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学习数据科学 ——k-Nearest Neighbors之“背后的思想”(九)

2023-11-22 12:08

本文主要是介绍白手起家学习数据科学 ——k-Nearest Neighbors之“背后的思想”(九),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设想一下,你正在预测接下来总统选举”我将要选择谁”,如果你不知道关于我的任何信息,一个合乎情理的方法是看我的邻居计划投谁,我们居住在西雅图,我的邻居一定按着计划投给Democratic候选人,这个暗示”Democratic候选人”对我也是个不错的猜想。

设想你知道更多关于我的信息,而不只是地理信息,也许你知道我的年龄、收入、我有几个孩子等等,这些特性扩大了影响我的行为,观察跟我这些特性相似的邻居们做出的选择,来预测我的选择,比观察我的所有邻居要更加靠谱,这个思想就是最近邻分类器(nearest neighbors classification)。

模型(The Model)

最近邻模型是最简单预测模型之一,它没有数学假设,不需要任何排序,只需要一下两点:
* 距离的概念;
* 假设一个点和另外一个临近的点是相似的。

我们在整个章节中所看到的大多数技术都是对覆盖整个数据集上,目的在数据集上学习模型。然而另一方面,最近邻有意识的忽略了很多信息,这是因为,每个新的点预测只依赖离它最近的极少数点。

而且,最近邻模型不可能让你理解你正在观察的现象(特征)为什么驱动模型选择这样一个结果。基于我的邻居的投票来预测我的投票,不会告诉你是什么原因引起我的投票方式。

一般情况,我们有一些数据点并且这些数据点对应着标签,这些标签可能是True或者False,暗示每个输入满足一定条件下为”是垃圾邮件”或者”是有毒的”,或者是一些名目属性标签,像电影的评级(G,PG,PG-13,NC-17)。或者是总统候选人的名字,或者是最喜爱的程序语言。

在我们的例子中,数据点是一些向量,这个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距离函数(线性代数篇中有介绍)。

为了做这个,我们需要一个函数计数投票结果:

def raw_majority_vote(labels):votes = Counter(labels)winner, _ = votes.most_common(1)[0]return winner

但是这个没有做任何智能的绑定。例如,设想一下我们正在评级电影,5个电影评级为G,G,PG,PG和R,那么G有2个票数,PG也有2个票数,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几个选择:
* 随机选择其中一个;
* 根据距离加权重,选择距离大的为winner;
* 减少k值,直到我们找到唯一的winner。

我们会实现第3种方法:

def majority_vote(labels):"""assumes that labels are ordered from nearest to farthest"""vote_counts = Counter(labels)winner, winner_count = vote_counts.most_common(1)[0]num_winners = len([countfor count in vote_counts.values()if count == winner_count])if num_winners == 1:return winner # unique winner, so return itelse:return majority_vote(labels[:-1]) # try again without the farthest

这个方法很有效,因此,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一直去掉一个数据点,直到最后只有一个label赢了:

def knn_classify(k, labeled_points, new_point):"""each labeled point should be a pair (point, label)"""# order the labeled points from nearest to farthestby_distance = sorted(labeled_points,# find the labels for the k closestk_nearest_labels = [label for _, label in by_distance[:k]]# and let them votereturn majority_vote(k_nearest_labels)

接下来,让我们看如何在实际中应用它。

这篇关于白手起家学习数据科学 ——k-Nearest Neighbors之“背后的思想”(九)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10023

相关文章

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数据读取方式

《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数据读取方式》SpringBoot通过环境隔离机制,支持properties/yaml/yml多格式配置,结合@Value、Environment和@Configura... 目录一、多环境配置的核心思路二、3种配置文件格式详解2.1 properties格式(传统格式)1.

解决pandas无法读取csv文件数据的问题

《解决pandas无法读取csv文件数据的问题》本文讲述作者用Pandas读取CSV文件时因参数设置不当导致数据错位,通过调整delimiter和on_bad_lines参数最终解决问题,并强调正确参... 目录一、前言二、问题复现1. 问题2. 通过 on_bad_lines=‘warn’ 跳过异常数据3

C#监听txt文档获取新数据方式

《C#监听txt文档获取新数据方式》文章介绍通过监听txt文件获取最新数据,并实现开机自启动、禁用窗口关闭按钮、阻止Ctrl+C中断及防止程序退出等功能,代码整合于主函数中,供参考学习... 目录前言一、监听txt文档增加数据二、其他功能1. 设置开机自启动2. 禁止控制台窗口关闭按钮3. 阻止Ctrl +

java如何实现高并发场景下三级缓存的数据一致性

《java如何实现高并发场景下三级缓存的数据一致性》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如何实现高并发场景下三级缓存的数据一致性,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下面代码是一个使用Java和Redisson实现的三级缓存服务,主要功能包括:1.缓存结构:本地缓存:使

在MySQL中实现冷热数据分离的方法及使用场景底层原理解析

《在MySQL中实现冷热数据分离的方法及使用场景底层原理解析》MySQL冷热数据分离通过分表/分区策略、数据归档和索引优化,将频繁访问的热数据与冷数据分开存储,提升查询效率并降低存储成本,适用于高并发... 目录实现冷热数据分离1. 分表策略2. 使用分区表3. 数据归档与迁移在mysql中实现冷热数据分

C#解析JSON数据全攻略指南

《C#解析JSON数据全攻略指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使用C#解析JSON数据全攻略指南,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一、为什么jsON是C#开发必修课?二、四步搞定网络JSON数据1. 获取数据 - HttpClient最佳实践2. 动态解析 - 快速

MyBatis-Plus通用中等、大量数据分批查询和处理方法

《MyBatis-Plus通用中等、大量数据分批查询和处理方法》文章介绍MyBatis-Plus分页查询处理,通过函数式接口与Lambda表达式实现通用逻辑,方法抽象但功能强大,建议扩展分批处理及流式... 目录函数式接口获取分页数据接口数据处理接口通用逻辑工具类使用方法简单查询自定义查询方法总结函数式接口

SQL中如何添加数据(常见方法及示例)

《SQL中如何添加数据(常见方法及示例)》SQL全称为StructuredQueryLanguage,是一种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的标准编程语言,下面给大家介绍SQL中如何添加数据,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在mysql中,有多种方法可以添加数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及其示例。1. 使用INSERT I

Python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

《Python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本文深入探讨了在Python环境下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出发,详细讲解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目录1. 背景介绍1.1 目的和范围1.2 预期读者1.3 文档结构概述1.4 术语表1.4.1 核

MySQL 删除数据详解(最新整理)

《MySQL删除数据详解(最新整理)》:本文主要介绍MySQL删除数据的相关知识,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一、前言二、mysql 中的三种删除方式1.DELETE语句✅ 基本语法: 示例:2.TRUNCATE语句✅ 基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