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2 TCP/IP基础知识) TCP/IP分层模型的通信流程

2024-03-28 09:32

本文主要是介绍(chap2 TCP/IP基础知识) TCP/IP分层模型的通信流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每个分层中,都会对所发送的数据附件一个首部,在这个首部中包含了该层次必要的信息,如发送的目标地址以及协议相关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数据单位


  • 全能性术语。

  • 表示数据链路层中包的单位。
  • 数据报
    IP和UDP 等网络层以上的分层中包的单位。

  • 表示TCP数据中流的信息。
  • 消息
    指应用协议中数据的单位。

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由两部分组成,首部加数据。首部用来标明协议如何读取数据。

1.2 经过数据链路层的包:每个包首部中至少都会有两个信息,一个为发送端和接受端地址,另一个为上一层协议类型。

1.2.1 TCP包首部

  • 以太网:MVC地址
  • IP:IP地址
  • TCP/UDP:端口号

1.2.2 IP包首部

  • 接受端IP地址
  • 发送端IP地址
  • 用来判断其后数据是TCP还是UDP的信息。

1.2.3 以太网包首部

  • 接受端的MAC地址
  • 发送端MAC地址
  • 标志以太网的类型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通信流程(以发送邮件为例)

2.1 发送流程

step1. 应用程序处理

应用程序会进行编码处理(ISO表示层),建立通信连接发送数据(ISO会话层),在发送邮件的时候建立TCP连接。

step2.TCP模块处理

  • 根据应用的指示,负责建立连接,发送数据以及断开连接。
  • TCP提供将应用层发来的数据帧顺利的发送到对端的可靠传输。需要在应用层数据前端附件TCP首部,(包含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序号(发送的是包中那部分数据)以及校验和(判断数据是否损坏),之后将附加TCP首部的包发给IP。

step3.IP模块处理

将TCP传过来的TCP首部和TCP数据合起来当做自己的数据,并在TCP首部的前端在加上自己的IP首部。

IP包生成后参考路由控制表决定接受此IP包的路由或主机,IP包将被发送给连接路由器或主机网络接口的驱动程序,可以利用ARP查找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step4.网络接口(以太网驱动)的处理

从IP传过来IP包,以太网驱动会在数据上附加以太网首部并进行发送处理,以太网数据包通过物理层传输给接收端。FCS由硬件计算,添加到包的最后(判断数据包是否被破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接收数据流程(接受处理是发送端的逆序过程)

step5. 网络接口(以太网驱动)的处理

主机收到以太网包后,从以太网的包首部找到MAC地址判断是否发给自己

  • 若不是,就丢弃数据。
  • 若是,就查找以太网包首部中的类型域从而确定以太网协议所传送过来的数据类型。

step6. IP模块的处理

a. 判断得出包首部中的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匹配
b. 若匹配,接受数据并从中查找上一层协议,如果为TCP就给TCP处理,如果为UDP就给UDP处理
c. 接收端地址往往不是自己的地址,需要借助路由控制表找到应该送往的主机或路由器。

step7. TCP模块处理

a. 计算一下校验和,判断是否被破坏
b. 检查是否是按照序号接收数据
c. 检查端口号,确定具体的应用程序。
d. 数据接收完成会返送“确认回执”,若接收端未能接收,发送端会一直发送。

step8. 应用程序的处理

接收端应用程序会直接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如果未能成功接收,就发送一个“处理异常”的回执给发送端。

3. eg. 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 ),社交网络是一种即使共享,使发布消息该圈内特定联系人的一种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篇关于(chap2 TCP/IP基础知识) TCP/IP分层模型的通信流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原文地址: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55205

相关文章

Spring Security中用户名和密码的验证完整流程

《SpringSecurity中用户名和密码的验证完整流程》本文给大家介绍SpringSecurity中用户名和密码的验证完整流程,本文结合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 首先创建了一个UsernamePasswordAuthenticationTChina编程oken对象,这是S

Android ViewBinding使用流程

《AndroidViewBinding使用流程》AndroidViewBinding是Jetpack组件,替代findViewById,提供类型安全、空安全和编译时检查,代码简洁且性能优化,相比Da... 目录一、核心概念二、ViewBinding优点三、使用流程1. 启用 ViewBinding (模块级

Spring Boot 实现 IP 限流的原理、实践与利弊解析

《SpringBoot实现IP限流的原理、实践与利弊解析》在SpringBoot中实现IP限流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本文给大家介绍SpringBoot实现IP限... 目录一、引言二、IP 限流原理2.1 令牌桶算法2.2 漏桶算法三、使用场景3.1 防止恶意攻击3.2 控制资源

SpringBoot整合Flowable实现工作流的详细流程

《SpringBoot整合Flowable实现工作流的详细流程》Flowable是一个使用Java编写的轻量级业务流程引擎,Flowable流程引擎可用于部署BPMN2.0流程定义,创建这些流程定义的... 目录1、流程引擎介绍2、创建项目3、画流程图4、开发接口4.1 Java 类梳理4.2 查看流程图4

java Long 与long之间的转换流程

《javaLong与long之间的转换流程》Long类提供了一些方法,用于在long和其他数据类型(如String)之间进行转换,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Java中实现Long和long之间的转换,感... 目录概述流程步骤1:将long转换为Long对象步骤2:将Longhttp://www.cppcns.c

SpringBoot服务获取Pod当前IP的两种方案

《SpringBoot服务获取Pod当前IP的两种方案》在Kubernetes集群中,SpringBoot服务获取Pod当前IP的方案主要有两种,通过环境变量注入或通过Java代码动态获取网络接口IP... 目录方案一:通过 Kubernetes Downward API 注入环境变量原理步骤方案二:通过

RabbitMQ工作模式中的RPC通信模式详解

《RabbitMQ工作模式中的RPC通信模式详解》在RabbitMQ中,RPC模式通过消息队列实现远程调用功能,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RabbitMQ工作模式之RPC通信模式,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RPC通信模式概述工作流程代码案例引入依赖常量类编写客户端代码编写服务端代码RPC通信模式概述在R

详解如何使用Python从零开始构建文本统计模型

《详解如何使用Python从零开始构建文本统计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词汇表构建是文本预处理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Python代码实践,演示如何从原始文本中提取多尺度特征,并通过动态调整机制构建更精确... 目录一、项目背景与核心思想二、核心代码解析1. 数据加载与预处理2. 多尺度字符统计3. 统计结果可

在Spring Boot中实现HTTPS加密通信及常见问题排查

《在SpringBoot中实现HTTPS加密通信及常见问题排查》HTTPS是HTTP的安全版本,通过SSL/TLS协议为通讯提供加密、身份验证和数据完整性保护,下面通过本文给大家介绍在SpringB... 目录一、HTTPS核心原理1.加密流程概述2.加密技术组合二、证书体系详解1、证书类型对比2. 证书获

SpringBoot整合Sa-Token实现RBAC权限模型的过程解析

《SpringBoot整合Sa-Token实现RBAC权限模型的过程解析》: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整合Sa-Token实现RBAC权限模型的过程解析,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 目录前言一、基础概念1.1 RBAC模型核心概念1.2 Sa-Token核心功能1.3 环境准备二、表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