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检测-系列教程22:YOLOV5 源码解析12 (BottleneckCSP类、Conv类、Bottleneck类)

本文主要是介绍物体检测-系列教程22:YOLOV5 源码解析12 (BottleneckCSP类、Conv类、Bottleneck类),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物体检测-系列教程 总目录

有任何问题欢迎在下面留言
本篇文章的代码运行界面均在Pycharm中进行
本篇文章配套的代码资源已经上传
点我下载源码

16、BottleneckCSP类

16.1 BottleneckCSP类

位置:yolov5/models/common.py/BottleneckCSP类
CSP Bottleneck 项目地址

CSP (Cross Stage Partial) 网络结构中的BottleneckCSP模块,CSPNet是一种有效的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它通过部分连接不同阶段的特征来减少计算成本,同时保持或提高模型的性能,该架构在目标检测等计算机视觉任务中表现优异

class BottleneckCSP(nn.Module):def __init__(self, c1, c2, n=1, shortcut=True, g=1, e=0.5):  # ch_in, ch_out, number, shortcut, groups, expansionsuper(BottleneckCSP, self).__init__()c_ = int(c2 * e)  # hidden channelsself.cv1 = Conv(c1, c_, 1, 1)self.cv2 = nn.Conv2d(c1, c_, 1, 1, bias=False)self.cv3 = nn.Conv2d(c_, c_, 1, 1, bias=False)self.cv4 = Conv(2 * c_, c2, 1, 1)self.bn = nn.BatchNorm2d(2 * c_)  # applied to cat(cv2, cv3)self.act = nn.LeakyReLU(0.1, inplace=True)self.m = nn.Sequential(*[Bottleneck(c_, c_, shortcut, g, e=1.0) for _ in range(n)])def forward(self, x):y1 = self.cv3(self.m(self.cv1(x)))y2 = self.cv2(x)return self.cv4(self.act(self.bn(torch.cat((y1, y2), dim=1))))
  1. 继承nn.module
  2. 构造函数,传入6个参数:输入通道c1、输出通道c2、当前模块重复次数n、shortcut残差连接、分组卷积的组数g、扩展比例e(用于计算隐藏层通道数)
  3. 初始化
  4. 计算隐藏层的通道数c_,通过输出通道数c2乘以扩展比例e得到
  5. cv1 ,定义第1个卷积模块,包含二维卷积、批归一化、激活函数,将输入通道数从c1降维到c_,使用1x1卷积核,步长为1
  6. cv2 ,定义第2个卷积模块,和cv1一样,但是没有偏执
  7. cv3,定义第3个卷积模块,和cv2一样
  8. cv4,定义第4个卷积模块,用于将合并后的特征图从2 * c_降维到最终的输出通道数c2,使用1x1卷积核,步长为1
  9. bn,定义批归一化层
  10. act,激活函数为LeakyReLU,斜率为0.1,并使用就地操作以节省内存
  11. m,通过循环构建一个序列模块m,包含n个Bottleneck模块,每个模块的输入和输出通道数相同,都为c_,可以选择使用残差连接,分组数为g,扩展系数固定为1.0
  12. 前向传播,输入图像
  13. y1,经过cv1卷积模块后再经过n个Bottleneck模块,再经过cv3卷积模块
  14. y2,经过cv2卷积模块
  15. 将y1和y2的输出在第二个维度拼接后经过一个批归一化,在经过Leakyrelu激活函数,在经过cv4卷积模块,返回输出

这个BottleneckCSP类通过组合不同的卷积、激活和归一化层,以及巧妙的分割与合并特征图的策略,构建了一个BottleneckCSP模块,这种结构旨在提高模型的计算效率和表现力,常用于深度学习中的图像识别和处理任务中

16.2 Conv类

位置:yolov5/models/common.py/Conv类
这是一个标准的CNN,卷积、批归一化、激活函数,即卷积模块

class Conv(nn.Module):def __init__(self, c1, c2, k=1, s=1, p=None, g=1, act=True):  # ch_in, ch_out, kernel, stride, padding, groupssuper(Conv, self).__init__()self.conv = nn.Conv2d(c1, c2, k, s, autopad(k, p), groups=g, bias=False)self.bn = nn.BatchNorm2d(c2)self.act = nn.LeakyReLU(0.1, inplace=True) if act else nn.Identity()def forward(self, x):return self.act(self.bn(self.conv(x)))def fuseforward(self, x):return self.act(self.conv(x))
  1. 继承自nn.Module
  2. 构造函数,接收7个参数:c1输入通道、c2输出通道、k卷积核大小、s卷积步长、p卷积填充、g分组卷积的组数、act是否激活函数
  3. 定义一个二维卷积层,使用指定的输入输出通道数、卷积核大小、步长、填充和分组。调用autopad函数,根据卷积核大小和提供的填充参数计算自动填充的值
  4. 定义一个批归一化层
  5. 根据act值决定是否使用激活函数。如果act为True,则使用LeakyReLU激活函数,负斜率设置为0.1,并使用inplace=True以减少内存占用
  6. 前向传播
  7. 输入x通过卷积层、批量归一化层、激活函数,并返回结果
  8. 定义一个额外的前向传播函数fuseforward,其他都一样,不经过批量归一化层

16.3 Bottleneck类

位置:yolov5/models/common.py/Bottleneck类
这是一个Standard bottleneck,这种bottleneck结构在深度神经网络中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它可以有效减少参数数量,降低运算复杂度,同时尽可能保持网络性能

class Bottleneck(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c1, c2, shortcut=True, g=1, e=0.5):  # ch_in, ch_out, shortcut, groups, expansionsuper(Bottleneck, self).__init__()c_ = int(c2 * e)  # hidden channelsself.cv1 = Conv(c1, c_, 1, 1)self.cv2 = Conv(c_, c2, 3, 1, g=g)self.add = shortcut and c1 == c2def forward(self, x):return x + self.cv2(self.cv1(x)) if self.add else self.cv2(self.cv1(x))
  1. 继承nn.module
  2. 构造函数,传入输入通道c1、输出通道c2、是否进行残差连接shortcut、卷积层的分组数g、扩展因子e
  3. 初始化
  4. c_,计算中间层的通道数,这样做可以在不大幅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增加网络的宽度
  5. cv1,定义第1个卷积模块,卷积核为1*1,步长为1
  6. cv2,定义第2个卷积模块,将通道数返回至c2,使用3*3卷积核,步长为1,并根据g参数进行分组卷积操作。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增强网络的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分组卷积减少计算量
  7. add,判断是否执行残差连接,根据shortcut的值和c1和c2通道数是否相等来决定是否进行残差连接
  8. 前向传播
  9. 如果add值为true:输入数据经过cv1后再经过cv2后直接进行残差连接,返回输出;如果为False:则不进行残差连接

这篇关于物体检测-系列教程22:YOLOV5 源码解析12 (BottleneckCSP类、Conv类、Bottleneck类)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82386

相关文章

Java中Redisson 的原理深度解析

《Java中Redisson的原理深度解析》Redisson是一个高性能的Redis客户端,它通过将Redis数据结构映射为Java对象和分布式对象,实现了在Java应用中方便地使用Redis,本文... 目录前言一、核心设计理念二、核心架构与通信层1. 基于 Netty 的异步非阻塞通信2. 编解码器三、

Java 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

《Java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HashMap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通过哈希算法和扩容机制优化性能,负载因子与树化阈值平衡效率,是Java开发必备的高效数据结构,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概述:HashMap的宏观结构二、核心数据结构解析1. 数组(桶数组)2. 链表节点(Node

Java 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

《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虚拟线程是Java19中以预览特性形式引入,Java21起正式发布的轻量级线程,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虚拟线程简介1.1 什么是虚拟线程?1.2 为什么需要虚拟线程?二、虚拟线程与平台线程对比代码对比示例:三

一文解析C#中的StringSplitOptions枚举

《一文解析C#中的StringSplitOptions枚举》StringSplitOptions是C#中的一个枚举类型,用于控制string.Split()方法分割字符串时的行为,核心作用是处理分割后... 目录C#的StringSplitOptions枚举1.StringSplitOptions枚举的常用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Python函数的作用域规则和闭包是编程中的关键概念,它们决定了变量的访问和生命周期,: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1. 基础作用域访问示例1:访问全局变量示例2:访问外层函数变量2. 闭包基础示例3:简单闭包示例4

MyBatis延迟加载与多级缓存全解析

《MyBatis延迟加载与多级缓存全解析》文章介绍MyBatis的延迟加载与多级缓存机制,延迟加载按需加载关联数据提升性能,一级缓存会话级默认开启,二级缓存工厂级支持跨会话共享,增删改操作会清空对应缓... 目录MyBATis延迟加载策略一对多示例一对多示例MyBatis框架的缓存一级缓存二级缓存MyBat

前端缓存策略的自解方案全解析

《前端缓存策略的自解方案全解析》缓存从来都是前端的一个痛点,很多前端搞不清楚缓存到底是何物,:本文主要介绍前端缓存的自解方案,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为什么“清缓存”成了技术圈的梗二、先给缓存“把个脉”:浏览器到底缓存了谁?三、设计思路:把“发版”做成“自愈”四、代码

Java集合之Iterator迭代器实现代码解析

《Java集合之Iterator迭代器实现代码解析》迭代器Iterator是Java集合框架中的一个核心接口,位于java.util包下,它定义了一种标准的元素访问机制,为各种集合类型提供了一种统一的... 目录一、什么是Iterator二、Iterator的核心方法三、基本使用示例四、Iterator的工

全网最全Tomcat完全卸载重装教程小结

《全网最全Tomcat完全卸载重装教程小结》windows系统卸载Tomcat重新通过ZIP方式安装Tomcat,优点是灵活可控,适合开发者自定义配置,手动配置环境变量后,可通过命令行快速启动和管理... 目录一、完全卸载Tomcat1. 停止Tomcat服务2. 通过控制面板卸载3. 手动删除残留文件4.

Python的pandas库基础知识超详细教程

《Python的pandas库基础知识超详细教程》Pandas是Python数据处理核心库,提供Series和DataFrame结构,支持CSV/Excel/SQL等数据源导入及清洗、合并、统计等功能... 目录一、配置环境二、序列和数据表2.1 初始化2.2  获取数值2.3 获取索引2.4 索引取内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