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大佬 Andrej Karpathy 推荐:LLM 性能提升的秘密 —— FineWeb 数据集

2024-06-05 01:44

本文主要是介绍AI 大佬 Andrej Karpathy 推荐:LLM 性能提升的秘密 —— FineWeb 数据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1. FineWeb 是什么?
    • 2. 如何创建高质量网络数据集?
      • 2.1 如何获得用于训练 LLM 的网络数据?
      • 2.2 如何评估数据集的质量?
      • 2.3 如何进行 FineWeb 的数据处理?

最近,AI 大牛 Andrej Karpathy 推荐了一项名为 FineWeb-Edu 的工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 Llama3、GPT-4 或 Mixtral 等高性能大语言模型来说,构建高质量的网络规模数据集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即使是最先进的开源 LLM 的预训练数据集也不公开,人们对其创建过程知之甚少。

为此,FineWeb 团队就深入探讨了如何创建一个用于 LLM 预训练的大型高质量网络规模数据集,并讨论了大规模数据质量的处理和评估、FineWeb 配方(列出并解释了所有的设计选择)以及创建 FineWeb-Edu 子集的过程。

1. FineWeb 是什么?

FineWeb 是一个庞大的预训练数据集,包含 15 万亿token,占据 44TB 的磁盘空间,源自 96 个 CommonCrawl 快照。FineWeb 比其他开放式数据集带来了更出色的 LLM 性能。为了确保高质量,团队详细记录了 FineWeb 的设计选择,并深入研究了去重和筛选策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集获取地址:https://huggingface.co/datasets/HuggingFaceFW/fineweb

在上述数据集的基础上,团队推出了 FineWeb-Edu,这是 FineWeb 的一个子集,专注于教育内容,表现优于所有公开可访问的网络数据集。FineWeb-Edu 提供两种大小/过滤级别:1.3 万亿和 5.4 万亿 token,均使用 GPT2 分词器进行测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集获取地址:https://huggingface.co/datasets/HuggingFaceFW/fineweb-edu

这两个数据集均根据许可的 ODC-By 1.0 协议发布。

2. 如何创建高质量网络数据集?

2.1 如何获得用于训练 LLM 的网络数据?

为了构建 FineWeb,团队沿用了一些 LLM 训练团队过去的做法,比如将 CommonCrawl(CC)作为起点。Common Crawl 非营利组织自 2007 年以来一直在抓取网页,通常每 1 到 2 个月发布一次新的抓取,包含 200 到 400 TiB 通过自动网络抓取获得的文本内容。

2.2 如何评估数据集的质量?

常用的方法是在数据集的代表性子集上训练小型模型,并在一组评估任务上对其进行评估。在这个方法中,重要的是要选择一组多样化且具有代表性的数据集 - 评估任务,尽量不要过度拟合任何一个单独的基准,因为这有可能损害预训练后获得的 LLM 的通用性。

在这项工作中,团队采用了训练小模型并在一组「early-signal」基准任务上对其进行评估的方法。考虑到上述关于评估基准过度拟合的注意事项,这可以合理地代表用于训练这些模型的数据的质量。

最终,团队选择了以下几个基准:CommonSense QA、HellaSwag、OpenBook QA、PIQA、SIQA、WinoGrande、ARC、MMLU

2.3 如何进行 FineWeb 的数据处理?

FineWeb 数据集主要按顺序经历如下步骤:

  1. 基础过滤
  2. 每个转储独立的 MinHash 重复数据删除
  3. 精选 C4 过滤器
  4. 自定义过滤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ineWeb-Edu 子集基于最近出现的一种过滤 LLM 训练数据集的新方法:使用合成数据来开发识别教育内容的分类器。这项技术在 Llama 3 和 Phi3 的训练中得到了显著应用,但它对网络数据过滤的大规模影响迄今为止尚未得到充分的公开发掘。

团队为了进一步提高 FineWeb 的质量,利用 Llama-3-70B-Instruct 生成的注释开发了一个教育质量分类器,创建了 FineWeb-Edu。

最后实验证明,FineWeb-Edu 超越了 FineWeb 和所有其他开放网络数据集,在教育基准(如 MMLU、ARC 和 OpenBookQA)方面取得了显著改进。与 C4 和 Dolma 相比,FineWeb-Edu 需要的 token 数量减少了 10 倍,才能与 MMLU 的结果相媲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欢迎各位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HsuDan,我将分享更多自己的学习心得、避坑总结、面试经验、AI最新技术资讯。

这篇关于AI 大佬 Andrej Karpathy 推荐:LLM 性能提升的秘密 —— FineWeb 数据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31725

相关文章

SpringBoot分段处理List集合多线程批量插入数据方式

《SpringBoot分段处理List集合多线程批量插入数据方式》文章介绍如何处理大数据量List批量插入数据库的优化方案:通过拆分List并分配独立线程处理,结合Spring线程池与异步方法提升效率... 目录项目场景解决方案1.实体类2.Mapper3.spring容器注入线程池bejsan对象4.创建

PHP轻松处理千万行数据的方法详解

《PHP轻松处理千万行数据的方法详解》说到处理大数据集,PHP通常不是第一个想到的语言,但如果你曾经需要处理数百万行数据而不让服务器崩溃或内存耗尽,你就会知道PHP用对了工具有多强大,下面小编就... 目录问题的本质php 中的数据流处理:为什么必不可少生成器:内存高效的迭代方式流量控制:避免系统过载一次性

C#实现千万数据秒级导入的代码

《C#实现千万数据秒级导入的代码》在实际开发中excel导入很常见,现代社会中很容易遇到大数据处理业务,所以本文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千万数据秒级导入怎么实现,文中有详细的代码示例供大家参考,需要的朋友可... 目录前言一、数据存储二、处理逻辑优化前代码处理逻辑优化后的代码总结前言在实际开发中excel导入很

MyBatis-plus处理存储json数据过程

《MyBatis-plus处理存储json数据过程》文章介绍MyBatis-Plus3.4.21处理对象与集合的差异:对象可用内置Handler配合autoResultMap,集合需自定义处理器继承F... 目录1、如果是对象2、如果需要转换的是List集合总结对象和集合分两种情况处理,目前我用的MP的版本

GSON框架下将百度天气JSON数据转JavaBean

《GSON框架下将百度天气JSON数据转JavaBean》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在GSON框架下实现将百度天气JSON数据转JavaBean,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前言一、百度天气jsON1、请求参数2、返回参数3、属性映射二、GSON属性映射实战1、类对象映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 Stream 的并行流性能优化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攻略,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一、并行流的核心原理与适用场景二、性能优化的核心策略1. 合理设置并行度:打破默认阈值2. 避免装箱

C# 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性能解决方案

《C#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性能解决方案》LiteDB作为.NET生态下的轻量级嵌入式NoSQL数据库,一直是时间序列处理的优选方案,本文将为大家大家简单介绍一下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 目录为什么选择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第一章:LiteDB时间序列数据模型设计1.1 核心设计原则

Java+AI驱动实现PDF文件数据提取与解析

《Java+AI驱动实现PDF文件数据提取与解析》本文将和大家分享一套基于AI的体检报告智能评估方案,详细介绍从PDF上传、内容提取到AI分析、数据存储的全流程自动化实现方法,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下... 目录一、核心流程:从上传到评估的完整链路二、第一步:解析 PDF,提取体检报告内容1. 引入依赖2. 封装

深度剖析SpringBoot日志性能提升的原因与解决

《深度剖析SpringBoot日志性能提升的原因与解决》日志记录本该是辅助工具,却为何成了性能瓶颈,SpringBoot如何用代码彻底破解日志导致的高延迟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前言第一章:日志性能陷阱的底层原理1.1 日志级别的“双刃剑”效应1.2 同步日志的“吞吐量杀手”

Java利用@SneakyThrows注解提升异常处理效率详解

《Java利用@SneakyThrows注解提升异常处理效率详解》这篇文章将深度剖析@SneakyThrows的原理,用法,适用场景以及隐藏的陷阱,看看它如何让Java异常处理效率飙升50%,感兴趣的... 目录前言一、检查型异常的“诅咒”:为什么Java开发者讨厌它1.1 检查型异常的痛点1.2 为什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