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二十二)----调停者模式

2024-03-13 16:58

本文主要是介绍Java设计模式(二十二)----调停者模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调停者模式
定义:调停者模式包装了一系列对象相互作用的方式,使得这些对象不必相互明显引用。从而使它们可以较松散地耦合。当这些对象中的某些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时,不会立即影响到其他的一些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保证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彼此独立地变化。

为什么需要调停者
如下图所示,这个示意图中有大量的对象,这些对象既会影响别的对象,又会被别的对象所影响,因此常常叫做同事(Colleague)对象。这些同事对象通 过彼此的相互作用形成系统的行为。从图中可以看出,几乎每一个对象都需要与其他的对象发生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的直接耦 合。这就是过度耦合的系统。

这里写图片描述

通过引入调停者对象(Mediator),可以将系统的网状结构变成以中介者为中心的星形结构,如下图所示。在这个星形结构中,同事对象不再通过直接的联 系与另一个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相反的,它通过调停者对象与另一个对象发生相互作用。调停者对象的存在保证了对象结构上的稳定,也就是说,系统的结构不会因 为新对象的引入造成大量的修改工作。

这里写图片描述

如果没有主板
大家都知道,电脑里面各个配件之间的交互,主要是通过主板来完成的。如果电脑里面没有了主板,那么各个配件之间就必须自行相互交互,以互相传送数据。而且由于各个配件的接口不同,相互之间交互时,还必须把数据接口进行转换才能匹配上。

这里写图片描述

 所幸是有了主板,各个配件的交互完全通过主板来完成,每个配件都只需要和主板交互,而主板知道如何跟所有的配件打交道,这样就简单多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调停者模式的结构

调停者模式的示意性类图如下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调停者模式包括以下角色:
  ●抽象调停者(Mediator)角色:定义出同事对象到调停者对象的接口,其中主要方法是一个(或多个)事件方法。
  ●具体调停者(ConcreteMediator)角色:实现了抽象调停者所声明的事件方法。具体调停者知晓所有的具体同事类,并负责具体的协调各同事对象的交互关系。
  ●抽象同事类(Colleague)角色:定义出调停者到同事对象的接口。同事对象只知道调停者而不知道其余的同事对象。
  ●具体同事类(ConcreteColleague)角色:所有的具体同事类均从抽象同事类继承而来。实现自己的业务,在需要与其他同事通信的时候,就与持有的调停者通信,调停者会负责与其他的同事交互。

抽象调停者类

public interface Mediator {/*** 同事对象在自身改变的时候来通知调停者的方法* 让调停者去负责相应的与其他同事对象的交互*/public void changed(Colleague c);
}

具体调停者类

public class ConcreteMediator implements Mediator {//持有并维护同事Aprivate ConcreteColleagueA colleagueA;//持有并维护同事Bprivate ConcreteColleagueB colleagueB;    public void setColleagueA(ConcreteColleagueA colleagueA) {this.colleagueA = colleagueA;}public void setColleagueB(ConcreteColleagueB colleagueB) {this.colleagueB = colleagueB;}@Overridepublic void changed(Colleague c) {/*** 某一个同事类发生了变化,通常需要与其他同事交互* 具体协调相应的同事对象来实现协作行为*/}}

抽象同事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lleague {//持有一个调停者对象private Mediator mediator;/*** 构造函数*/public Colleague(Mediator mediator){this.mediator = mediator;}/*** 获取当前同事类对应的调停者对象*/public Mediator getMediator() {return mediator;}}

具体同事类

public class ConcreteColleagueA extends Colleague {public ConcreteColleagueA(Mediator mediator) {super(mediator);}/*** 示意方法,执行某些操作*/public void operation(){//在需要跟其他同事通信的时候,通知调停者对象getMediator().changed(this);}
}
public class ConcreteColleagueB extends Colleague {public ConcreteColleagueB(Mediator mediator) {super(mediator);}/*** 示意方法,执行某些操作*/public void operation(){//在需要跟其他同事通信的时候,通知调停者对象getMediator().changed(this);}
}

具体案例
我们使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什么是同事类:有两个类A和B,类中各有一个数字,并且要保证类B中的数字永远是类A中数字的100倍。也就是说,当修改类A 的数时,将这个数字乘以100赋给类B,而修改类B时,要将数除以100赋给类A。类A类B互相影响,就称为同事类。代码如下:

package Mediator;abstract class AbstractColleague {protected int number;public int getNumber() {return number;}public void setNumber(int number) {this.number = number;}// 注意这里的参数不再是同事类,而是一个中介者public abstract void setNumber(int number, AbstractMediator am);
}class ColleagueA extends AbstractColleague {public void setNumber(int number, AbstractMediator am) {this.number = number;am.AaffectB();}
}class ColleagueB extends AbstractColleague {@Overridepublic void setNumber(int number, AbstractMediator am) {this.number = number;am.BaffectA();}
}abstract class AbstractMediator {protected AbstractColleague A;protected AbstractColleague B;public AbstractMediator(AbstractColleague a, AbstractColleague b) {A = a;B = b;}public abstract void AaffectB();public abstract void BaffectA();}class Mediator extends AbstractMediator {public Mediator(AbstractColleague a, AbstractColleague b) {super(a, b);}// 处理A对B的影响public void AaffectB() {int number = A.getNumber();B.setNumber(number * 100);}// 处理B对A的影响public void BaffectA() {int number = B.getNumber();A.setNumber(number / 100);}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bstractColleague collA = new ColleagueA();AbstractColleague collB = new ColleagueB();AbstractMediator am = new Mediator(collA, collB);System.out.println("==========通过设置A影响B==========");collA.setNumber(1000, am);System.out.println("collA的number值为:" + collA.getNumber());System.out.println("collB的number值为A的10倍:" + collB.getNumber());System.out.println("==========通过设置B影响A==========");collB.setNumber(1000, am);System.out.println("collB的number值为:" + collB.getNumber());System.out.println("collA的number值为B的0.1倍:" + collA.getNumber());}
}

结果:
==========通过设置A影响B==========
collA的number值为:1000
collB的number值为A的10倍:100000
==========通过设置B影响A==========
collB的number值为:1000
collA的number值为B的0.1倍:10

调停者模式的优点
  ●松散耦合
  调停者模式通过把多个同事对象之间的交互封装到调停者对象里面,从而使得同事对象之间松散耦合,基本上可以做到互补依赖。这样一来,同事对象就可以独立地变化和复用,而不再像以前那样“牵一处而动全身”了。
  ●集中控制交互
  多个同事对象的交互,被封装在调停者对象里面集中管理,使得这些交互行为发生变化的时候,只需要修改调停者对象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是已经做好的系统,那么就扩展调停者对象,而各个同事类不需要做修改。
  ●多对多变成一对多
  没有使用调停者模式的时候,同事对象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多对多的,引入调停者对象以后,调停者对象和同事对象的关系通常变成双向的一对多,这会让对象的关系更容易理解和实现。
调停者模式的缺点
  调停者模式的一个潜在缺点是,过度集中化。如果同事对象的交互非常多,而且比较复杂,当这些复杂性全部集中到调停者的时候,会导致调停者对象变得十分复杂,而且难于管理和维护。

以上内容来自平时所看书籍和网络资源整理测试所得,如有不完善之处,欢迎指正!

这篇关于Java设计模式(二十二)----调停者模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05545

相关文章

Spring三级缓存解决循环依赖的解析过程

《Spring三级缓存解决循环依赖的解析过程》:本文主要介绍Spring三级缓存解决循环依赖的解析过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循环依赖场景二、三级缓存定义三、解决流程(以ServiceA和ServiceB为例)四、关键机制详解五、设计约

spring IOC的理解之原理和实现过程

《springIOC的理解之原理和实现过程》:本文主要介绍springIOC的理解之原理和实现过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IoC 核心概念二、核心原理1. 容器架构2. 核心组件3. 工作流程三、关键实现机制1. Bean生命周期2.

解决tomcat启动时报Junit相关错误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org.junit.Test问题

《解决tomcat启动时报Junit相关错误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org.junit.Test问题》:本文主要介绍解决tomcat启动时报Junit相... 目录tomcat启动时报Junit相关错误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Gradle下如何搭建SpringCloud分布式环境

《Gradle下如何搭建SpringCloud分布式环境》:本文主要介绍Gradle下如何搭建SpringCloud分布式环境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 目录Gradle下搭建SpringCloud分布式环境1.idea配置好gradle2.创建一个空的gr

JVM垃圾回收机制之GC解读

《JVM垃圾回收机制之GC解读》:本文主要介绍JVM垃圾回收机制之GC,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死亡对象的判断算法1.1 引用计数算法1.2 可达性分析算法二、垃圾回收算法2.1 标记-清除算法2.2 复制算法2.3 标记-整理算法2.4

一文带你搞懂Redis Stream的6种消息处理模式

《一文带你搞懂RedisStream的6种消息处理模式》Redis5.0版本引入的Stream数据类型,为Redis生态带来了强大而灵活的消息队列功能,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RedisStream的6... 目录1. 简单消费模式(Simple Consumption)基本概念核心命令实现示例使用场景优缺点2

springboot集成Lucene的详细指南

《springboot集成Lucene的详细指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集成Lucene的详细指南,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 目录添加依赖创建配置类创建实体类创建索引服务类创建搜索服务类创建控制器类使用示例以下是 Spring

Java调用Python的四种方法小结

《Java调用Python的四种方法小结》在现代开发中,结合不同编程语言的优势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四种在Java中调用Python的方法,并推荐一种最常用且实用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 目录一、在Java类中直接执行python语句二、在Java中直接调用Python脚本三、使用Run

Java根据IP地址实现归属地获取

《Java根据IP地址实现归属地获取》Ip2region是一个离线IP地址定位库和IP定位数据管理框架,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如何使用Ip2region实现根据IP地址获取归属地,感兴趣... 目录一、使用Ip2region离线获取1、Ip2region简介2、导包3、下编程载xdb文件4、J

浅析如何使用xstream实现javaBean与xml互转

《浅析如何使用xstream实现javaBean与xml互转》XStream是一个用于将Java对象与XML之间进行转换的库,它非常简单易用,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XStream实现JavaBean与... 目录1. 引入依赖2. 定义 JavaBean3. JavaBean 转 XML4. XML 转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