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PCANet:一种高精度、低复杂度的鲁棒3D活体检测方案

本文主要是介绍多模态PCANet:一种高精度、低复杂度的鲁棒3D活体检测方案,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多模态PCANet:一种高精度、低复杂度的鲁棒3D活体检测方案

——基于ToF的3D活体检测算法研究

作者:陈发全 王伟行

当下正值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之际,戴口罩成为了全民阻断病毒传播的最佳方式。然而在人脸部分遮挡或恶劣光照条件下,用户人脸识别或人脸认证的合法访问常常提示活体检测失败,甚至根本检测不到人脸。这是由于目前基于RGB等2D空间的主流活体检测方案未考虑光照、遮挡等干扰因素对于检测的影响,而且存在计算量大的缺点。而数迹智能团队研发的3D SmartToF活体检测方案则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那么什么是活体检测?什么又是3D活体检测?以及怎么实现恶劣环境(如人脸遮挡、恶劣光照等)与人脸多姿态变化(如侧脸、表情等)应用场景下的活体检测呢?本文将会围绕这些问题,介绍数迹智能的最新成果——基于ToF的3D活体检测算法。

1. 什么是活体检测?

根据IEEE首个生物特征活体检测国际标准[26]定义,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捕获访问对象并自动检测呈现攻击(Presentation Attack, PA)的过程统称为攻击检测(Presentation Attack Detection, PAD),又称为活体检测。

人脸活体检测作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先决条件,对保障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讨论的呈现攻击仅限与关于人脸的非活体呈现攻击,如照片、回放视频以及人脸面具等。

2. 活体检测研究现状

根据活体检测国际标准[26],基于对象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可分为被动检测与主动检测。主动检测通常需要用户根据指令完成规定动作,根据连续帧动作完成情况判断是否为活体,操作繁琐且耗时较长,用户体验感较差;而被动检测通过对单帧人脸图像判断是否为活体,以其自然性、实时性,更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

本文针对被动活体检测任务,根据人脸图像数据维度分作2D活体检测、伪3D活体检测以及3D活体检测。3D活体检测是指利用双目、结构光、ToF相机,获得点云图或深度图等3D空间结构信息进行活体检测的统称。接下来将对每一类活体检测进行简单介绍与总结。

图2-1 活体检测算法分类

2.1 2D活体检测

2D活体检测未利用任何的空间结构信息,现存的2D活体检测算法包括基于传统的特征提取与基于深度学习方法。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特征描述子如局部二值模式(LBP)[1]、梯度方向直方图(HOG)[3]、灰度共生矩阵(GLCM)[4]等,以及利用图像失真[8]分析活体与非活体之间的差异性;传统算法根据活体与欺骗攻击的差异来设计特征,最后通过分类器决策;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则是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将低阶特征(像素、纹理、方向等)逐层编码,获取图像的高阶表示。

在算法复杂度层面,传统的算法复杂度低但准确率相对较低。针对手动设计的差异如纹理、颜色等,在样本自身或者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算法性能受到极大的影响,算法自身的泛化性和鲁棒性较差。如Schwartz等[4]利用灰度共生矩阵(GLCM)表征人脸图像灰度空间内方向、变换快慢和幅度的综合信息。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复杂度和准确率相对较高,Yang等[10]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端到端的有监督学习,将活体检测当做一个二分类任务,自动提取图像特征,并直接用参数表达。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深度学习算法的特征理解具有不可解释性,但是其自适应特征提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活体检测算法的泛化性能。同时深度神经网络也存在的过拟合、梯度消失、梯度爆炸等一系列问题。

2.2 伪3D活体检测

伪3D活体检测指基于RGB图像使用深度估计算法间接得到空间结构信息的活体检测算法。Wang等[15]从RGB图像中恢复稀疏的3D面部结构以进行活体检测,这也是首次将估计的3D结构信息用于活体检测。Atoum等[16]则利用RGB图像估计深度信息,设计双流CNN网络结合颜色纹理与深度结构特征实现活体检测算法,其估计3D深度信息的过程是:将训练图像从RGB空间转化到HSV、YCbCr空间,利用3D脸部匹配算法与3DMM模型计算深度图像标签。伪3D活体检测利用RGB图像估计深度信息,虽然不需要额外的深度相机设备进行采集3D数据,但是除了存在计算量大的缺点之外,最关键的是估计数据与实测数据存在较大偏差,直接影响了活体检测的准确性。

2.3 3D活体检测

3D活体检测则直接利用深度相机获取空间结构信息实现活体检测算法。Wang等[21]利用Kinect深度相机采集的深度信息,通过提取深度图的LBP特征以及CNN学习到RGB图像的纹理特征,再送入SVM分类完成活体检测。Zhang等[19][20]公开了大尺度、多模态

这篇关于多模态PCANet:一种高精度、低复杂度的鲁棒3D活体检测方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94979

相关文章

SQLite3 在嵌入式C环境中存储音频/视频文件的最优方案

《SQLite3在嵌入式C环境中存储音频/视频文件的最优方案》本文探讨了SQLite3在嵌入式C环境中存储音视频文件的优化方案,推荐采用文件路径存储结合元数据管理,兼顾效率与资源限制,小文件可使用B... 目录SQLite3 在嵌入式C环境中存储音频/视频文件的专业方案一、存储策略选择1. 直接存储 vs

使用Python绘制3D堆叠条形图全解析

《使用Python绘制3D堆叠条形图全解析》在数据可视化的工具箱里,3D图表总能带来眼前一亮的效果,本文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使用Python实现绘制3D堆叠条形图,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为什么选择 3D 堆叠条形图代码实现:从数据到 3D 世界的搭建核心代码逐行解析细节优化应用场景:3D 堆叠图

C++ 检测文件大小和文件传输的方法示例详解

《C++检测文件大小和文件传输的方法示例详解》文章介绍了在C/C++中获取文件大小的三种方法,推荐使用stat()函数,并详细说明了如何设计一次性发送压缩包的结构体及传输流程,包含CRC校验和自动解... 目录检测文件的大小✅ 方法一:使用 stat() 函数(推荐)✅ 用法示例:✅ 方法二:使用 fsee

OpenCV实现实时颜色检测的示例

《OpenCV实现实时颜色检测的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OpenCV实现实时颜色检测的示例,通过HSV色彩空间转换和色调范围判断实现红黄绿蓝颜色检测,包含视频捕捉、区域标记、颜色分析等功能,具有一定的参考... 目录一、引言二、系统概述三、代码解析1. 导入库2. 颜色识别函数3. 主程序循环四、HSV色彩空间

SpringBoot服务获取Pod当前IP的两种方案

《SpringBoot服务获取Pod当前IP的两种方案》在Kubernetes集群中,SpringBoot服务获取Pod当前IP的方案主要有两种,通过环境变量注入或通过Java代码动态获取网络接口IP... 目录方案一:通过 Kubernetes Downward API 注入环境变量原理步骤方案二:通过

Springboot3+将ID转为JSON字符串的详细配置方案

《Springboot3+将ID转为JSON字符串的详细配置方案》:本文主要介绍纯后端实现Long/BigIntegerID转为JSON字符串的详细配置方案,s基于SpringBoot3+和Spr... 目录1. 添加依赖2. 全局 Jackson 配置3. 精准控制(可选)4. OpenAPI (Spri

关于跨域无效的问题及解决(java后端方案)

《关于跨域无效的问题及解决(java后端方案)》:本文主要介绍关于跨域无效的问题及解决(java后端方案),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通用后端跨域方法1、@CrossOrigin 注解2、springboot2.0 实现WebMvcConfig

在Java中将XLS转换为XLSX的实现方案

《在Java中将XLS转换为XLSX的实现方案》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传统ExcelXLS格式与现代XLSX格式的结构差异,并为Java开发者提供转换方案,通过了解底层原理、性能优势及实用工具,您将掌握... 目录为什么升级XLS到XLSX值得投入?实际转换过程解析推荐技术方案对比Apache POI实现编程

Java实现本地缓存的常用方案介绍

《Java实现本地缓存的常用方案介绍》本地缓存的代表技术主要有HashMap,GuavaCache,Caffeine和Encahche,这篇文章主要来和大家聊聊java利用这些技术分别实现本地缓存的方... 目录本地缓存实现方式HashMapConcurrentHashMapGuava CacheCaffe

无法启动此程序因为计算机丢失api-ms-win-core-path-l1-1-0.dll修复方案

《无法启动此程序因为计算机丢失api-ms-win-core-path-l1-1-0.dll修复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无法启动此程序,详细内容请阅读本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错误提示,其中之一就是"api-ms-win-core-path-l1-1-0.dll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