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sort()和sorted()用法示例解析

2025-08-12 21:50

本文主要是介绍Python中的sort()和sorted()用法示例解析,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Python中的sort()和sorted()用法示例解析》本文给大家介绍Python中list.sort()和sorted()的使用区别,详细介绍其参数功能及Timsort排序算法特性,涵盖自适应...

一、list.sort()

sort()是列表(list)的内置方法,直接对原列表进行排序(原地排序),不返回新列表

参数说明

key(可选):指定一个函数(内置或自定义),用于从每个元素中提取比较键(如 key=str.lower)。
reverse(可选):布尔值,True 表示降序,False 表示升序(默认)。

常用内置函数

abs(x):按绝对值排序(适用于数字)。
len(x):按长度排序(适用于字符串、列表等)。
str.lower(x) 或 str.upper(x):忽略大小写排序(适用于字符串)。
int(x) 或 float(x):转换为数值后排序(适用于字符串数字)。
ord(x):按字符的 ASCII 码排序(适用于单个字符)。

基本用法示例

numbers = [3, 1, 4, 1, 5, 9, 2]
# 升序排序(默认)
numbers.sort()
print(numbers)  
# [1, 1, 2, 3, 4, 5, 9]
# 降序排序
numbers.sort(reverse=True)
print(numbers) 
# [9, 5, 4, 3, 2, 1, 1]
# 按绝对值排序
numbers = [-3, 1, -4, 2]
numbers.sort(key=abs)
print(numbers)  
# [1, 2, -3, -4]

自定义函数示例

# 返回元组的第 2 个元素
def get_second_element(item):
    return item[1]  
data = [("Alice", 25), ("Bob", 20), ("Jack", 30)]
data.sort(key=get_second_element)  # 按年龄排序
print(data)
# [('Bob', 20), ('Alice', 25), ('Jack', 30)]

lambda表达式示例

lambda是一种匿名函数,适用于简单的key逻辑

# 按字符串的最后一个字符排序
words = ["apple", "banana", "cherry"]
words.sort(key=lambda x: x[-1]) 
print(words)
# ['banana', 'apple',编程 'cherry']

operator模块的函数示例

operator 模块提供了一些高效的 key 函数:
operator.itemgetter(n):获取可迭代对象的第 n 个元素(适用于元组、字典等)。
operator.attrgetter(‘attr’):获取对象的属性(适用于类实例)。

from operator import itemgetter
data = [("Alice", 25), ("Bob", 20), ("Jack", 30)]
# 按年龄排序(等同于 lambda x: x[1])
data.sort(key=itemgetter(1))
print(data)
# [('Bob', 20), ('Alice', 25), ('Jack', 30)]

二、sorted()函数

sorted()是python内置函数,对所有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元组、字典等)进行排序,返回一个新列表,原对象不变。

参数说明

iterable:要排序的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元组、字符串等)。
key(可选):同 sort(),指定比较键。
reverse(可选):同 sort(),控制排序顺序。

基本用法示例

# 对列表排序
numbers = [3, 1, 4, 1, 5]
sorted_numbers = sorted(numbers)
print(sorted_numbers)
# [1, 1, 3, 4, 5]
#CKRUeRcv 对字符串排序(按字符的 ASCII 码)
word = "python"
sorted_word = sorted(word)
print(sorted_word)
# ['h', 'n', 'o', 'p', 't', 'y']
# 对元组排序
data = (("Alice", 25), ("Bob", 20), ("Jack", 30))
sorted_data = sorted(data, key=lambda x: x[1])  # 按年龄排序
print(sorted_data)
# [('Bob', 20), ('Alice', 25), ('Jack', 30)]

按自定义规则排序示例

words = ["banana", "watermelon", "apple"]
# 按单词长度排序
sorted_words = sorted(words, key=len)
print(sorted_words)
# ['apple', 'banana', 'watermelon']

多级排序示例

people = [("Alice", 25), ("Bob", 20), ("Charlie", 25)]
# 先按年龄升序,再按姓名降序
sorted_people = sorted(people, key=lambda x: (x[1], -ord(x[0][0])))
print(sorted_people)
# [('Bob', 20), ('Charlie', 25), ('Alice', 25)]

对字典的键或值排序

scores = {"Alice": 90, "Charlie": 75, "Bob": 85}
# 按键排序
sorted_by_name = sorted(scores.items())
print(sorted_by_name)
# [('Alice', 90), ('Bob', 85), ('Charlie', 75)]
# 按值排序
sorted_by_score = sorted(scores.items(), key=lambda x: x[1])
print(sorChina编程ted_by_score)
# [('Charlie', 75), ('Bob', 85), ('Alice', 90)]

三、sort和sorted的排序算法

list.sort()和sorted()函数使用的排序算法是Timsort,这是一种混合、稳定的排序算法,结合了归并排序(Merge Sort) 和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的优点,并且效率极高。

Timsort 的核心原理

自适应排序
Timsort 根据输入数据的特点自适应地选择排序策略:

  • 对小规模数据(通常是 <=64个元素),直接使用插入排序(因为在小数据量上插入排序的常数因子更小,速度更快);
  • 对大规模数据,采用归并排序的分治思想,但会利用数据的现有顺序(如部分已排序的子序列)。

利用数据的自然有序性
Timsort 会扫描数据,识别并分割已经有序的片段(称为 run),然后通过归并排序将这些 run 合并。如果数据本身有部分有序,Timsort 的效率会显著高于传统归并排序。

稳定性
Timsort是稳定排序,即相等元素的相对顺序在排序后保持不变。这对多关键字排序(如先按年龄排序,再按姓名排序)非常有用。

时间复杂度
最坏情况:O(nlogn)(与归并排序相同)。
最佳情况:O(n)(当输入数据已有序或接近有序时,利用插入排序优化)。
平均情况:O(nlogn)。

Timsort 的好处

实际数据友好:现实中的数据通常部分有序(如日志按时间接近有序),Timsort 能高效利用这一点。

平衡性能:对于不同规模和数据分布,Timsort 在平均和最www.chinasem.cn坏情况下均表www.chinasem.cn现良好(平均和最坏时间复杂度均为 O(n log n))。

Timsort广泛应用

Java
Arrays.sort() 和 Collections.sort()
javascript (V8 引擎)
V8 引擎(Chrome、Node.js
Swift
标准库的 sort() 方法
Rust
slice::sort 和 slice::sort_by
Kotlin
sort() 和 sorted() 函数
C#(部分场景)
Enumerable.OrderBy LINQ 方法

到此这篇关于Python中的sort()和sorted()用法示例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ython sort()和sorted()用法内容请搜索China编程(www.chinasem.cn)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编程China编程(www.chinasem.cn)!

这篇关于Python中的sort()和sorted()用法示例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55700

相关文章

Java中Redisson 的原理深度解析

《Java中Redisson的原理深度解析》Redisson是一个高性能的Redis客户端,它通过将Redis数据结构映射为Java对象和分布式对象,实现了在Java应用中方便地使用Redis,本文... 目录前言一、核心设计理念二、核心架构与通信层1. 基于 Netty 的异步非阻塞通信2. 编解码器三、

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实践指南

《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实践指南》虚拟线程是Java中的一种轻量级线程,由JVM管理,特别适合于I/O密集型任务,:本文主要介绍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 目录一、参考官方文档二、什么是虚拟线程三、几种用法1、Thread.ofVirtual().start(

Java 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

《Java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HashMap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通过哈希算法和扩容机制优化性能,负载因子与树化阈值平衡效率,是Java开发必备的高效数据结构,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概述:HashMap的宏观结构二、核心数据结构解析1. 数组(桶数组)2. 链表节点(Node

详解SpringBoot+Ehcache使用示例

《详解SpringBoot+Ehcache使用示例》本文介绍了SpringBoot中配置Ehcache、自定义get/set方式,并实际使用缓存的过程,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 目录摘要概念内存与磁盘持久化存储:配置灵活性:编码示例引入依赖:配置ehcache.XML文件:配置

Java 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

《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虚拟线程是Java19中以预览特性形式引入,Java21起正式发布的轻量级线程,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虚拟线程简介1.1 什么是虚拟线程?1.2 为什么需要虚拟线程?二、虚拟线程与平台线程对比代码对比示例:三

Python版本信息获取方法详解与实战

《Python版本信息获取方法详解与实战》在Python开发中,获取Python版本号是调试、兼容性检查和版本控制的重要基础操作,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sys和platform模块获取Python的主... 目录1. python版本号获取基础2. 使用sys模块获取版本信息2.1 sys模块概述2.1.1

一文解析C#中的StringSplitOptions枚举

《一文解析C#中的StringSplitOptions枚举》StringSplitOptions是C#中的一个枚举类型,用于控制string.Split()方法分割字符串时的行为,核心作用是处理分割后... 目录C#的StringSplitOptions枚举1.StringSplitOptions枚举的常用

一文详解Python如何开发游戏

《一文详解Python如何开发游戏》Python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编程语言,也可以用来开发游戏模组,: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如何开发游戏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python简介二、Python 开发 2D 游戏的优劣势优势缺点三、Python 开发 3D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Python函数的作用域规则和闭包是编程中的关键概念,它们决定了变量的访问和生命周期,: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1. 基础作用域访问示例1:访问全局变量示例2:访问外层函数变量2. 闭包基础示例3:简单闭包示例4

Python实现字典转字符串的五种方法

《Python实现字典转字符串的五种方法》本文介绍了在Python中如何将字典数据结构转换为字符串格式的多种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内置的str()函数进行简单转换;其次利用ison.dumps()函数能够... 目录1、使用json模块的dumps方法:2、使用str方法:3、使用循环和字符串拼接:4、使用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