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ert的文本精排算法

2024-02-15 22:30
文章标签 算法 文本 bert 精排

本文主要是介绍基于Bert的文本精排算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精排算法在许多场景中都有应用,如文本检索、对话问答、推荐等场景中,使用匹配算法首先召回了一系列相似的样本集合,然后需要对这些召回的样本进行精准的排序,得到最优的序列返回给用户。

对于faq问答系统,使用文本匹配和es查询出召回样本集合后,需要返回top1的结果作为最相似问题返回,输入数据为query以及候选doc,输出为相似的百分比。

一、数据预处理

首先需要将原始的问题,回答的数据构造成文本匹配的任务,即{问题,相似问题1,相似问题2,无关问题1,无关问题2.。。。},标签则为{1,1,0,0....},如果有给匹配的相关性进行等级标注,标签也可改为相应的相关性等级。

在构造数据的时候如果没有预先打标签怎么办,可以采用随机负采样的方法,把原始问答对中,其他问题随机采样成无关问题,构成弱标签的数据集。

构造完数据集后,需要再将其转换成bert模型的输入格式,输入格式如下:

[CLS]sentence1[SEP]sentence2[SEP]

    def encode_v2(self, text_1, text_2):'''交互式文本匹配编码'''_tokenizer = tokenization.FullTokenizer(self.config['vocab_path'], do_lower_case=True)if isinstance(text_1, str):split_tokens_1 = _tokenizer.tokenize(text_1)else:split_tokens_1 = text_1if isinstance(text_2, str):split_tokens_2 = _tokenizer.tokenize(text_2)else:split_tokens_2 = text_1if len(split_tokens_1) + len(split_tokens_2) > self.config['seq_len']:split_tokens_2 = split_tokens_2[:self.config['seq_len'] - len(split_tokens_1)]sequence_length = self.config['seq_len']else:sequence_length = len(split_tokens_1) + len(split_tokens_2)while (len(split_tokens_1) + len(split_tokens_2) < self.config['seq_len']):split_tokens_2.append("[PAD]")tokens = []segment_ids = []tokens.append("[CLS]")segment_ids.append(0)for i in split_tokens_1:if i not in _tokenizer.vocab:tokens.append("[UNK]")print(i)continuetokens.append(i)segment_ids.append(0)tokens.append("[SEP]")segment_ids.append(0)for i in split_tokens_2:if i not in _tokenizer.vocab:tokens.append("[UNK]")print(i)continuetokens.append(i)segment_ids.append(1)tokens.append("[SEP]")segment_ids.append(1)word_ids = _tokenizer.convert_tokens_to_ids(tokens)word_mask = []for i in word_ids:if i == "[PAD]":word_mask.append(0)else:word_mask.append(1)return word_ids, segment_ids, word_mask, sequence_length

二、NDCG损失计算

如何定义损失函数呢?原理上说,模型是一个文本分类的任务,目标是把两个句子的相关性分类到对应的类别上。然而我们的精排算法并不是仅仅为了计算句子的相关性,而是需要将一个句子候选集根据相关性排序,从而预测出最优的排序序列。因此损失函数是计算文本列表的排序损失,常见的损失函数有几种,在推荐系统中经常用到,就不详细展开说了,目前用到的是NDCG(Normalized Discounted Cumulative Gain)损失,计算步骤分为以下几步:

comulative gain(CG)表示对topK个相关性的加和:CG@k = \sum r(i),r表示相关性的数值

discounted cumulative gain(DCG)引入位置特征,排前面的元素增益较高,DCG@k = \sum_{i}^{K}\frac{2^{r(i))}-1}{log{_{2}}^{i+1}}

若对于排序列表来说最佳排序为{d1,d2,d3,....,dk},该序列的DCG值为IDCG=DCGmax@K

那么NDCG@K = \frac{DCG@K}{IDCG@K}

计算完这些数值后loss采用lambda loss

Loss = \sum _{r(i)>r(j)}\ |\Delta NDCG|log{_{2}}^{(1+e^{-\sigma (s_{i}-s_{j})})}

对于代码来说就是矩阵的计算,代码如下:

    def lambda_rank_loss(self, scores, labels):'''lambda rank损失'''#delta_lambda计算rank = tf.range(1., tf.cast(self.config['num_samples'], dtype=tf.float32) + 1)rank = tf.tile(rank, [self.config['batch_size']])rank = tf.reshape(rank, tf.shape(labels))rel = 2 ** labels - 1sorted_label = tf.sort(labels, direction='DESCENDING')sorted_rel = 2 ** sorted_label - 1cg_discount = tf.math.log(1. + rank)dcg_m = rel / cg_discountdcg = tf.reduce_sum(dcg_m)stale_ij = dcg_mnew_ij = rel / tf.transpose(cg_discount, perm=[0, 2, 1])stale_ji = tf.transpose(stale_ij, perm=[0, 2, 1])new_ji = tf.transpose(new_ij, perm=[0, 2, 1])#new dcgdcg_new = dcg - stale_ij + new_ij - stale_ji + new_ji#delta dcgdcg_max = tf.reduce_sum(sorted_rel / cg_discount)ndcg_delta = tf.abs(dcg_new - dcg) / dcg_max#s_i_minus_s_j = scores - tf.transpose(scores, perm=[0, 2, 1])#上三角矩阵mask1 = tf.linalg.band_part(ndcg_delta, 0, -1)#下三角矩阵mask2 = tf.linalg.band_part(s_i_minus_s_j, -1, 0)_loss = mask1 * tf.transpose(mask2, perm=[0, 2, 1])loss = tf.reduce_sum(_loss)return loss

三、模型训练

将Bert计算出的logits当作相关性r,带入到上面的loss中训练就行了,在实际过程中,还有一个对相关性大小的界定,模型输出的r为0-1之间的数值,阈值定在多少,相关性为1,会影响最终模型的效果,因此需要在测试集上进行探索。

四、总结

以上就是对bert模型精排算法的探索与实践,总的来说大体框架还是没太大的变化,主要是数据集构造和loss函数的选择,数学公式还是有一点复杂,如果数据集质量不够好还是不推荐使用,因为最终效果指标不好界定,top1和top2区别也不一定太大,收益不是特别明显。

这篇关于基于Bert的文本精排算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12724

相关文章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本文解析了雪花算法的原理、Java实现及生产实践,涵盖ID结构、位运算技巧、时钟回拨处理、WorkerId分配等关键点,并探讨了百度UidGen... 目录一、雪花算法核心原理1.1 算法起源1.2 ID结构详解1.3 核心特性二、Java实现解析2.

Python中图片与PDF识别文本(OCR)的全面指南

《Python中图片与PDF识别文本(OCR)的全面指南》在数据爆炸时代,80%的企业数据以非结构化形式存在,其中PDF和图像是最主要的载体,本文将深入探索Python中OCR技术如何将这些数字纸张转... 目录一、OCR技术核心原理二、python图像识别四大工具库1. Pytesseract - 经典O

苹果macOS 26 Tahoe主题功能大升级:可定制图标/高亮文本/文件夹颜色

《苹果macOS26Tahoe主题功能大升级:可定制图标/高亮文本/文件夹颜色》在整体系统设计方面,macOS26采用了全新的玻璃质感视觉风格,应用于Dock栏、应用图标以及桌面小部件等多个界面... 科技媒体 MACRumors 昨日(6 月 13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在 macOS 26 Tahoe 中

Python实现精准提取 PDF中的文本,表格与图片

《Python实现精准提取PDF中的文本,表格与图片》在实际的系统开发中,处理PDF文件不仅限于读取整页文本,还有提取文档中的表格数据,图片或特定区域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Python实... 目录安装 python 库提取 PDF 文本内容:获取整页文本与指定区域内容获取页面上的所有文本内容获取

详解如何使用Python从零开始构建文本统计模型

《详解如何使用Python从零开始构建文本统计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词汇表构建是文本预处理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Python代码实践,演示如何从原始文本中提取多尺度特征,并通过动态调整机制构建更精确... 目录一、项目背景与核心思想二、核心代码解析1. 数据加载与预处理2. 多尺度字符统计3. 统计结果可

使用雪花算法产生id导致前端精度缺失问题解决方案

《使用雪花算法产生id导致前端精度缺失问题解决方案》雪花算法由Twitter提出,设计目的是生成唯一的、递增的ID,下面:本文主要介绍使用雪花算法产生id导致前端精度缺失问题的解决方案,文中通过代... 目录一、问题根源二、解决方案1. 全局配置Jackson序列化规则2. 实体类必须使用Long封装类3.

Springboot实现推荐系统的协同过滤算法

《Springboot实现推荐系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协同过滤算法是一种在推荐系统中广泛使用的算法,用于预测用户对物品(如商品、电影、音乐等)的偏好,从而实现个性化推荐,下面给大家介绍Springboot... 目录前言基本原理 算法分类 计算方法应用场景 代码实现 前言协同过滤算法(Collaborativ

C#TextBox设置提示文本方式(SetHintText)

《C#TextBox设置提示文本方式(SetHintText)》:本文主要介绍C#TextBox设置提示文本方式(SetHintText),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 目录C#TextBox设置提示文本效果展示核心代码总结C#TextBox设置提示文本效果展示核心代

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

《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KNN算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分类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 目录KNN算法流程使用OpenCV实现KNNOpenCV 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它提供了各

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

《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时间轮是一种高效利用线程资源进行批量化调度的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 目录前言一、参数说明二、具体实现1、HashedwheelTimer2、createWheel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