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路由 内部网关协议 常见的三种协议RIP、OSPF、EIGRP学习认识

2024-05-10 17:32

本文主要是介绍IP 路由 内部网关协议 常见的三种协议RIP、OSPF、EIGRP学习认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Internet网络的主要节点设备是路由器,路由器通过路由表来转发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策略可以是人工指定的(通过静态路由策略路由等方法)。在具有较小规模的网络中,人工指定转发策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具有较大规模的网络中(如跨国企业网络、ISP网络),如果通过人工指定转发策略,将会给网络管理员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并且在管理、维护路由表上也变得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动态路由协议应运而生。动态路由协议可以让路由器自动学习到其他路由器的网络,并且网络拓扑发生改变后自动更新路由表。网络管理员只需要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即可,相比人工指定转发策略,工作量大大减少。路由器要找出最优的数据传输路径是一件比较有意义却很复杂的工作


主要的决定因素:

最优路径有可能会有赖于节点间的转发次数、当前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传输速率和拓扑结构等等许多的因素。


为了找出最优路径,各个路由器间要通过路由协议来相互通信。路由协议只用于收集关于网络当前状态的数据并负责寻找最优传输路径。根据这些数据,路由器就可以创建路由表来用于以后的数据包转发。除了寻找最优路径的能力之外,路由协议还可以用收敛时间—路由器在网络发生变化或断线时寻找出最优传输路径所耗费的时间来表征。带宽开销—运行中的网络为支持路由协议所需要的带宽,对最常见的路由协议有所了解:RIP、OSPF、EIGRP和BGP

1、RIP(路由信息协议):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RIP是一个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一种最早先的路由协议,但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R,由于它在选择两点间的最优路径时只考虑节点间的跳数。它不考虑网络的拥塞状况和连接速率这些因素。协议通常用在网络架构较为简单的小型网络环境.

目前RIP共有三个版本,RIPv1, RIPv2, RIPng。

工作原理为:RIP的路由器每30秒钟向其他路由器广播一次自己的路由表。

这种广播会造成极大的数据传输量,特别是网络中存在有大量的路由器时。如果路由表改变了,新的信息要传输到网络中较远的地方,可能就会花费几分钟的时间;所以RIP的收敛时间是非常长的。

而且, RIP跳数最大为15跳,如果数据要被中继15跳以上,它就不能再传输了。而且,与其他类型的路由协议相比, RIP还要慢一些,


RIP版本1不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 (VLSM)和不连续的子网,在同一个网络中所有的子网络数目都是相同的,也不支持对路由过程的认证,使得RIPv1有一些轻微的弱点,有被攻击的可能


RIP版本2支持VLSM和不连续的子网,并且使用组播地址发送路面更新信息。并且加入了MD5 的算法相对较安全些!

RIPng主要针对ipv6做的。

ps:中继数或者跳数是相同的概念都为,都是一种单位按传输来算的,一段叫一跳


2、OSPF(开放的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

OSPF提出了“区域(area)”的概念,每个区域中所有路由器维护着一个相同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区域又分为骨干区域(骨干区域的编号必须为0)和非骨干区域(非0编号区域),如果一个运行OSPF的网络只存在单一区域,则该区域可以是骨干区域或者非骨干区域。如果该网络存在多个区域,那么必须存在骨干区域,并且所有非骨干区域必须和骨干区域直接相连。OSPF利用所维护的链路状态数据库,通过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PF算法)计算得到路由表。OSPF的收敛速度较快。由于其特有的开放性以及良好的扩展性,目前OSPF协议在各种网络中广泛部署

这种路由协议弥补了RIP的一些缺陷,并能与RIP在同一网络中共存。OSPF在选择最优路径时使用了一种更灵活的算法。最优路径这个术语是指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效率最高的路径。在理想的网络环境中,两点间的最优路径就是直接连接两点的路径。如果要传输的数据量过大,或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损耗过大,数据不能沿最直接的路径传输,路由器就要另外选择出一条还要通过其他路由器但效率最高的路径。这种方案就要求路由器带有更多的内存和功能更强大的中央处理器。这样,用户就不会感觉到占用的带宽降到了最低,而收敛时间却很短。OSPF是继RIP之后第二种使用得最多的协议。
3、EIGRP (增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Cisco私有协议

此路由协议由Cisco公司在20 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它具有快速收敛时间和低网络开销。相比较OSPF. EIGRP容易配置和需要较少的CPU,也支持多协议且限制路由器之间多余的网络流量。








本文出自 “会搬砖的猴子”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silianbo.blog.51cto.com/6627757/1300812

这篇关于IP 路由 内部网关协议 常见的三种协议RIP、OSPF、EIGRP学习认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77097

相关文章

504 Gateway Timeout网关超时的根源及完美解决方法

《504GatewayTimeout网关超时的根源及完美解决方法》在日常开发和运维过程中,504GatewayTimeout错误是常见的网络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使用反向代理(如Nginx)或... 目录引言为什么会出现 504 错误?1. 探索 504 Gateway Timeout 错误的根源 1.1 后端

Unity新手入门学习殿堂级知识详细讲解(图文)

《Unity新手入门学习殿堂级知识详细讲解(图文)》Unity是一款跨平台游戏引擎,支持2D/3D及VR/AR开发,核心功能模块包括图形、音频、物理等,通过可视化编辑器与脚本扩展实现开发,项目结构含A... 目录入门概述什么是 UnityUnity引擎基础认知编辑器核心操作Unity 编辑器项目模式分类工程

Go语言使用Gin处理路由参数和查询参数

《Go语言使用Gin处理路由参数和查询参数》在WebAPI开发中,处理路由参数(PathParameter)和查询参数(QueryParameter)是非常常见的需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Go语言... 目录一、路由参数 vs 查询参数二、Gin 获取路由参数和查询参数三、示例代码四、运行与测试1. 测试编程路

详解Java中三种状态机实现方式来优雅消灭 if-else 嵌套

《详解Java中三种状态机实现方式来优雅消灭if-else嵌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中三种状态机实现方式从而优雅消灭if-else嵌套,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 目录1. 前言2. 复现传统if-else实现的业务场景问题3. 用状态机模式改造3.1 定义状态接口3

Linux查询服务器 IP 地址的命令详解

《Linux查询服务器IP地址的命令详解》在服务器管理和网络运维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服务器的IP地址是一项基本但至关重要的技能,下面我们来看看Linux中查询服务器IP的相关命令使用吧... 目录一、hostname 命令:简单高效的 IP 查询工具命令详解实际应用技巧注意事项二、ip 命令:新一代网络配置全

Python学习笔记之getattr和hasattr用法示例详解

《Python学习笔记之getattr和hasattr用法示例详解》在Python中,hasattr()、getattr()和setattr()是一组内置函数,用于对对象的属性进行操作和查询,这篇文章... 目录1.getattr用法详解1.1 基本作用1.2 示例1.3 原理2.hasattr用法详解2.

Java对接MQTT协议的完整实现示例代码

《Java对接MQTT协议的完整实现示例代码》MQTT是一个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消息发布/订阅传输协议,MQTT协议是轻量、简单、开放和易于实现的,这些特点使它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本文主要介绍Ja... 目录前言前置依赖1. MQTT配置类代码解析1.1 MQTT客户端工厂1.2 MQTT消息订阅适配器1.

MySQL ORDER BY 语句常见用法、示例详解

《MySQLORDERBY语句常见用法、示例详解》ORDERBY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中的关键字,隶属于SELECT语句的子句结构,用于对查询结果集按指定列进行排序,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 目录mysql ORDER BY 语句详细说明1.基本语法2.排序方向详解3.多列排序4.常见用法示例5.

Linux中的自定义协议+序列反序列化用法

《Linux中的自定义协议+序列反序列化用法》文章探讨网络程序在应用层的实现,涉及TCP协议的数据传输机制、结构化数据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方法,以及通过JSON和自定义协议构建网络计算器的思路,强调分层... 目录一,再次理解协议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三,实现网络计算器3.1 日志文件3.2Socket.hpp

redis中session会话共享的三种方案

《redis中session会话共享的三种方案》本文探讨了分布式系统中Session共享的三种解决方案,包括粘性会话、Session复制以及基于Redis的集中存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 目录三种解决方案粘性会话(Sticky Sessions)Session复制Redis统一存储S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