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单向队列性能秒杀std::queue

2024-06-18 05:32

本文主要是介绍手写单向队列性能秒杀std::queue,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std::queue即单向队列,是一种先入先出的FIFO队列。具有以下特点:

  • 只允许从队尾插入元素,从队头删除元素
  • 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
  • 不允许在中间部位进行操作

一共6个函数front()、back()、push()、pop()、empty()、size(),自己手写实现,也是比较简单的。

接下来, 我们就手写实现一个定制的queue队列,然后将其与std::queue性能进行对比。

一、IORequestQueue队列类实现

IORequestQueue.h

#ifndef IOREQUESTQUEUE_H
#define IOREQUESTQUEUE_H#include <assert.h>struct IORequest
{IORequest* p;int data;int ioType;unsigned int requestIndex;
};class IORequestQueue
{
public:IORequestQueue(): pHead(nullptr),pTail(nullptr),count(0){}// 队列是否为空bool empty() const{return (pHead == nullptr);}// 返回队列中元素个数size_t size() const{return count;}// 返回队头元素IORequest* front(){assert(!empty());return pHead;}// 返回队尾元素IORequest* back(){assert(!empty());return pTail;}// 将变量request从队列尾入队void push(IORequest* request){request->p = nullptr;if (pHead == nullptr){assert(pTail == nullptr);pHead = request;}else{assert(pTail != nullptr);pTail->p = request;}pTail = request;count++;}// 将队头元素弹出void pop(){assert(!empty());pHead = pHead->p;if (pHead == nullptr){pTail = nullptr;}count--;}private:IORequest* pHead;IORequest* pTail;size_t count;
};#endif // IOREQUESTQUEUE_H

struct IORequest结构体是需要加入到队列中的元素类型,其中IORequest* p为指向下一个元素的指针,其余均为测试成员变量。

IORequestQueue类是队列实现,分别参考std::queue实现了6个函数,基本原理是记录首尾元素的地址,其间各元素之间依靠IORequest* p进行连接。

二、IORequestQueue与std::queue性能对比

对IORequestQueue与std::queue进行测试,main.cpp如下:

#include <QCoreApplication>
#include <queue>
#include <QDebug>
#include "IORequestQueue.h"
#include "CTimer.h"void testStdQueue(std::vector<IORequest>& requests)
{/***********************测试入队*************************/CTimer timer;timer.reset();std::queue<IORequest*> stdQueue;for (unsigned int i = 0; i < requests.size(); i++) // 将IO请求添加到std::queue队列中{stdQueue.push(&requests[i]);}double elapsed = timer.end();qDebug() << "std::queue push:" << elapsed << "us";/***********************测试出队*************************/timer.reset();for (unsigned int i = 0; i < requests.size(); i++) // 从std::queue出队列{IORequest* req = stdQueue.front(); // 返回队头元素stdQueue.pop(); // 将队头元素弹出}elapsed = timer.end();qDebug() << "std::queue pop:" << elapsed << "us";
}void testIOQueue(std::vector<IORequest>& requests)
{/***********************测试入队*************************/CTimer timer;timer.reset();IORequestQueue ioQueue;for (unsigned int i = 0; i < requests.size(); i++) // 将IO请求添加到IORequestQueue队列中{ioQueue.push(&requests[i]);}double elapsed = timer.end();qDebug() << "IORequestQueue push:" << elapsed << "us";/***********************测试出队*************************/timer.reset();for (unsigned int i = 0; i < requests.size(); i++) // 从IORequestQueue出队列{IORequest* req = ioQueue.front(); // 返回队头元素ioQueue.pop(); // 将队头元素弹出}elapsed = timer.end();qDebug() << "IORequestQueue pop:" << elapsed << "us";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QCoreApplication a(argc, argv);// 准备测试元素10000个std::vector<IORequest> requests;for (unsigned int index = 0; index < 10000; index++){IORequest req;req.data = 0;req.ioType = 0;req.requestIndex = index;requests.push_back(req);}testStdQueue(requests); // 测试std::queuetestIOQueue(requests);  // 测试IORequestQueuereturn a.exec();
}

程序中分别对10000个元素,使用std::queue进行入队和出队,使用IORequestQueue进行入队和出队,并记录每个步骤消耗的时间。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同样入队10000个元素时:

  • std::queue消耗173062 us
  • IORequestQueue消耗499.2 us

IORequestQueue性能比std::queue提升99.7%

同样出队10000个元素时:

  • std::queue消耗2338 us
  • IORequestQueue消耗274.9 us

IORequestQueue性能比std::queue提升88.2%

然而,这还只是MSVC编译器,debug版本下的测试结果,release下提升更多。

三、总结

std::queue由于使用模板,适用于各种类型,另外其底下使用deque(double-ended queue,双端队列)实现,可能在性能上,有一些下降。

在性能和类型通用性上有一些兼顾,故而导致性能不及为某一特定类型元素定制的queue,也可以理解。

建议:

  • 在频繁入队、出队的场合下,尽量使用自己手写实现的queue,这样性能损失较少,并在业务代码中,尽量复用元素对象,避免频繁申请和释放内存。可参考IORequestQueue实现,比较简单。

  • 在非频繁入队、出队的场合下,使用std::queue,适用于各种类型,代码实现更方便。



若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评论,你的支持就是我的最大动力!!!

同时,阿超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学习资料,欢迎关注公众号“超哥学编程”,即可领取。

本文涉及工程代码,公众号回复:20Queue,即可下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篇关于手写单向队列性能秒杀std::queue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71428

相关文章

Java的栈与队列实现代码解析

《Java的栈与队列实现代码解析》栈是常见的线性数据结构,栈的特点是以先进后出的形式,后进先出,先进后出,分为栈底和栈顶,栈应用于内存的分配,表达式求值,存储临时的数据和方法的调用等,本文给大家介绍J... 目录栈的概念(Stack)栈的实现代码队列(Queue)模拟实现队列(双链表实现)循环队列(循环数组

Redis消息队列实现异步秒杀功能

《Redis消息队列实现异步秒杀功能》在高并发场景下,为了提高秒杀业务的性能,可将部分工作交给Redis处理,并通过异步方式执行,Redis提供了多种数据结构来实现消息队列,总结三种,本文详细介绍Re... 目录1 Redis消息队列1.1 List 结构1.2 Pub/Sub 模式1.3 Stream 结

SpringKafka错误处理(重试机制与死信队列)

《SpringKafka错误处理(重试机制与死信队列)》SpringKafka提供了全面的错误处理机制,通过灵活的重试策略和死信队列处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引言一、Spring Kafka错误处理基础二、配置重试机制三、死信队列实现四、特定异常的处理策略五

C++中std::distance使用方法示例

《C++中std::distance使用方法示例》std::distance是C++标准库中的一个函数,用于计算两个迭代器之间的距离,本文主要介绍了C++中std::distance使用方法示例,具... 目录语法使用方式解释示例输出:其他说明:总结std::distance&n编程bsp;是 C++ 标准

Python如何使用__slots__实现节省内存和性能优化

《Python如何使用__slots__实现节省内存和性能优化》你有想过,一个小小的__slots__能让你的Python类内存消耗直接减半吗,没错,今天咱们要聊的就是这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技巧,感兴趣的... 目录背景:内存吃得满满的类__slots__:你的内存管理小助手举个大概的例子:看看效果如何?1.

使用PyTorch实现手写数字识别功能

《使用PyTorch实现手写数字识别功能》在人工智能的世界里,计算机视觉是最具魅力的领域之一,通过PyTorch这一强大的深度学习框架,我们将在经典的MNIST数据集上,见证一个神经网络从零开始学会识... 目录当计算机学会“看”数字搭建开发环境MNIST数据集解析1. 认识手写数字数据库2. 数据预处理的

Redis中高并发读写性能的深度解析与优化

《Redis中高并发读写性能的深度解析与优化》Redis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广泛应用于缓存、消息队列、实时统计等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Redis的读写并发能力,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引言一、Redis 并发能力概述1.1 Redis 的读写性能1.2 影响 Redis 并发能力的因素二、

Redis中如何实现商品秒杀

《Redis中如何实现商品秒杀》:本文主要介绍Redis中如何实现商品秒杀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技术栈功能实现步骤步骤一:准备商品库存数据步骤二:实现商品秒杀步骤三:优化Redis性能技术讲解Redis的List类型Redis的Set

Golang中拼接字符串的6种方式性能对比

《Golang中拼接字符串的6种方式性能对比》golang的string类型是不可修改的,对于拼接字符串来说,本质上还是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将数据放进去,主要有6种拼接方式,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讲吧... 目录拼接方式介绍性能对比测试代码测试结果源码分析golang的string类型是不可修改的,对于拼接字

mysql线上查询之前要性能调优的技巧及示例

《mysql线上查询之前要性能调优的技巧及示例》文章介绍了查询优化的几种方法,包括使用索引、避免不必要的列和行、有效的JOIN策略、子查询和派生表的优化、查询提示和优化器提示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提高数... 目录避免不必要的列和行使用有效的JOIN策略使用子查询和派生表时要小心使用查询提示和优化器提示其他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