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xml非chunked模式

2024-02-15 22:58
文章标签 xml 模式 返回 chunked

本文主要是介绍返回xml非chunked模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与第三方合作的过程中,响应报文是xml格式的。最开始没有进行处理,对方收到的报文是chunked模式。对方说目前不支持这个模式,于是我就去寻找了什么叫chunked模式,以及怎么去避免使用这种模式。

      简单介绍一下chunked: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表示输出的内容长度不能确定,普通的静态页面、图片之类的基本上都用不到这个。
但动态页面就有可能会用到,但我也注意到大部分asp,php,asp.net动态页面输出的时候大部分还是使用Content-Length,没有使用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不过如果结合:Content-Encoding: gzip 使用的时候,Transfer-Encoding: chunked还是比较有用的。
记得以前实现:Content-Encoding: gzip 输出时,先把整个压缩后的数据写到一个很大的字节数组里(如 ByteArrayOutputStream),然后得到数组大小 -> Content-Length。
      如果结合Transfer-Encoding: chunked使用,就不必申请一个很大的字节数组了,可以一块一块的输出,更科学,占用资源更少。
这在http协议中也是个常见的字段,用于http传送过程的分块技术,原因是http服务器响应的报文长度经常是不可预测的,使用Content-length的实体搜捕并不是总是管用。
          分块技术的意思是说,实体被分成许多的块,也就是应用层的数据,TCP在传送的过程中,不对它们做任何的解释,而是把应用层产生数据全部理解成二进制流,然后按照MSS的长度切成一分一分的,一股脑塞到tcp协议栈里面去,而具体这些二进制的数据如何做解释,需要应用层来完成,所以在这之前,一快整体应用层的数据需要等它分成的所有TCP  segment到达对方,重新组装后,应用程序才使用自己的解码方法还原它们。
         HTTP1.1采用了持久的连接,也就是一次TCP的连接不马上释放,允许许多的请求跟响应在一个TCP的连接上发送,所以客户机与服务器需要某种方式来标示一个报文在哪里结束和在下一个报文在哪里开始。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呢content-length,但这只有当报文长度可以预先判断的时候才起作用,而对于动态的内容或者在发送数据前不能判定长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分块的方法来传送编码。     

Web服务器有时生成HTTPResponse无法在Header就确定消息大小的,这时一般来说服务器将不会提供Content-Length的头信息,而采用Chunked编码动态的提供body内容的长度。进行Chunked编码传输的HTTP Response会在消息头部设置: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表示Content Body将用Chunked编码传输内容。

        简而言之:在httpresponse传输过程中,不知道要传输的内容的具体大小,所以就采用chunked(分块)模式,这样,有点类似于流媒体的赶脚。一段一段的传输。


        那么,根据这个含义,想要去掉chunked模式,我们只需要把要传输的内容的大小告诉httpresponse即可了,就是:

        response.setContentLength(1000);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解决中文乱码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设置字符集编码

        response.setContentLength(rspString.length());//设置传输内容大小(注意:要在printWriter = response.getWriter();之前)

       //以下是将内容进行传输了
printWriter = response.getWriter();
printWriter.print(rspString);
printWriter.flush();
printWriter.close();

这篇关于返回xml非chunked模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12784

相关文章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解读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解读》:本文主要介绍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 目录1、迭代器(Iterator)1.1、结构1.2、常用方法1.3、本质1、解耦集合与遍历逻辑2、统一

Java 线程安全与 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

《Java线程安全与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文章主要讲解线程安全问题的五个成因(调度随机、变量修改、非原子操作、内存可见性、指令重排序)及解决方案,强调使用volatile关键字... 目录什么是线程安全线程安全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线程的调度是随机的多个线程对同一个变量进行修改线程的修改操

python删除xml中的w:ascii属性的步骤

《python删除xml中的w:ascii属性的步骤》使用xml.etree.ElementTree删除WordXML中w:ascii属性,需注册命名空间并定位rFonts元素,通过del操作删除属... 可以使用python的XML.etree.ElementTree模块通过以下步骤删除XML中的w:as

XML重复查询一条Sql语句的解决方法

《XML重复查询一条Sql语句的解决方法》文章分析了XML重复查询与日志失效问题,指出因DTO缺少@Data注解导致日志无法格式化、空指针风险及参数穿透,进而引发性能灾难,解决方案为在Controll... 目录一、核心问题:从SQL重复执行到日志失效二、根因剖析:DTO断裂引发的级联故障三、解决方案:修复

SpringBoot中使用Flux实现流式返回的方法小结

《SpringBoot中使用Flux实现流式返回的方法小结》文章介绍流式返回(StreamingResponse)在SpringBoot中通过Flux实现,优势包括提升用户体验、降低内存消耗、支持长连... 目录背景流式返回的核心概念与优势1. 提升用户体验2. 降低内存消耗3. 支持长连接与实时通信在Sp

Redis Cluster模式配置

《RedisCluster模式配置》:本文主要介绍RedisCluster模式配置,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分片 一、分片的本质与核心价值二、分片实现方案对比 ‌三、分片算法详解1. ‌范围分片(顺序分片)‌2. ‌哈希分片3. ‌虚

SpringBoot项目配置logback-spring.xml屏蔽特定路径的日志

《SpringBoot项目配置logback-spring.xml屏蔽特定路径的日志》在SpringBoot项目中,使用logback-spring.xml配置屏蔽特定路径的日志有两种常用方式,文中的... 目录方案一:基础配置(直接关闭目标路径日志)方案二:结合 Spring Profile 按环境屏蔽关

统一返回JsonResult踩坑的记录

《统一返回JsonResult踩坑的记录》:本文主要介绍统一返回JsonResult踩坑的记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统一返回jsonResult踩坑定义了一个统一返回类在使用时,JsonResult没有get/set方法时响应总结统一返回

MyBatis设计SQL返回布尔值(Boolean)的常见方法

《MyBatis设计SQL返回布尔值(Boolean)的常见方法》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MyBatis设计SQL返回布尔值(Boolean)的几种常见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 目录方案一:使用COUNT查询存在性(推荐)方案二:条件表达式直接返回布尔方案三:存在性检查(EXI

RabbitMQ工作模式中的RPC通信模式详解

《RabbitMQ工作模式中的RPC通信模式详解》在RabbitMQ中,RPC模式通过消息队列实现远程调用功能,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RabbitMQ工作模式之RPC通信模式,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RPC通信模式概述工作流程代码案例引入依赖常量类编写客户端代码编写服务端代码RPC通信模式概述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