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设计与分析】六、动态规划:(二)上机-1、地牢逃生【理论到程序】

2024-05-05 07:28

本文主要是介绍【算法设计与分析】六、动态规划:(二)上机-1、地牢逃生【理论到程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一、题目
    • 1、问题
    • 2、输入输出要求
    • 3、样例说明
    • 4、数据范围
  • 二、思路
    • 1、GPT4 - fail
      • 算法解释
      • C++ 实现
    • 2、Claude3 - fail
      • 问题分析
      • 算法实现
    • 3、个人拙见 - succeed
  • 三、代码实现

一、题目

1、问题

  用一个 n×n 的矩阵表示一座地牢,矩阵中第 i 行第 j 列的方格的值表示位置 (i,j) 的地势高度 h(i,j)。
  时间 T=0 的时刻地牢开始下雨,当时间 T=t 时,地牢任意位置的水位都等于t 。任意时刻可以从当前位置游向上下左右四周相邻的任意一个位置,但是游动的前提是:此时水位必须淹没这个位置和其相邻位置,即如果在 T=t 时想从 (i,j) 位置移动到 (i,j+1) 位置,需要满足t≥h(i,j),t≥h(i,j+1) 。假定在方格内部游动不耗时。 时间 T 的取值是正整数。
  求:从 (1,1) 位置出发,最少耗时多久可以到达 (n,n) 。

2、输入输出要求

  • 输入格式
    • 第一行一个整数 n 。
    • 接下来 n 行,每行 n 个整数,代表 h(i,j) 。
  • 输出格式
    •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最少耗时。
  • 输入样例
2
0 2
1 3
  • 输出样例
3

3、样例说明

  • 时间 T=0 时,位于坐标方格的位置为 (1,1)。此时不能游向任意方向,因为相邻方向平台的高度都大于当前时间为 0 时的水位。
  • 时间 T=1 时,可以游到 (2,1);
  • 时间 T=2 时,可以游到 (2,1)和(1,2);
  • 时间 T=3 时,才可以游到 (2,2) 。 因为此时的水位是 3,坐标方格中的平台没有比水位 3 更高的,所以可以游向坐标方格中的任意位置。

4、数据范围

   n ≤ 1000 , 0 ≤ h ( i , j ) ≤ 1 0 6 n≤1000,0≤h(i,j)≤10^6 n1000,0h(i,j)106

二、思路

  谨以本实验证明AI的能力不够

PS:GPT4/Claude3均无法解决该问题,下附生成结果,具体内容不做解释。。。详细请咨询GPT(假如成功驯化,欢迎评论)

1、GPT4 - fail

  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广度优先搜索(BFS)算法来解决。下面是对算法的详细解释以及使用C++实现的示例:

算法解释

  1. 首先定义四个方向:上、下、左、右。
  2. 创建一个队列来存储待探索的位置信息,队列中的每个元素包括位置 (x, y) 和到达该位置所需的时间 t
  3. 使用一个集合来记录已经访问过的位置,以避免重复访问。
  4. 从起始位置 (0, 0) 开始,将其加入队列和已访问集合中。
  5. 从队列中取出位置信息,检查其四个方向的相邻位置:
    • 如果相邻位置未被访问过且满足游动条件,则将其加入队列和已访问集合,并更新到达该位置所需的时间。
  6.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队列为空或者到达终点 (n-1, n-1)

C++ 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queue>
#include <set>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inTimeToEscape(int n, vector<vector<int>>& heights) {vector<pair<int, int>> directions = {{0, 1}, {0, -1}, {1, 0}, {-1, 0}}; // right, left, down, upauto isValid = [&](int x, int y, int t) {return x >= 0 && x < n && y >= 0 && y < n && max(t, heights[x][y]) < t + 1;};queue<tuple<int, int, int>> q; // (x, y, time)set<pair<int, int>> visited;q.push({0, 0, 0});visited.insert({0, 0});while (!q.empty()) {auto [x, y, t] = q.front();q.pop();if (x == n - 1 && y == n - 1) {return t; // Reached the destination}for (auto& dir : directions) {int nx = x + dir.first, ny = y + dir.second;if (visited.count({nx, ny}) == 0 && isValid(nx, ny, t)) {visited.insert({nx, ny});q.push({nx, ny, t + 1});}}}return -1; // No path found
}int main() {int n;cin >> n;vector<vector<int>> heights(n, vector<int>(n));for (int i = 0; i < n; ++i) {for (int j = 0; j < n; ++j) {cin >> heights[i][j];}}int result = minTimeToEscape(n, heights);cout << result << endl;return 0;
}

  minTimeToEscape 函数接受地牢大小 n 和高度矩阵 heights 作为参数,并返回到达终点所需的最短时间。它使用了一个队列和一个集合来执行广度优先搜索,并检查是否满足游动条件。

2、Claude3 - fail

问题分析

  这个问题可以用图论的方法来解决。我们可以把每个坐标点看作图中的一个顶点,相邻的坐标点之间有可以通行的边,边权为 0。问题转化为从起点 (1,1) 到终点 (n,n) 的最短路径问题。

  由于每个位置的水位随时间增加而上涨,所以我们需要在图上添加时间维度,将每个顶点复制 t 个,表示在不同时间点可以到达该顶点。相邻顶点之间的边权为 1,表示耗时 1 单位时间。

  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顶点 (x,y,t) 和 (x’,y’,t+1),如果 max(h(x,y), h(x',y')) <= t+1,那么它们之间可以存在一条边,表示可以在 t+1 时刻从 (x,y) 移动到 (x’,y’)。

算法实现

  我们可以使用广度优先搜索 (BFS) 算法来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具体步骤如下:

  1. 创建一个三维数组 dist来记录从起点到达每个位置 (x,y,t) 的最短时间。初始化 dist[0][0][0] = 0,其他位置为正无穷大。
  2. 创建一个队列 q,将起点 (0,0,0) 加入队列。
  3. 每次从队列中取出一个位置 (x,y,t),检查它的上下左右四个相邻位置 (x’,y’,t+1)。如果 max(h[x][y], h[x'][y']) <= t+1dist[x'][y'][t+1] > dist[x][y][t] + 1,更新 dist[x'][y'][t+1] 并将 (x’,y’,t+1) 加入队列。
  4. 当 (n-1,n-1) 出现在队列中时,返回对应的最短时间 dist[n-1][n-1][t]。如果队列为空仍未找到目标位置,返回 -1。

  下面是 C++ 代码实现: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dx[] = {-1, 1, 0, 0};
const int dy[] = {0, 0, -1, 1};int shortest_time(int n, vector<vector<int>>& h) {vector<vector<vector<int>>> dist(n, vector<vector<int>>(n, vector<int>(n+1, INT_MAX)));dist[0][0][0] = 0;queue<tuple<int, int, int>> q;q.push({0, 0, 0});while (!q.empty()) {int x, y, t;tie(x, y, t) = q.front();q.pop();if (x == n-1 && y == n-1) {return t;}for (int i = 0; i < 4; i++) {int nx = x + dx[i];int ny = y + dy[i];if (0 <= nx && nx < n && 0 <= ny && ny < n && max(h[x][y], h[nx][ny]) <= t+1) {if (dist[nx][ny][t+1] > dist[x][y][t] + 1) {dist[nx][ny][t+1] = dist[x][y][t] + 1;q.push({nx, ny, t+1});}}}}return -1;
}int main() {int n;cin >> n;vector<vector<int>> h(n, vector<int>(n));for (int i = 0; i < n; i++) {for (int j = 0; j < n; j++) {cin >> h[i][j];}}cout << shortest_time(n, h) << endl;return 0;
}

  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O ( n 3 ) O(n^3) O(n3),空间复杂度是 O ( n 3 ) O(n^3) O(n3),其中 n n n 是地牢的大小。

3、个人拙见 - succeed

  本题目仅需获得最短耗时,不需要考虑动态规划回溯路径;本方法中每个A[i][j]是相对于已经走过的行、列的最短耗时,与未来没走过的路没有任何瓜葛~,亦不需要考虑未来的路 【贪心方法】???
PS:最终除了A[0][0]A[n-1][n-1]外,每个A[i][j]都可能是假的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初始化 A[0][0] = h[0][0]

    • 起点 (0,0) 到达自身的最短时间就是该位置的地势高度。
  • 初始化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值

    • 起点 (0,0) 到达 (i,0) 或 (0,j) 的最短时间,等于当前位置的地势高度和上(左)一个位置的最短时间的最大值。
      • A[i][0] = max(h[i][0], A[i-1][0])
      • A[0][j] = max(h[0][j], A[0][j-1])
  • 递推其他位置的值

    • A[i][j] = max(h[i][j], min(A[i-1][j], A[i][j-1]))
    • 从起点 (0,0) 到达 (i,j) 的最短时间,等于当前位置的地势高度和上一个位置的最短时间的最大值,这里只需要考虑从上一个位置和左一个位置到达当前位置的最短时间。(瞬移是无敌的好嘛~)
  • 最终答案就是 A[n-1][n-1]

三、代码实现

//
// Created by Lenovo on 24-4-17.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 = 1001;
int h[MAX][MAX];    // 地牢高度
int A[MAX][MAX];    // 动态规划int time(int n) {int i, j;A[0][0] = h[0][0];  // 起始点=地牢高度// 初始化for (i = 1; i < n; i++) {A[i][0] = max(h[i][0], A[i-1][0]);A[0][i] = max(h[0][i], A[0][i-1]);}for (i = 1; i < n; i++) {for (j = 1; j < n; j++) {
//            假定在方格内部游动不耗时// 耗时最短(0,0)——(n-1,n-1)~方向已确定,不必考虑往回游~int minlocal = min(A[i][j-1],  A[i-1][j]);A[i][j] = max(h[i][j], minlocal);}}return A[n-1][n-1];
}int main() {int n, i, j;cin>>n;for (i = 0; i < n; i++) {for (j = 0; j < n; j++) {cin>>h[i][j];}}cout<<time(n);return 0;
}
/*
2
0 2
1 3
*/
/*
3
3 9 7
4 5 4
8 3 5
*/

这篇关于【算法设计与分析】六、动态规划:(二)上机-1、地牢逃生【理论到程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61117

相关文章

Python中的Walrus运算符分析示例详解

《Python中的Walrus运算符分析示例详解》Python中的Walrus运算符(:=)是Python3.8引入的一个新特性,允许在表达式中同时赋值和返回值,它的核心作用是减少重复计算,提升代码简... 目录1. 在循环中避免重复计算2. 在条件判断中同时赋值变量3. 在列表推导式或字典推导式中简化逻辑

springboot使用Scheduling实现动态增删启停定时任务教程

《springboot使用Scheduling实现动态增删启停定时任务教程》: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使用Scheduling实现动态增删启停定时任务教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 目录1、配置定时任务需要的线程池2、创建ScheduledFuture的包装类3、注册定时任务,增加、删

SpringBoot基于配置实现短信服务策略的动态切换

《SpringBoot基于配置实现短信服务策略的动态切换》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在接入多个短信服务商(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后,如何根据配置或环境切换使用不同的服务商,需... 目录目标功能示例配置(application.yml)配置类绑定短信发送策略接口示例:阿里云 & 腾

将Java程序打包成EXE文件的实现方式

《将Java程序打包成EXE文件的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将Java程序打包成EXE文件的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如何将Java程序编程打包成EXE文件1.准备Java程序2.生成JAR包3.选择并安装打包工具4.配置Launch4

Java程序进程起来了但是不打印日志的原因分析

《Java程序进程起来了但是不打印日志的原因分析》:本文主要介绍Java程序进程起来了但是不打印日志的原因分析,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Java程序进程起来了但是不打印日志的原因1、日志配置问题2、日志文件权限问题3、日志文件路径问题4、程序

Java字符串操作技巧之语法、示例与应用场景分析

《Java字符串操作技巧之语法、示例与应用场景分析》在Java算法题和日常开发中,字符串处理是必备的核心技能,本文全面梳理Java中字符串的常用操作语法,结合代码示例、应用场景和避坑指南,可快速掌握字... 目录引言1. 基础操作1.1 创建字符串1.2 获取长度1.3 访问字符2. 字符串处理2.1 子字

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

《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KNN算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分类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 目录KNN算法流程使用OpenCV实现KNNOpenCV 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它提供了各

MySQL中动态生成SQL语句去掉所有字段的空格的操作方法

《MySQL中动态生成SQL语句去掉所有字段的空格的操作方法》在数据库管理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对表中字段进行清洗和整理的情况,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MySQL中动态生成SQL语句来去掉所有字段的空... 目录在mysql中动态生成SQL语句去掉所有字段的空格准备工作原理分析动态生成SQL语句在MySQL

Python 迭代器和生成器概念及场景分析

《Python迭代器和生成器概念及场景分析》yield是Python中实现惰性计算和协程的核心工具,结合send()、throw()、close()等方法,能够构建高效、灵活的数据流和控制流模型,这... 目录迭代器的介绍自定义迭代器省略的迭代器生产器的介绍yield的普通用法yield的高级用法yidle

SpringBoot实现微信小程序支付功能

《SpringBoot实现微信小程序支付功能》小程序支付功能已成为众多应用的核心需求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实现微信小程序支付功能,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 目录一、引言二、准备工作(一)微信支付商户平台配置(二)Spring Boot项目搭建(三)配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