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learnOpenGL-高级OpenGL-高级数据、高级glsl

2024-01-30 16:52

本文主要是介绍(自用)learnOpenGL-高级OpenGL-高级数据、高级glsl,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高级数据

这一节中,我们将讨论一些更有意思的缓冲函数,以及我们该如何使用纹理对象来储存大量的数据(纹理的部分还没有完成)。

先来回顾一下之前有关的缓冲内存,OpenGL中的缓冲只是一个管理特定内存块的对象,没有其它更多的功能了。在我们将它绑定到一个缓冲目标(Buffer Target)时,我们才赋予了其意义。当我们绑定一个缓冲到GL_ARRAY_BUFFER时,它就是一个顶点数组缓冲,但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将其绑定到GL_ELEMENT_ARRAY_BUFFER。OpenGL内部会为每个目标储存一个缓冲,并且会根据目标的不同,以不同的方式处理缓冲。

就像是VBO是在array-buffer上,EBO是在element-buffer上。

然后通过bufferdata来填充数据。

除了使用一次函数调用填充整个缓冲之外,我们也可以使用glBufferSubData,填充缓冲的特定区域。这个函数需要一个缓冲目标、一个偏移量、数据的大小和数据本身作为它的参数。

这个函数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偏移量,指定从何处开始填充这个缓冲。这能够让我们插入或者更新缓冲内存的某一部分。要注意的是,缓冲需要有足够的已分配内存,所以对一个缓冲调用glBufferSubData之前必须要先调用glBufferData。

这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可以在渲染过程中去修改参数

glBufferSubData(GL_ARRAY_BUFFER, 24, sizeof(data), &data); // 范围: [24, 24 + sizeof(data)]

将数据导入缓冲的另外一种方法是,请求缓冲内存的指针,直接将数据复制到缓冲当中。通过调用glMapBuffer函数,OpenGL会返回当前绑定缓冲的内存指针,供我们操作:

float data[] = {0.5f, 1.0f, -0.35f...
};
glBindBuffer(GL_ARRAY_BUFFER, buffer);
// 获取指针
void *ptr = glMapBuffer(GL_ARRAY_BUFFER, GL_WRITE_ONLY);
// 复制数据到内存
memcpy(ptr, data, sizeof(data));
// 记得告诉OpenGL我们不再需要这个指针了
glUnmapBuffer(GL_ARRAY_BUFFER);

如果要直接映射数据到缓冲,而不事先将其存储到临时内存中,glMapBuffer这个函数会很有用。比如说,你可以从文件中读取数据,并直接将它们复制到缓冲内存中。

分批顶点属性(储存顶点数据的两种方法)

通过glVertexAttribPointer,我们能够指定顶点数组缓冲内容的属性布局。不过呢,现在数据存放的方式是 一个顶点的位置等属性都放在一起。

我们还可以把顶点的位置放一起,法向放一起,纹理坐标放一起。使用glbuffersubdata

float positions[] = { ... };
float normals[] = { ... };
float tex[] = { ... };
// 填充缓冲
glBufferSubData(GL_ARRAY_BUFFER, 0, sizeof(positions), &positions);
glBufferSubData(GL_ARRAY_BUFFER, sizeof(positions), sizeof(normals), &normals);
glBufferSubData(GL_ARRAY_BUFFER, sizeof(positions) + sizeof(normals), sizeof(tex), &tex);

也就是当有这种分散的数据的时候,用这个更方便。

顶点属性也需要改变

glVertexAttribPointer(0, 3, GL_FLOAT, GL_FALSE, 3 * sizeof(float), 0);  
glVertexAttribPointer(1, 3, GL_FLOAT, GL_FALSE, 3 * sizeof(float), (void*)(sizeof(positions)));  
glVertexAttribPointer(2, 2, GL_FLOAT, GL_FALSE, 2 * sizeof(float), (void*)(sizeof(positions) + sizeof(normals)));

注意stride参数等于顶点属性的大小,因为下一个顶点属性向量能在3个(或2个)分量之后找到。

复制缓冲

当你的缓冲已经填充好数据之后,你可能会想与其它的缓冲共享其中的数据,或者想要将缓冲的内容复制到另一个缓冲当中。glCopyBufferSubData能够让我们相对容易地从一个缓冲中复制数据到另一个缓冲中。

glsl的内建变量

我们在写顶点和片段的时候已经碰到了内建变量了一个是gl_position和gl_fragcoord

不过在顶点着色器中还有其他的。

gl_PointSize

在loop中draw中我们一般都是用gl_triangls画三角形,我们可以用gl_point来画点,那么就需要在顶点着色器里面设置这个点的大小。

不过在顶点着色器中修改点的大小首先需要开启修改功能,然后再修改。

glEnable(GL_PROGRAM_POINT_SIZE);...
void main()
{gl_Position = projection * view * model * vec4(aPos, 1.0);    gl_PointSize = gl_Position.z;    
}

例如将点的大小设置为裁剪空间位置的z值,也就是顶点距观察者的距离。点的大小会随着观察者距顶点距离变远而增大。这一点再粒子生成的技术中很有意思。

gl_VertexID

gl_Position和gl_PointSize都是输出变量,因为它们的值是作为顶点着色器的输出被读取的。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写入,来改变结果。顶点着色器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输入变量,我们只能对它进行读取,它叫做gl_VertexID。

整型变量gl_VertexID储存了正在绘制顶点的当前ID。当(使用glDrawElements)进行索引渲染的时候,这个变量会存储正在绘制顶点的当前索引。当(使用glDrawArrays)不使用索引进行绘制的时候,这个变量会储存从渲染调用开始的已处理顶点数量。

虽然现在它没有什么具体的用途,但知道我们能够访问这个信息总是好的。

gl_FragCoord

这个就是片段在viewpoint的坐标位置,z也就是对应的深度值。

我们现在来修改下x,y来实现一些其他效果。

gl_FragCoord的x和y分量是片段的窗口空间(Window-space)坐标,其原点为窗口的左下角。我们已经使用glViewport设定了一个800x600的窗口了,所以片段窗口空间坐标的x分量将在0到800之间,y分量在0到600之间。

通过利用片段着色器,我们可以根据片段的窗口坐标,计算出不同的颜色。gl_FragCoord的一个常见用处是用于对比不同片段计算的视觉输出效果,这在技术演示中可以经常看到。比如说,我们能够将屏幕分成两部分,在窗口的左侧渲染一种输出,在窗口的右侧渲染另一种输出。下面这个例子片段着色器会根据窗口坐标输出不同的颜色:

void main()
{             if(gl_FragCoord.x < 400)FragColor = vec4(1.0, 0.0, 0.0, 1.0);elseFragColor = vec4(0.0, 1.0, 0.0, 1.0);        
}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用两个不同的着色器,在屏幕的两边测试不同的光照技巧。

gl_FrontFacing

在面剔除里面提到了一个面的正向面和背向面,这里的gl_frontfacing就可以告诉我们现在这个面是正还是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个bool值来实现一个面的正背面的不同效果。

gl_FragDepth

在刚刚的fragcoord中,我们只能读取,不能修改。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其他想法来修改的。

gl_fragdepth如果我们不去写入值的话,在输出的时候就会自动提取coord中的z。

然而,由我们自己设置深度值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只要我们在片段着色器中对gl_FragDepth进行写入,OpenGL就会(像深度测试小节中讨论的那样)禁用所有的提前深度测试(Early Depth Testing)。它被禁用的原因是,OpenGL无法在片段着色器运行之前得知片段将拥有的深度值,因为片段着色器可能会完全修改这个深度值。

 接口块

在着色器中,我们都是通过out in uniform来传递单个变量。先来我们来用一个块来整体传数据,和之前的struct差不过,不过现在前面是in 或者out。

#version 330 core
layout (location = 0) in vec3 aPos;
layout (location = 1) in vec2 aTexCoords;uniform mat4 model;
uniform mat4 view;
uniform mat4 projection;out VS_OUT
{vec2 TexCoords;
} vs_out;void main()
{gl_Position = projection * view * model * vec4(aPos, 1.0);    vs_out.TexCoords = aTexCoords;
}  

这种在几何着色器中特别有用哦

uniform缓冲对象

在之前写loop中要不断地设置uniform特别麻烦,所以现在学一个简单的方法-uniform缓冲对象,当使用Uniform缓冲对象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设置相关的uniform一次。当然,我们仍需要手动设置每个着色器中不同的uniform。并且创建和配置Uniform缓冲对象会有一点繁琐。

 在前面的layout(std140)表示的意思就是这是了uniform块布局,表示的是这些数据在内存里面的排放顺序,所以我们可以自己手动算出这些量的偏移量是多少从而拿到。

如何使用呢

首先需要调用genbuffer来给我们创建一个缓冲对象,然后绑定到uniform-buffer上,并分配足够的内存给他。

unsigned int uboExampleBlock;
glGenBuffers(1, &uboExampleBlock);
glBindBuffer(GL_UNIFORM_BUFFER, uboExampleBlock);
glBufferData(GL_UNIFORM_BUFFER, 152, NULL, GL_STATIC_DRAW); // 分配152字节的内存
glBindBuffer(GL_UNIFORM_BUFFER, 0);

之后每次需要更新缓冲数据或者插入数据就是用glbuffersubdata来更新。

现在我需要往shader里面传数据了,但是我需要把对应的缓冲对象和shader对应好。在opengl里面uniform变量都是在一串绑定点上面的,a和b的matrices都在0号上,所以我们也需要把对应的缓冲对象绑在0号上。

这里是我们手动把shader里面的light变量放在2号上,然后接着把缓冲对象也放到2号上。

实战

我们把程序里面的vp矩阵都放进去,因为基本都没怎么变过。

这里我就先不改了。

这篇关于(自用)learnOpenGL-高级OpenGL-高级数据、高级glsl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60916

相关文章

Python中你不知道的gzip高级用法分享

《Python中你不知道的gzip高级用法分享》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数据存储和传输成本已成为每个开发者必须考虑的问题,Python内置的gzip模块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解决方案,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讲... 目录前言:为什么数据压缩如此重要1. gzip 模块基础介绍2. 基本压缩与解压缩操作2.1 压缩文

MySQL 删除数据详解(最新整理)

《MySQL删除数据详解(最新整理)》:本文主要介绍MySQL删除数据的相关知识,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一、前言二、mysql 中的三种删除方式1.DELETE语句✅ 基本语法: 示例:2.TRUNCATE语句✅ 基本语

MyBatisPlus如何优化千万级数据的CRUD

《MyBatisPlus如何优化千万级数据的CRUD》最近负责的一个项目,数据库表量级破千万,每次执行CRUD都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引起数据库报警,本文就结合这个项目的实战经验,聊聊MyBatisPl... 目录背景一、MyBATis Plus 简介二、千万级数据的挑战三、优化 CRUD 的关键策略1. 查

python实现对数据公钥加密与私钥解密

《python实现对数据公钥加密与私钥解密》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实现对数据公钥加密与私钥解密,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公钥私钥的生成使用公钥加密使用私钥解密公钥私钥的生成这一部分,使用python生成公钥与私钥,然后保存在两个文

mysql中的数据目录用法及说明

《mysql中的数据目录用法及说明》:本文主要介绍mysql中的数据目录用法及说明,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背景2、版本3、数据目录4、总结1、背景安装mysql之后,在安装目录下会有一个data目录,我们创建的数据库、创建的表、插入的

Java中的for循环高级用法

《Java中的for循环高级用法》本文系统解析Java中传统、增强型for循环、StreamAPI及并行流的实现原理与性能差异,并通过大量代码示例展示实际开发中的最佳实践,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前言一、基础篇:传统for循环1.1 标准语法结构1.2 典型应用场景二、进阶篇:增强型for循环2.

Navicat数据表的数据添加,删除及使用sql完成数据的添加过程

《Navicat数据表的数据添加,删除及使用sql完成数据的添加过程》:本文主要介绍Navicat数据表的数据添加,删除及使用sql完成数据的添加过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 目录Navicat数据表数据添加,删除及使用sql完成数据添加选中操作的表则出现如下界面,查看左下角从左

SpringBoot中4种数据水平分片策略

《SpringBoot中4种数据水平分片策略》数据水平分片作为一种水平扩展策略,通过将数据分散到多个物理节点上,有效解决了存储容量和性能瓶颈问题,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4种数据分片策略吧... 目录一、前言二、哈希分片2.1 原理2.2 SpringBoot实现2.3 优缺点分析2.4 适用场景三、范围分片

Redis分片集群、数据读写规则问题小结

《Redis分片集群、数据读写规则问题小结》本文介绍了Redis分片集群的原理,通过数据分片和哈希槽机制解决单机内存限制与写瓶颈问题,实现分布式存储和高并发处理,但存在通信开销大、维护复杂及对事务支持... 目录一、分片集群解android决的问题二、分片集群图解 分片集群特征如何解决的上述问题?(与哨兵模

使用Python进行GRPC和Dubbo协议的高级测试

《使用Python进行GRPC和Dubbo协议的高级测试》GRPC(GoogleRemoteProcedureCall)是一种高性能、开源的远程过程调用(RPC)框架,Dubbo是一种高性能的分布式服... 目录01 GRPC测试安装gRPC编写.proto文件实现服务02 Dubbo测试1. 安装Du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