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全面发展的高校教师——“计算机系统”课学习总结

2024-03-03 10:18

本文主要是介绍做一名全面发展的高校教师——“计算机系统”课学习总结,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以前听过陈老师和臧老师的报告,很想继续深入了解这两门内容跨度大,意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课。接到“导教班”通知,发现可以将两门课“一网打尽”,也很荣幸地被录取了。
  相对而言,“计算机问题求解”课程的内容熟悉一些,而“计算机系统”方面却不自信,尤其面向机器的那一端。工作以后在计算理论、软件设计方面做的工作多一些,底层的知识很生疏,再加上具体技术的发展很快,更新知识结构的愿望很强烈。再一个知道这门课注重与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的结合,对今后的工作而言,意义远非单纯学习计算组成、体系结构可比。因此,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产生软硬件系统之间的联系、学习教学方法成了我在这门课上的三大目标。
  课程学习的收获在于,知道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的不少死角,也就是在课程中不少听不懂的地方,大学毕业20年以来未再涉足的内容,作为一名教师,至少应该做到了解才对,导教班时间短,没有能通过课外的学习补上,这样的学习回去以后要实施。《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早就列入了读书计划,只是一拖再拖没有实施,听过了课,后续的学习自然会更加顺利。
  课程学习的第二个收获在于,确实了解了“系统级”的几门课之间的联系,不再以分立的角度去看待有关的问题。自己的教学工作偏向于软件技术,《代码之美》、《人月神话》之类的书籍也浏览过一些,培养出优秀的软件设计人员,对系统的理解非常重要。作为教师,不仅自己要能“出手就编出让计算机执行起来很舒服”的程序,而且也要具备将这种能力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在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内容、方法,以及老师加入的个人体会,将对我今后的工作起到作用。
  在整个导教班学习期间,我一直在思考我的工作定位。由于痛心于学生中为数不少的由于各种原因深陷迷茫而不投入学习,我在学习方法指导、义务解惑方面投入了不少精力,目标在于解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这是一个现行学校体制中很边缘,甚至就是一个另类的选择。听起来高尚,做起来不容易,不具备推广价值,有时甚至是不被人理解。利用一线教师的身份,去帮助学生走出成长的这一段历程中的迷茫,在我眼中,这样的工作甚至比做好课程建设更重要,尽管在不少人看来,这纯粹是“不务正业”。这项工作交给辅导员去做,他们不能和学习内容、行为结合起来,工作是空洞的;再一个途径就是李开复、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作者)等社会人士的;还有一些职场人士或培训机构进入学校,给学生讲各种成才的道路(这一部分的讲座水平、观点不一),惟独在校专业教师在所谓教学、科研的压力下不能深入到这项工作中,有很多的老师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这是一个让高校教师汗颜的一个事实。我们的学生就在眼前,你精心设计和准备的课程,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学习效果不能保证,除了继续在课程及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之外,掌握一些心理学原则,学习一些认知理论、关于学习的技术,对学生在所谓思想、一般的方法方面作出指导,这是必要的。在关注学生在“成才”和“做人”这两个方面,我认为专业教师太关注于将目光盯在“成才”,更狭窄地说,是盯在“成为专业人才”方面。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教师的工作不能局限在传统的教学、科研。我认为我所做的尝试会成为大学老师在这方面先行的经验,我将这种不被高校“主流”认可的工作继续下去。
  通过导教班,我反思了我在教学和课外辅导两方面的工作。
  我的教学工作,终极的目标是定在“教育”层次的,通过一门课,或者组织课外的学生社团,是要通过专业学习活动作为载体,深度影响学生的人生,这对于我在整个专业知识体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检讨的是,精力太多投入了如何让学生学起来,也制造了一些热闹的学习场面,谈及本职内的工作,还需要利用导教班的学习成果,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更富有效率,不能因为本份外的事,影响了本份内工作的质量。
  在课外辅导方面,包括注重专业核心能力的ACM竞赛,以及为数不少的同学热衷于应用开发的体验,我会继续依着学生的兴趣提供帮助。学生认为培养方案中的要求不能满足自己发展需要,我在课外学习指导的目标实际上在于要他们在课外有所体验之后再带回到培养方案中去。而导教班中展示出的各门课程的融合,以此形成我在知识之间交叉的能力,将有助于我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
  在当大学老师之初就有长者告诉我,要注意知识专和博方面的统一。在大学老师岗位上,围绕着科研,以及一门课的教学,这种钻研更多。而导教中的学习,让相关的知识扩展开来,关联起来,这是对一名大学老师很重要的事,也是我的收获,是我全面提高中的重要一个经历。

  以此作为总结。感谢臧斌宇老师的辛勤付出。


短训学习录系列博文目录:
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若干问题的思考——“计算机问题求解课”总结
做一名全面发展的高校教师——“计算机系统”课学习总结
短训学习录(九)——结业了
短训学习录(八)——快结业了
短训学习录(七)——感觉倒计时
短训学习录(六)——我为什么写作
短训学习录(五)——天晴了
短训学习录(四)——宽松却紧张的一天
短训学习录(三)——体会到上导教班的意义
短训学习录(二)——有兄弟不孤单
短训学习录(一)——喜欢简单的学生生活



这篇关于做一名全面发展的高校教师——“计算机系统”课学习总结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69314

相关文章

MySQL基本查询示例总结

《MySQL基本查询示例总结》:本文主要介绍MySQL基本查询示例总结,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Create插入替换Retrieve(读取)select(确定列)where条件(确定行)null查询order by语句li

重新对Java的类加载器的学习方式

《重新对Java的类加载器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介绍重新对Java的类加载器的学习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介绍1.1、简介1.2、符号引用和直接引用1、符号引用2、直接引用3、符号转直接的过程2、加载流程3、类加载的分类3.1、显示

Linux区分SSD和机械硬盘的方法总结

《Linux区分SSD和机械硬盘的方法总结》在Linux系统管理中,了解存储设备的类型和特性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存储介质(如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HDD)在性能、可靠性和适用场景上有着显著差异,本文... 目录一、lsblk 命令简介基本用法二、识别磁盘类型的关键参数:ROTA查询 ROTA 参数ROTA

MySQL主从同步延迟问题的全面解决方案

《MySQL主从同步延迟问题的全面解决方案》MySQL主从同步延迟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常见问题,会导致从库读取到过期数据,影响业务一致性,下面我将深入分析延迟原因并提供多层次的解决方案,需要的朋友可... 目录一、同步延迟原因深度分析1.1 主从复制原理回顾1.2 延迟产生的关键环节二、实时监控与诊断方案

Qt实现网络数据解析的方法总结

《Qt实现网络数据解析的方法总结》在Qt中解析网络数据通常涉及接收原始字节流,并将其转换为有意义的应用层数据,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详细步骤和示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1. 网络数据接收2. 缓冲区管理(处理粘包/拆包)3. 常见数据格式解析3.1 jsON解析3.2 XML解析3.3 自定义

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

《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Filter是一种拦截器,可以在请求到达Servl... 目录一、Filter(过滤器)1. Filter 的工作原理2. Filter 的配置与使用二、Listen

Python实现图片分割的多种方法总结

《Python实现图片分割的多种方法总结》图片分割是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它的目标是将图像划分为多个区域或者对象,本文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用的分割方法,大家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目录1. 基于传统图像处理的分割方法(1) 使用固定阈值分割图片(2) 自适应阈值分割(3) 使用图像边缘检测分割(4)

Windows Docker端口占用错误及解决方案总结

《WindowsDocker端口占用错误及解决方案总结》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Docker容器时,端口占用错误是开发和运维中常见且棘手的问题,本文将深入剖析该问题的成因,介绍如何通过查看端口分配... 目录引言Windows docker 端口占用错误及解决方案汇总端口冲突形成原因解析诊断当前端口情况解

java常见报错及解决方案总结

《java常见报错及解决方案总结》:本文主要介绍Java编程中常见错误类型及示例,包括语法错误、空指针异常、数组下标越界、类型转换异常、文件未找到异常、除以零异常、非法线程操作异常、方法未定义异常... 目录1. 语法错误 (Syntax Errors)示例 1:解决方案:2. 空指针异常 (NullPoi

Java反转字符串的五种方法总结

《Java反转字符串的五种方法总结》:本文主要介绍五种在Java中反转字符串的方法,包括使用StringBuilder的reverse()方法、字符数组、自定义StringBuilder方法、直接... 目录前言方法一:使用StringBuilder的reverse()方法方法二:使用字符数组方法三:使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