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调参实践篇 | 深度学习模型 + 预训练模型 + 大模型LLM

2023-11-30 05:12

本文主要是介绍玄学调参实践篇 | 深度学习模型 + 预训练模型 + 大模型LLM,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 这篇主要简单记录一些调参实践,无聊时会不定期更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 0、学习率与batch_size判断
  • 1、Epoch数判断
  • 2、判断模型架构是否有问题
  • 3、大模型 - 计算量、模型、和数据大小的关系
  • 4、大模型调参相关论文经验总结
  • 5、训练时模型的保存

0、学习率与batch_size判断

  • batch_size: 这不用多说,一般按2的指数设置如:2、4、8、16…。设多大基本看你的显卡显存能不能hold得住咯。
  • 学习率: 常用的一些自适应学习率调整策略如:linear_with_warmup、cosine_with_warmup。现在像一些大模型如ChatGLM、LLaMA等的训练里基本都用的cosine。学习率基本就是:3e-5, 4e-5, 5e-5…这样调。
  • 学习率与batch_size的关系: 一般来说,batch_size的大小一般与学习率的大小成正比。batch_size越大一般意味着算法收敛方向的置信度越大,也可以选择较大的学习率来加快收敛速度。而小的batch_size规律性较差,需要小的学习率保证不出错。在显存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大的batch-size。

1、Epoch数判断

  • 1、观察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损失函数(loss)和准确率(accuracy)的变化曲线,如果训练集的指标持续下降或上升,而验证集的指标开始出现反向变化或者停滞不动,那么可能就是过拟合或者欠拟合的现象,需要及时停止训练或者调整参数。【😄提一小点:有时候玄学在于过拟合不一定会导致模型效果变差, 有时反而相反。可以参考instructgpt论文,或者自己在数学、代码等任务试验一下,往往过拟合效果是更好的】
  • 2、使用预训练模型(pre-trained model),比如BERT,GPT等,在大规模的数据集上进行了长时间的训练,已经学习到了很多通用的特征和知识,所以在微调的时候只需要少量的epoch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 3、Early Stopping,即在每个epoch结束后,用验证集评估模型的性能,如果性能没有提升或者下降了一定次数,就停止训练,并保存最佳的模型。

⭐似乎在一些预训练大模型上开始微调,基本就是wamup用5个左右的epoch;cosine schedule用10个左右的epoch尝试。咱也不知对不对,我以往是这样搞的。自己可以变大变小试试。

2、判断模型架构是否有问题

⭐ 我觉得可以用部分数据,训多几个epoch,看看模型会不会过拟合,如果会,那模型大概没啥问题。

3、大模型 - 计算量、模型、和数据大小的关系

在大模型的研发中,通常会有下面一些需求:

  • 计划训练一个10B的模型,想知道至少需要多大的数据?
  • 收集到了1T的数据,想知道能训练一个多大的模型?
  • 老板准备1个月后开发布会,给的资源是100张A100,应该用多少数据训多大的模型效果最好?
  • 老板对现在10B的模型不满意,想知道扩大到100B模型的效果能提升到多少?

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基于Scaling Law的理论进行回答。本文是阅读了一系列 Scaling Law的文章后的整理和思考,包括Scaling Law的概念和推导以及反Scaling Law的场景。
⭐ 解析大模型中的Scaling Law: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7489780

4、大模型调参相关论文经验总结

下面是知乎清华老哥的总结:

  • 最近在做一些大模型微调的工作。开始的时候比较头疼怎么调超参数,毕竟不能像小模型那样疯狂跑实验,看结果积累经验了,一是计算量太大,二是大模型比较不好评估(毕竟让模型做选择题不能准确的评估性能,一些垂类领域也很难搞到相关测试集,大部分在微调的工程师都是在调垂类模型吧:)。
  • 其次,如果用GPT4评估又涉及到数据隐私问题,同时下边列举的一篇文章显示,GPT4更倾向于给句子长的、回答更多样性的答案更高的分数,有时候也是不准的。。。)。最后也只能多看看微调/训练相关的论文借鉴借鉴经验了。下边会列出一些最近看的文章,给出重要结论以及我的一些个人观点,如果有感兴趣就去精读一下,希望能帮助到一些微调er,本文章不定期更新。。。
  • ⭐ 文章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7397171

5、训练时模型的保存

  • 一般来说我们会搞个验证集,设置一个评估指标,训练到多少个step或是1个epoch时,测一遍验证集,每次保存在验证集上最优指标对应的模型。
  • 现在的一些大模型训练,基本在训练时不搞验证集,而是看train loss来保存最优模型。最常见的是每隔多少个step,保存一次模型checkpoint。最后训练结束后,再根据loss或是各个checkpoint在验证集的表现来挑个最优模型。

这篇关于玄学调参实践篇 | 深度学习模型 + 预训练模型 + 大模型LLM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35749

相关文章

Java 的ArrayList集合底层实现与最佳实践

《Java的ArrayList集合底层实现与最佳实践》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的ArrayList集合类的核心概念、底层实现、关键成员变量、初始化机制、容量演变、扩容机制、性能分析、核心方法源码解析、... 目录1. 核心概念与底层实现1.1 ArrayList 的本质1.1.1 底层数据结构JDK 1.7

Java中Redisson 的原理深度解析

《Java中Redisson的原理深度解析》Redisson是一个高性能的Redis客户端,它通过将Redis数据结构映射为Java对象和分布式对象,实现了在Java应用中方便地使用Redis,本文... 目录前言一、核心设计理念二、核心架构与通信层1. 基于 Netty 的异步非阻塞通信2. 编解码器三、

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实践指南

《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实践指南》虚拟线程是Java中的一种轻量级线程,由JVM管理,特别适合于I/O密集型任务,:本文主要介绍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 目录一、参考官方文档二、什么是虚拟线程三、几种用法1、Thread.ofVirtual().start(

Java 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

《Java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HashMap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通过哈希算法和扩容机制优化性能,负载因子与树化阈值平衡效率,是Java开发必备的高效数据结构,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概述:HashMap的宏观结构二、核心数据结构解析1. 数组(桶数组)2. 链表节点(Node

Java 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

《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虚拟线程是Java19中以预览特性形式引入,Java21起正式发布的轻量级线程,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虚拟线程简介1.1 什么是虚拟线程?1.2 为什么需要虚拟线程?二、虚拟线程与平台线程对比代码对比示例:三

从基础到高级详解Go语言中错误处理的实践指南

《从基础到高级详解Go语言中错误处理的实践指南》Go语言采用了一种独特而明确的错误处理哲学,与其他主流编程语言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Go语言中错误处理详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1 Go 错误处理哲学与核心机制1.1 错误接口设计1.2 错误与异常的区别2 错误创建与检查2.1 基础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Python函数的作用域规则和闭包是编程中的关键概念,它们决定了变量的访问和生命周期,: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1. 基础作用域访问示例1:访问全局变量示例2:访问外层函数变量2. 闭包基础示例3:简单闭包示例4

springboot依靠security实现digest认证的实践

《springboot依靠security实现digest认证的实践》HTTP摘要认证通过加密参数(如nonce、response)验证身份,避免明文传输,但存在密码存储风险,相比基本认证更安全,却因... 目录概述参数Demopom.XML依赖Digest1Application.JavaMyPasswo

分析 Java Stream 的 peek使用实践与副作用处理方案

《分析JavaStream的peek使用实践与副作用处理方案》StreamAPI的peek操作是中间操作,用于观察元素但不终止流,其副作用风险包括线程安全、顺序混乱及性能问题,合理使用场景有限... 目录一、peek 操作的本质:有状态的中间操作二、副作用的定义与风险场景1. 并行流下的线程安全问题2. 顺

Java 结构化并发Structured Concurrency实践举例

《Java结构化并发StructuredConcurrency实践举例》Java21结构化并发通过作用域和任务句柄统一管理并发生命周期,解决线程泄漏与任务追踪问题,提升代码安全性和可观测性,其核心... 目录一、结构化并发的核心概念与设计目标二、结构化并发的核心组件(一)作用域(Scopes)(二)任务句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