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基础知识篇-并发用户、RPS、TPS的解读

2023-12-05 16:44

本文主要是介绍【性能测试】基础知识篇-并发用户、RPS、TPS的解读,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本文介绍并发用户、RPS、TPS的基本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术语定义
并发用户:在性能测试工具中,一般称为虚拟用户(Virtual User,简称VU),指的是现实系统中操作业务的用户。
说明 并发用户与注册用户、在线用户不同。注册用户一般指的是数据库中存在的用户。在线用户只是“挂”在系统上,对服务器不产生压力。但并发用户一定会对服务器产生压力。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事务数,是衡量系统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说明 系统每秒处理事务数越多证明您的机器性能越好。

RPS:Request Per Second,每秒请求数。RPS模式适合用于容量规划和作为限流管控的参考依据。

RT:Response Time,响应时间,指的是业务从客户端发起到客户端接收的时间。
在性能测试中,通常有两种施压模式:并发模式和RPS模式。传统方式是使用并发用户数来衡量系统的性能(站在客户端视角)。此方法一般适用于一些网页站点的压测(例如H5页面);而RPS(Requests per second)模式主要是为了方便直接衡量系统的吞吐能力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事务数)而设计的(站在服务端视角),按照被压测端需要达到TPS等量设置相应的RPS,应用场景主要是一些动态的接口API,例如登录、提交订单等等。

QPS Queries Per Second 是每秒查询率 ,是一台服务器 每秒能够响应的查询次数,是对一个特定的查询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 所处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标准, 即每秒的响应请求数,也即是最大吞吐能力。

RPS与QPS有什么区别:
RPS(Requests Per Second)和QPS(Queries Per Second)是两个常用的性能指标,用于衡量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吞吐量。
RPS通常用于衡量Web应用程序或API的性能,表示每秒钟能够处理的请求数量。例如,如果一个Web应用程序能够处理每秒钟100个请求,那么它的RPS就是100。
QPS通常用于衡量数据库系统的性能,表示每秒钟能够处理的查询数量。例如,如果一个数据库系统能够处理每秒钟100个查询,那么它的QPS就是100。
因此,RPS和QPS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衡量的是不同类型的操作。RPS衡量的是Web应用程序或API的请求处理能力,而QPS衡量的是数据库系统的查询处理能力。

VU和TPS换算
公式描述:TPS=VU/RT,(RT单位:秒)。

举例说明:假如1个虚拟用户在1秒内完成1笔事务,那么TPS明显就是1。如果某笔业务响应时间是1 ms,那么1个虚拟用户在1s内能完成1000笔事务,TPS就是1000了;如果某笔业务响应时间是1s,那么1个虚拟用户在1s内只能完成1笔事务,要想达到1000 TPS,就需要1000个虚拟用户。因此可以说1个虚拟用户可以产生1000 TPS,1000个虚拟用户也可以产生1000 TPS,无非是看响应时间快慢。

如何获取VU和TPS
VU获取方式:
已有系统:可选取高峰时刻,在一定时间内使用系统的人数,这些人数可认为是在线用户数,并发用户数可以取10%,例如在半个小时内,使用系统的用户数为10万,那么取10%(即1万)作为并发用户数基本就够了。

新系统:没有历史数据作参考,建议通过业务部门进行评估。

TPS获取方式:
已有系统:可选取高峰时刻,在一定时间内(如3分钟10分钟),获取系统总业务量,计算单位时间(秒)内完成的笔数,乘以25倍作为峰值的TPS,例如峰值3分钟内处理订单18万笔,平均TPS是1000,峰值TPS可以是2000~5000。

新系统:没有历史数据作参考,建议通过业务部门进行评估。

如何评价系统的性能
针对服务器端的性能,以TPS为主来衡量系统的性能,并发用户数为辅来衡量系统的性能,如果必须要用并发用户数来衡量的话,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交易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因为在系统负载不高的情况下,将思考时间(思考时间的值等于交易响应时间)加到串联链路中,并发用户数基本可以增加一倍,因此用并发用户数来衡量系统的性能没太大的意义。同样的,如果系统间的吞吐能力差别很大,那么同样的并发下TPS差距也会很大。

性能测试策略
做性能测试需要一套标准化流程及测试策略。在做负载测试的时候,传统方式一般都是按照梯度施压的方式去加用户数,避免在没有预估的情况下,一次加几万个用户,导致交易失败率非常高,响应时间非常长,已经超过了使用者忍受范围内;较为适合互联网分布式架构的方。最佳实践是用TPS模式(吞吐量模式)+设置起始和目标最大量级,然后根据系统表现灵活的手工实时调速,效率更高,服务端吞吐能力的衡量一步到位。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系统的性能由TPS决定,跟并发用户数没有多大关系。
系统的最大TPS是一定的(在一个范围内),但并发用户数不一定,可以调整。
建议性能测试的时候,不要设置过长的思考时间,以最坏的情况下对服务器施压。
一般情况下,大型系统(业务量大、机器多)做压力测试,10000~50000个用户并发,中小型系统做压力测试,5000个用户并发比较常见。

最后:下方这份完整的软件测试视频教程已经整理上传完成,需要的朋友们可以自行领取【保证100%免费】

软件测试面试文档

我们学习必然是为了找到高薪的工作,下面这些面试题是来自阿里、腾讯、字节等一线互联网大厂最新的面试资料,并且有字节大佬给出了权威的解答,刷完这一套面试资料相信大家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这篇关于【性能测试】基础知识篇-并发用户、RPS、TPS的解读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58337

相关文章

Linux jq命令的使用解读

《Linuxjq命令的使用解读》jq是一个强大的命令行工具,用于处理JSON数据,它可以用来查看、过滤、修改、格式化JSON数据,通过使用各种选项和过滤器,可以实现复杂的JSON处理任务... 目录一. 简介二. 选项2.1.2.2-c2.3-r2.4-R三. 字段提取3.1 普通字段3.2 数组字段四.

Spring Boot分层架构详解之从Controller到Service再到Mapper的完整流程(用户管理系统为例)

《SpringBoot分层架构详解之从Controller到Service再到Mapper的完整流程(用户管理系统为例)》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案例(用户管理系统)为例,详细解析SpringBoot中Co... 目录引言:为什么学习Spring Boot分层架构?第一部分:Spring Boot的整体架构1.1

MySQL之搜索引擎使用解读

《MySQL之搜索引擎使用解读》MySQL存储引擎是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核心组件,不同引擎(如InnoDB、MyISAM)采用不同机制,InnoDB支持事务与行锁,适合高并发场景;MyISAM不支持事务,... 目录mysql的存储引擎是什么MySQL存储引擎的功能MySQL的存储引擎的分类查看存储引擎1.命令

Python的pandas库基础知识超详细教程

《Python的pandas库基础知识超详细教程》Pandas是Python数据处理核心库,提供Series和DataFrame结构,支持CSV/Excel/SQL等数据源导入及清洗、合并、统计等功能... 目录一、配置环境二、序列和数据表2.1 初始化2.2  获取数值2.3 获取索引2.4 索引取内容2

Spring的基础事务注解@Transactional作用解读

《Spring的基础事务注解@Transactional作用解读》文章介绍了Spring框架中的事务管理,核心注解@Transactional用于声明事务,支持传播机制、隔离级别等配置,结合@Tran... 目录一、事务管理基础1.1 Spring事务的核心注解1.2 注解属性详解1.3 实现原理二、事务事

k8s admin用户生成token方式

《k8sadmin用户生成token方式》用户使用Kubernetes1.28创建admin命名空间并部署,通过ClusterRoleBinding为jenkins用户授权集群级权限,生成并获取其t... 目录k8s admin用户生成token创建一个admin的命名空间查看k8s namespace 的

Java JUC并发集合详解之线程安全容器完全攻略

《JavaJUC并发集合详解之线程安全容器完全攻略》Java通过java.util.concurrent(JUC)包提供了一整套线程安全的并发容器,它们不仅是简单的同步包装,更是基于精妙并发算法构建... 目录一、为什么需要JUC并发集合?二、核心并发集合分类与详解三、选型指南:如何选择合适的并发容器?在多

Java 结构化并发Structured Concurrency实践举例

《Java结构化并发StructuredConcurrency实践举例》Java21结构化并发通过作用域和任务句柄统一管理并发生命周期,解决线程泄漏与任务追踪问题,提升代码安全性和可观测性,其核心... 目录一、结构化并发的核心概念与设计目标二、结构化并发的核心组件(一)作用域(Scopes)(二)任务句柄

Linux五种IO模型的使用解读

《Linux五种IO模型的使用解读》文章系统解析了Linux的五种IO模型(阻塞、非阻塞、IO复用、信号驱动、异步),重点区分同步与异步IO的本质差异,强调同步由用户发起,异步由内核触发,通过对比各模... 目录1.IO模型简介2.五种IO模型2.1 IO模型分析方法2.2 阻塞IO2.3 非阻塞IO2.4

MySQL8.0临时表空间的使用及解读

《MySQL8.0临时表空间的使用及解读》MySQL8.0+引入会话级(temp_N.ibt)和全局(ibtmp1)InnoDB临时表空间,用于存储临时数据及事务日志,自动创建与回收,重启释放,管理高... 目录一、核心概念:为什么需要“临时表空间”?二、InnoDB 临时表空间的两种类型1. 会话级临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