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实现MACD指标计算:股票技术分析的利器系列(1)

2024-03-08 06:36

本文主要是介绍R语言,实现MACD指标计算:股票技术分析的利器系列(1),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R语言,实现MACD指标计算:股票技术分析的利器系列(1)

    • MACD指标
    • 代码
    • 完整代码
      • 介绍代码
        • EMA函数
        • calculate_DEA 函数
        • calculate_MACD 函数
    • 运行结果


MACD指标

先看看官方介绍:

MACD (平滑异同平均线)
指标说明
DIF线:收盘价短期、长期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间的差;
DEA线:DIF线的M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
MACD线:DIF线与DEA线的差,彩色柱状线;
参数:SHORT(短期)、LONG(长期)、M 天数,一般为12、26、9。
用法
1.DIF、DEA均为正,DIF向上突破DEA,买入信号;
2.DIF、DEA均为负,DIF向下跌破DEA,卖出信号;
3.DEA线与K线发生背离,行情反转信号;
4.分析MACD柱状线,由红变绿(正变负),卖出信号;由绿变红,买入信号。

算法解释:

DIF:EMA(CLOSE,SHORT)-EMA(CLOSE,LONG);
DEA:EMA(DIF,MID);
MACD:(DIF-DEA)*2,COLORSTICK;

优势:

优势描述
趋势跟踪能力强MACD能够帮助识别市场的趋势方向,尤其是短期和长期趋势的转折点。通过观察DIF和DEA线的交叉,可以提供买入和卖出的时机。
清晰的信号MACD的交叉点和柱状线的变化提供了清晰的交易信号,使得投资者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决策。
背离信号当DEA线与价格走势产生背离时,往往暗示着市场趋势即将发生变化,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及时的行动信号。
柱状线变化反映市场动能MACD柱状线的颜色变化反映了市场的动能变化,红色代表正能量增强,绿色代表负能量增强,这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市场情绪和力量的变化。

劣势:

劣势描述
滞后性MACD是一种滞后指标,它基于移动平均线的计算,因此在市场趋势发生变化之后才会发出信号,有时可能会错过市场的最佳买入或卖出时机。
假信号由于MACD的计算方式,有时会出现假信号,即在市场波动较大或横盘震荡时,可能会产生交叉但并未发生实际的趋势转折。
单一性MACD虽然能够提供趋势判断和交易信号,但它并不能完全覆盖市场的全部信息,投资者在使用时仍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技术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代码

完整代码

请将下面代码的 C:/Users/daoli/Desktop/stock_demo/MACD 替换你们自己的工作路径

# 设置工作目录为MACD文件夹
setwd("C:/Users/daoli/Desktop/stock_demo/MACD")
# 打印当前工作目录
print(getwd())# 导入stock_data.R中的函数和数据
source('stock_data.R')# 定义函数计算指数移动平均线(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EMA)
# 参数:
#   x: 输入数据
#   n: 平滑因子
# 返回值:
#   指数移动平均线
EMA <- function(x, n) {ema <- numeric(length(x))ema[1] <- x[1]alpha <- 2 / (n + 1)for (i in 2:length(x)) {ema[i] <- alpha * x[i] + (1 - alpha) * ema[i - 1]}return(ema)
}# 计算DIF指标
# 参数:
#   close: 收盘价数据
#   short: 短期平滑因子
#   long: 长期平滑因子
# 返回值:
#   DIF指标
calculate_DIF <- function(close, short, long) {dif <- EMA(close, short) - EMA(close, long)return(dif)
}# 计算DEA指标
# 参数:
#   dif: DIF指标数据
#   mid: 中期平滑因子
# 返回值:
#   DEA指标
calculate_DEA <- function(dif, mid) {dea <- EMA(dif, mid)return(dea)
}# 计算MACD指标
# 参数:
#   dif: DIF指标数据
#   dea: DEA指标数据
# 返回值:
#   MACD指标
calculate_MACD <- function(dif, dea) {macd <- (dif - dea) * 2return(macd)
}# 参数设置
SHORT <- 12
LONG <- 26
MID <- 9# 计算指标
dif <- calculate_DIF(stock_data$CLOSE, SHORT, LONG)
dea <- calculate_DEA(dif, MID)
macd <- calculate_MACD(dif, dea)# 将计算得到的指标合并到原始数据中
stock_data <- cbind(stock_data,DIF = round(dif, 2),DEA = round(dea, 2),MACD = round(macd, 2)
)# 根据日期字段倒序排列并展示数据
stock_data <-stock_data[order(stock_data$DATE, decreasing = TRUE), ]
View(stock_data)

介绍代码

EMA函数
# 定义函数计算指数移动平均线(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EMA)
# 参数:
#   x: 输入数据
#   n: 平滑因子
# 返回值:
#   指数移动平均线
EMA <- function(x, n) {ema <- numeric(length(x))ema[1] <- x[1]alpha <- 2 / (n + 1)for (i in 2:length(x)) {ema[i] <- alpha * x[i] + (1 - alpha) * ema[i - 1]}return(ema)
}
  1. EMA <- function(x, n) {: 这一行定义了一个函数 EMA,接受两个参数 xn,其中 x 是一个数值型向量,包含要计算EMA的数据,n 是一个整数,代表指数平滑的窗口大小。

  2. ema <- numeric(length(x)): 这一行创建了一个名为 ema 的空数值型向量,其长度与输入向量 x 的长度相同,用来存储计算得到的 EMA。

  3. ema[1] <- x[1]: 这一行将 ema 向量的第一个元素设置为输入向量 x 的第一个元素,作为初始值。

  4. alpha <- 2 / (n + 1): 这一行计算了一个常数 alpha,用于指数平滑计算中的权重。alpha 的计算公式为 2 / (n + 1),其中 n 是平滑窗口大小。

  5. for (i in 2:length(x)) {: 这一行开启了一个循环,从输入向量 x 的第二个元素开始,直到最后一个元素。

  6. ema[i] <- alpha * x[i] + (1 - alpha) * ema[i - 1]: 这一行计算了当前时刻 i 的 EMA,根据指数平滑的公式:新EMA值等于当前值乘以权重 alpha 再加上上一个EMA值乘以权重 (1 - alpha)

  7. return(ema): 这一行返回计算得到的 EMA 向量。

calculate_DEA 函数
calculate_DEA <- function(dif, mid) {dea <- EMA(dif, mid)return(dea)
}
  1. calculate_DIF <- function(close, short, long) {: 这一行定义了一个函数 calculate_DIF,接受三个参数:close 是一个数值型向量,包含股价收盘价的数据;shortlong 是两个整数,分别代表短期和长期的指数平滑窗口大小。

  2. dif <- EMA(close, short) - EMA(close, long): 这一行计算了两个不同长度的指数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差异值(DIF)。首先调用了之前定义的 EMA 函数来计算 close 向量的短期和长期EMA值,然后将短期EMA值减去长期EMA值得到差异值 dif

  3. return(dif): 这一行返回计算得到的差异值 dif

calculate_MACD 函数
calculate_MACD <- function(dif, dea) {macd <- (dif - dea) * 2return(macd)
}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函数 calculate_MACD,用于计算移动平均收敛-发散指标(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MACD)。下面是对每一行代码的解释:

  1. calculate_MACD <- function(dif, dea) {: 这一行定义了一个函数 calculate_MACD,接受两个参数:dif 是一个数值型向量,代表差异值;dea 也是一个数值型向量,代表差异值的指数移动平均线(DEA)。

  2. macd <- (dif - dea) * 2: 这一行计算了MACD值,首先从差异值 dif 中减去差异值的指数移动平均线 dea,然后将结果乘以2。

  3. return(macd): 这一行返回计算得到的MACD值。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篇关于R语言,实现MACD指标计算:股票技术分析的利器系列(1)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86317

相关文章

C++中unordered_set哈希集合的实现

《C++中unordered_set哈希集合的实现》std::unordered_set是C++标准库中的无序关联容器,基于哈希表实现,具有元素唯一性和无序性特点,本文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unorder... 目录一、概述二、头文件与命名空间三、常用方法与示例1. 构造与析构2. 迭代器与遍历3. 容量相关4

C++中悬垂引用(Dangling Reference) 的实现

《C++中悬垂引用(DanglingReference)的实现》C++中的悬垂引用指引用绑定的对象被销毁后引用仍存在的情况,会导致访问无效内存,下面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感兴趣... 目录悬垂引用的产生原因1. 引用绑定到局部变量,变量超出作用域后销毁2. 引用绑定到动态分配的对象,对象

SpringBoot基于注解实现数据库字段回填的完整方案

《SpringBoot基于注解实现数据库字段回填的完整方案》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如何基于注解实现数据库字段回填的相关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 目录数据库表pom.XMLRelationFieldRelationFieldMapping基础的一些代

Java 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

《Java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HashMap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通过哈希算法和扩容机制优化性能,负载因子与树化阈值平衡效率,是Java开发必备的高效数据结构,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概述:HashMap的宏观结构二、核心数据结构解析1. 数组(桶数组)2. 链表节点(Node

Java AOP面向切面编程的概念和实现方式

《JavaAOP面向切面编程的概念和实现方式》AOP是面向切面编程,通过动态代理将横切关注点(如日志、事务)与核心业务逻辑分离,提升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AOP面向切面编程的概... 目录一、AOP 是什么?二、AOP 的核心概念与实现方式核心概念实现方式三、Spring AOP 的关

从基础到高级详解Go语言中错误处理的实践指南

《从基础到高级详解Go语言中错误处理的实践指南》Go语言采用了一种独特而明确的错误处理哲学,与其他主流编程语言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Go语言中错误处理详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1 Go 错误处理哲学与核心机制1.1 错误接口设计1.2 错误与异常的区别2 错误创建与检查2.1 基础

Nginx分布式部署流程分析

《Nginx分布式部署流程分析》文章介绍Nginx在分布式部署中的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作用,用于分发请求、减轻服务器压力及解决session共享问题,涵盖配置方法、策略及Java项目应用,并提及分布式事... 目录分布式部署NginxJava中的代理代理分为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正向代理反向代理Nginx应用场景

Python实现字典转字符串的五种方法

《Python实现字典转字符串的五种方法》本文介绍了在Python中如何将字典数据结构转换为字符串格式的多种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内置的str()函数进行简单转换;其次利用ison.dumps()函数能够... 目录1、使用json模块的dumps方法:2、使用str方法:3、使用循环和字符串拼接:4、使用字符

Linux下利用select实现串口数据读取过程

《Linux下利用select实现串口数据读取过程》文章介绍Linux中使用select、poll或epoll实现串口数据读取,通过I/O多路复用机制在数据到达时触发读取,避免持续轮询,示例代码展示设... 目录示例代码(使用select实现)代码解释总结在 linux 系统里,我们可以借助 select、

Redis中的有序集合zset从使用到原理分析

《Redis中的有序集合zset从使用到原理分析》Redis有序集合(zset)是字符串与分值的有序映射,通过跳跃表和哈希表结合实现高效有序性管理,适用于排行榜、延迟队列等场景,其时间复杂度低,内存占... 目录开篇:排行榜背后的秘密一、zset的基本使用1.1 常用命令1.2 Java客户端示例二、z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