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 getchar()原理及易错点解析

2024-03-22 13:12

本文主要是介绍C语言 getchar()原理及易错点解析,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getchar()工作原理及作用

  • 作用1:从缓冲区读走一个字符,相当于清除缓冲区。
  • 作用2:前面的scanf()在读取输入时会在缓冲区中留下一个字符’\n’(输入完按回车键所致),所以如果不在此加一个getchar()把这个回车符取走的话,接下来的scanf()就不会等待从键盘键入字符,而是会直接取走这个“无用的”回车符,从而导致读取有误。

2.使用getchar()清理回车\n

#include <stdio.h>int main(void){char m[40];char n;printf("please input first str:\n");    //提示用户输入第一个字符串scanf("%s",m);                         //获取用户第一个输入字符串printf("you input str is :%s\n",m);    //输出用户的输入的第一个字符串printf("input second char :\n");        //提示用户输入第二个字符scanf("%c",&n);                         //获取用户的第二个字符printf("now you input second char is :%c\n",n);//输出用户输入的第二个字符return 0;}

please input first str:
abc
you input str is :abc
input second char :
now you input second char is :

Program ended with exit code: 0

原因:

其实在我们第一次输入并按下回车的时候,控制台一共获得了四个字符,分别是:a、b、c、回车(enter)。但是因为scanf()方法遇到非字符的时候会结束从控制台的获取,所以在输入’abc’后,按下 ‘回车(enter)’ 的同时,将’abc’这个值以字符串的形式赋值给了类型为 ‘char’ 的 ‘m’ 数组,将使用过后的字符串: ‘回车(enter)’ 保存在控制台输入的缓冲区,然后继续执行下一段输出代码,然后又要求用户输入。此时,因为上一次被使用过后的字符串被保存在缓冲区,现在scanf()方法从控制台的缓冲区获取上一次被使用过后的字符串,并只截取第一个字符: ‘回车(enter)’ ,此时控制台缓冲区才算使用完了。所以在看似被跳过的输入,其实已经scanf()方法已经获取了我们的输入了,这个输入就是一个 ‘回车(enter)’ 。

解决问题:
使用getchar()方法,清除掉abc后面的缓存(回车enter)。

#include <stdio.h>int main(void){char m[40];char n;printf("please input first str:\n");    //提示用户输入第一个字符串scanf("%s",m);                         //获取用户第一个输入字符串printf("you input str is :%s\n",m);    //输出用户的输入的第一个字符串getchar();printf("input second char :\n");        //提示用户输入第二个字符scanf("%c",&n);                         //获取用户的第二个字符printf("now you input second char is :%c\n",n);//输出用户输入的第二个字符return 0;}

please input first str:
abc
you input str is :abc
input second char :
de
now you input second char is :d
Program ended with exit code: 0

这篇关于C语言 getchar()原理及易错点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35347

相关文章

PostgreSQL的扩展dict_int应用案例解析

《PostgreSQL的扩展dict_int应用案例解析》dict_int扩展为PostgreSQL提供了专业的整数文本处理能力,特别适合需要精确处理数字内容的搜索场景,本文给大家介绍PostgreS... 目录PostgreSQL的扩展dict_int一、扩展概述二、核心功能三、安装与启用四、字典配置方法

Go语言中make和new的区别及说明

《Go语言中make和new的区别及说明》:本文主要介绍Go语言中make和new的区别及说明,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 概述2 new 函数2.1 功能2.2 语法2.3 初始化案例3 make 函数3.1 功能3.2 语法3.3 初始化

深度解析Java DTO(最新推荐)

《深度解析JavaDTO(最新推荐)》DTO(DataTransferObject)是一种用于在不同层(如Controller层、Service层)之间传输数据的对象设计模式,其核心目的是封装数据,... 目录一、什么是DTO?DTO的核心特点:二、为什么需要DTO?(对比Entity)三、实际应用场景解析

从原理到实战深入理解Java 断言assert

《从原理到实战深入理解Java断言assert》本文深入解析Java断言机制,涵盖语法、工作原理、启用方式及与异常的区别,推荐用于开发阶段的条件检查与状态验证,并强调生产环境应使用参数验证工具类替代... 目录深入理解 Java 断言(assert):从原理到实战引言:为什么需要断言?一、断言基础1.1 语

深度解析Java项目中包和包之间的联系

《深度解析Java项目中包和包之间的联系》文章浏览阅读850次,点赞13次,收藏8次。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分层架构中的几个关键包:DTO、Controller、Service和Mapper。_jav... 目录前言一、各大包1.DTO1.1、DTO的核心用途1.2. DTO与实体类(Entity)的区别1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本文解析了雪花算法的原理、Java实现及生产实践,涵盖ID结构、位运算技巧、时钟回拨处理、WorkerId分配等关键点,并探讨了百度UidGen... 目录一、雪花算法核心原理1.1 算法起源1.2 ID结构详解1.3 核心特性二、Java实现解析2.

Go语言中nil判断的注意事项(最新推荐)

《Go语言中nil判断的注意事项(最新推荐)》本文给大家介绍Go语言中nil判断的注意事项,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1.接口变量的特殊行为2.nil的合法类型3.nil值的实用行为4.自定义类型与nil5.反射判断nil6.函数返回的

Go语言数据库编程GORM 的基本使用详解

《Go语言数据库编程GORM的基本使用详解》GORM是Go语言流行的ORM框架,封装database/sql,支持自动迁移、关联、事务等,提供CRUD、条件查询、钩子函数、日志等功能,简化数据库操作... 目录一、安装与初始化1. 安装 GORM 及数据库驱动2. 建立数据库连接二、定义模型结构体三、自动迁

MySQL中的表连接原理分析

《MySQL中的表连接原理分析》:本文主要介绍MySQL中的表连接原理分析,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背景2、环境3、表连接原理【1】驱动表和被驱动表【2】内连接【3】外连接【4编程】嵌套循环连接【5】join buffer4、总结1、背景

使用Python绘制3D堆叠条形图全解析

《使用Python绘制3D堆叠条形图全解析》在数据可视化的工具箱里,3D图表总能带来眼前一亮的效果,本文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使用Python实现绘制3D堆叠条形图,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为什么选择 3D 堆叠条形图代码实现:从数据到 3D 世界的搭建核心代码逐行解析细节优化应用场景:3D 堆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