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raph入门指南 2

2024-03-07 06:12
文章标签 入门 指南 igraph

本文主要是介绍Igraph入门指南 2,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3、图的基本要素——边(Edge|Arc)

图的最本质的内容是一种二元关系,如果给这种二元关系赋予一个方向,就产生了有向图和无向图的分类,在教材中,无向的边叫Edge,有向的边叫Arc,另外,根据两个顶点间边的数量,还有多重边的概念,指那些两个顶点间的边多于一条的情况。

边和顶点不同,顶点是实实在在的实体,而边是实体间关系的抽象,是无法直接生成的,必须借助顶点才能准确描述。虽然igraph同样用数字序列标志图中的边,但这只是计算机内部的检索方法,如果想明确边的具体意义,必须借助顶点。

3-1 检索边序列: E(g)函数(结果是边序列)

E(g)的结果也是向量,同样需要用集合的模式去理解,可以求交、并。

E(g)的结果可以用普通向量的模式操作,比如用数字进行索引。

> E(g)
+ 10/10 edges from 6ce6a8b:[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10 1--10
> g <- make_ring(10) %>% set_vertex_attr('name',value = letters[1:10])
> E(g)
+ 10/10 edges from 95167b6 (vertex names):[1] a--b b--c c--d d--e e--f f--g g--h h--i> E(g)[3:5]
+ 3/10 edges from 95167b6 (vertex names):
[1] c--d d--e e--fj a--j

边序列的数据格式主要为igraph其他函数的参数提供值,并方便检索,但在展示图的结构方面并不直观,所以igraph另外提供了三个命令,从图的结构角度展示边,分别是边列表、邻接列表、邻接矩阵、这部分内容放在图的结构部分。

3-2 E(g)的二次检索:[] & [[]]函数(igraph-es-indexing)

E(g)同样可以与单方括号、双方括号联用,检索边。方括号中可以是数字(边的索引号),也可以是边的属性(如果有的话)。

单方括号只显示符合条件的边,而双方括号则把符合条件的边的所有属性一并显示。

> edge_attr(g) <- list(weight=rep(1:5,2))
> edge_attr(g)
$weight[1] 1 2 3 4 5 1 2 3 4 5> E(g)[weight==2]
+ 2/10 edges from 95167b6 (vertex names):
[1] b--c g--h
> E(g)[[weight==2]]
+ 2/10 edges from 95167b6 (vertex names):tail head tid hid weight
2    b    c   2   3      2
7    g    h   7   8      2
> E(g)[[1:3]]
+ 3/10 edges from 95167b6 (vertex names):tail head tid hid weight
1    a    b   1   2      1
2    b    c   2   3      2
3    c    d   3   4      3

请注意,图可能有边名称和顶点名称,两者都可以用于选择边。边名称可以看作数字边id向量的名称(name)。顶点名称实际上只适用于没有多重边的图形,并且必须用|字符分隔才能选择与两个给定顶点相关的边。

3-3 方括号中的特殊函数:%--% %->% %<-%

如前所述,边描述的是顶点间的关系,而图应该基于集合的理念图操作,那么问题来了,可否用顶点的集合来检索边序列?当然可以,igraph提供了三个函数:

> g <- sample_pa(20)
> plot(g)
> E(g)[1:3 %--% 4:7]
+ 3/19 edges from ae4102a:
[1] 4->1 5->3 6->1
> E(g)[1:3 %->% 4:7]
+ 0/19 edges from ae4102a:
> E(g)[1:3 %<-% 4:7]
+ 3/19 edges from ae4102a:
[1] 4->1 5->3 6->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graph中一些函数的返回结果,只返回符合条件的顶点索引号(或顶点名,如果设置了的话),如果想返回这些顶点的边序列,可以用E()重新检索一下:

> d <- get_diameter(g)
> E(g,path = d)
+ 3/19 edges from ae4102a:
[1] 17->11 11-> 6  6-> 1
> V(g)$name <- paste0('L',1:gorder(g))
> get_diameter(g)
+ 4/20 vertices, named, from ae4102a:
[1] L17 L11 L6  L1 
> E(g,path = d)
+ 3/19 edges from ae4102a (vertex names):
[1] L17->L11 L11->L6  L6 ->L1 
3-4 显示全部或指定边的属性:edge_att函数
> g <- make_ring(10) %>% 
+   set_vertex_attr('name',value = letters[1:10]) %>% 
+   set_edge_attr('weight',value=rep(1:5,2)) %>% 
+   set_edge_attr('color',value = rep(c('orange','blue'),5))
> plot(g)
> g
IGRAPH 36b121b UNW- 10 10 -- Ring graph
+ attr: name (g/c), mutual (g/l), circular (g/l), name (v/c), weight
| (e/n), color (e/c)
+ edges from 36b121b (vertex names):[1] a--b b--c c--d d--e e--f f--g g--h h--i i--j a--j
> edge_attr(g)
$weight[1] 1 2 3 4 5 1 2 3 4 5$color[1] "orange" "blue"   "orange" "blue"   "orange" "blue"   "orange" "blue"  [9] "orange" "blue" 

本函数同样可以检索指定边的属性,但要注意的是,在调用函数时,如果不能按形参位置分配实参的话,需要在实参前面明示形参名,比如:

> edge_attr(g,1:3)
Error in .Call(R_igraph_mybracket2, graph, igraph_t_idx_attr, igraph_attr_idx_edge)[[name]] :1层没有这一索引
> edge_attr(g,index = 1:3)
$weight
[1] 1 2 3$color
[1] "orange" "blue"   "orange"

如同其他OOP语言的对象,在对象之外是无法直接引用对象的属性的,需要通过对象来引用其属性。igraph中边的属性也是这样,如需引用,用E(g)$weight的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5 设置全部或指定边的属性:edge_attr <-函数,单独使用,每次调用可以同时设置多个属性
> g <- make_ring(10)
> edge_attr(g) <- list(
+   weight=1:10,
+   color=rep('red',10)
+ )
> edge_attr(g)
$weight[1]  1  2  3  4  5  6  7  8  9 10$color[1] "red" "red" "red" "red" "red" "red" "red" "red" "red" "red"

注意事项同vertex_attr <-函数

3-6 只显示边属性名:edge_attr_names函数
> edge_attr_names(g)
[1] "weight" "color"
3-7 设置顶点属性:set_edge_attr函数,在管道函数中使用,每次调用只能设置一个属性

示例见前。

3-8 设置边属性:语法糖E(g)$,每次调用只能设置一个属性
g <- make_star(10, center=10)
E(g)$width <- sample(1:10, ecount(g), replace=TRUE)
3-9 图的阶数(order)和规模(size)函数:gorder() & gsize()
> # ecount() 和 gsize()相同,指图中边的数量
> ecount(g)
[1] 10
> gsize(g)
[1] 10
> # vcount() 和 gorder()相同,指图中顶点的数量
> vcount(g)
[1] 10
> gorder(g)
[1] 10

这篇关于Igraph入门指南 2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82601

相关文章

Java Lettuce 客户端入门到生产的实现步骤

《JavaLettuce客户端入门到生产的实现步骤》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Lettuce客户端入门到生产的实现步骤,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 目录1 安装依赖MavenGradle2 最小化连接示例3 核心特性速览4 生产环境配置建议5 常见问题

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实践指南

《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实践指南》虚拟线程是Java中的一种轻量级线程,由JVM管理,特别适合于I/O密集型任务,:本文主要介绍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 目录一、参考官方文档二、什么是虚拟线程三、几种用法1、Thread.ofVirtual().start(

从基础到高级详解Go语言中错误处理的实践指南

《从基础到高级详解Go语言中错误处理的实践指南》Go语言采用了一种独特而明确的错误处理哲学,与其他主流编程语言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Go语言中错误处理详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1 Go 错误处理哲学与核心机制1.1 错误接口设计1.2 错误与异常的区别2 错误创建与检查2.1 基础

使用Java填充Word模板的操作指南

《使用Java填充Word模板的操作指南》本文介绍了Java填充Word模板的实现方法,包括文本、列表和复选框的填充,首先通过Word域功能设置模板变量,然后使用poi-tl、aspose-words... 目录前言一、设置word模板普通字段列表字段复选框二、代码1. 引入POM2. 模板放入项目3.代码

macOS彻底卸载Python的超完整指南(推荐!)

《macOS彻底卸载Python的超完整指南(推荐!)》随着python解释器的不断更新升级和项目开发需要,有时候会需要升级或者降级系统中的python的版本,系统中留存的Pytho版本如果没有卸载干... 目录MACOS 彻底卸载 python 的完整指南重要警告卸载前检查卸载方法(按安装方式)1. 卸载

C++中处理文本数据char与string的终极对比指南

《C++中处理文本数据char与string的终极对比指南》在C++编程中char和string是两种用于处理字符数据的类型,但它们在使用方式和功能上有显著的不同,:本文主要介绍C++中处理文本数... 目录1. 基本定义与本质2. 内存管理3. 操作与功能4. 性能特点5. 使用场景6. 相互转换核心区别

Python动态处理文件编码的完整指南

《Python动态处理文件编码的完整指南》在Python文件处理的高级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动态处理文件编码的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Python中动态处理文件编码的技术,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引言一、理解python的文件编码体系1.1 Python的IO层次结构1.2 编码问题的常见场景二

Oracle Scheduler任务故障诊断方法实战指南

《OracleScheduler任务故障诊断方法实战指南》Oracle数据库作为企业级应用中最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偶尔会遇到各种故障和问题,:本文主要介绍OracleSchedul... 目录前言一、故障场景:当定时任务突然“消失”二、基础环境诊断:搭建“全局视角”1. 数据库实例与PDB状态2

Git进行版本控制的实战指南

《Git进行版本控制的实战指南》Git是一种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中,它可以记录和管理项目的历史修改,并支持多人协作开发,通过Git,开发者可以轻松地跟踪代码变更、合并分支、回退版本等... 目录一、Git核心概念解析二、环境搭建与配置1. 安装Git(Windows示例)2. 基础配置(必

在.NET项目中嵌入Python代码的实践指南

《在.NET项目中嵌入Python代码的实践指南》在现代开发中,.NET与Python的协作需求日益增长,从机器学习模型集成到科学计算,从脚本自动化到数据分析,然而,传统的解决方案(如HTTPAPI或... 目录一、CSnakes vs python.NET:为何选择 CSnakes?二、环境准备:从 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