要对请求进行缓存,增加服务器的内存消耗

    • 固定速率的处理请求

    • 不适应突发流量情况

适用于平滑流量、限制速率以及防止突发流量等场景。然而,在处理突发流量和动态调整处理速率等方面,漏桶算法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系统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

令牌桶限流算法

令牌桶算法是一种常用的限流算法,可以用于限制单位时间内请求的数量。该算法维护一个固定容量的令牌桶,每秒钟会向令牌桶中放入一定数量的令牌。当有请求到来时,如果令牌桶中有足够的令牌,则请求被允许通过并从令牌桶中消耗一个令牌,否则请求被拒绝。

image-20240402141033407

实现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capacity(令牌桶容量)和 ratePerSecond(令牌生成速率)来设置限流策略。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BlockingQueu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inkedBlockingQueue;
​
public class TokenBucketRateLimiter {private final int capacity; // 令牌桶容量private final int ratePerSecond; // 令牌生成速率(每秒生成令牌数量)private BlockingQueue<Object> tokens; // 令牌桶,使用阻塞队列实现
​public TokenBucketRateLimiter(int capacity, int ratePerSecond) {this.capacity = capacity;this.ratePerSecond = ratePerSecond;this.tokens = new LinkedBlockingQueue<>(capacity);// 初始化令牌桶,将令牌添加到队列中for (int i = 0; i < capacity; i++) {tokens.offer(new Object());}// 启动令牌生成线程,每秒生成指定数量的令牌new Thread(() -> {while (true) {try {Thread.sleep(1000 / ratePerSecond);tokens.offer(new Object());}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start();}
​public boolean allowRequest() {return tokens.poll() != null; // 尝试从令牌桶中取出一个令牌,如果成功取出则允许请求通过}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示例用法TokenBucketRateLimiter rateLimiter = new TokenBucketRateLimiter(10, 2); // 令牌桶容量为10,速率为每秒2个令牌for (int i = 0; i < 20; i++) {if (rateLimiter.allowRequest()) {System.out.println("请求 " + (i + 1) + ": 允许");} else {System.out.println("请求 " + (i + 1) + ": 拒绝");}try {Thread.sleep(500); // 模拟请求之间的一些延迟}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优缺点分析

  • 优点

    • 稳定性高:令牌桶可以控制请求处理速度,使系统负载稳定

    • 灵活性好:令牌桶算法可以通过调整令牌生成速率来动态控制请求的处理速率,从而适应不同的流量情况和系统负载。

    • 允许突发流量:在令牌桶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令牌,可以应对一定程度的突发流量,避免突发流量导致请求拒绝或排队等待。

  • 缺点

    • 实现复杂:相对其他限流算法,令牌桶的实现较复杂。对短时间内大量请求到来,可能导致令牌桶中的令牌消耗完,从而限流。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漏桶算法。

    • 时间精度要求高:需要在固定时间间隔内生成令牌,因此要求时间精度高,如果系统时间不准,可能导致限流效果不佳。

  • Guava的RateLimiter限流组件就是基于令牌桶实现。

这篇关于一文秒解四大经典限流算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73281

相关文章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本文解析了雪花算法的原理、Java实现及生产实践,涵盖ID结构、位运算技巧、时钟回拨处理、WorkerId分配等关键点,并探讨了百度UidGen... 目录一、雪花算法核心原理1.1 算法起源1.2 ID结构详解1.3 核心特性二、Java实现解析2.

一文详解Git中分支本地和远程删除的方法

《一文详解Git中分支本地和远程删除的方法》在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的过程中,我们会创建多个分支来进行不同功能的开发,这就容易涉及到如何正确地删除本地分支和远程分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相关的实现方法吧... 目录技术背景实现步骤删除本地分支删除远程www.chinasem.cn分支同步删除信息到其他机器示例步骤

一文详解Java Stream的sorted自定义排序

《一文详解JavaStream的sorted自定义排序》Javastream中的sorted方法是用于对流中的元素进行排序的方法,它可以接受一个comparator参数,用于指定排序规则,sorte... 目录一、sorted 操作的基础原理二、自定义排序的实现方式1. Comparator 接口的 Lam

Spring Boot 实现 IP 限流的原理、实践与利弊解析

《SpringBoot实现IP限流的原理、实践与利弊解析》在SpringBoot中实现IP限流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本文给大家介绍SpringBoot实现IP限... 目录一、引言二、IP 限流原理2.1 令牌桶算法2.2 漏桶算法三、使用场景3.1 防止恶意攻击3.2 控制资源

一文深入详解Python的secrets模块

《一文深入详解Python的secrets模块》在构建涉及用户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加密通信等系统时,开发者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全性”,Python在3.6版本中引入了专门面向安全用途的secr... 目录引言一、背景与动机:为什么需要 secrets 模块?二、secrets 模块的核心功能1. 基

一文详解MySQL如何设置自动备份任务

《一文详解MySQL如何设置自动备份任务》设置自动备份任务可以确保你的数据库定期备份,防止数据丢失,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如何使用Bash脚本和Cron任务在Linux系统上设置MySQL数据库的自... 目录1. 编写备份脚本1.1 创建并编辑备份脚本1.2 给予脚本执行权限2. 设置 Cron 任务2

一文详解如何在idea中快速搭建一个Spring Boot项目

《一文详解如何在idea中快速搭建一个SpringBoot项目》IntelliJIDEA作为Java开发者的‌首选IDE‌,深度集成SpringBoot支持,可一键生成项目骨架、智能配置依赖,这篇文... 目录前言1、创建项目名称2、勾选需要的依赖3、在setting中检查maven4、编写数据源5、开启热

一文全面详解Python变量作用域

《一文全面详解Python变量作用域》变量作用域是Python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在哪里可以访问变量,下面我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结合代码示例和图表,带你全面了解Python变量作用域,需要的朋友... 目录一、什么是变量作用域?二、python的四种作用域作用域查找顺序图示三、各作用域详解1. 局部作

一文彻底搞懂Java 中的 SPI 是什么

《一文彻底搞懂Java中的SPI是什么》: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的SPI是什么,本篇文章将通过经典题目、实战解析和面试官视角,帮助你从容应对“SPI”相关问题,赢得技术面试的加分项,需要的朋... 目录一、面试主题概述二、高频面试题汇总三、重点题目详解✅ 面试题1:Java 的 SPI 是什么?如何实现一个

一文详解PostgreSQL复制参数

《一文详解PostgreSQL复制参数》PostgreSQL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其复制功能对于构建高可用性系统至关重要,本文给大家详细介绍了PostgreSQL的复制参数,需要的朋友可... 目录一、复制参数基础概念二、核心复制参数深度解析1. max_wal_seChina编程nders:W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