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刷题笔记(7)——leetcode24、19、142、面试题02.07

2024-02-02 19:32

本文主要是介绍C++刷题笔记(7)——leetcode24、19、142、面试题02.07,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题目1:24.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法一:迭代法

解题思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ur表示当前到达的节点,每次需要交换cur后面的两个节点

cur后面没有节点或者只有一个节点,则没有更多的节点需要交换,此时结束交换。否则,获得cur后面的两个节点temp和temp1,通过更新节点的指针关系实现两两交换节点。

class Solution {
public:ListNode* swapPairs(ListNode* head) {ListNode* dummyHead = new ListNode(0);      // 设置一个虚拟头结点dummyHead->next = head;                     // 将虚拟头结点指向headListNode* cur = dummyHead;                  // 定义一个新的指针,指向虚拟头节点while (cur->next != nullptr && cur->next->next != nullptr) {   //指针的下一个节点和下下个节点都不为空ListNode* tmp = cur->next;              // 记录临时节点   相当于保存示例中的1ListNode* tmp1 = cur->next->next->next; // 记录临时节点   相当于保存实例中的3cur->next = cur->next->next;            // 步骤一cur->next->next = tmp;                  // 步骤二cur->next->next->next = tmp1;           // 步骤三cur = cur->next->next;                  // cur移动两位,准备下一轮交换}return dummyHead->next;}
};

解法二:递归法

先空着

题目2:19.删除链表的倒数第N个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法一:暴力解法

遍历链表得到其长度L,然后再对链表进行遍历操作,当遍历到L-n+1时就是要删除的节点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getLength(ListNode* head) {       //获取链表长度,链表从长度从1开始计算int length = 0;while (head) {length++;head = head->next;}return length;}ListNode* removeNthFromEnd(ListNode* head, int n) {     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0, head);       //定义虚拟头节点int length = getLength(head);ListNode* cur = dummy;for (int i = 1; i < length - n + 1; ++i) {cur = cur->next;}cur->next = cur->next->next;ListNode* ans = dummy->next;delete dummy;return ans;}
};

解法二:双指针法

定义fast指针和slow指针,初始值为虚拟头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需要找到倒数第n个节点的前一个节点,如果fast比slow超前n+1个节点,那么当fast遍历到链表的末尾时,slow就恰好处于倒数第n个节点。

为什么是n+1呢,因为只有这样同时移动的时候slow才能指向删除节点的上一个节点(方便做删除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ass Solution {
public:ListNode* removeNthFromEnd(ListNode* head, int n) {     ListNode* dummyHead = new ListNode(0, head);       //定义虚拟头节点dummyHead->next = head;ListNode* fast = dummyHead;ListNode* slow = dummyHead;while (n-- && fast != NULL) {            //fast先走n步fast = fast->next;}fast = fast->next;                       //fast再走一步,因为需要让slow指向删除节点的上一个节点while (fast != NULL) {                   //fast和slow一块移动,直到fast移动到NULLfast = fast->next;slow = slow->next;}slow->next = slow->next->next;delete dummyHead->next;}
};

题目3:142.环形链表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法:双指针法

解题思路:
首先要判断链表中是否有环;
如果有环,需要找到环的入口

判断链表中是否有环:
定义fast和slow两个指针,fast指针每次移动两个节点,slow指针每次移动一个节点,如果 fast 和 slow指针在途中相遇 ,说明这个链表有环。(如果有环就一定会相遇且在环中相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有环,找到环的入口:
假设从头结点到环形入口节点 的节点数为x。环形入口节点到 fast指针与slow指针相遇节点 节点数为y。 从相遇节点再到环形入口节点节点数为 z。 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相遇时,slow指针走过的节点数为:x + y,fast指针走过的节点数为:x + y + n (y + z),n为fast指针在环内走了n圈才遇到slow指针,(y+z)为一圈内节点的个数。

fast指针每次移动两个节点,slow指针每次移动一个节点,因此x + y = x + y + n (y + z),化简后再提一个(y + z)可得x = ( n - 1)( y + z) + z,即从链表头部到入环点的距离,等于从相遇点到入环点的距离加上(n-1)圈的环长。

因此就可以在相遇节点定义一个指针index1,在头节点定义一个指针index2,让index1和index2同时移动,每次移动一个节点, 它们相遇的地方就是环形入口的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代码随想录中还有更多细节解释,但是只要弄懂原理细节部分也都不难

在官方题解中,当fast和slow相遇时,定义了一个指针pre指向头节点,找pre和slow在环中的相遇处,原理也是同这种做法一样。

class Solution {
public:ListNode* detectCycle(ListNode* head) {ListNode* fast = head;                           //定义快慢指针ListNode* slow = head;while (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slow = slow->next;                           //慢指针每次移动一个节点fast = fast->next->next;                     //快指针每次移动二个节点if (slow == fast) {                          //快慢指针相遇ListNode* index1 = fast;                 //在相遇节点处定义index1ListNode* index2 = head;                 //在头节点处定义index2while (index1 != index2) {               //从相遇点和头节点处开始查找直至相遇index1 = index1->next;index2 = index2->next;}return index2;                           //index1和index2相遇处就是环形的入口节点}}return NULL;}
};

题目4:面试题02.07.链表相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法一:哈希集合

占位

解法二:双指针法

解题思路一:
代码随想录的解题思路是为两个链表分别定义两个指针,用这两个指针求两个链表的长度和长度的差值,然后将长的链表的指针移动到和短的链表末尾对齐的位置,最后遍历后面的链表比较两个指针是否相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ass Solution {
public:ListNode* getIntersectionNode(ListNode* headA, ListNode* headB) {ListNode* curA = headA;              //定义链表A的指针,指向头节点ListNode* curB = headB;              //定义链表B的指针,指向头节点int lenA = 0, lenB = 0;while (curA != NULL) {               //求链表A的长度lenA++;curA = curA->next;}while (curB != NULL) {               //求链表B的长度lenB++;curB = curB->next;}curA = headA;                        //指针重新指向头节点curB = headB;// 让curA为最长链表的头,lenA为其长度if (lenB > lenA) {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链表A始终为较长的那个swap(lenA, lenB);swap(curA, curB);}// 求长度差int gap = lenA - lenB;// 让curA和curB在同一起点上(相当于末尾位置对齐)while (gap--) {curA = curA->next;}// 遍历curA 和 curB,遇到相同则直接返回while (curA != NULL) {if (curA == curB) {return curA;}curA = curA->next; curB = curB->next;}return NULL;}
};

代码随想录的解法比较清晰,但是官方的实现更妙
解题思路二:
首先为两个链表headA和headB分别创建两个指针pA和pB,指向其头节点,两个指针依次遍历两个链表,如果指针pA为空,则将指针pA移到链表headB的头节点;如果指针pB为空,则将指针pB移到链表headA 的头节点,当指针pA和pB指向同一个节点或者都为空时,返回它们指向的节点或者nu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ass Solution {
public:ListNode* getIntersectionNode(ListNode* headA, ListNode* headB) {if (headA == nullptr || headB == nullptr) {           //有链表为空,则一定不相交return nullptr;}ListNode* pA = headA, * pB = headB;                   //分别定义链表的指针,指向头节点while (pA != pB) {                                    //遍历链表pA = pA == nullptr ? headB : pA->next;            //如果指针pA不为空,则将指针pA移到下一个节点;如果指针pA为空,则将指针pA移到链表headB的头节点;pB = pB == nullptr ? headA : pB->next;            //最后两个指针相遇时就是相交的地方}return pA;}
};

这篇关于C++刷题笔记(7)——leetcode24、19、142、面试题02.07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71731

相关文章

C++统计函数执行时间的最佳实践

《C++统计函数执行时间的最佳实践》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性能分析是优化程序的重要环节,了解函数的执行时间分布对于识别性能瓶颈至关重要,本文将分享一个C++函数执行时间统计工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前言工具特性核心设计1. 数据结构设计2. 单例模式管理器3. RAII自动计时使用方法基本用法高级用法

深入解析C++ 中std::map内存管理

《深入解析C++中std::map内存管理》文章详解C++std::map内存管理,指出clear()仅删除元素可能不释放底层内存,建议用swap()与空map交换以彻底释放,针对指针类型需手动de... 目录1️、基本清空std::map2️、使用 swap 彻底释放内存3️、map 中存储指针类型的对象

C++ STL-string类底层实现过程

《C++STL-string类底层实现过程》本文实现了一个简易的string类,涵盖动态数组存储、深拷贝机制、迭代器支持、容量调整、字符串修改、运算符重载等功能,模拟标准string核心特性,重点强... 目录实现框架一、默认成员函数1.默认构造函数2.构造函数3.拷贝构造函数(重点)4.赋值运算符重载函数

C++ vector越界问题的完整解决方案

《C++vector越界问题的完整解决方案》在C++开发中,std::vector作为最常用的动态数组容器,其便捷性与性能优势使其成为处理可变长度数据的首选,然而,数组越界访问始终是威胁程序稳定性的... 目录引言一、vector越界的底层原理与危害1.1 越界访问的本质原因1.2 越界访问的实际危害二、基

Python学习笔记之getattr和hasattr用法示例详解

《Python学习笔记之getattr和hasattr用法示例详解》在Python中,hasattr()、getattr()和setattr()是一组内置函数,用于对对象的属性进行操作和查询,这篇文章... 目录1.getattr用法详解1.1 基本作用1.2 示例1.3 原理2.hasattr用法详解2.

c++日志库log4cplus快速入门小结

《c++日志库log4cplus快速入门小结》文章浏览阅读1.1w次,点赞9次,收藏44次。本文介绍Log4cplus,一种适用于C++的线程安全日志记录API,提供灵活的日志管理和配置控制。文章涵盖... 目录简介日志等级配置文件使用关于初始化使用示例总结参考资料简介log4j 用于Java,log4c

C++归并排序代码实现示例代码

《C++归并排序代码实现示例代码》归并排序将待排序数组分成两个子数组,分别对这两个子数组进行排序,然后将排序好的子数组合并,得到排序后的数组,:本文主要介绍C++归并排序代码实现的相关资料,需要的... 目录1 算法核心思想2 代码实现3 算法时间复杂度1 算法核心思想归并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方式,需要用

C++11范围for初始化列表auto decltype详解

《C++11范围for初始化列表autodecltype详解》C++11引入auto类型推导、decltype类型推断、统一列表初始化、范围for循环及智能指针,提升代码简洁性、类型安全与资源管理效... 目录C++11新特性1. 自动类型推导auto1.1 基本语法2. decltype3. 列表初始化3

C++11右值引用与Lambda表达式的使用

《C++11右值引用与Lambda表达式的使用》C++11引入右值引用,实现移动语义提升性能,支持资源转移与完美转发;同时引入Lambda表达式,简化匿名函数定义,通过捕获列表和参数列表灵活处理变量... 目录C++11新特性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左值 / 右值常见的左值和右值移动语义移动构造函数移动复制运算符

C++中detach的作用、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C++中detach的作用、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关于C++中的detach,它主要涉及多线程编程中的线程管理,理解detach的作用、使用场景以及注意事项,对于写出高效、安全的多线程程序至关重要,下... 目录一、什么是join()?它的作用是什么?类比一下:二、join()的作用总结三、join()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