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50|C++动态规划Part11|300.最长递增子序列、674.最长连续递增序列、718.最长重复子数组

本文主要是介绍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50|C++动态规划Part11|300.最长递增子序列、674.最长连续递增序列、718.最长重复子数组,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300.最长递增子序列
    • 思路
    • CPP代码
  • 674.最长连续递增序列
    • 思路
    • CPP代码
  • 718.最长重复子数组
    • 思路
    • CPP代码

300.最长递增子序列

力扣题目链接

文章讲解:300.最长递增子序列

视频链接:动态规划之子序列问题,元素不连续!| LeetCode:300.最长递增子序列

可以删除或不删除某些元素,保证数组原有的顺序,然后求最长的递增子序列。

这是典型的子序列系列,也是卡哥安排的第一个动规子序列问题。

思路

  • dp[i]的定义

dp[i]表示i之前包括i的以nums[i]结尾的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

  • 递推公式

如果j < i ,并且有nums[j] < nums[i],其中,以nums[j]结尾的最长递增子序列长度为dp[j]。以nums[i]结尾的最长递增子序列长度为dp[i]

我们应该有dp[i]=dp[j] + 1,再者,我们会遍历每一个小于i的下标j(也就是说我们会固定i,去遍历j),所以,我们的递推公式是:

dp[i] = max(dp[i], dp[j] + 1)

  • dp数组的初始化

每一个i,对应的dp[i](即最长递增子序列)起始大小至少都是1.

  • 确定遍历顺序

老样子,从前到后遍历,至于j的遍历范围是~i-1,但是遍历方向都无所谓.

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for (int j = 0; j < i; j++) {if (nums[i] > nums[j]) dp[i] = max(dp[i], dp[j] + 1);}if (dp[i] > result) result = dp[i]; // 取长的子序列
}

这里为什么要定义一个result呢,因为我们如果不保存结果的话,后面还得去遍历dp数组找最大,着实没必要

  • 举例推导dp数组

输入:[0,1,0,3,2],dp数组的变化如下:

CPP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lengthOfLIS(vector<int>& nums) {if (nums.size() <= 1) return nums.size();vector<int> dp(nums.size(), 1);int result = 0;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for (int j = 0; j < i; j++) {if (nums[i] > nums[j]) dp[i] = max(dp[i], dp[j] + 1);}if (dp[i] > result) result = dp[i]; // 取长的子序列}return result;}
};

674.最长连续递增序列

力扣题目链接

文章讲解:674.最长连续递增序列

视频讲解:动态规划之子序列问题,重点在于连续!| LeetCode:674.最长连续递增序列

状态:连续递增子序列和递增子序列区别在哪里?体现在代码中的话又在哪里呢?

来了,本题要求是连续序列,而不是原始序列派生的子序列

思路

  • 明确dp数组的含义

以下标i为结尾的最长连续递增子序列的长度为dp[i]

  • 确定递推公式

在300.最长递增子序列中,我们的dp[i]是由i面前的某个元素j来进行推导。

本题中我们求的是连续的递增子序列,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比较前面的所有元素了,在上一题中,我们可是遍历了0~i-1j

所以如果我们nums[i] > nums[i-1],我们就做对应的那个dp[i] + 1的操作,即:

dp[i]=dp[i-1]+1

  • dp数组的初始化

以下标i为结尾的连续递增的子序列长度最少也应该是1,即就是nums[i]这一个元素。

所以dp[i]应该初始1;

  • 确定遍历顺序

从递推公式上可以看出, dp[i + 1]依赖dp[i],所以一定是从前向后遍历。

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if (nums[i] > nums[i - 1]) { // 连续记录dp[i] = dp[i - 1] + 1;}
}
  • 举例推导dp数组

已输入nums = [1,3,5,4,7]为例,dp数组状态如下:

CPP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findLengthOfLCIS(vector<int>& nums) {if (nums.size() == 0) return 0;int result = 1;vector<int> dp(nums.size() ,1);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if (nums[i] > nums[i - 1]) { // 连续记录dp[i] = dp[i - 1] + 1;}if (dp[i] > result) result = dp[i];}return result;}
};

718.最长重复子数组

力扣题目链接

文章讲解:718.最长重复子数组

视频讲解:动态规划之子序列问题,想清楚DP数组的定义 | LeetCode:718.最长重复子数组

本题要操作两个数组了,就是要求两个数组中最长的重复子数组长度。

这里的子数组呢其实就是连续子序列,强调的是连续

暴力解法:两层for循环确定两个数组起始位置,然后再来一个循环可以是for或者while,来从两个起始位置开始比较,取得重复子数组的长度。

思路

  • dp数组含义

dp[i][j] :以下标i - 1为结尾的num1,和以下标j - 1为结尾的num2,最长重复子数组长度为dp[i][j]

为什么要定义成i-1结尾和以j-1结尾呢?

其实是为了让后续代码尽可能简洁。后续的话会写如果定义成i结尾和j结尾的代码麻烦之处

  • 递推公式

根据dp[i][j]的定义,dp[i][j]的状态只能由dp[i - 1][j - 1]推导出来。

即当nums[i - 1]nums2[j - 1]相等的时候,dp[i][j] = dp[i - 1][j - 1] + 1

根据递推公式可以看出,遍历i 和 j 要从1开始!

if (nums1[i - 1] == nums2[j - 1]) {dp[i][j] = dp[i - 1][j - 1] + 1;
  • 初始化

为了使递推公式能够完成推导,dp[i][0] dp[0][j]初始化为0。

举个例子nums1[0]如果和nums2[0]相同的话,dp[1][1] = dp[0][0] + 1,只有dp[0][0]初始为0,正好符合递推公式逐步累加起来。

  • 遍历顺序

从小到大遍历即可,先遍历哪个也都是可以的,并且在遍历的过程中记录dp[i][j]的最大值

for (int i = 1; i <= nums1.size(); i++) {for (int j = 1; j <= nums2.size(); j++) {if (nums1[i - 1] == nums2[j - 1]) {dp[i][j] = dp[i - 1][j - 1] + 1;}if (dp[i][j] > result) result = dp[i][j];}
}
  • 打印

拿nums1: [1,2,3,2,1],nums2: [3,2,1,4,7]为例,画一个dp数组的状态变化,如下:

CPP代码

// 版本一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findLength(vector<int>& nums1, vector<int>& nums2) {vector<vector<int>> dp (nums1.size() + 1, vector<int>(nums2.size() + 1, 0));int result = 0;for (int i = 1; i <= nums1.size(); i++) {for (int j = 1; j <= nums2.size(); j++) {if (nums1[i - 1] == nums2[j - 1]) {dp[i][j] = dp[i - 1][j - 1] + 1;}if (dp[i][j] > result) result = dp[i][j];}}return result;}
};//滚动数组,遍历nums2的时候,要从后向前遍历,避免重复覆盖
// 版本二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findLength(vector<int>& A, vector<int>& B) {vector<int> dp(vector<int>(B.size() + 1, 0));int result = 0;for (int i = 1; i <= A.size(); i++) {for (int j = B.size(); j > 0; j--) {if (A[i - 1] == B[j - 1]) {dp[j] = dp[j - 1] + 1;} else dp[j] = 0; // 注意这里不相等的时候要有赋0的操作if (dp[j] > result) result = dp[j];}}return result;}
};

这篇关于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50|C++动态规划Part11|300.最长递增子序列、674.最长连续递增序列、718.最长重复子数组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57017

相关文章

C++中unordered_set哈希集合的实现

《C++中unordered_set哈希集合的实现》std::unordered_set是C++标准库中的无序关联容器,基于哈希表实现,具有元素唯一性和无序性特点,本文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unorder... 目录一、概述二、头文件与命名空间三、常用方法与示例1. 构造与析构2. 迭代器与遍历3. 容量相关4

C++中悬垂引用(Dangling Reference) 的实现

《C++中悬垂引用(DanglingReference)的实现》C++中的悬垂引用指引用绑定的对象被销毁后引用仍存在的情况,会导致访问无效内存,下面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感兴趣... 目录悬垂引用的产生原因1. 引用绑定到局部变量,变量超出作用域后销毁2. 引用绑定到动态分配的对象,对象

深入理解Mysql OnlineDDL的算法

《深入理解MysqlOnlineDDL的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讲解MysqlOnlineDDL的算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 目录一、Online DDL 是什么?二、Online DDL 的三种主要算法2.1COPY(复制法)

Spring Gateway动态路由实现方案

《SpringGateway动态路由实现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Gateway动态路由实现方案,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 目录前沿何为路由RouteDefinitionRouteLocator工作流程动态路由实现尾巴前沿S

JavaScript对象转数组的三种方法实现

《JavaScript对象转数组的三种方法实现》本文介绍了在JavaScript中将对象转换为数组的三种实用方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 目录方法1:使用Object.keys()和Array.map()方法2:使用Object.entr

Java集合之Iterator迭代器实现代码解析

《Java集合之Iterator迭代器实现代码解析》迭代器Iterator是Java集合框架中的一个核心接口,位于java.util包下,它定义了一种标准的元素访问机制,为各种集合类型提供了一种统一的... 目录一、什么是Iterator二、Iterator的核心方法三、基本使用示例四、Iterator的工

Java 线程池+分布式实现代码

《Java线程池+分布式实现代码》在Java开发中,池通过预先创建并管理一定数量的资源,避免频繁创建和销毁资源带来的性能开销,从而提高系统效率,:本文主要介绍Java线程池+分布式实现代码,需要... 目录1. 线程池1.1 自定义线程池实现1.1.1 线程池核心1.1.2 代码示例1.2 总结流程2. J

JS纯前端实现浏览器语音播报、朗读功能的完整代码

《JS纯前端实现浏览器语音播报、朗读功能的完整代码》在现代互联网的发展中,语音技术正逐渐成为改变用户体验的重要一环,下面:本文主要介绍JS纯前端实现浏览器语音播报、朗读功能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一、朗读单条文本:① 语音自选参数,按钮控制语音:② 效果图:二、朗读多条文本:① 语音有默认值:②

Vue实现路由守卫的示例代码

《Vue实现路由守卫的示例代码》Vue路由守卫是控制页面导航的钩子函数,主要用于鉴权、数据预加载等场景,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 目录一、概念二、类型三、实战一、概念路由守卫(Navigation Guards)本质上就是 在路

uni-app小程序项目中实现前端图片压缩实现方式(附详细代码)

《uni-app小程序项目中实现前端图片压缩实现方式(附详细代码)》在uni-app开发中,文件上传和图片处理是很常见的需求,但也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下面:本文主要介绍uni-app小程序项目中实... 目录方式一:使用<canvas>实现图片压缩(推荐,兼容性好)示例代码(小程序平台):方式二:使用u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