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随想录 day18 第六章 二叉树part05

2024-03-12 15:28

本文主要是介绍代码随想录 day18 第六章 二叉树part05,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今日内容

●  513.找树左下角的值

●  112. 路径总和  113.路径总和ii

●  106.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105.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1. 找树左下角的值

  • 思路
    • 递归
      • 最后一行:
        • 找到深度最大的叶子节点,也就找到了最后一行
          • 找到所有叶子节点
            • 更新值为最新一层第一个出现的叶子节点的值
              • 最新一层:
                • 当前最深
              • 第一个出现的叶子节点
                • 当前最深一层的最左元素【整个递归遍历,左优先遍历的】
      • 最左边
        • 保证优先左边搜索即可
    • 层序
      • 遍历每一层
      • 对当前层的出现的第一个元素更新结果值
        • 当前层的出现的第一个元素:当前最新的左子树
        • 将当前层所有节点的子节点加入下一层的节点中
          • 遍历完当前层所有元素结束
            • 用一个数组来存储元素,要标记本轮需要遍历的元素个数
  • 题解
    • 递归

      func findBottomLeftValue(root *TreeNode) int {if root == nil {return 0}maxDepth, res := 0, 0var traversal func(node *TreeNode, depth int)traversal = func(node *TreeNode, depth int) {//终止条件, 找到叶子节点if node.Left == nil && node.Right == nil { //中//更新最大深度if depth > maxDepth {maxDepth = depthres = node.Val}return}if node.Left != nil { //左//depth++ //进入左孩子,深度+1//traversal(node.Left,depth)//depth-- //回溯,深度--traversal(node.Left, depth+1)}if node.Right != nil { //右//depth++ //进入右孩子,深度+1//traversal(node.Right,depth)//depth-- //回溯,深度--//隐藏回溯traversal(node.Right, depth+1)}}traversal(root, 1) //root的深度记为1return res
      }// 简化代码
      func findBottomLeftValue(root *TreeNode) int {maxDepth, res := 0, 0var traversal func(node *TreeNode, depth int)traversal = func(node *TreeNode, depth int) {if node == nil {return}//终止条件, 找到叶子节点if node.Left == nil && node.Right == nil && depth > maxDepth { //中//更新最大深度maxDepth = depthres = node.Valreturn}//隐藏回溯//左traversal(node.Left, depth+1)//右traversal(node.Right, depth+1)}traversal(root, 1) //root的深度记为1return res}
      
    • 迭代【层序遍历,BFS】

      func findBottomLeftValue(root *TreeNode) int {if root == nil {return 0}res := 0//深度遍历存储节点nodes := make([]*TreeNode, 0)nodes = append(nodes, root)for len(nodes) > 0 {nodesLen := len(nodes)//当前层//遍历当前层的所有元素, 并将当前层的所有子节点追到到数组中for i := 0; i < nodesLen; i++ {node := nodes[0]//当前层第一个节点nodes = nodes[1:]//弹出节点, 避免重复处理if i == 0 {//当前层第一个节点res = node.Val}if node.Left != nil {nodes = append(nodes, node.Left)}if node.Right != nil{nodes = append(nodes, node.Right)}}}return res
      }
      

2. 路径总和

关联 leetcode 112. 路径总和,和 113. 路径总和ii

  • 思路
    • 找到符合要求的一条路径即可
      • 找到一条直接返回
    • 递归
      • 直接深度遍历就可以【前中后序都可以】
      • 参数:
        • 根节点【出发点】
        • 计数器,该条路径上的数值总和
          • 如果还没走到叶子就 ≥ 目标值了
            • 直接回溯
      • 返回值
        • 找到的一条路径即可返回
      • 终止条件
        • 递加的逆向思考
          • 递减
          • 统一结果判断
            • 如果选用 递加 还要多比较一次最终值
            • 只用比较最终结果是否为0即可
        • 找到叶子节点且此时标记递减为0
    • 迭代
  • 题解
    • 递归

      • 112. 路径总和

        func traversal(node *TreeNode, targetSum int) bool {targetSum -= node.Valif node.Left == nil && node.Right == nil {//已经是叶子节点了return targetSum == 0}if node.Left != nil { //左孩子不为空, 向左递归//递归函数是有返回值的,如果递归函数返回true,说明找到了合适的路径,应该立刻返回。if traversal(node.Left, targetSum) {return true}}if node.Right != nil { //右孩子不为空, 向右递归//递归函数是有返回值的,如果递归函数返回true,说明找到了合适的路径,应该立刻返回。if traversal(node.Right, targetSum) {return true}}return false
        }
        func hasPathSum(root *TreeNode, targetSum int) bool {if root == nil {return false}return traversal(root, targetSum)
        }
        /* 在函数内实现递归逻辑 */
        func hasPathSum(root *TreeNode, targetSum int) bool {if root == nil {return false}targetSum-=root.Valif root.Left == nil && root.Right == nil {//已经是叶子节点了, 只用判断目标值是否刚好扣减到零return targetSum == 0}return hasPathSum(root.Left, targetSum)||hasPathSum(root.Right, targetSum)
        }
        
      • 113. 路径总和ii

        • 思路:路径总和ii要遍历整个树,找到所有路径,所以递归函数不要返回值!
        func pathSum(root *TreeNode, targetSum int) [][]int {rets := make([][]int, 0)ret := make([]int, 0)if root == nil {return rets}var traversal func(node *TreeNode, count int)traversal = func(node *TreeNode, count int) {leftNode := node.LeftrightNode := node.Rightif leftNode == nil && rightNode == nil && count == 0 {//这里直接使用 rets = append(rets, ret)//直接使用 rets = append(rets, ret) 会引入一个关键的问题://由于 Go 语言中的切片(slice)是对底层数组的引用,所以这样直接添加后,//rets 中的所有元素实际上都指向同一个 ret 底层数组。//因此,在后续的回溯过程中,当你修改 ret 时,之前添加到 rets 中的路径也会受到影响。tmp := make([]int, len(ret)) //这里重新声明一个数组来存储结果,与原有ret指向不同底层数组copy(tmp, ret)               //使用copy拷贝切片内容rets = append(rets, tmp)return}if leftNode == nil && rightNode == nil {return}if leftNode != nil { //左, 空节点不遍历leftNodeVal := leftNode.Valret = append(ret, leftNodeVal)traversal(node.Left, count-leftNodeVal)ret = ret[:len(ret)-1] //当前左孩子已经处理过了, 弹出避免重复处理}if rightNode != nil { //右, 空节点不遍历rightNodeVal := rightNode.Valret = append(ret, rightNodeVal)traversal(node.Right, count-rightNodeVal)ret = ret[:len(ret)-1] //当前右孩子已经处理过了, 弹出避免重复处理}}ret = append(ret, root.Val)traversal(root, targetSum-root.Val)return rets
        }
        
    • 迭代

      • 二刷再来

3.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关联 leetcode 106.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105.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本题算是比较难的二叉树题目了,大家先看视频来理解。

106.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105.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一起做,思路一样的

题目链接/文章讲解/视频讲解:https://programmercarl.com/0106.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html

  • 思路
    • 第一步:如果数组大小为零的话,说明是空节点了。
    • 第二步:如果不为空,那么取后序数组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根节点元素。
    • 第三步:找到后序数组最后一个元素在中序数组的位置,作为切割点
    • 第四步:切割中序数组,切成中序左数组和中序右数组 (顺序别搞反了,一定是先切中序数组)
    • 第五步:切割后序数组,切成后序左数组和后序右数组
    • 第六步:递归处理左区间和右区间
  • 题解
    • 106.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 后面再来优化执行时间
      func traversal(inorder []int, postorder []int) *TreeNode {nodesLen := len(inorder)// 第一步:如果数组大小为零的话,说明是空节点了。if nodesLen == 0 {return nil}// 第二步:如果不为空,那么取后序数组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根节点元素。root := &TreeNode{Val: postorder[nodesLen-1]}if len(inorder) == 1 {return root}// 第三步:找到后序数组最后一个元素在中序数组的位置,作为切割点midIdx := 0 // root 在中序中的位置for ; midIdx < nodesLen; midIdx++ {if inorder[midIdx] == root.Val {break}}// 第四步:切割中序数组,切成中序左数组和中序右数组 (顺序别搞反了,一定是先切中序数组)leftInorderSons := inorder[:midIdx]rightInorderSons := inorder[midIdx+1:]// 第五步:切割后序数组,切成后序左数组和后序右数组// 题目给出 数组由不同的值组成, 可以直接由节点值本身来切leftLastPostOrderIdx := 0for _, v := range postorder {if !slices.Contains(leftInorderSons, v) {break}leftLastPostOrderIdx++}leftPostorderSons := postorder[:leftLastPostOrderIdx]rightPostorderSons := postorder[leftLastPostOrderIdx : len(postorder)-1] //右孩子, 剔除中间节点// 第六步:递归处理左区间和右区间root.Left = traversal(leftInorderSons, leftPostorderSons)root.Right = traversal(rightInorderSons, rightPostorderSons)return root
      }
      func buildTree(inorder []int, postorder []int) *TreeNode {return traversal(inorder, postorder)
      }
    • 105.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 前序中序中的节点数量一定是一样的
      func buildTree(preorder []int, inorder []int) *TreeNode {if len(preorder) == 0 {return nil}// 找到中序的切分索引[根节点在中序中的位置]i := slices.Index(inorder, preorder[0])//左子树的个数: 计数从0开始, i个/*关键在与找到子树的节点个数*/// 切分中序lIn, rIn := inorder[:i], inorder[i+1:]// 切分前序// 剔除掉第一个中间节点, 往后数i个节点数就是 左子树的数量lPre, rPre := preorder[1:i+1], preorder[i+1:]return &TreeNode{Val:   preorder[0],Left:  buildTree(lPre, lIn),Right: buildTree(rPre, rIn),}
      }
      

9. 题外话

  • 构建二叉树
    • 前序和后序不能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因为没有中序遍历无法确定左右部分,也就是无法分割。
    • 构建二叉树时
      • 前序、中序只是对当前二叉树的序列排序
      • 包含的节点数量是一致的
  • 递归的处理
    • 返回值的选择
      • 如果需要搜索整棵二叉树且不用处理递归返回值,递归函数就不要返回值。(这种情况就是本文下半部分介绍的113.路径总和ii)
      • 如果需要搜索整棵二叉树且需要处理递归返回值,递归函数就需要返回值。 (这种情况我们在**236. 二叉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opens new window)**中介绍)
      • 如果要搜索其中一条符合条件的路径,那么递归一定需要返回值,因为遇到符合条件的路径了就要及时返回。112.路径总和
    • Ali给的建议
      • 在二叉树的深度遍历(DFS,包括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中,通常不需要给递归函数设置显式的返回值来获取遍历的结果。因为遍历过程本身可以通过参数传递(如栈、队列或者当前路径等)和全局变量(或闭包变量)来记录遍历结果。
      • 以下是一些情况说明:
        1. 无需返回值
          • 当我们只需要完成遍历过程,比如打印节点值、更新节点状态等操作,可以直接在递归函数内部处理,无须返回值。
          • 在使用递归遍历时,遍历结果通常是通过传入一个外部变量(例如上述例子中的 rets)来累加和收集的,递归函数本身并不返回最终结果。
        2. 需要返回值
          • 当我们需要获取特定信息,比如计算某个属性的最值、统计节点数量、查找某个节点是否存在等情况,这时递归函数可能需要返回一个布尔值或者其他类型的结果。
          •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希望递归函数返回一个中间结果(例如在分治算法中),也可能需要返回值。
      • 对于二叉树的深度遍历而言,大部分题目需求不需要递归函数返回值,而是通过参数传递的方式来收集遍历路径或其他信息。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是否需要返回值。

这篇关于代码随想录 day18 第六章 二叉树part05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01715

相关文章

Django开发时如何避免频繁发送短信验证码(python图文代码)

《Django开发时如何避免频繁发送短信验证码(python图文代码)》Django开发时,为防止频繁发送验证码,后端需用Redis限制请求频率,结合管道技术提升效率,通过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解耦业务逻辑... 目录避免频繁发送 验证码1. www.chinasem.cn避免频繁发送 验证码逻辑分析2. 避免频繁

精选20个好玩又实用的的Python实战项目(有图文代码)

《精选20个好玩又实用的的Python实战项目(有图文代码)》文章介绍了20个实用Python项目,涵盖游戏开发、工具应用、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使用Tkinter、PIL、OpenCV、Kivy等库... 目录① 猜字游戏② 闹钟③ 骰子模拟器④ 二维码⑤ 语言检测⑥ 加密和解密⑦ URL缩短⑧ 音乐播放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tenacity是一个专为Python设计的通用重试库,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用简单、清晰的方式,为任何可能失败的操作添加重试能力,下面我们就来看... 目录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 API 调用Tenacity 入门:一行代码实现优雅重试精细控制:让重试按我

Python实现MQTT通信的示例代码

《Python实现MQTT通信的示例代码》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实现MQTT通信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 目录1. 安装paho-mqtt库‌2. 搭建MQTT代理服务器(Broker)‌‌3. pytho

MySQL进行数据库审计的详细步骤和示例代码

《MySQL进行数据库审计的详细步骤和示例代码》数据库审计通过触发器、内置功能及第三方工具记录和监控数据库活动,确保安全、完整与合规,Java代码实现自动化日志记录,整合分析系统提升监控效率,本文给大... 目录一、数据库审计的基本概念二、使用触发器进行数据库审计1. 创建审计表2. 创建触发器三、Java

Java中调用数据库存储过程的示例代码

《Java中调用数据库存储过程的示例代码》本文介绍Java通过JDBC调用数据库存储过程的方法,涵盖参数类型、执行步骤及数据库差异,需注意异常处理与资源管理,以优化性能并实现复杂业务逻辑,感兴趣的朋友... 目录一、存储过程概述二、Java调用存储过程的基本javascript步骤三、Java调用存储过程示

Visual Studio 2022 编译C++20代码的图文步骤

《VisualStudio2022编译C++20代码的图文步骤》在VisualStudio中启用C++20import功能,需设置语言标准为ISOC++20,开启扫描源查找模块依赖及实验性标... 默认创建Visual Studio桌面控制台项目代码包含C++20的import方法。右键项目的属性:

MySQL数据库的内嵌函数和联合查询实例代码

《MySQL数据库的内嵌函数和联合查询实例代码》联合查询是一种将多个查询结果组合在一起的方法,通常使用UNION、UNIONALL、INTERSECT和EXCEPT关键字,下面:本文主要介绍MyS... 目录一.数据库的内嵌函数1.1聚合函数COUNT([DISTINCT] expr)SUM([DISTIN

Java实现自定义table宽高的示例代码

《Java实现自定义table宽高的示例代码》在桌面应用、管理系统乃至报表工具中,表格(JTable)作为最常用的数据展示组件,不仅承载对数据的增删改查,还需要配合布局与视觉需求,而JavaSwing... 目录一、项目背景详细介绍二、项目需求详细介绍三、相关技术详细介绍四、实现思路详细介绍五、完整实现代码

Go语言代码格式化的技巧分享

《Go语言代码格式化的技巧分享》在Go语言的开发过程中,代码格式化是一个看似细微却至关重要的环节,良好的代码格式化不仅能提升代码的可读性,还能促进团队协作,减少因代码风格差异引发的问题,Go在代码格式... 目录一、Go 语言代码格式化的重要性二、Go 语言代码格式化工具:gofmt 与 go fmt(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