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解法汇总2583. 二叉树中的第 K 大层和

2024-02-23 22:04

本文主要是介绍​LeetCode解法汇总2583. 二叉树中的第 K 大层和,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链接:

力扣编程题-解法汇总_分享+记录-CSDN博客

GitHub同步刷题项目:

https://github.com/September26/java-algorithms

原题链接:. - 力扣(LeetCode)


描述:

给你一棵二叉树的根节点 root 和一个正整数 k 。

树中的 层和 是指 同一层 上节点值的总和。

返回树中第 k 大的层和(不一定不同)。如果树少于 k 层,则返回 -1 。

注意,如果两个节点与根节点的距离相同,则认为它们在同一层。

示例 1:

输入:root = [5,8,9,2,1,3,7,4,6], k = 2
输出:13
解释:树中每一层的层和分别是:
- Level 1: 5
- Level 2: 8 + 9 = 17
- Level 3: 2 + 1 + 3 + 7 = 13
- Level 4: 4 + 6 = 10
第 2 大的层和等于 13 。

示例 2:

输入:root = [1,2,null,3], k = 1
输出:3
解释:最大的层和是 3 。

提示:

  • 树中的节点数为 n
  • 2 <= n <= 105
  • 1 <= Node.val <= 106
  • 1 <= k <= n

解题思路:

构建一个数组,存放每个层级的值之和。

使用searchTreeNode方法进行深度搜索,传入参数为当前节点以及所在层级。

最后对层级数组进行排序,倒序取第k位即可。

代码: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struct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 : val(0), left(nullptr), right(nullptr) {}*     TreeNode(int x) : val(x), left(nullptr), right(nullptr) {}*     TreeNode(int x,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 val(x), left(left), right(right)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long long kthLargestLevelSum(TreeNode *root, int k){vector<long long> levelSum;searchTreeNode(levelSum, root, 0);sort(levelSum.begin(), levelSum.end());if (static_cast<int>(levelSum.size()) - k < 0){return -1;}return levelSum[levelSum.size() - k];}void searchTreeNode(vector<long long> &levelSum, TreeNode *root, int level){if (root == nullptr){return;}addLevelValue(levelSum, level, root->val);searchTreeNode(levelSum, root->left, level + 1);searchTreeNode(levelSum, root->right, level + 1);}void addLevelValue(vector<long long> &levelSum, int level, int value){if (level == levelSum.size()){levelSum.push_back(value);}else{levelSum[level] += value;}}
};

这篇关于​LeetCode解法汇总2583. 二叉树中的第 K 大层和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40064

相关文章

Android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方式汇总(附源码)

《Android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方式汇总(附源码)》在Android应用中,定时任务(ScheduledTask)的需求几乎无处不在:从定时刷新数据、定时备份、定时推送通知,到夜间静默下载、循环执行... 目录一、项目介绍1. 背景与意义二、相关基础知识与系统约束三、方案一:Handler.postDel

Pandas中统计汇总可视化函数plot()的使用

《Pandas中统计汇总可视化函数plot()的使用》Pandas提供了许多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其中plot()函数就是其可视化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Pandas中统计汇总可视化... 目录一、plot()函数简介二、plot()函数的基本用法三、plot()函数的参数详解四、使用pl

python获取网页表格的多种方法汇总

《python获取网页表格的多种方法汇总》我们在网页上看到很多的表格,如果要获取里面的数据或者转化成其他格式,就需要将表格获取下来并进行整理,在Python中,获取网页表格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就跟随小编... 目录1. 使用Pandas的read_html2. 使用BeautifulSoup和pandas3.

Java对象转换的实现方式汇总

《Java对象转换的实现方式汇总》:本文主要介绍Java对象转换的多种实现方式,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Java对象转换的多种实现方式1. 手动映射(Manual Mapping)2. Builder模式3. 工具类辅助映

Oracle数据库使用 listagg去重删除重复数据的方法汇总

《Oracle数据库使用listagg去重删除重复数据的方法汇总》文章介绍了在Oracle数据库中使用LISTAGG和XMLAGG函数进行字符串聚合并去重的方法,包括去重聚合、使用XML解析和CLO... 目录案例表第一种:使用wm_concat() + distinct去重聚合第二种:使用listagg,

Java 枚举的常用技巧汇总

《Java枚举的常用技巧汇总》在Java中,枚举类型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类型,允许定义一组固定的常量,默认情况下,toString方法返回枚举常量的名称,本文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在Jav... 目录一、枚举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枚举?2. 基本枚举示例3. 枚举的优势二、枚举的高级用法1. 枚举

哈希leetcode-1

目录 1前言 2.例题  2.1两数之和 2.2判断是否互为字符重排 2.3存在重复元素1 2.4存在重复元素2 2.5字母异位词分组 1前言 哈希表主要是适合于快速查找某个元素(O(1)) 当我们要频繁的查找某个元素,第一哈希表O(1),第二,二分O(log n) 一般可以分为语言自带的容器哈希和用数组模拟的简易哈希。 最简单的比如数组模拟字符存储,只要开26个c

poj 3974 and hdu 3068 最长回文串的O(n)解法(Manacher算法)

求一段字符串中的最长回文串。 因为数据量比较大,用原来的O(n^2)会爆。 小白上的O(n^2)解法代码:TLE啦~ #include<stdio.h>#include<string.h>const int Maxn = 1000000;char s[Maxn];int main(){char e[] = {"END"};while(scanf("%s", s) != EO

leetcode-24Swap Nodes in Pairs

带头结点。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public class ListNode {* int val;* ListNode next;* ListNode(int x) { val = x; }* }*/public class Solution {public ListNode swapPairs(L

leetcode-23Merge k Sorted Lists

带头结点。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public class ListNode {* int val;* ListNode next;* ListNode(int x) { val = x; }* }*/public class Solution {public ListNode mergeKL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