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AI课学习笔记NO.60】(13)模型泛化性的评价

2024-03-04 10:12

本文主要是介绍【大厂AI课学习笔记NO.60】(13)模型泛化性的评价,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我们学习了过拟合和欠拟合,具体见我的文章:https://giszz.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36440338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模型泛化性的评价。

泛化性的问题,我们也讨论过了,那么如何评价模型的泛化性呢?

 

我们知道,过拟合(over-fitting),就是在训练数据上表现良好,在未知数据上表现差。

欠拟合(under-fitting),就是在训练数据和未知数据上表现都很差。

这里要记住!

过和欠都不好,训练结合略微低于测试结果是组好的。 

 

这个图特别有助于我们的理解。

延伸学习:


模型泛化性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留出验证、交叉验证、自助法等,下面详细阐述留出验证和交叉验证这两种常用的方法,以及它们的步骤和重要的工具,并给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一、留出验证

留出验证是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三个部分。训练集用于训练模型,验证集用于调整模型参数和选择最佳模型,测试集用于评估模型的泛化性能。

步骤:

  1. 将数据集按比例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通常的比例是70%:15%:15%或60%:20%:20%等。
  2. 使用训练集训练模型,并使用验证集进行模型选择和参数调整。
  3. 选择在验证集上表现最好的模型,使用测试集评估其泛化性能。

工具:

Python中的scikit-learn库提供了留出验证的相关功能,如train_test_split函数可用于划分数据集。

例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1000个样本的数据集,我们可以使用train_test_split函数将其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例如,将70%的数据作为训练集,剩余的30%再平均分为验证集和测试集。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X, y = # 数据集的特征和标签  X_train, X_temp, y_train, y_temp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3, random_state=42)  
X_val, X_test, y_val,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_temp, y_temp, test_size=0.5, random_state=42)

二、交叉验证

交叉验证是一种将数据集分成多份,每次使用其中的一份作为验证集,其余的作为训练集的验证方法。常见的交叉验证方法有k折交叉验证和留一交叉验证。

步骤(以k折交叉验证为例):

  1. 将数据集平均分成k份,每份称为一个折(fold)。
  2. 每次使用其中的一个折作为验证集,其余的k-1个折作为训练集。
  3. 重复k次,每次选择不同的折作为验证集,确保每个折都被用作验证集一次。
  4. 计算k次验证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模型的性能评估指标。

工具:

Python中的scikit-learn库提供了交叉验证的相关功能,如KFoldcross_val_score等。

例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100个样本的数据集,我们可以使用5折交叉验证来评估模型的性能。这意味着我们将数据集分成5份,每份包含20个样本。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KFold, cross_val_score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X, y = # 数据集的特征和标签  
model = LogisticRegression()  # 以逻辑回归模型为例  kfold = KFold(n_splits=5, shuffle=True, random_state=42)  # 创建5折交叉验证对象  
scores = cross_val_score(model, X, y, cv=kfold)  # 使用交叉验证评估模型性能  print("交叉验证结果:", scores)  # 输出每次验证的结果  
print("平均性能:", scores.mean())  # 输出平均性能评估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结合多种评估方法和工具来全面评估模型的泛化性能。此外,还需要注意数据集的划分比例、随机性等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这篇关于【大厂AI课学习笔记NO.60】(13)模型泛化性的评价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72856

相关文章

Spring AI使用tool Calling和MCP的示例详解

《SpringAI使用toolCalling和MCP的示例详解》SpringAI1.0.0.M6引入ToolCalling与MCP协议,提升AI与工具交互的扩展性与标准化,支持信息检索、行动执行等... 目录深入探索 Spring AI聊天接口示例Function CallingMCPSTDIOSSE结束语

三频BE12000国补到手2549元! ROG 魔盒Pro WIFI7电竞AI路由器上架

《三频BE12000国补到手2549元!ROG魔盒ProWIFI7电竞AI路由器上架》近日,华硕带来了ROG魔盒ProWIFI7电竞AI路由器(ROGSTRIXGR7Pro),目前新... 华硕推出了ROG 魔盒Pro WIFI7电竞AI路由器(ROG STRIX GR7 Phttp://www.cppcn

Go学习记录之runtime包深入解析

《Go学习记录之runtime包深入解析》Go语言runtime包管理运行时环境,涵盖goroutine调度、内存分配、垃圾回收、类型信息等核心功能,:本文主要介绍Go学习记录之runtime包的... 目录前言:一、runtime包内容学习1、作用:① Goroutine和并发控制:② 垃圾回收:③ 栈和

Android学习总结之Java和kotlin区别超详细分析

《Android学习总结之Java和kotlin区别超详细分析》Java和Kotlin都是用于Android开发的编程语言,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本文主要介绍Android学习总结之Ja... 目录一、空安全机制真题 1:Kotlin 如何解决 Java 的 NullPointerExceptio

详解如何使用Python从零开始构建文本统计模型

《详解如何使用Python从零开始构建文本统计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词汇表构建是文本预处理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Python代码实践,演示如何从原始文本中提取多尺度特征,并通过动态调整机制构建更精确... 目录一、项目背景与核心思想二、核心代码解析1. 数据加载与预处理2. 多尺度字符统计3. 统计结果可

SpringBoot整合Sa-Token实现RBAC权限模型的过程解析

《SpringBoot整合Sa-Token实现RBAC权限模型的过程解析》: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整合Sa-Token实现RBAC权限模型的过程解析,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 目录前言一、基础概念1.1 RBAC模型核心概念1.2 Sa-Token核心功能1.3 环境准备二、表结

Spring AI 实现 STDIO和SSE MCP Server的过程详解

《SpringAI实现STDIO和SSEMCPServer的过程详解》STDIO方式是基于进程间通信,MCPClient和MCPServer运行在同一主机,主要用于本地集成、命令行工具等场景... 目录Spring AI 实现 STDIO和SSE MCP Server1.新建Spring Boot项目2.a

重新对Java的类加载器的学习方式

《重新对Java的类加载器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介绍重新对Java的类加载器的学习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介绍1.1、简介1.2、符号引用和直接引用1、符号引用2、直接引用3、符号转直接的过程2、加载流程3、类加载的分类3.1、显示

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

《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Filter是一种拦截器,可以在请求到达Servl... 目录一、Filter(过滤器)1. Filter 的工作原理2. Filter 的配置与使用二、Listen

利用Python快速搭建Markdown笔记发布系统

《利用Python快速搭建Markdown笔记发布系统》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使用Python生态的成熟工具,在30分钟内搭建一个支持Markdown渲染、分类标签、全文搜索的私有化知识发布系统... 目录引言:为什么要自建知识博客一、技术选型:极简主义开发栈二、系统架构设计三、核心代码实现(分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