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 Packet Tracer】交换机 学习/更新/泛洪/VLAN实验

2023-12-02 19:20

本文主要是介绍【Cisco Packet Tracer】交换机 学习/更新/泛洪/VLAN实验,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交换机的功能是连接计算机、服务器、网络打印机、网络摄像头、IP电话等终端设备,并实现与其它交换机、无线接入点、路由器、网络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互联,从而构建局域网络,实现所有设备之间的通信。

    本文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仿真软件,深入学习交换机的相关功能。

一、学习/更新/泛洪

交换机了解每一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并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如果接收到新的端口回应,它可以学习新的MAC地址并记录好。

绘制如下拓扑结构,并设置IP地址(右侧的交换机VLAN章节才会使用):

记录PC0和PC2的mac地址,方便后续演示:

查看当前交换机mac表为空,命令见下图:

切换为仿真模式,并选择过滤ARP和ICMP协议:

PC0向PC2发送简单的PDU,由于PC0的ARP表中没有PC2的IP和MAC地址对应关系,PC0会发送ARP广播,下图出现ARP和ICMP2个协议,ARP先发送:

点击单步运行,ARP协议从PC0发送到交换机:

ARP协议中携带了PC0的Mac地址,该MAC地址不在交换机的MAC表中,交换机会更新自己的MAC表,将该MAC地址和PC0接入交换机的端口(上图为端口1)对应起来:

泛洪:MAC地址表中不存在与目的MAC地址相关的记录,交换机一时无法获取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端口,此时交换机将发送数据帧给除源端口外所有的端口

点击单步运行,可以看到交换机把ARP向除了Fa0/1的所有端口转发(泛洪):

每个设备收到ARP协议后,只有PC2的IP地址和该ARP协议的目的IP地址相同,故只有PC2接收该信息包,其他设备丢弃该信息包:

PC2返回ARP包,并将自己的MAC地址放进ARP中:

由于交换机没有PC2的MAC地址,所以交换机也学习了PC2的MAC地址:

更新:为了保证MAC地址表的正确性,交换机内部每隔一定时间会将表进行依次更新。

更新部分不做演示。

二、VLAN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可以由几台设备组成,亦可由成百上千台设备组成。若局域网具备一定规模,交换机在进行学习和更新时所产生的泛洪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将不可忽视。人们考虑将产生泛洪时接收数据帧的区域(即广播域)进行划分,通过缩小泛洪的规模,降低泛洪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这样被划分出的一个广播域就称为一个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

本章节介绍使用端口划分VLAN的方式。

vlan的规划如下图:

查看vlan信息:

新建vlan2:

将端口4、5、6(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设置到vlan2:

查看vlan信息:

现在vlan1中的设备和vlan2的设备属于不通的局域网,无法通信:

将右边的交换机也划分vlan:

基于端口划分VLANVLAN亦可跨越多个交换机,将两个交换机连接起来,并进行ping测试:

由于交换机连接的端口默认是vlan1,vlan2的不同交换机无法访问:

将左边交换机的端口0/7改为Trunk模式:

将右边交换机的端口0/3改为Trunk模式:

不同交换机的vlan2可以访问:

三、STP

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一种网络协议,它的主要作用是在一个由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组成的互联网络中,通过一定的算法选出一个没有环路的树形拓扑结构,使得数据在树形结构中传输。

生成树协议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网络中的环路,因为在网络中出现环路可能导致数据在环路中不断循环,造成网络设备的负载过高,同时也会导致数据传输的失败。

STP协议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选举根桥:每个网络设备都会认为自己是最优的根桥,然后通过交换信息来选举出一个真正的根桥。根桥是整个网络的起点。

  - 构建树形结构:从根桥开始,每个网络设备都会根据一定的算法选择最优的路径来连接根桥,最终形成一个没有环路的树形结构。

  - 维护树形结构:当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例如某个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新的设备加入网络,STP协议会重新选举根桥,并重新构建树形结构。

  - 检测环路:当网络中出现环路时,STP协议会自动检测到环路的存在,并关闭其中一个或多个端口来消除环路。

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生成树协议避免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四、资源

您可以在本博客的置顶连接下载实验结果。

这篇关于【Cisco Packet Tracer】交换机 学习/更新/泛洪/VLAN实验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46509

相关文章

Redis中6种缓存更新策略详解

《Redis中6种缓存更新策略详解》Redis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已经成为缓存层的首选解决方案,然而,使用缓存时最大的挑战在于保证缓存数据与底层数据源的一致性,本文将介绍Redis中6种缓存更... 目录引言策略一:Cache-Aside(旁路缓存)策略工作原理代码示例优缺点分析适用场景策略二:Re

Pandas利用主表更新子表指定列小技巧

《Pandas利用主表更新子表指定列小技巧》本文主要介绍了Pandas利用主表更新子表指定列小技巧,通过创建主表和子表的DataFrame对象,并使用映射字典进行数据关联和更新,实现了从主表到子表的同... 目录一、前言二、基本案例1. 创建主表数据2. 创建映射字典3. 创建子表数据4. 更新子表的 zb

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

《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Filter是一种拦截器,可以在请求到达Servl... 目录一、Filter(过滤器)1. Filter 的工作原理2. Filter 的配置与使用二、Listen

MySQL更新某个字段拼接固定字符串的实现

《MySQL更新某个字段拼接固定字符串的实现》在MySQL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某个字段进行更新操作,本文就来介绍一下MySQL更新某个字段拼接固定字符串的实现,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1. 查看字段当前值2. 更新字段拼接固定字符串3. 验证更新结果mysql更新某个字段拼接固定字符串 -

MySQL新增字段后Java实体未更新的潜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MySQL新增字段后Java实体未更新的潜在问题与解决方案》在Java+MySQL的开发中,我们通常使用ORM框架来映射数据库表与Java对象,但有时候,数据库表结构变更(如新增字段)后,开发人员可... 目录引言1. 问题背景:数据库与 Java 实体不同步1.1 常见场景1.2 示例代码2. 不同操作

一文详解SQL Server如何跟踪自动统计信息更新

《一文详解SQLServer如何跟踪自动统计信息更新》SQLServer数据库中,我们都清楚统计信息对于优化器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本文就来和大家简单聊一聊SQLServer如何跟踪自动统计信息更新吧... SQL Server数据库中,我们都清楚统计信息对于优化器来说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开启"自动更新

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

《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Java开发中的远程调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特别是在处理生产环境的问题或者协作开发时,:本文主要介绍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 目录概述Java远程调试的开启与底层原理开启Java远程调试底层原理JVM参数总结&nbsMbKKXJx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本文介绍了DJL库的背景和基本功能,包括NDArray的创建、数学运算、数据获取和设置等,同时,还展示了如何使用NDArray进行数据预处理... 目录1 NDArray 的背景介绍1.1 架构2 JavaDJL使用2.1 安装DJL2.2 基本操

Redis缓存问题与缓存更新机制详解

《Redis缓存问题与缓存更新机制详解》本文主要介绍了缓存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包括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等问题的成因以及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方法,同时,还详细探讨了缓存更新机制,包括不同情况下的缓存更... 目录一、缓存问题1.1 缓存穿透1.1.1 问题来源1.1.2 解决方案1.2 缓存击穿1.2.1

Linux Mint Xia 22.1重磅发布: 重要更新一览

《LinuxMintXia22.1重磅发布:重要更新一览》Beta版LinuxMint“Xia”22.1发布,新版本基于Ubuntu24.04,内核版本为Linux6.8,这... linux Mint 22.1「Xia」正式发布啦!这次更新带来了诸多优化和改进,进一步巩固了 Mint 在 Linux 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