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算法的陷阱:超级平台、算法垄断与场景欺骗笔记09_社会效应

2024-03-14 08:36

本文主要是介绍读算法的陷阱:超级平台、算法垄断与场景欺骗笔记09_社会效应,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价格歧视的社会福利效应

1.1.         价格歧视很难被简单归类为好或坏,它的社会经济效应是个多面体

1.1.1.           日益普及的自动化电子交易创造了一个透明的市场环境,资源分配效率提升、价廉物美产品当道

1.1.2.           定价算法也被用来“剥削”消费者的权益,好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引发了无休止的纷乱和乖张

1.2.         行为歧视不仅提振了消费、“优化”了财富攫取,它还对一些重要的社会价值产生了深远影响,好比个人隐私保护、公平与正义

1.2.1.           卖家有了追踪消费者日常活动的能力

1.3.         好处

1.3.1.           促进产出、回收高昂的固定成本、让一些原本难以为继的行业赚得利润

1.3.2.           打造多层次的产品线,为那些原本在统一定价的情况下无力负担特定消费的顾客创造体验的机会

1.3.3.           提升社会公平

1.3.4.           改进企业的动态效率

1.3.5.           在寡头行业中唤起竞争

1.3.5.1.            令寡头企业得以在用高价锁定现有客户的同时,又以低价营销策略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1.4.         坏处

1.4.1.           利用消费者。当用户黏性已经培养起来后,卖家可能会放任自己的市场力量,分化消费者群体,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

1.4.2.           排挤或消灭竞争对手

1.4.3.           抬高行业门槛或是限制扩张

1.4.3.1.            丧失了规模效应的小型企业与新入行商家的运营成本也将大幅提高,这无疑是对竞争的致命打击

1.4.4.           放大或维持其他排他性或掠夺性竞争策略

1.4.5.           严重伤害了零售行业的竞争机制

1.4.6.           歧视定价由寡头企业实施

1.4.7.           价格歧视的形式非常复杂,或是令消费者没有意识到市场中存在的价格歧视

1.4.8.           企业无法负担价格歧视的开支,只得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1.4.9.           导致消费者对互联网市场的信任度下降

2.       行为歧视的额外复杂性

2.1.         行为歧视的应用再次放大了价格歧视的种种社会经济效应

2.1.1.           对消费者个人信息数据的掌握正在有效地帮助企业利用我们的认知偏见

2.1.2.           消费者会低估某件商品或服务的正面意义,于是不去消费,抑或是有意拖延消费

2.1.3.           只有当企业诱使消费者购买更多有害的商品时,行为歧视那无道德原则的本质才会暴露

2.1.3.1.            从社会福利的视角来看,烟草销量的上扬无疑会有损吸烟者自身与身边被动吸二手烟的人们

2.2.         行为歧视还会引发对财富分配不公的担忧

2.2.1.           诱饵产品的存在会令消费者将非合理定价的普通商品视为价格适中的高档货,或者诱使他们购买那些自己本不需要的商品

2.2.2.           会不断掏空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挤占原本用于退休养老和购买日常用品的支出份额

2.2.3.           对于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来说,这种负面影响会更加深刻,进而加剧了财富分配的不公

2.3.         行为歧视的价码不低

2.3.1.           消费者追踪

2.3.2.           收集用户行为数据

2.3.3.           客户分组

2.3.4.           识别需求弹性

2.3.5.           降低市场透明度

2.3.6.           抬高顾客搜寻成本

2.3.7.           防止商品的转卖

2.3.8.           限制反追踪技术

2.3.9.           制作冗长乏味的隐私声明

2.3.10.      遮遮掩掩的默认用户隐私设置

2.3.11.      游说政府降低个人隐私保护

2.3.12.      把准顾客的消费需求,拉动消费,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2.4.         往往是那些盈利可观、资金充裕的企业才有机会拿到这场游戏的门票

2.5.         伴随销量的提升,往往是消费者承担起了这些开支,富有“牺牲精神”地为企业利润的丰收贡献了力量

2.6.         如果消费者还能为自己拿主意,而行为歧视也无法得到有效的遏制,那么消费者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应该选择接纳这种新的市场业态,并将行为歧视的结论妥善应用到自己的决策过程中

2.7.         谷歌的行为定向广告正在基于用户的网络浏览历史进行投放

2.8.         针对同一件商品,不同人的支付价格不同,这可能仅仅是因为我们对这件商品的需求程度不同造成的

2.9.         根据性别的不同,广告投放也显示出了不同

2.10.     健康险企业可以基于人们的网站浏览历史、消费记录(包括作为礼品的香烟和酒水)或者人们在社交网站上公开的信息进行保费的歧视性定价

3.       社会的接纳

3.1.         如果价格歧视的首要目的是实现社会共同目标(而非利润最大化),那么它就有可取之处

3.2.         当价格歧视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与道德目标时(好比机会均等、社会阶层流动),家长与学生自然会接纳这种行为

3.3.         价格歧视还可能因为产品整体品质的提升而被人接纳

3.3.1.           人才的不足也掣肘了高校科研项目的发展(长此以往还会损害学校的声誉)

3.3.2.           价格歧视的存在丰富了产品本身,也就是校园中的教学与学术环境

3.4.         一个处在透明公正市场环境中的价格歧视更不易遭人诟病

3.4.1.           除了常规的荣誉奖学金与体育运动奖学金发放以外,学校要确保那些家庭收入状况相似,但没能获得奖学金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到金额相近的学费

4.       公正与平等的缺失

4.1.         逐利动机的引入改变了分析框架,也令人们开始将价格歧视视作不公平

4.1.1.           当价格歧视开始为人所知,而消费者将自己视作市场操纵的受害者时,这种感受会更加强烈

4.2.         以逐利为目的的商家在实施价格歧视时可没那么高尚的动机

4.2.1.           价格歧视与行为歧视既不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不会促成更宏伟的社会目标

4.2.2.           企业的初衷是攫取消费者的财富

4.3.         大多数人看重社会公平,并希望旁人与自己都能得到公平的待遇

4.3.1.           价格歧视被想当然地看作一种导致社会公正沦丧的行为

4.4.         价格歧视的间接后果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信任的丧失

4.4.1.           消费者对实施价格歧视的商家的信任度较低,并且不愿在此消费

4.5.         人们将价格歧视视作赤裸裸的剥削,是对那些没有更多选择空间的人们的利用

4.6.         行为歧视行为极易遭人诟病,它操纵了消费者的情绪,制造了一个虚假的竞争环境

4.7.         行为歧视摧毁了我们对市场的信任

4.7.1.           不仅打劫了我们的钱包,它还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环境,对市场的信任,个人自主权与隐私安全

5.       真实的歧视与行为歧视的边界

5.1.         商家是在基于一个合理假设推断特定人群对待某件商品的消费倾向以及价格敏感度

5.2.         计算机算法会根据消费者身上一些不可改变的特质对他们进行分组

5.2.1.           有些分组倒无大碍

5.2.2.           另外一些分组则是基于人们的种族、收入水平、教育程度进行划分,这不得不令人感到不安

5.2.3.           数据掮客还会根据消费者的健康情况对他们进行分组

5.3.         商家无权根据一个人的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或者其他一些特定特征做出信用卡授信额度、保费高低或者雇用与否的决定

5.3.1.           在算法的帮衬下,企业可以绕过这些反歧视约束,实现对特定人群的分组

5.3.2.           通过自动化的开发与改进分组的过程,算法将特定种族、婚姻状况、年龄、性取向和宗教信仰的人划分到了一起

5.4.         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已经遭到了歧视

5.4.1.           在旧式的竞争环境中,一个人可以明确地感受到歧视的存在,如有些餐厅在入口处摆出的“仅限白人顾客”的牌子

5.4.2.           在当下,作为行为定向广告的接收对象,用户却无法察觉这种微小但在统计上显著的变化

5.4.2.1.            可能跟他们的网页浏览历史、杂志订阅、邮件内容、种族或者是其他事件都脱不开关系

5.5.         在追求完美行为歧视的路上,企业实施的客户分组和行为定向会酿成对消费者的实质性歧视

这篇关于读算法的陷阱:超级平台、算法垄断与场景欺骗笔记09_社会效应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07826

相关文章

MySQL常用字符串函数示例和场景介绍

《MySQL常用字符串函数示例和场景介绍》MySQL提供了丰富的字符串函数帮助我们高效地对字符串进行处理、转换和分析,本文我将全面且深入地介绍MySQL常用的字符串函数,并结合具体示例和场景,帮你熟练... 目录一、字符串函数概述1.1 字符串函数的作用1.2 字符串函数分类二、字符串长度与统计函数2.1

Java Stream流之GroupBy的用法及应用场景

《JavaStream流之GroupBy的用法及应用场景》本教程将详细介绍如何在Java中使用Stream流的groupby方法,包括基本用法和一些常见的实际应用场景,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Java Stream流之GroupBy的用法1. 前言2. 基础概念什么是 GroupBy?Stream

java如何实现高并发场景下三级缓存的数据一致性

《java如何实现高并发场景下三级缓存的数据一致性》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如何实现高并发场景下三级缓存的数据一致性,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下面代码是一个使用Java和Redisson实现的三级缓存服务,主要功能包括:1.缓存结构:本地缓存:使

C++中detach的作用、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C++中detach的作用、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关于C++中的detach,它主要涉及多线程编程中的线程管理,理解detach的作用、使用场景以及注意事项,对于写出高效、安全的多线程程序至关重要,下... 目录一、什么是join()?它的作用是什么?类比一下:二、join()的作用总结三、join()怎么

在MySQL中实现冷热数据分离的方法及使用场景底层原理解析

《在MySQL中实现冷热数据分离的方法及使用场景底层原理解析》MySQL冷热数据分离通过分表/分区策略、数据归档和索引优化,将频繁访问的热数据与冷数据分开存储,提升查询效率并降低存储成本,适用于高并发... 目录实现冷热数据分离1. 分表策略2. 使用分区表3. 数据归档与迁移在mysql中实现冷热数据分

Linux之platform平台设备驱动详解

《Linux之platform平台设备驱动详解》Linux设备驱动模型中,Platform总线作为虚拟总线统一管理无物理总线依赖的嵌入式设备,通过platform_driver和platform_de... 目录platform驱动注册platform设备注册设备树Platform驱动和设备的关系总结在 l

Java中Integer128陷阱

《Java中Integer128陷阱》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中Integer与int的区别及装箱拆箱机制,重点指出-128至127范围内的Integer值会复用缓存对象,导致==比较结果为true,下... 目录一、Integer和int的联系1.1 Integer和int的区别1.2 Integer和in

nginx -t、nginx -s stop 和 nginx -s reload 命令的详细解析(结合应用场景)

《nginx-t、nginx-sstop和nginx-sreload命令的详细解析(结合应用场景)》本文解析Nginx的-t、-sstop、-sreload命令,分别用于配置语法检... 以下是关于 nginx -t、nginx -s stop 和 nginx -s reload 命令的详细解析,结合实际应

Android kotlin中 Channel 和 Flow 的区别和选择使用场景分析

《Androidkotlin中Channel和Flow的区别和选择使用场景分析》Kotlin协程中,Flow是冷数据流,按需触发,适合响应式数据处理;Channel是热数据流,持续发送,支持... 目录一、基本概念界定FlowChannel二、核心特性对比数据生产触发条件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背压处理机制生命周期

MyBatis-Plus 中 nested() 与 and() 方法详解(最佳实践场景)

《MyBatis-Plus中nested()与and()方法详解(最佳实践场景)》在MyBatis-Plus的条件构造器中,nested()和and()都是用于构建复杂查询条件的关键方法,但... 目录MyBATis-Plus 中nested()与and()方法详解一、核心区别对比二、方法详解1.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