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主从复制该如何配置?从机配置与主从复制使用 redis 复制流程

2024-03-18 12:04

本文主要是介绍Redis 主从复制该如何配置?从机配置与主从复制使用 redis 复制流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参与复制的Redis实例划分为主节点(master)从节点(slave) 。 默认情况下, Redis都是主节点。 每个从节点只能有一个主节点, 而主节点可以同时具有多个从节点。 复制的数据流是单向的, 只能由主节点复制到从节点。

从节点配置

  1. 在配置文件中加入slaveof{masterHost}{masterPort}随Redis启动生效。

  2. 在redis-server启动命令后加入--slaveof{masterHost}{masterPort}生效。

  3. 直接使用命令: slaveof{masterHost}{masterPort}生效

查看主从信息

127.0.0.1:6379> info replication
​
# Replication
​
role:slave              #角色
master_host:172.18.0.2
master_port:6379
master_link_status:down
master_last_io_seconds_ago:-1
master_sync_in_progress:0
slave_read_repl_offset:0
slave_repl_offset:0
master_link_down_since_seconds:-1
slave_priority:100
slave_read_only:1
replica_announced:1
connected_slaves:0  #从机个数
master_failover_state:no-failover
master_replid:cfb75de90c1e774b9eda4fc0bb793d20dfc443b6
master_replid2:f637f1d252689c394c69e9003fcb1ac243100360
master_repl_offset:0
second_repl_offset:1
repl_backlog_active:0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0
repl_backlog_histlen:0

断开主节点

slaveof no one

断开复制主要流程: 1) 断开与主节点复制关系。 2) 从节点晋升为主节点。 从节点断开复制后并不会抛弃原有数据, 只是无法再获取主节点上的数据变化。

切换主节点

slaveof {newMasterIp}{newMasterPort}

切主操作流程如下: 1) 断开与旧主节点复制关系。 2) 与新主节点建立复制关系。 3) 删除从节点当前所有数据。 4) 对新主节点进行复制操作。

切主后从节点会清空之前所有的数据

密码验证

对于数据比较重要的节点, 主节点会通过设置requirepass参数进行密码验证, 这时所有的客户端访问必须使用auth命令实行校验。 从节点与主节点的复制连接是通过一个特殊标识的客户端来完成, 因此需要配置从节点的masterauth参数与主节点密码保持一致, 这样从节点才可以正确地连接到主节点并发起复制流程。

只读

从节点使用slave-read-only=yes配置为只读模式 ,默认开启

拓扑

Redis的复制拓扑结构可以支持单层或多层复制关系, 根据拓扑复杂性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主一从、 一主多从、 树状主从结构

redis 集群的作用

  1. 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通过将数据复制到一个或多个从节点,即使主节点发生故障,也可以继续提供服务。当主节点不可用时,可以将一个从节点提升为新的主节点,从而避免服务中断,并快速恢复数据的可用性。

  2. 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 从节点保存了主节点的完整数据集的副本,因此可以用作数据备份。在发生数据丢失或灾难情况时,可以使用从节点来恢复数据,减少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的风险。

  3. 读写分离和负载均衡: 主节点负责处理写入操作,而从节点负责处理读取操作。通过将读取操作分发到多个从节点,可以分担主节点的读取负载,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吞吐量。

  4. 提高数据可靠性和一致性: 通过复制数据到多个节点,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即使在主节点发生故障或数据损坏时,仍然可以通过从节点提供可靠的数据访问。

  5. 扩展读取操作的性能: 通过添加多个从节点,可以实现读取操作的水平扩展,从而提高系统的读取性能和并发能力。从节点可以分担主节点的读取压力,并提供更快的响应时间。

一主一从

一主一从结构是最简单的复制拓扑结构, 用于主节点出现宕机时从节点提供故障转移支持

当应用写命令并发量较高且需要持久化时, 可以只在从节点上开启AOF, 这样既保证数据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持久化对主节点的性能干扰。

一主多从

一主多从结构(又称为星形拓扑结构) 使得应用端可以利用多个从节点实现读写分离

对于读占比较大的场景, 可以把读命令发送到从节点来分担主节点压力。

对于写并发量较高的场景, 多个从节点会导致主节点写命令的多次发送从而过度消耗网络带宽, 同时也加重了主节点的负载影响服务稳定性

树状主从

树状主从结构(又称为树状拓扑结构) 使得从节点不但可以复制主节点数据, 同时可以作为其他从节点的主节点继续向下层复制。

配置单机多集群案例

复制配置文件
root@da9676fe8449:/tool/redis# cp redis.conf redis80.conf
root@da9676fe8449:/tool/redis# cp redis.conf redis81.conf
修改配置文件

修改 port pidfile logfile dumpfile

启动从机
redis-cli redis80.conf
redis-cli redis81.conf
redis-cli -p 6380
redis-cli -p 6381

复制流程

部分复制

部分复制主要是Redis针对全量复制的过高开销做出的一种优化措施,使用psync{runId}{offset}命令实现。

当从节点(slave) 正在复制主节点(master) 时, 如果出现网络闪断或者命令丢失等异常情况时, 从节点会向主节点要求补发丢失的命令数据

流程
  1. 当主从节点之间网络出现中断时, 如果超过repl-timeout时间, 主节点会认为从节点故障并中断复制连接

  2. 主从连接中断期间主节点依然响应命令, 但因复制连接中断命令无法发送给从节点, 不过主节点内部存在的复制积压缓冲区, 依然可以保存最近一段时间的写命令数据, 默认最大缓存1MB

  3. 当主从节点网络恢复后, 从节点会再次连上主节点,由于从节点之前保存了自身已复制的偏移量和主节点的运行ID。 因此会把它们当作psync参数发送给主节点, 要求进行部分复制操作。

  4. 主节点接到psync命令后首先核对参数runId是否与自身一致, 如果一致, 说明之前复制的是当前主节点; 之后根据参数offset在自身复制积压缓冲区查找, 如果偏移量之后的数据存在缓冲区中, 则对从节点发送+CONTINUE响应, 表示可以进行部分复制。

  5. 主节点根据偏移量把复制积压缓冲区里的数据发送给从节点, 保证主从复制进入正常状态。 发送的数据量可以在主节点的日志获取

主从心跳判断机制

  1. 主从节点彼此都有心跳检测机制, 各自模拟成对方的客户端进行通信, 通过client list命令查看复制相关客户端信息, 主节点的连接状态为flags=M, 从节点连接状态为flags=S。

  2. 主节点默认每隔10秒对从节点发送ping命令, 判断从节点的存活性和连接状态。 可通过参数repl-ping-slave-period控制发送频率。

  3. 从节点在主线程中每隔1秒发送replconf ack{offset}命令, 给主节点上报自身当前的复制偏移量。 replconf命令主要作用如下:

    • 实时监测主从节点网络状态。

    • 上报自身复制偏移量, 检查复制数据是否丢失, 如果从节点数据丢失, 再从主节点的复制缓冲区中拉取丢失数据。

    • 实现保证从节点的数量和延迟性功能, 通过min-slaves-to-writeminslaves-max-lag参数配置定义。

异步复制

主节点不但负责数据读写, 还负责把写命令同步给从节点。 写命令的发送过程是异步完成, 也就是说主节点自身处理完写命令后直接返回给客户端, 并不等待从节点复制完成 。

由于主从复制过程是异步的, 就会造成从节点的数据相对主节点存在延迟。 具体延迟多少字节, 我们可以在主节点执行info replication命令查看

  • 应该把主节点尽量分散在多台机器上, 避免在单台机器上部署过多的主节点。

  • 当主节点所在机器故障后提供故障转移机制, 避免机器恢复后进行密集的全量复制

参考资料:《Redis 开发与运维》

这篇关于Redis 主从复制该如何配置?从机配置与主从复制使用 redis 复制流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22266

相关文章

IDEA中配置Tomcat全过程

《IDEA中配置Tomcat全过程》文章介绍了在IDEA中配置Tomcat的六步流程,包括添加服务器、配置部署选项、设置应用服务器及启动,并提及Maven依赖可能因约定大于配置导致问题,需检查依赖版本... 目录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总结第一步选择这个方框第二步选择+号,找到Tomca

shell脚本批量导出redis key-value方式

《shell脚本批量导出rediskey-value方式》为避免keys全量扫描导致Redis卡顿,可先通过dump.rdb备份文件在本地恢复,再使用scan命令渐进导出key-value,通过CN... 目录1 背景2 详细步骤2.1 本地docker启动Redis2.2 shell批量导出脚本3 附录总

批量导入txt数据到的redis过程

《批量导入txt数据到的redis过程》用户通过将Redis命令逐行写入txt文件,利用管道模式运行客户端,成功执行批量删除以Product*匹配的Key操作,提高了数据清理效率... 目录批量导入txt数据到Redisjs把redis命令按一条 一行写到txt中管道命令运行redis客户端成功了批量删除k

Java使用Thumbnailator库实现图片处理与压缩功能

《Java使用Thumbnailator库实现图片处理与压缩功能》Thumbnailator是高性能Java图像处理库,支持缩放、旋转、水印添加、裁剪及格式转换,提供易用API和性能优化,适合Web应... 目录1. 图片处理库Thumbnailator介绍2. 基本和指定大小图片缩放功能2.1 图片缩放的

Win10安装Maven与环境变量配置过程

《Win10安装Maven与环境变量配置过程》本文介绍Maven的安装与配置方法,涵盖下载、环境变量设置、本地仓库及镜像配置,指导如何在IDEA中正确配置Maven,适用于Java及其他语言项目的构建... 目录Maven 是什么?一、下载二、安装三、配置环境四、验证测试五、配置本地仓库六、配置国内镜像地址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tenacity是一个专为Python设计的通用重试库,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用简单、清晰的方式,为任何可能失败的操作添加重试能力,下面我们就来看... 目录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 API 调用Tenacity 入门:一行代码实现优雅重试精细控制:让重试按我

MySQL中EXISTS与IN用法使用与对比分析

《MySQL中EXISTS与IN用法使用与对比分析》在MySQL中,EXISTS和IN都用于子查询中根据另一个查询的结果来过滤主查询的记录,本文将基于工作原理、效率和应用场景进行全面对比... 目录一、基本用法详解1. IN 运算符2. EXISTS 运算符二、EXISTS 与 IN 的选择策略三、性能对比

Redis客户端连接机制的实现方案

《Redis客户端连接机制的实现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Redis客户端连接机制的实现方案,包括事件驱动模型、非阻塞I/O处理、连接池应用及配置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1. Redis连接模型概述2. 连接建立过程详解2.1 连php接初始化流程2.2 关键配置参数3. 最大连

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数据读取方式

《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数据读取方式》SpringBoot通过环境隔离机制,支持properties/yaml/yml多格式配置,结合@Value、Environment和@Configura... 目录一、多环境配置的核心思路二、3种配置文件格式详解2.1 properties格式(传统格式)1.

使用Python构建智能BAT文件生成器的完美解决方案

《使用Python构建智能BAT文件生成器的完美解决方案》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wxPython构建一个智能的BAT文件生成器,它不仅能够为Python脚本生成启动脚本,还提供了完整的文... 目录引言运行效果图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核心需求技术选型核心功能实现1. 数据库设计2. 界面布局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