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扫盲——Ack/Nak 机制详解(二)

2024-03-15 00:30
文章标签 详解 机制 pcie 扫盲 ack nak

本文主要是介绍PCIe扫盲——Ack/Nak 机制详解(二),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转:http://blog.chinaaet.com/justlxy/p/5100053475

这一篇文章来简单地分析几个Ack/Nak机制的例子。

Example 1. Example of Ack

blob.png

Step1    设备A准备依次向设备B发送5个TLP,其对应的序列号分别为3,4,5,6,7;

Step2    设备B成功的接收到了TLP3,并将NEXT_RCV_SEQ从3加到4,但是设备B没有立即向设备A返回Ack(此时AckNak_LATENCY_TIMER尚未溢出);

Step3    设备B又成功地接收到了TLP4和TLP5;

Step4    假设此时AckNak_LATENCY_TIMER溢出了,则设备B会向设备A返回一个带有序列号为5的Ack DLLP。同时,设备B将AckNak_LATENCY_TIMER复位,但是并未重新启动,直到设备B成功地接收到了TLP6。

Step5    设备A接收到了Ack5,将REPLAY_TIMER和REPLAY_NUM复位,然后将Buffer中的序列号5(和5之前)的TLP备份移除;

Step6    一旦设备B接收到TLP6,AckNak_LATENCY_TIMER又会被重新启动。

Example 2. Ack with Sequence Number Rollover

blob.png

Step1    设备A准备依次向设备B发送序列号为4094,4095,0,1,2的TLP,注意第一个发送的是TLP4094,最后一个发送的是TLP2。也就是说序列号Rollover了;

Step2    设备B成功接收到TLP4094~TLP1后,假设此时AckNak_LATENCY_TIMER溢出了,则设备B向设备A返回Ack1 DLLP;

Step3    设备A接收到Ack1,并将Buffer中的序列号为1(和之前的,包括TLP4094~TLP1)的TLP备份移除。同时将REPLAY_TIMER和REPLAY_NUM复位。    

Example 3. Example of Nak

blob.png

Step1    假设设备A准备依次向设备B发送序列号为4094,4095,0,1,2的TLP;

Step2    设备B成功地接受了TLP4094,并将NEXT_RCV_SEQ加1,变为4095;

Step3    设备B接收到了TLP4095,但是该TLP并未通过CRC校检(即存在错误)。此时无论AckNak_LATENCY_TIMER处于何种状态,设备B都会立即向设备A返回Nak4094(注意返回的Nak DLLP中的序列号为上一次成功接收的TLP的序列号)。同时设备B将AckNak_LATENCY_TIMER停止并复位;

Step4    设备B会一直等待设备A向其发送TLP4095,但是设备A却并不知发生了什么,在接收到设备B向其返回的Ack/Nak之前,会继续发送TLP0~TLP2,只是设备B会直接忽略这些TLP。

Step5    当设备A接收到来自设备B的Nak4094 DLLP时,会将Buffer中的TLP4094(和之前的TLP)移除,并从TLP4095从新开始发送。同时,将REPLAY_TIMER和REPLAY_NUM复位。

Step6    由于设备A接收到的是Nak,而不是Ack,因此设备A会重新启动REPLAY_TIMER并将REPLAY_NUM加一;

Step7    一旦设备B成功地接收到TLP4095,设备B便会清除NAK_SCHEDULED标志位,并将NEXT_RCV_SEQ计数器加一,同时重启AckNak_LATENCY_TIMER。

Example 4. Example of Lost TLPs

blob.png

Step1    假设设备A准备依次向设备B发送TLP 4094,4095,0,1,2;

Step2    设备B成功地接收了TLP4094~TLP0,并向设备A返回Ack0,此时设备B的NEXT_RCV_SEQ为1;

Step3    设备A接收到设备B返回的Ack0,从Buffer中移除相应的TLP备份;

Step4    设备B接收到了TLP2(而不是TLP1),也就是说TLP1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了。此时,设备B会直接将TLP2丢弃,并将NAK_SCHEDULED标志位置位,同时向设备A返回Nak0 DLLP;

Step5    设备A接收到Nak0 DLLP后,会将Buffer中的TLP0(以及之前的,如果有的话)移除。同时,从TLP1开始,重新向设备B发送。

Example 5. Example of Bad Nak

image.png

Step1    设备A准备依次向设备B发送TLP 4094,4095,0,1,2;

Step2    设备B成功的接收了TLP4094~TLP0,但是由于AckNak_LATENCY_TIMER尚未溢出,所以设备B没有立即向设备A返回Ack DLLP;

Step3    设备B发现TLP1中存在错误,于是向设备A返回Nak0 DLLP,并将NAK_SCHEDULED标志位置位;

Step4    设备A发现其接收到的Nak0 DLLP中也存在错误(CRC校检不通过),于是直接丢弃了Nak0;

Step5    然而设备B却一直在等待设备A向其发送TLP1,在其成功接收TLP1之前,设备B不会返回任何Ack或者Nak,不管设备A向其发送什么(除TLP1之外的)。设备B的NAK_SCHEDULED标志位也一直保持置位;

Step6    尴尬的是,设备A并不知道设备B想要其重发TLP1(由于没有成功接收到Nak0)。因此,设备A会继续向设备B发送之后的TLP,但是由于一直没有接收到设备B的Ack/Nak DLLP,设备A的REPLAY_TIMER会在一段时间后溢出;

Step7    当设备A的REPLAY_TIMER溢出后,设备A会向Buffer中的所有TLP都重新发送一遍,并重启REPLAY_TIMER,同时将REPLAY_NUM计数器加一;

Step8 设备B会再次接收到TLP4094~TLP0,但是这在之前就已经成功接受到过了。因此设备B会直接将其丢弃,且不会像设备A返回任何的Ack或者Nak

Step9 此时,设备B再次接收到了TLP1,并未发现错误(成功接收)。于是,设备B将NAK_SCHEDULED标志位清零,并重启AckNak_LATENCY_TIMER,将NEXT_RCV_SEQ加一。

这篇关于PCIe扫盲——Ack/Nak 机制详解(二)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10225

相关文章

RabbitMQ 延时队列插件安装与使用示例详解(基于 Delayed Message Plugin)

《RabbitMQ延时队列插件安装与使用示例详解(基于DelayedMessagePlugin)》本文详解RabbitMQ通过安装rabbitmq_delayed_message_exchan... 目录 一、什么是 RabbitMQ 延时队列? 二、安装前准备✅ RabbitMQ 环境要求 三、安装延时队

从基础到高级详解Python数值格式化输出的完全指南

《从基础到高级详解Python数值格式化输出的完全指南》在数据分析、金融计算和科学报告领域,数值格式化是提升可读性和专业性的关键技术,本文将深入解析Python中数值格式化输出的相关方法,感兴趣的小伙... 目录引言:数值格式化的核心价值一、基础格式化方法1.1 三种核心格式化方式对比1.2 基础格式化示例

Java中的stream流分组示例详解

《Java中的stream流分组示例详解》Java8StreamAPI以函数式风格处理集合数据,支持分组、统计等操作,可按单/多字段分组,使用String、Map.Entry或Java16record... 目录什么是stream流1、根据某个字段分组2、按多个字段分组(组合分组)1、方法一:使用 Stri

基于Redis自动过期的流处理暂停机制

《基于Redis自动过期的流处理暂停机制》基于Redis自动过期的流处理暂停机制是一种高效、可靠且易于实现的解决方案,防止延时过大的数据影响实时处理自动恢复处理,以避免积压的数据影响实时性,下面就来详... 目录核心思路代码实现1. 初始化Redis连接和键前缀2. 接收数据时检查暂停状态3. 检测到延时过

Spring创建Bean的八种主要方式详解

《Spring创建Bean的八种主要方式详解》Spring(尤其是SpringBoot)提供了多种方式来让容器创建和管理Bean,@Component、@Configuration+@Bean、@En... 目录引言一、Spring 创建 Bean 的 8 种主要方式1. @Component 及其衍生注解

Python异步编程之await与asyncio基本用法详解

《Python异步编程之await与asyncio基本用法详解》在Python中,await和asyncio是异步编程的核心工具,用于高效处理I/O密集型任务(如网络请求、文件读写、数据库操作等),接... 目录一、核心概念二、使用场景三、基本用法1. 定义协程2. 运行协程3. 并发执行多个任务四、关键

从基础到进阶详解Python条件判断的实用指南

《从基础到进阶详解Python条件判断的实用指南》本文将通过15个实战案例,带你大家掌握条件判断的核心技巧,并从基础语法到高级应用一网打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 目录​引言:条件判断为何如此重要一、基础语法:三行代码构建决策系统二、多条件分支:elif的魔法三、

Redis中哨兵机制和集群的区别及说明

《Redis中哨兵机制和集群的区别及说明》Redis哨兵通过主从复制实现高可用,适用于中小规模数据;集群采用分布式分片,支持动态扩展,适合大规模数据,哨兵管理简单但扩展性弱,集群性能更强但架构复杂,根... 目录一、架构设计与节点角色1. 哨兵机制(Sentinel)2. 集群(Cluster)二、数据分片

Java利用@SneakyThrows注解提升异常处理效率详解

《Java利用@SneakyThrows注解提升异常处理效率详解》这篇文章将深度剖析@SneakyThrows的原理,用法,适用场景以及隐藏的陷阱,看看它如何让Java异常处理效率飙升50%,感兴趣的... 目录前言一、检查型异常的“诅咒”:为什么Java开发者讨厌它1.1 检查型异常的痛点1.2 为什么说

MySQL的配置文件详解及实例代码

《MySQL的配置文件详解及实例代码》MySQL的配置文件是服务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设置服务器操作的各种参数,下面:本文主要介绍MySQL配置文件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 目录前言一、配置文件结构1.[mysqld]2.[client]3.[mysql]4.[mysqld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