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容器之BlockingQueue详解

2024-03-31 15:38

本文主要是介绍并发容器之BlockingQueue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BlockingQueue简介
    • 基本操作
    • 常用的BlockingQueue

BlockingQueue简介

在实际编程中,会经常使用到JDK中Collection集合框架中的各种容器类如实现List,Map,Queue接口的容器类,但是这些容器类基本上不是线程安全的,除了使用Collections可以将其转换为线程安全的容器,Doug Lea大师为我们都准备了对应的线程安全的容器,如实现List接口的CopyOnWriteArrayList(关于CopyOnWriteArrayList可以看这篇文章),实现Map接口的ConcurrentHashMap(关于ConcurrentHashMap可以看这篇文章),实现Queue接口的ConcurrentLinkedQueue(关于ConcurrentLinkedQueue可以看这篇文章)。

最常用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队列通常被视作线程间操作的数据容器,这样,可以对各个模块的业务功能进行解耦,生产者将“生产”出来的数据放置在数据容器中,而消费者仅仅只需要在“数据容器”中进行获取数据即可,这样生产者线程和消费者线程就能够进行解耦,只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功能即可。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被广泛使用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其原因是BlockingQueue提供了可阻塞的插入和移除的方法。当队列容器已满,生产者线程会被阻塞,直到队列未满;当队列容器为空时,消费者线程会被阻塞,直至队列非空时为止。

基本操作

BlockingQueue基本操作总结如下(此图来源于JAVA API文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lockingQueue继承于Queue接口,因此,对数据元素的基本操作有:

插入元素

  1. add(E e) :往队列插入数据,当队列满时,插入元素时会抛出IllegalStateException异常;

  2. offer(E e):当往队列插入数据时,插入成功返回true,否则则返回false。当队列满时不会抛出异常;

删除元素

  1. remove(Object o):从队列中删除数据,成功则返回true,否则为false

  2. poll:删除数据,当队列为空时,返回null;

查看元素

  1. element:获取队头元素,如果队列为空时则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
  2. peek:获取队头元素,如果队列为空则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

BlockingQueue具有的特殊操作:

插入数据:

  1. put:当阻塞队列容量已经满时,往阻塞队列插入数据的线程会被阻塞,直至阻塞队列已经有空余的容量可供使用;

  2. offer(E e,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若阻塞队列已经满时,同样会阻塞插入数据的线程,直至阻塞队列已经有空余的地方,与put方法不同的是,该方法会有一个超时时间,若超过当前给定的超时时间,插入数据的线程会退出;

删除数据

  1. take():当阻塞队列为空时,获取队头数据的线程会被阻塞;
  2. poll(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当阻塞队列为空时,获取数据的线程会被阻塞,另外,如果被阻塞的线程超过了给定的时长,该线程会退出

常用的BlockingQueue

实现BlockingQueue接口的有ArrayBlockingQueue, DelayQueue, LinkedBlockingDeque, LinkedBlockingQueue, LinkedTransferQueue, PriorityBlockingQueue, SynchronousQueue,而这几种常见的阻塞队列也是在实际编程中会常用的,下面对这几种常见的阻塞队列进行说明:

1.ArrayBlockingQueue

ArrayBlockingQueue是由数组实现的有界阻塞队列。该队列命令元素FIFO(先进先出)。因此,对头元素时队列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数据元素,而对尾数据则是当前队列最新的数据元素。ArrayBlockingQueue可作为“有界数据缓冲区”,生产者插入数据到队列容器中,并由消费者提取。ArrayBlockingQueue一旦创建,容量不能改变。

当队列容量满时,尝试将元素放入队列将导致操作阻塞;尝试从一个空队列中取一个元素也会同样阻塞。

ArrayBlockingQueue默认情况下不能保证线程访问队列的公平性,所谓公平性是指严格按照线程等待的绝对时间顺序,即最先等待的线程能够最先访问到ArrayBlockingQueue。而非公平性则是指访问ArrayBlockingQueue的顺序不是遵守严格的时间顺序,有可能存在,一旦ArrayBlockingQueue可以被访问时,长时间阻塞的线程依然无法访问到ArrayBlockingQueue。如果保证公平性,通常会降低吞吐量。如果需要获得公平性的ArrayBlockingQueue,可采用如下代码:

private static ArrayBlockingQueue<Integer> blockingQueue = new ArrayBlockingQueue<Integer>(10,true);

关于ArrayBlockingQueue的实现原理,可以看这篇文章。

2.LinkedBlockingQueue

LinkedBlockingQueue是用链表实现的有界阻塞队列,同样满足FIFO的特性,与ArrayBlockingQueue相比起来具有更高的吞吐量,为了防止LinkedBlockingQueue容量迅速增,损耗大量内存。通常在创建LinkedBlockingQueue对象时,会指定其大小,如果未指定,容量等于Integer.MAX_VALUE

3.PriorityBlockingQueue

PriorityBlockingQueue是一个支持优先级的无界阻塞队列。默认情况下元素采用自然顺序进行排序,也可以通过自定义类实现compareTo()方法来指定元素排序规则,或者初始化时通过构造器参数Comparator来指定排序规则。

4.SynchronousQueue

SynchronousQueue每个插入操作必须等待另一个线程进行相应的删除操作,因此,SynchronousQueue实际上没有存储任何数据元素,因为只有线程在删除数据时,其他线程才能插入数据,同样的,如果当前有线程在插入数据时,线程才能删除数据。SynchronousQueue也可以通过构造器参数来为其指定公平性。

5.LinkedTransferQueue

LinkedTransferQueue是一个由链表数据结构构成的无界阻塞队列,由于该队列实现了TransferQueue接口,与其他阻塞队列相比主要有以下不同的方法:

transfer(E e)
如果当前有线程(消费者)正在调用take()方法或者可延时的poll()方法进行消费数据时,生产者线程可以调用transfer方法将数据传递给消费者线程。如果当前没有消费者线程的话,生产者线程就会将数据插入到队尾,直到有消费者能够进行消费才能退出;

tryTransfer(E e)
tryTransfer方法如果当前有消费者线程(调用take方法或者具有超时特性的poll方法)正在消费数据的话,该方法可以将数据立即传送给消费者线程,如果当前没有消费者线程消费数据的话,就立即返回false。因此,与transfer方法相比,transfer方法是必须等到有消费者线程消费数据时,生产者线程才能够返回。而tryTransfer方法能够立即返回结果退出。

tryTransfer(E e,long timeout,imeUnit unit)
与transfer基本功能一样,只是增加了超时特性,如果数据才规定的超时时间内没有消费者进行消费的话,就返回false

6.LinkedBlockingDeque

LinkedBlockingDeque是基于链表数据结构的有界阻塞双端队列,如果在创建对象时为指定大小时,其默认大小为Integer.MAX_VALUE。与LinkedBlockingQueue相比,主要的不同点在于,LinkedBlockingDeque具有双端队列的特性。LinkedBlockingDeque基本操作如下图所示(来源于java文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LinkedBlockingDeque的基本操作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特殊情况,抛出异常;2.特殊情况,返回特殊值如null或者false;3.当线程不满足操作条件时,线程会被阻塞直至条件满足;4. 操作具有超时特性。

另外,LinkedBlockingDeque实现了BlockingDueue接口而LinkedBlockingQueue实现的是BlockingQueue,这两个接口的主要区别如下图所示(来源于java文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图可以看出,两个接口的功能是可以等价使用的,比如BlockingQueue的add方法和BlockingDeque的addLast方法的功能是一样的。

7.DelayQueue

DelayQueue是一个存放实现Delayed接口的数据的无界阻塞队列,只有当数据对象的延时时间达到时才能插入到队列进行存储。如果当前所有的数据都还没有达到创建时所指定的延时期,则队列没有队头,并且线程通过poll等方法获取数据元素则返回null。所谓数据延时期满时,则是通过Delayed接口的getDelay(TimeUnit.NANOSECONDS)来进行判定,如果该方法返回的是小于等于0则说明该数据元素的延时期已满。

这篇关于并发容器之BlockingQueue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64680

相关文章

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推荐)

《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推荐)》本文详解JVM内存结构与参数调整,涵盖堆分代、元空间、GC选择及优化策略,帮助开发者提升性能、避免内存泄漏,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 目录引言JVM内存结构JVM参数概述堆内存分配年轻代与老年代调整堆内存大小调整年轻代与老年代比例元空

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举例详解

《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举例详解》在Python编程语言中注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前言二、什么是注释?示例:三、单行注释语法:以 China编程# 开头,后面的内容为注释内容示例:示例:四

mysql表操作与查询功能详解

《mysql表操作与查询功能详解》本文系统讲解MySQL表操作与查询,涵盖创建、修改、复制表语法,基本查询结构及WHERE、GROUPBY等子句,本文结合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感兴趣的朋友跟随... 目录01.表的操作1.1表操作概览1.2创建表1.3修改表1.4复制表02.基本查询操作2.1 SE

MySQL中的锁机制详解之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

《MySQL中的锁机制详解之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MySQL锁机制通过全局、表级、行级锁控制并发,保障数据一致性与隔离性,全局锁适用于全库备份,表级锁适合读多写少场景,行级锁(InnoDB)实现高并... 目录一、锁机制基础:从并发问题到锁分类1.1 并发访问的三大问题1.2 锁的核心作用1.3 锁粒度分

MySQL数据库中ENUM的用法是什么详解

《MySQL数据库中ENUM的用法是什么详解》ENUM是一个字符串对象,用于指定一组预定义的值,并可在创建表时使用,下面:本文主要介绍MySQL数据库中ENUM的用法是什么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mysql 中 ENUM 的用法一、ENUM 的定义与语法二、ENUM 的特点三、ENUM 的用法1

MySQL count()聚合函数详解

《MySQLcount()聚合函数详解》MySQL中的COUNT()函数,它是SQL中最常用的聚合函数之一,用于计算表中符合特定条件的行数,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count()聚合函数,感兴趣的朋... 目录核心功能语法形式重要特性与行为如何选择使用哪种形式?总结深入剖析一下 mysql 中的 COUNT

一文详解Git中分支本地和远程删除的方法

《一文详解Git中分支本地和远程删除的方法》在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的过程中,我们会创建多个分支来进行不同功能的开发,这就容易涉及到如何正确地删除本地分支和远程分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相关的实现方法吧... 目录技术背景实现步骤删除本地分支删除远程www.chinasem.cn分支同步删除信息到其他机器示例步骤

Go语言数据库编程GORM 的基本使用详解

《Go语言数据库编程GORM的基本使用详解》GORM是Go语言流行的ORM框架,封装database/sql,支持自动迁移、关联、事务等,提供CRUD、条件查询、钩子函数、日志等功能,简化数据库操作... 目录一、安装与初始化1. 安装 GORM 及数据库驱动2. 建立数据库连接二、定义模型结构体三、自动迁

mysql中的服务器架构详解

《mysql中的服务器架构详解》:本文主要介绍mysql中的服务器架构,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背景2、mysql服务器架构解释3、总结1、背景简单理解一下mysqphpl的服务器架构。2、mysjsql服务器架构解释mysql的架

ModelMapper基本使用和常见场景示例详解

《ModelMapper基本使用和常见场景示例详解》ModelMapper是Java对象映射库,支持自动映射、自定义规则、集合转换及高级配置(如匹配策略、转换器),可集成SpringBoot,减少样板... 目录1. 添加依赖2. 基本用法示例:简单对象映射3. 自定义映射规则4. 集合映射5. 高级配置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