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G0和G1指令:C++中的实现与激光雕刻应用

2024-02-01 04:36

本文主要是介绍深入理解G0和G1指令:C++中的实现与激光雕刻应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系列文章

  • ⭐深入理解G0和G1指令:C++中的实现与激光雕刻应用
  • ⭐基于二值化图像转GCode的单向扫描实现
  • ⭐基于二值化图像转GCode的双向扫描实现
  • ⭐基于二值化图像转GCode的斜向扫描实现
  • 基于二值化图像转GCode的螺旋扫描实现
  • 基于OpenCV灰度图像转GCode的单向扫描实现
  • 基于OpenCV灰度图像转GCode的双向扫描实现
  • 基于OpenCV灰度图像转GCode的斜向扫描实现
  • 基于OpenCV灰度图像转GCode的螺旋扫描实现

激光雕刻单向扫描
激光雕刻单向扫描仿真
激光雕刻双向扫描
激光雕刻双向扫描仿真
激光雕刻斜向扫描

激光雕刻单向斜向扫描仿真

激光雕刻双向斜向扫描仿真
激光雕刻螺旋扫描

激光雕刻螺旋扫描仿真


  • 深入理解G0和G1指令:C++中的实现与激光雕刻应用
    • G0和G1概述
      • G0:快速移动
      • G1:线性插补运动
    • C++实现示例
    • 使用示例
    • 优化
    • 总结

深入理解G0和G1指令:C++中的实现与激光雕刻应用

在激光雕刻领域,G0和G1指令是至关重要的命令,用于控制激光雕刻机的运动。在本篇博客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个指令的意义,并展示一个用C++23实现的简单示例。

G0和G1概述

G0和G1是G代码中的两种基本运动指令,广泛应用于激光雕刻等领域。它们分别代表了快速移动和线性插补运动。

G0:快速移动

快速运动是激光器在不进行切割或雕刻的情况下以较高的速度快速移动到目标位置。这是一种非加工移动,通常用于快速定位或避免工件碰撞。

G1:线性插补运动

G1指令用于进行线性插补运动,即在两个点之间以较慢的速度沿直线路径移动。这是实际的切削或激光刻蚀运动,用于加工工件表面。

C++实现示例

在 2D 激光雕刻领域,通常只需关注 G0 和 G1 指令,他们的格式如下:

Rapid Linear Motion — G0

G0 [X<pos>] [Y<pos>] [S<power>]

Linear Motion at Feed Rate — G1

G1 [X<pos>] [Y<pos>] [S<power>]

其中,X、Y 是坐标轴的数值,表示激光器在各个轴上的目标位置。

通过在运动控制程序中使用 G1 或 G0 指令,可以控制激光器的运动,实现进给运动或快速运动,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指令。

S 表示激光器功率,激光器区间值范围 [0,1000]。

注意:每个行业不同,指令的定义略有不同。
例如 3D打印领域 添加一个层(Layer)的概念,他们就会存在 Z 轴,那么他们的指令就如下:
G0 [E<pos>] [F<rate>] [S<power>] [X<pos>] [Y<pos>] [Z<pos>]
G1 [E<pos>] [F<rate>] [S<power>] [X<pos>] [Y<pos>] [Z<pos>]
具体的格式可能因运动控制系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查阅相应运动控制系统的文档以获取准确的指令格式信息。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C++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结构体和可选值(optional)来表示G0和G1指令:

#include <optional>
#include <string>
#include <format>struct G0 {std::optional<float> x, y;std::optional<int> s;std::string toString() {std::string command = "G0";if(x.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X{:.3f}", x.value());}if(y.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Y{:.3f}", y.value());}if(s.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S{:d}", s.value());}return command;}explicit operator std::string() const {std::string command = "G0";if(x.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X{:.3f}", x.value());}if(y.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Y{:.3f}", y.value());}if(s.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S{:d}", s.value());}return command;}
};struct G1 {std::optional<float> x, y;std::optional<int> s;std::string toString() {std::string command = "G1";if(x.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X{:.3f}", x.value());}if(y.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Y{:.3f}", y.value());}if(s.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S{:d}", s.value());}return command;}explicit operator std::string() const {std::string command = "G1";if(x.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X{:.3f}", x.value());}if(y.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Y{:.3f}", y.value());}if(s.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S{:d}", s.value());}return command;}
};

这个示例使用了C++中的结构体和可选值,使得G0和G1指令的参数可以选择性地存在。这种设计符合G代码的灵活性,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并非所有的参数都是必需的。

使用示例

下面是一个使用这些结构体的简单示例:

#include <optional>
#include <string>
#include <print>struct G0 {std::optional<float> x, y;std::optional<int> s;std::string toString() {std::string command = "G0";if(x.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X{:.3f}", x.value());}if(y.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Y{:.3f}", y.value());}if(s.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S{:d}", s.value());}return command;}explicit operator std::string() const {std::string command = "G0";if(x.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X{:.3f}", x.value());}if(y.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Y{:.3f}", y.value());}if(s.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S{:d}", s.value());}return command;}
};struct G1 {std::optional<float> x, y;std::optional<int> s;std::string toString() {std::string command = "G1";if(x.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X{:.3f}", x.value());}if(y.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Y{:.3f}", y.value());}if(s.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S{:d}", s.value());}return command;}explicit operator std::string() const {std::string command = "G1";if(x.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X{:.3f}", x.value());}if(y.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Y{:.3f}", y.value());}if(s.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S{:d}", s.value());}return command;}
};int main()
{std::println("{}", G0{0,0,0}.toString());std::println("{}", G1{6,std::nullopt,1000}.toString());return 0;
}

打印输出:

G0 X0.000 Y0.000 S0
G1 X6.000 S1000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创建G0和G1指令对象,并输出它们的字符串表示形式。这样的设计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方便地构建和修改G代码指令。

优化

如果需要生成更简短 GCode ,例如没有小数时,就不需要打印出精度信息。

使用以下代码

if (x.has_value()) {if (std::floor(x.value()) == x.value()) {// 如果浮点数没有小数点,不输出精度command += std::format(" X{:.0f}", x.value());} else {// 有小数点时输出指定精度command += std::format(" X{:.3f}", x.value());}
}

替换

if(x.has_value()) {command += std::format(" X{:.3f}", x.value());
}

完成 x 成员替换后,类似的 y 成员部分也需要替换。

这样替换后,最后输出

G0 X0 Y0 S0
G1 X6 S1000

总结

通过这篇博客,我们深入了解了G0和G1指令在激光雕刻中的重要性,并展示了一个简单的C++实现示例。这种设计可以在实际的激光雕刻应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为工程师和编程人员提供了更灵活、更可读的代码。在未来的激光加工领域中,这样的设计模式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以满足更复杂的加工需求。下一篇文章将学习二值化图像转GCode,并实际应用刚刚学到的G0和G1知识。

这篇关于深入理解G0和G1指令:C++中的实现与激光雕刻应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66096

相关文章

基于Redisson实现分布式系统下的接口限流

《基于Redisson实现分布式系统下的接口限流》在高并发场景下,接口限流是保障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利用Redisson结合Redis实现分布式环境下的接口限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 目录分布式限流的核心挑战基于 Redisson 的分布式限流设计思路实现步骤引入依赖定义限流注解实现

SpringBoot实现虚拟线程的方案

《SpringBoot实现虚拟线程的方案》Java19引入虚拟线程,本文就来介绍一下SpringBoot实现虚拟线程的方案,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 目录什么是虚拟线程虚拟线程和普通线程的区别SpringBoot使用虚拟线程配置@Async性能对比H

基于Python实现进阶版PDF合并/拆分工具

《基于Python实现进阶版PDF合并/拆分工具》在数字化时代,PDF文件已成为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一款简单易用的PDF工具,帮助用户轻松完成PDF文件的合并与拆分操作... 目录工具概述环境准备界面说明合并PDF文件拆分PDF文件高级技巧常见问题完整源代码总结在数字化时代,PD

Python实现Word转PDF全攻略(从入门到实战)

《Python实现Word转PDF全攻略(从入门到实战)》在数字化办公场景中,Word文档的跨平台兼容性始终是个难题,而PDF格式凭借所见即所得的特性,已成为文档分发和归档的标准格式,下面小编就来和大... 目录一、为什么需要python处理Word转PDF?二、主流转换方案对比三、五套实战方案详解方案1:

SpringBoot集成EasyExcel实现百万级别的数据导入导出实践指南

《SpringBoot集成EasyExcel实现百万级别的数据导入导出实践指南》本文将基于开源项目springboot-easyexcel-batch进行解析与扩展,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在SpringBo... 目录项目结构概览核心依赖百万级导出实战场景核心代码效果百万级导入实战场景监听器和Service(核心

C# async await 异步编程实现机制详解

《C#asyncawait异步编程实现机制详解》async/await是C#5.0引入的语法糖,它基于**状态机(StateMachine)**模式实现,将异步方法转换为编译器生成的状态机类,本... 目录一、async/await 异步编程实现机制1.1 核心概念1.2 编译器转换过程1.3 关键组件解析

Java Stream 的 Collectors.toMap高级应用与最佳实践

《JavaStream的Collectors.toMap高级应用与最佳实践》文章讲解JavaStreamAPI中Collectors.toMap的使用,涵盖基础语法、键冲突处理、自定义Map... 目录一、基础用法回顾二、处理键冲突三、自定义 Map 实现类型四、处理 null 值五、复杂值类型转换六、处理

基于Python Playwright进行前端性能测试的脚本实现

《基于PythonPlaywright进行前端性能测试的脚本实现》在当今Web应用开发中,性能优化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laywright构建一个自动化性能测试工具,希望... 目录引言工具概述整体架构核心实现解析1. 浏览器初始化2. 性能数据收集3. 资源分析4. 关键性能指

使用Redis快速实现共享Session登录的详细步骤

《使用Redis快速实现共享Session登录的详细步骤》在Web开发中,Session通常用于存储用户的会话信息,允许用户在多个页面之间保持登录状态,Redis是一个开源的高性能键值数据库,广泛用于... 目录前言实现原理:步骤:使用Redis实现共享Session登录1. 引入Redis依赖2. 配置R

SpringBoot实现RSA+AES自动接口解密的实战指南

《SpringBoot实现RSA+AES自动接口解密的实战指南》在当今数据泄露频发的网络环境中,接口安全已成为开发者不可忽视的核心议题,RSA+AES混合加密方案因其安全性高、性能优越而被广泛采用,本... 目录一、项目依赖与环境准备1.1 Maven依赖配置1.2 密钥生成与配置二、加密工具类实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