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存储 ZBS 的 RoCE 技术支持与大数据应用场景性能评测

本文主要是介绍分布式存储 ZBS 的 RoCE 技术支持与大数据应用场景性能评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作者:深耕行业的 SmartX 金融团队 闫海涛

在《解决 SAN 交换机“卡脖子”并升级存储架构?一文解析 RoCE 与相关存储方案趋势》文章中,我们分析了如何利用支持 RoCE 技术的分布式存储,同步实现 IT 基础架构的信创转型与架构升级,并简单介绍了 SmartX 分布式存储 ZBS 对 RoCE 的支持能力。

本文,我们将进一步解读 ZBS 如何支持 RoCE,同时为读者提供启用 NVMe over RDMA(RoCE)接入协议的 ZBS 在实验室环境和业务场景下的真实性能数据,并与 iSCSI、NVMe over TCP 协议场景进行对比,帮助读者直观了解 RoCE 技术的成熟性与生产环境可应用性。

ZBS 如何支持 RoCE

SmartX 分布式存储 ZBS 提供 2 种存算分离架构下的数据接入协议,分别是 iSCSI 和 NVMe-oF。其中,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对于性能和时延的不同需求,ZBS 在 NVMe-oF 的实现上选择支持 NVMe over RDMA(RoCEv2)和 NVMe over TCP。这两个形态区别仅体现在外部客户端使用哪种协议接入 Access,在元数据管理上并没有区别。

NVMe-oF 协议本身与 iSCSI 协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客户端标识为 initiator 端,服务端为 Target 端,NVMe-oF 协议中使用与 iSCSI IQN 近似的 NQN 来作为协议通讯双方的标识等。同时,NVMe-oF 定义了 Subsystem(子系统,相当于 SCSI 体系下的 Target)和 Namespace(命名空间,类似于 SCSI 体系下的 LUN)专有标准。

相比于 iSCSI 通过 initiator + Target 的数据链路控制,NVMe-oF 可以支持 initiator + Namespace 这样更小的链路控制粒度。NVMe-oF 在路径策略选择上(协议原生支持 Multipath)是通过 ANA(Asymmetric Namespace Access)机制指定 Target 链路优先级,再由客户端结合优先级与自身的链路状态探测结果选择 I/O 具体路径。

ZBS 会将所有的可用链路设置为 OP(最优链路)和 Non-OP(次优链路)两种状态,其他状态为发生异常或变化时由 Driver 自动标记。对于每个 initiator + Namespace 的组合,仅返回 1 个最优接入点和 2 个次优接入点。在最优接入点可用时,客户端将仅通过最优接入点访问数据,在异常时选择 2 个次优接入点中的一个进行访问(出于简化安全性处理的考虑,部署时会要求客户端配置为 AB 模式,即使 2 个次优接入点是等价的,也不会进入 AA 模式,同时从两个接入点中下发 I/O)。这样既可保持各个接入点的负载基本均衡,同时又尽可能发挥多个接入点的处理能力。

NVMe-oF 接入架构

欲深入了解 ZBS 中 iSCSI 和 NVMe-oF 的支持设计,请阅读:分布式块存储 ZBS 的自主研发之旅|接入协议之 NVMe-oF。

另外,由于 NVMe-oF 需要工作在无损网络环境中以保证最佳性能,这要求以太网交换机需支持网络拥塞控制功能 ECN,目前 ZBS 支持 L3 DSCP 的 PFC 流控和 Global Pause 流控两种主流模式。我们也基于 ZBS 进行了信创交换机 RDMA 打流测试,测试详情可阅读往期文章《一文了解 SmartX 产品信创硬件选配最佳实践》了解。

NVMe over RoCE vs. NVMe over TCP vs. iSCSI:启用不同存储协议的 ZBS 性能表现

实验室性能测试

我们在相同的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下,分别使用不同的接入协议(iSCSI、NVMe over TCP 和 NVMe over RDMA)进行 ZBS 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使用 NVMe over RDMA 作为接入协议,可以取得更高的 I/O 性能输出,其表现为更高的随机 IOPS 和顺序带宽,以及更低的延时表现。欲了解详细测试过程,请阅读:分布式块存储 ZBS 的自主研发之旅|接入协议之 NVMe-oF。

集群性能测试结果

业务场景性能测试

测试背景

某金融客户基于服务器和本地硬盘的方式组建大数据平台,伴随业务的增长,I/O 性能逐渐显现不足。客户过往虽然通过扩容服务器节点的方式来分摊 I/O 负载,以达到提升性能的目的,但该种方式也引起了额外的资源(扩容节点连带的计算资源)投入。借着机房更换的契机,客户希望通过存算分离的架构方案(ZBS),同时实现存储性能提升和大数据平台搬迁至新机房的两个目标。

对于存算分离架构,客户针对 iSCSI 和 NVMe over RDMA(RoCE)两种协议进行了业务场景下的性能测试,并与生产环境进行对比。

测试架构

如上图所示,SmartX 分布式存储通过对接裸金属计算服务器承载大数据的 HDFS 和 HBase 等相关服务,测试主要定位在如下两个场景:

  • HBase 数据表导出至 HDFS ,观察数据表导出时间。
  • 通过 Phoenix 程序直接查询 HBase 数据库,观察接口数据响应时间(响应延迟)。

环境与配置

生产环境

生产环境有配置 1 和配置 2 两种服务器配置,具体如下:

配置 1

配置 2
 

测试环境

说明:因为 NVMe over RDMA 技术对计算平台操作系统版本存在兼容性要求,故 Anolis OS 用于 NVMe Over RDMA 协议的测试。

测试结果

HBase 表导出

从 HBase 3 个表导出的用时对比来看,基于 NVMe over RDMA 接入协议的 SmartX 分布式存储相比生产物理机环境,导表时间缩短 72%;相比 iSCSI 接入协议,导表时间缩短约 60%

SQL 单表查询

为了更真实反映出存储性能差异对于该场景的性能影响,通过使用 Phoenix 本地直接查询 HBase 方式进行测试(消除接口服务器自身影响和网络环境差异)。结果显示,SmartX 分布式存储(使用 NVMe over RDMA 接入协议)相比生产物理机环境,查询时间缩短 71%,相比 SmartX 分布式存储(使用 iSCSI 接入协议),查询时间缩短约 60%

总体而言,在大数据应用场景下,基于不同存储架构与存储接入协议的存储系统,其性能表现有较大差异,其中开启 NVMe over RDMA(RoCE)的 ZBS 可大幅提升应用运行效率,满足大数据应用对高性能与低时延的需求。此外,如上测试结果仅是单表差异,如果是多表混合查询场景,分布式存储架构和 NVMe-oF 的优势在多任务的累积下会显现出更明显的差异。

某金融机构也对比测试了 SmartX 分布式存储(开启 RDMA)与全闪集中式存储执行数仓跑批任务的性能。结果显示,相比生产环境,SmartX 分布式存储执行全部存储过程集,3 个月平均跑批时间缩短 45%;其中,某耗时最长存储过程,3 个月平均跑批时间缩短 55%,其他存储过程集 3 个月平均跑批时间缩短 31%。

欲深入了解测试细节,请阅读:金融用户实践|分布式存储支持数据仓库业务系统性能验证。

总结

通过以上技术解读与性能评测可以看出,ZBS 对新一代网络技术具备卓越的支持能力,开启 NVMe over RDMA(RoCE)的 ZBS 不仅可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时延,还可充分支持大数据、数据仓库等性能敏感应用,满足生产环境业务需求。

结合《一文解析 RoCE 与相关存储方案趋势》中提到的 SAN 交换机“卡脖子”现状,ZBS 不仅能够支持高性能应用场景,还可帮助用户降低 SAN 交换机使用需求,以以太网交换机进行国产化替代。欲了解更多 SmartX 超融合信创云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与相关用户实践,欢迎阅读电子书《信创云转型合集:技术路线、厂商评估与用践》

这篇关于分布式存储 ZBS 的 RoCE 技术支持与大数据应用场景性能评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54709

相关文章

防止Linux 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

《防止Linux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在Linux系统中,rm命令是删除文件和目录的高效工具,但一旦误操作,如执行rm-rf/或rm-rf/*,极易导致系统数据灾难,本文针对不同场景... 目录引言理解 rm 命令及误操作风险rm 命令基础常见误操作案例防护方案使用 rm编程 别名及安全删除

PHP应用中处理限流和API节流的最佳实践

《PHP应用中处理限流和API节流的最佳实践》限流和API节流对于确保Web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PHP应用中处理限流和API节流的最佳实践,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学习... 目录限流的重要性在 php 中实施限流的最佳实践使用集中式存储进行状态管理(如 Redis)采用滑动

MyBatis-plus处理存储json数据过程

《MyBatis-plus处理存储json数据过程》文章介绍MyBatis-Plus3.4.21处理对象与集合的差异:对象可用内置Handler配合autoResultMap,集合需自定义处理器继承F... 目录1、如果是对象2、如果需要转换的是List集合总结对象和集合分两种情况处理,目前我用的MP的版本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在Spring框架的学习旅程中,@Autowired无疑是一个高频出现却又让初学者头疼的注解,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Sprin... 目录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奥秘什么是依赖注入?@Autowired

GSON框架下将百度天气JSON数据转JavaBean

《GSON框架下将百度天气JSON数据转JavaBean》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在GSON框架下实现将百度天气JSON数据转JavaBean,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前言一、百度天气jsON1、请求参数2、返回参数3、属性映射二、GSON属性映射实战1、类对象映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 Stream 的并行流性能优化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攻略,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一、并行流的核心原理与适用场景二、性能优化的核心策略1. 合理设置并行度:打破默认阈值2. 避免装箱

C# 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性能解决方案

《C#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性能解决方案》LiteDB作为.NET生态下的轻量级嵌入式NoSQL数据库,一直是时间序列处理的优选方案,本文将为大家大家简单介绍一下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 目录为什么选择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第一章:LiteDB时间序列数据模型设计1.1 核心设计原则

Java+AI驱动实现PDF文件数据提取与解析

《Java+AI驱动实现PDF文件数据提取与解析》本文将和大家分享一套基于AI的体检报告智能评估方案,详细介绍从PDF上传、内容提取到AI分析、数据存储的全流程自动化实现方法,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下... 目录一、核心流程:从上传到评估的完整链路二、第一步:解析 PDF,提取体检报告内容1. 引入依赖2. 封装

深度剖析SpringBoot日志性能提升的原因与解决

《深度剖析SpringBoot日志性能提升的原因与解决》日志记录本该是辅助工具,却为何成了性能瓶颈,SpringBoot如何用代码彻底破解日志导致的高延迟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前言第一章:日志性能陷阱的底层原理1.1 日志级别的“双刃剑”效应1.2 同步日志的“吞吐量杀手”

Redis实现分布式锁全过程

《Redis实现分布式锁全过程》文章介绍Redis实现分布式锁的方法,包括使用SETNX和EXPIRE命令确保互斥性与防死锁,Redisson客户端提供的便捷接口,以及Redlock算法通过多节点共识... 目录Redis实现分布式锁1. 分布式锁的基本原理2. 使用 Redis 实现分布式锁2.1 获取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