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设备模型(2)_Kobject

2024-03-14 10:38
文章标签 linux 模型 设备 kobject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设备模型(2)_Kobject,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原文地址:http://www.wowotech.net/device_model/kobject.html

Linux设备模型(2)_Kobject

作者:wowo 发布于:2014-3-7 0:25 分类:统一设备模型

1. 前言

Kobject是Linux设备模型的基础,也是设备模型中最难理解的一部分(可参考Documentation/kobject.txt的表述)。因此有必要先把它分析清楚。

2. 基本概念

由“Linux设备模型(1)_基本概念”可知,Linux设备模型的核心是使用Bus、Class、Device、Driver四个核心数据结构,将大量的、不同功能的硬件设备(以及驱动该硬件设备的方法),以树状结构的形式,进行归纳、抽象,从而方便Kernel的统一管理。

而硬件设备的数量、种类是非常多的,这就决定了Kernel中将会有大量的有关设备模型的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一定有一些共同的功能,需要抽象出来统一实现,否则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冗余代码。这就是Kobject诞生的背景。

目前为止,Kobject主要提供如下功能:

  1. 通过parent指针,可以将所有Kobject以层次结构的形式组合起来。
  2. 使用一个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来记录Kobject被引用的次数,并在引用次数变为0时把它释放(这是Kobject诞生时的唯一功能)。
  3. 和sysfs虚拟文件系统配合,将每一个Kobject及其特性,以文件的形式,开放到用户空间(有关sysfs,会在其它文章中专门描述,本文不会涉及太多内容)。

注1:在Linux中,Kobject几乎不会单独存在。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内嵌在一个大型的数据结构中,为这个数据结构提供一些底层的功能实现。 
注2:Linux driver开发者,很少会直接使用Kobject以及它提供的接口,而是使用构建在Kobject之上的设备模型接口。

3. 代码解析
3.1 在Linux Kernel source code中的位置

在Kernel源代码中,Kobject由如下两个文件实现:

  • include/linux/kobject.h
  • lib/kobject.c

其中kobject.h为Kobject的头文件,包含所有的数据结构定义和接口声明。kobject.c为核心功能的实现。

3.2 主要的数据结构

在描述数据结构之前,有必要说明一下Kobject, Kset和Ktype这三个概念。

Kobject是基本数据类型,每个Kobject都会在"/sys/“文件系统中以目录的形式出现。

Ktype代表Kobject(严格地讲,是包含了Kobject的数据结构)的属性操作集合(由于通用性,多个Kobject可能共用同一个属性操作集,因此把Ktype独立出来了)。 
注3:在设备模型中,ktype的命名和解释,都非常抽象,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后面会详细说明。

Kset是一个特殊的Kobject(因此它也会在"/sys/“文件系统中以目录的形式出现),它用来集合相似的Kobject(这些Kobject可以是相同属性的,也可以不同属性的)。

  • 首先看一下Kobject的原型
 1: /* Kobject: include/linux/kobject.h line 60 */
 2: struct kobject {
 3:     const char *name;
 4:     struct list_head    entry;
 5:     struct kobject      *parent;
 6:     struct kset     *kset;
 7:     struct kobj_type    *ktype;
 8:     struct sysfs_dirent *sd;
 9:     struct kref     kref;
 10:    unsigned int state_initialized:1;
 11:    unsigned int state_in_sysfs:1;
 12:    unsigned int state_add_uevent_sent:1;
 13:    unsigned int state_remove_uevent_sent:1;
 14:    unsigned int uevent_suppress:1;
 15: };

name,该Kobject的名称,同时也是sysfs中的目录名称。由于Kobject添加到Kernel时,需要根据名字注册到sysfs中,之后就不能再直接修改该字段。如果需要修改Kobject的名字,需要调用kobject_rename接口,该接口会主动处理sysfs的相关事宜。

entry,用于将Kobject加入到Kset中的list_head。

parent,指向parent kobject,以此形成层次结构(在sysfs就表现为目录结构)。

kset,该kobject属于的Kset。可以为NULL。如果存在,且没有指定parent,则会把Kset作为parent(别忘了Kset是一个特殊的Kobject)。

ktype,该Kobject属于的kobj_type。每个Kobject必须有一个ktype,或者Kernel会提示错误。

sd,该Kobject在sysfs中的表示。

kref,"struct kref”类型(在include/linux/kref.h中定义)的变量,为一个可用于原子操作的引用计数。

state_initialized,指示该Kobject是否已经初始化,以在Kobject的Init,Put,Add等操作时进行异常校验。

state_in_sysfs,指示该Kobject是否已在sysfs中呈现,以便在自动注销时从sysfs中移除。

state_add_uevent_sent/state_remove_uevent_sent,记录是否已经向用户空间发送ADD uevent,如果有,且没有发送remove uevent,则在自动注销时,补发REMOVE uevent,以便让用户空间正确处理。

uevent_suppress,如果该字段为1,则表示忽略所有上报的uevent事件。

注4:Uevent提供了“用户空间通知”的功能实现,通过该功能,当内核中有Kobject的增加、删除、修改等动作时,会通知用户空间。有关该功能的具体内容,会在其它文章详细描述。

  • Kset的原型为
 1: /* include/linux/kobject.h, line 159 */
 2: struct kset {
 3:     struct list_head list;
 4:     spinlock_t list_lock;
 5:     struct kobject kobj;
 6:     const struct kset_uevent_ops *uevent_ops;
 7: };

list/list_lock,用于保存该kset下所有的kobject的链表。

kobj,该kset自己的kobject(kset是一个特殊的kobject,也会在sysfs中以目录的形式体现)。

uevent_ops,该kset的uevent操作函数集。当任何Kobject需要上报uevent时,都要调用它所从属的kset的uevent_ops,添加环境变量,或者过滤event(kset可以决定哪些event可以上报)。因此,如果一个kobject不属于任何kset时,是不允许发送uevent的。

  • Ktype的原型为
 1: /* include/linux/kobject.h, line 108 */
 2: struct kobj_type {
 3:     void (*release)(struct kobject *kobj);
 4:     const struct sysfs_ops *sysfs_ops;
 5:     struct attribute **default_attrs;
 6:     const struct kobj_ns_type_operations *(*child_ns_type)(struct kobject *kobj);
 7:     const void *(*namespace)(struct kobject *kobj);
 8: };

release,通过该回调函数,可以将包含该种类型kobject的数据结构的内存空间释放掉。

sysfs_ops,该种类型的Kobject的sysfs文件系统接口。

default_attrs,该种类型的Kobject的atrribute列表(所谓attribute,就是sysfs文件系统中的一个文件)。将会在Kobject添加到内核时,一并注册到sysfs中。

child_ns_type/namespace,和文件系统(sysfs)的命名空间有关,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总结,Ktype以及整个Kobject机制的理解。 
Kobject的核心功能是:保持一个引用计数,当该计数减为0时,自动释放(由本文所讲的kobject模块负责) Kobject所占用的meomry空间。这就决定了Kobject必须是动态分配的(只有这样才能动态释放)。 

而Kobject大多数的使用场景,是内嵌在大型的数据结构中(如Kset、device_driver等),因此这些大型的数据结构,也必须是动态分配、动态释放的。那么释放的时机是什么呢?是内嵌的Kobject释放时。但是Kobject的释放是由Kobject模块自动完成的(在引用计数为0时),那么怎么一并释放包含自己的大型数据结构呢? 

这时Ktype就派上用场了。我们知道,Ktype中的release回调函数负责释放Kobject(甚至是包含Kobject的数据结构)的内存空间,那么Ktype及其内部函数,是由谁实现呢?是由上层数据结构所在的模块!因为只有它,才清楚Kobject嵌在哪个数据结构中,并通过Kobject指针以及自身的数据结构类型,找到需要释放的上层数据结构的指针,然后释放它。 

讲到这里,就清晰多了。所以,每一个内嵌Kobject的数据结构,例如kset、device、device_driver等等,都要实现一个Ktype,并定义其中的回调函数。同理,sysfs相关的操作也一样,必须经过ktype的中转,因为sysfs看到的是Kobject,而真正的文件操作的主体,是内嵌Kobject的上层数据结构! 


顺便提一下,Kobject是面向对象的思想在Linux kernel中的极致体现,但C语言的优势却不在这里,所以Linux kernel需要用比较巧妙(也很啰嗦)的手段去实现,


3.3 功能分析

3.3.1 Kobject使用流程

Kobject大多数情况下(有一种例外,下面会讲)会嵌在其它数据结构中使用,其使用流程如下:

  1. 定义一个struct kset类型的指针,并在初始化时为它分配空间,添加到内核中
  2. 根据实际情况,定义自己所需的数据结构原型,该数据结构中包含有Kobject
  3. 定义一个适合自己的ktype,并实现其中回调函数
  4. 在需要使用到包含Kobject的数据结构时,动态分配该数据结构,并分配Kobject空间,添加到内核中
  5. 每一次引用数据结构时,调用kobject_get接口增加引用计数;引用结束时,调用kobject_put接口,减少引用计数
  6. 当引用计数减少为0时,Kobject模块调用ktype所提供的release接口,释放上层数据结构以及Kobject的内存空间

 

上面有提过,有一种例外,Kobject不再嵌在其它数据结构中,可以单独使用,这个例外就是:开发者只需要在sysfs中创建一个目录,而不需要其它的kset、ktype的操作。这时可以直接调用kobject_create_and_add接口,分配一个kobject结构并把它添加到kernel中。

3.3.2 Kobject的分配和释放

前面讲过,Kobject必须动态分配,而不能静态定义或者位于堆栈之上,它的分配方法有两种。

1. 通过kmalloc自行分配(一般是跟随上层数据结构分配),并在初始化后添加到kernel。这种方法涉及如下接口:

 1: /* include/linux/kobject.h, line 85 */
 2: extern void kobject_init(struct kobject *kobj, struct kobj_type *ktype);
 3: extern __printf(3, 4) __must_check
 4: int kobject_add(struct kobject *kobj, struct kobject *parent,
 5:                 const char *fmt, ...);
 6: extern __printf(4, 5) __must_check
 7: int kobject_init_and_add(struct kobject *kobj,
 8:             struct kobj_type *ktype, struct kobject *parent,
 9:             const char *fmt, ...);

kobject_init,初始化通过kmalloc等内存分配函数获得的struct kobject指针。主要执行逻辑为:

  • 确认kobj和ktype不为空
  • 如果该指针已经初始化过(判断kobj->state_initialized),打印错误提示及堆栈信息(但不是致命错误,所以还可以继续)
  • 初始化kobj内部的参数,包括引用计数、list、各种标志等
  • 根据输入参数,将ktype指针赋予kobj->ktype

kobject_add,将初始化完成的kobject添加到kernel中,参数包括需要添加的kobject、该kobject的parent(用于形成层次结构,可以为空)、用于提供kobject name的格式化字符串。主要执行逻辑为:

  • 确认kobj不为空,确认kobj已经初始化,否则错误退出
  • 调用内部接口kobject_add_varg,完成添加操作

kobject_init_and_add,是上面两个接口的组合,不再说明。

==========================内部接口======================================

kobject_add_varg,解析格式化字符串,将结果赋予kobj->name,之后调用kobject_add_internal接口,完成真正的添加操作。

kobject_add_internal,将kobject添加到kernel。主要执行逻辑为:

  • 校验kobj以及kobj->name的合法性,若不合法打印错误信息并退出
  • 调用kobject_get增加该kobject的parent的引用计数(如果存在parent的话)
  • 如果存在kset(即kobj->kset不为空),则调用kobj_kset_join接口加入kset。同时,如果该kobject没有parent,却存在kset,则将它的parent设为kset(kset是一个特殊的kobject),并增加kset的引用计数
  • 通过create_dir接口,调用sysfs的相关接口,在sysfs下创建该kobject对应的目录
  • 如果创建失败,执行后续的回滚操作,否则将kobj->state_in_sysfs置为1

kobj_kset_join,负责将kobj加入到对应kset的链表中。

这种方式分配的kobject,会在引用计数变为0时,由kobject_put调用其ktype的release接口,释放内存空间,具体可参考后面有关kobject_put的讲解。

2. 使用kobject_create创建

Kobject模块可以使用kobject_create自行分配空间,并内置了一个ktype(dynamic_kobj_ktype),用于在计数为0是释放空间。代码如下:

 1: /* include/linux/kobject.h, line 96 */
 2: extern struct kobject * __must_check kobject_create(void);
 3: extern struct kobject * __must_check kobject_create_and_add(const char *name,
 4:             struct kobject *parent);
 1: /* lib/kobject.c, line 605 */
 2: static void dynamic_kobj_release(struct kobject *kobj)
 3: {
 4:     pr_debug("kobject: (%p): %s\n", kobj, __func__);
 5:     kfree(kobj);
 6: }
 7:  
 8: static struct kobj_type dynamic_kobj_ktype = {
 9:     .release    = dynamic_kobj_release,
 10:    .sysfs_ops  = &kobj_sysfs_ops,
 11: };

kobject_create,该接口为kobj分配内存空间,并以dynamic_kobj_ktype为参数,调用kobject_init接口,完成后续的初始化操作。

kobject_create_and_add,是kobject_create和kobject_add的组合,不再说明。

dynamic_kobj_release,直接调用kfree释放kobj的空间。

3.3.3 Kobject引用计数的修改

通过kobject_get和kobject_put可以修改kobject的引用计数,并在计数为0时,调用ktype的release接口,释放占用空间。

 1: /* include/linux/kobject.h, line 103 */
 2: extern struct kobject *kobject_get(struct kobject *kobj);
 3: extern void kobject_put(struct kobject *kobj);

kobject_get,调用kref_get,增加引用计数。

kobject_put,以内部接口kobject_release为参数,调用kref_put。kref模块会在引用计数为零时,调用kobject_release。

==========================内部接口======================================

kobject_release,通过kref结构,获取kobject指针,并调用kobject_cleanup接口继续。

kobject_cleanup,负责释放kobject占用的空间,主要执行逻辑如下:

  • 检查该kobject是否有ktype,如果没有,打印警告信息
  • 如果该kobject向用户空间发送了ADD uevent但没有发送REMOVE uevent,补发REMOVE uevent
  • 如果该kobject有在sysfs文件系统注册,调用kobject_del接口,删除它在sysfs中的注册
  • 调用该kobject的ktype的release接口,释放内存空间
  • 释放该kobject的name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3.3.4 Kset的初始化、注册

Kset是一个特殊的kobject,因此其初始化、注册等操作也会调用kobject的相关接口,除此之外,会有它特有的部分。另外,和Kobject一样,kset的内存分配,可以由上层软件通过kmalloc自行分配,也可以由Kobject模块负责分配,具体如下。

 1: /* include/linux/kobject.h, line 166 */
 2: extern void kset_init(struct kset *kset);
 3: extern int __must_check kset_register(struct kset *kset);
 4: extern void kset_unregister(struct kset *kset);
 5: extern struct kset * __must_check kset_create_and_add(const char *name,
 6:             const struct kset_uevent_ops *u,
 7:             struct kobject *parent_kobj);

kset_init,该接口用于初始化已分配的kset,主要包括调用kobject_init_internal初始化其kobject,然后初始化kset的链表。需要注意的时,如果使用此接口,上层软件必须提供该kset中的kobject的ktype。

kset_register,先调用kset_init,然后调用kobject_add_internal将其kobject添加到kernel。

kset_unregister,直接调用kobject_put释放其kobject。当其kobject的引用计数为0时,即调用ktype的release接口释放kset占用的空间。

kset_create_and_add,会调用内部接口kset_create动态创建一个kset,并调用kset_register将其注册到kernel。

==========================内部接口======================================

kset_create,该接口使用kzalloc分配一个kset空间,并定义一个kset_ktype类型的ktype,用于释放所有由它分配的kset空间。

这篇关于Linux设备模型(2)_Kobject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08164

相关文章

Linux中SSH服务配置的全面指南

《Linux中SSH服务配置的全面指南》作为网络安全工程师,SSH(SecureShell)服务的安全配置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基础配置到高级安全加固,全面解析SSH服务的各项参... 目录概述基础配置详解端口与监听设置主机密钥配置认证机制强化禁用密码认证禁止root直接登录实现双因素

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行数的实现方法

《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行数的实现方法》在Linux系统中,有时需要统计非二进制文件(如CSV、TXT文件)的行数,而不希望手动打开文件进行查看,例如,在处理大型日志文件、数据文件时,了解... 目录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的行数技术背景实现步骤1. 使用wc命令2. 使用grep命令

Linux如何快速检查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和性能指标

《Linux如何快速检查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和性能指标》在运维和开发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快速检查Linux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和性能指标,本文将以CentOS为例,介绍如何通过命令行快速获取这些关键信息,... 目录引言一、查询CPU核心数编程(几C?)1. 使用 nproc(最简单)2. 使用 lscpu(详细信

linux重启命令有哪些? 7个实用的Linux系统重启命令汇总

《linux重启命令有哪些?7个实用的Linux系统重启命令汇总》Linux系统提供了多种重启命令,常用的包括shutdown-r、reboot、init6等,不同命令适用于不同场景,本文将详细... 在管理和维护 linux 服务器时,完成系统更新、故障排查或日常维护后,重启系统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本文

基于Linux的ffmpeg python的关键帧抽取

《基于Linux的ffmpegpython的关键帧抽取》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Linux的ffmpegpython的关键帧抽取,实现以按帧或时间间隔抽取关键帧,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 目录1.FFmpeg的环境配置1) 创建一个虚拟环境envjavascript2) ffmpeg-py

Linux脚本(shell)的使用方式

《Linux脚本(shell)的使用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脚本(shell)的使用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概述语法详解数学运算表达式Shell变量变量分类环境变量Shell内部变量自定义变量:定义、赋值自定义变量:引用、修改、删

Linux链表操作方式

《Linux链表操作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链表操作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链表基础概念与内核链表优势二、内核链表结构与宏解析三、内核链表的优点四、用户态链表示例五、双向循环链表在内核中的实现优势六、典型应用场景七、调试技巧与

详解Linux中常见环境变量的特点与设置

《详解Linux中常见环境变量的特点与设置》环境变量是操作系统和用户设置的一些动态键值对,为运行的程序提供配置信息,理解环境变量对于系统管理、软件开发都很重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目录前言一、环境变量的概念二、常见的环境变量三、环境变量特点及其相关指令3.1 环境变量的全局性3.2、环境变

Linux系统中的firewall-offline-cmd详解(收藏版)

《Linux系统中的firewall-offline-cmd详解(收藏版)》firewall-offline-cmd是firewalld的一个命令行工具,专门设计用于在没有运行firewalld服务的... 目录主要用途基本语法选项1. 状态管理2. 区域管理3. 服务管理4. 端口管理5. ICMP 阻断

Linux实现线程同步的多种方式汇总

《Linux实现线程同步的多种方式汇总》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下线程同步的多种方法,包括互斥锁、自旋锁、信号量以及它们的使用示例,通过这些同步机制,可以解决线程安全问题,防止资源竞争导致的错误,示例... 目录什么是线程同步?一、互斥锁(单人洗手间规则)适用场景:特点:二、条件变量(咖啡厅取餐系统)工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