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or和Proactor两种高效的事件处理模式

2024-01-15 22:20

本文主要是介绍Reactor和Proactor两种高效的事件处理模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服务器程序通常需要处理三类事件:I/O 事件、信号及定时事件。有两种高效的事件处理模式: Reactor 和 Proactor ,同步 I/O 模型通常用于实现 Reactor 模式,异步 I/O 模型通常用于实现 Proactor 模式。

Reactor模式

        要求主线程(I/O 处理单元)只负责监听文件描述符上是否有事件发生,有的话就立即将该事件通知工作 线程(逻辑单元),将 socket 可读可写事件放入请求队列,交给工作线程处理。除此之外,主线程不做 任何其他实质性的工作。读写数据,接受新的连接,以及处理客户请求均在工作线程中完成。
        使用同步 I/O (以 epoll_wait 为例)实现的 Reactor 模式的工作流程是:
1. 主线程往 epoll 内核事件表中注册 socket 上的读就绪事件。
2. 主线程调用 epoll_wait 等待 socket 上有数据可读。
3. socket 上有数据可读时, epoll_wait 通知主线程。主线程则将 socket 可读事件放入请求队列。
4. 睡眠在请求队列上的某个工作线程被唤醒,它从 socket 读取数据,并处理客户请求,然后往 epoll
内核事件表中注册该 socket 上的写就绪事件。
5. 当主线程调用 epoll_wait 等待 socket 可写。
6. socket 可写时, epoll_wait 通知主线程。主线程将 socket 可写事件放入请求队列。
7. 睡眠在请求队列上的某个工作线程被唤醒,它往 socket 上写入服务器处理客户请求的结果。

 

Reactor 模式主要由 Reactor 和处理资源池这两个核心部分组成,它俩负责的事情如下:

  • Reactor 负责监听和分发事件,事件类型包含连接事件、读写事件;
  • 处理资源池负责处理事件,如 read -> 业务逻辑 -> send;
  • 「多 Reactor 单进程 / 线程」实现方案相比「单 Reactor 单进程 / 线程」方案,不仅复杂而且也没有性能优势,因此实际中并没有应用。

    剩下的 3 个方案都是比较经典的,且都有应用在实际的项目中:

    单 Reactor 单进程 / 线程;
    单 Reactor 多线程 / 进程;
    多 Reactor 多进程 / 线程;

1.  单 Reactor 单进程 / 线程

可以看到进程里有 Reactor、Acceptor、Handler 这三个对象:

  • Reactor 对象的作用是监听和分发事件;
  • Acceptor 对象的作用是获取连接;
  • Handler 对象的作用是处理业务

但是,这种方案存在 2 个缺点:

第一个缺点,因为只有一个进程,无法充分利用 多核 CPU 的性能;
第二个缺点,Handler 对象在业务处理时,整个进程是无法处理其他连接的事件的,如果业务处理耗时比较长,那么就造成响应的延迟;
所以,单 Reactor 单进程的方案不适用计算机密集型的场景,只适用于业务处理非常快速的场景。
 

 2.单 Reactor 多线程 / 多进程

如果要克服「单 Reactor 单线程 / 进程」方案的缺点,那么就需要引入多线程 / 多进程,这样就产生了单 Reactor 多线程 / 多进程的方案。

        Reactor 对象通过 select (IO 多路复用接口) 监听事件,收到事件后通过 dispatch 进行分发,具体分发给 Acceptor 对象还是 Handler 对象,还要看收到的事件类型;
        如果是连接建立的事件,则交由 Acceptor 对象进行处理,Acceptor 对象会通过 accept 方法 获取连接,并创建一个 Handler 对象来处理后续的响应事件;
        如果不是连接建立事件, 则交由当前连接对应的 Handler 对象来进行响应;
上面的三个步骤和单 Reactor 单线程方案是一样的,接下来的步骤就开始不一样了:

        Handler 对象不再负责业务处理,只负责数据的接收和发送,Handler 对象通过 read 读取到数据后,会将数据发给子线程里的 Processor 对象进行业务处理;
        子线程里的 Processor 对象就进行业务处理,处理完后,将结果发给主线程中的 Handler 对象,接着由 Handler 通过 send 方法将响应结果发送给 client;

        引入多线程确实可以充分利用多核 CPU 的性能,但也带来了共享资源的竞争和同步的问题。使用互斥锁是一种常见的手段,但需要小心避免死锁和性能问题。

        关于单 Reactor 多进程方案,你提到了一些问题,确实存在挑战。进程间通信的复杂性和父进程需要了解子进程要发送数据给哪个客户端的问题增加了实现的复杂度。相对而言,多线程之间可以共享数据,虽然需要考虑并发问题,但处理起来相对简单。

「单 Reactor」的模式在面对瞬间高并发的场景时可能成为性能瓶颈。这是因为单个 Reactor 在主线程中运行,如果事件处理耗时较长,可能导致其他事件的等待,降低系统的响应性能。这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多个 Reactor 实例或者其他更复杂的事件处理模型来解决。

3.  多 Reactor 多进程 / 线程

        1 .主线程中的 MainReactor 对象通过 select 监控连接建立事件,收到事件后通过 Acceptor 对象中的 accept 获取连接,将新的连接分配给某个子线程;
        2. 子线程中的 SubReactor 对象将 MainReactor 对象分配的连接加入 select 继续进行监听,并创建一个 Handler 用于处理连接的响应事件。
        3.如果有新的事件发生时,SubReactor 对象会调用当前连接对应的 Handler 对象来进行响应。Handler 对象通过 read -> 业务处理 -> send 的流程来完成完整的业务流程。 

多 Reactor 多线程的方案虽然看起来复杂的,但是实际实现时比单 Reactor 多线程的方案要简单的多,原因如下:

        主线程和子线程分工明确,主线程只负责接收新连接,子线程负责完成后续的业务处理。
        主线程和子线程的交互很简单,主线程只需要把新连接传给子线程,子线程无须返回数据,直接就可以在子线程将处理结果发送给客户端。

    • Nginx 是一个高性能的 HTTP 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它采用了多 Reactor 多进程的方案,其中主进程负责初始化 socket,而具体的连接处理则由子进程的 Reactor 负责。这种模型有效地避免了惊群现象,并且每个子进程都有自己的 Reactor 处理连接,提高了并发性。

        对于 Nginx 中提到的差异,即主进程只负责初始化 socket,具体的连接处理由子进程的 Reactor 完成,这是一种典型的 Nginx 的优化策略,避免了主进程直接参与连接的处理,降低了主进程的压力。这样的设计有效地避免了惊群现象,提高了整体性能。这种模型也被称为 "master-worker" 模型。

Proactor模式

        Proactor 模式将所有 I/O 操作都交给主线程和内核来处理(进行读、写),工作线程仅仅负责业务逻辑。使用异步 I/O 模型(以 aio_read aio_write 为例)实现的 Proactor 模式的工作流程是:
        1. 主线程调用 aio_read 函数向内核注册 socket 上的读完成事件,并告诉内核用户读缓冲区的位置,以及读操作完成时如何通知应用程序(这里以信号为例)。
        2. 主线程继续处理其他逻辑。
        3. 当 socket 上的数据被读入用户缓冲区后,内核将向应用程序发送一个信号,以通知应用程序数据已经可用。
        4. 应用程序预先定义好的信号处理函数选择一个工作线程来处理客户请求。工作线程处理完客户请求后,调用 aio_write 函数向内核注册 socket 上的写完成事件,并告诉内核用户写缓冲区的位置,以 及写操作完成时如何通知应用程序。
        5. 主线程继续处理其他逻辑。
        6. 当用户缓冲区的数据被写入 socket 之后,内核将向应用程序发送一个信号,以通知应用程序数据 已经发送完毕。
        7. 应用程序预先定义好的信号处理函数选择一个工作线程来做善后处理,比如决定是否关闭 socket。

         可惜的是,在 Linux 下的异步 I/O 是不完善的, aio 系列函数是由 POSIX 定义的异步操作接口,不是真正的操作系统级别支持的,而是在用户空间模拟出来的异步,并且仅仅支持基于本地文件的 aio 异步操作,网络编程中的 socket 是不支持的,这也使得基于 Linux 的高性能网络程序都是使用 Reactor 方案。

区别:

        Reactor 是非阻塞同步网络模式,感知的是就绪可读写事件。在每次感知到有事件发生(比如可读就绪事件)后,就需要应用进程主动调用 read 方法来完成数据的读取,也就是要应用进程主动将 socket 接收缓存中的数据读到应用进程内存中,这个过程是同步的,读取完数据后应用进程才能处理数据。
        Proactor 是异步网络模式, 感知的是已完成的读写事件。在发起异步读写请求时,需要传入数据缓冲区的地址(用来存放结果数据)等信息,这样系统内核才可以自动帮我们把数据的读写工作完成,这里的读写工作全程由操作系统来做,并不需要像 Reactor 那样还需要应用进程主动发起 read/write 来读写数据,操作系统完成读写工作后,就会通知应用进程直接处理数据。
因此,Reactor 可以理解为「来了事件操作系统通知应用进程,让应用进程来处理」,而 Proactor 可以理解为「来了事件操作系统来处理,处理完再通知应用进程」。这里的「事件」就是有新连接、有数据可读、有数据可写的这些 I/O 事件这里的「处理」包含从驱动读取到内核以及从内核读取到用户空间。

模拟proactor 

        使用同步 I/O 方式模拟出 Proactor 模式。原理是:主线程执行数据读写操作,读写完成之后,主线程向 工作线程通知这一” 完成事件 。那么从工作线程的角度来看,它们就直接获得了数据读写的结果,接下来要做的只是对读写的结果进行逻辑处理。
        使用同步 I/O 模型(以 epoll_wait 为例)模拟出的 Proactor 模式的工作流程如下:
        1. 主线程往 epoll 内核事件表中注册 socket 上的读就绪事件。
        2. 主线程调用 epoll_wait 等待 socket 上有数据可读。
        3. 当 socket 上有数据可读时, epoll_wait 通知主线程。主线程从 socket 循环读取数据,直到没有更多数据可读,然后将读取到的数据封装成一个请求对象并插入请求队列。
        4. 睡眠在请求队列上的某个工作线程被唤醒,它获得请求对象并处理客户请求,然后往 epoll 内核事件表中注册 socket 上的写就绪事件。
        5. 主线程调用 epoll_wait 等待 socket 可写。
        6. 当 socket 可写时, epoll_wait 通知主线程。主线程往 socket 上写入服务器处理客户请求的结果。

这篇关于Reactor和Proactor两种高效的事件处理模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10393

相关文章

在IntelliJ IDEA中高效运行与调试Spring Boot项目的实战步骤

《在IntelliJIDEA中高效运行与调试SpringBoot项目的实战步骤》本章详解SpringBoot项目导入IntelliJIDEA的流程,教授运行与调试技巧,包括断点设置与变量查看,奠定... 目录引言:为良驹配上好鞍一、为何选择IntelliJ IDEA?二、实战:导入并运行你的第一个项目步骤1

使用Python构建一个高效的日志处理系统

《使用Python构建一个高效的日志处理系统》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Python开发一个专业的日志分析工具,能够自动化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各类日志文件,大幅提升运维效率,需要的可以了解下... 目录环境准备工具功能概述完整代码实现代码深度解析1. 类设计与初始化2. 日志解析核心逻辑3. 文件处

Java docx4j高效处理Word文档的实战指南

《Javadocx4j高效处理Word文档的实战指南》对于需要在Java应用程序中生成、修改或处理Word文档的开发者来说,docx4j是一个强大而专业的选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docx4j的具体使用... 目录引言一、环境准备与基础配置1.1 Maven依赖配置1.2 初始化测试类二、增强版文档操作示例2.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解读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解读》:本文主要介绍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 目录1、迭代器(Iterator)1.1、结构1.2、常用方法1.3、本质1、解耦集合与遍历逻辑2、统一

Java 线程安全与 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

《Java线程安全与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文章主要讲解线程安全问题的五个成因(调度随机、变量修改、非原子操作、内存可见性、指令重排序)及解决方案,强调使用volatile关键字... 目录什么是线程安全线程安全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线程的调度是随机的多个线程对同一个变量进行修改线程的修改操

在Golang中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高效方法

《在Golang中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高效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在Golang中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高效方法,包括time包中的Ticker和Timer、第三方库cron的使用,以及基于channel和go... 目录背景介绍目的和范围预期读者文档结构概述术语表核心概念与联系故事引入核心概念解释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k8s上运行的mysql、mariadb数据库的备份记录(支持x86和arm两种架构)

《k8s上运行的mysql、mariadb数据库的备份记录(支持x86和arm两种架构)》本文记录在K8s上运行的MySQL/MariaDB备份方案,通过工具容器执行mysqldump,结合定时任务实... 目录前言一、获取需要备份的数据库的信息二、备份步骤1.准备工作(X86)1.准备工作(arm)2.手

SpringMVC高效获取JavaBean对象指南

《SpringMVC高效获取JavaBean对象指南》SpringMVC通过数据绑定自动将请求参数映射到JavaBean,支持表单、URL及JSON数据,需用@ModelAttribute、@Requ... 目录Spring MVC 获取 JavaBean 对象指南核心机制:数据绑定实现步骤1. 定义 Ja

C++高效内存池实现减少动态分配开销的解决方案

《C++高效内存池实现减少动态分配开销的解决方案》C++动态内存分配存在系统调用开销、碎片化和锁竞争等性能问题,内存池通过预分配、分块管理和缓存复用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目录一、C++内存分配的性能挑战二、内存池技术的核心原理三、主流内存池实现:TCMalloc与Jemalloc1. TCM

Redis Cluster模式配置

《RedisCluster模式配置》:本文主要介绍RedisCluster模式配置,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分片 一、分片的本质与核心价值二、分片实现方案对比 ‌三、分片算法详解1. ‌范围分片(顺序分片)‌2. ‌哈希分片3. ‌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