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淘汰算法LRU-K,2Q(Two queues)

2023-11-03 07:40

本文主要是介绍缓存淘汰算法LRU-K,2Q(Two queues),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LRU-K

1.1 简介

LRU-K中的K代表最近使用的次数,LRU可以当作LRU-1。LRU-K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LRU算法的缓存污染问题。

什么是缓存污染?

当数据访问次数非常少,甚至只会被访问一次,数据服务完访问请求后还继续留在缓存中,白白占用缓存空间,这就是缓存污染。

1.2 原理

相比LRU,LRU-K除了缓存队列还要维护一个访问历史队列,这个队列不缓存数据,仅记录数据的历史访问次数。当数据访问次数达到k次时,数据才放入缓存队列。历史队列、缓存队列的维护与LRU中缓存队列的维护一样,遵循LRU原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过程

(1). 数据第一次被访问,加入到访问历史列表;

(2). 如果数据在访问历史列表里后没有达到K次访问,则按照一定规则(FIFO,LRU)淘汰;

(3). 当访问历史队列中的数据访问次数达到K次后,将数据索引从历史队列删除,将数据移到缓存队列中,并缓存此数据,缓存队列重新按照时间排序;

(4). 缓存数据队列中被再次访问后,重新排序;

(5). 需要淘汰数据时,淘汰缓存队列中排在末尾的数据,即:淘汰“倒数第K次访问离现在最久”的数据。

LRU-K具有LRU的优点,同时能够避免LRU的缺点,实际应用中LRU-2是综合各种因素后最优的选择,LRU-3或者更大的K值命中率会高,但适应性差,需要大量的数据访问才能将历史访问记录清除掉。

1.4 实现

// 直接继承我们前面写好的LRUCache
public class LRUKCache extends LRUCache {private int k; // 进入缓存队列的评判标准private LRUCache historyList; // 访问数据历史记录public LRUKCache(int cacheSize, int historyCapacity, int k) {super(cacheSize);this.k = k;this.historyList = new LRUCache(historyCapacity);}@Overridepublic Integer get(Integer key) {// 记录数据访问次数Integer historyCount = historyList.get(key);historyCount = historyCount == null ? 0 : historyCount;historyList.put(key, ++historyCount);return super.get(key);}@Overridepublic Integer put(Integer key, Integer value) {if (value == null) {return null;}// 如果已经在缓存里则直接返回缓存中的数据if (super.get(key) != null) {return super.put(key, value);;}// 如果数据历史访问次数达到上限,则加入缓存Integer historyCount = historyList.get(key);historyCount = historyCount == null ? 0 : historyCount;if (historyCount >= k) {// 移除历史访问记录historyList.remove(key);return super.put(key, value);}}
}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沙滩de流沙」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231928/article/details/120593579

2. 2Q (Tow Queues)

2.1 简介

2Q算法类似LRU-2,不同点在于2Q将LRU-2算法中的访问历史队列(仅作记录不缓存数据)改为FIFO缓存队列。即,2Q算法有两个缓存队列,一个FIFO队列,一个LRU队列。

2.2 原理

当数据第一次被访问时,2Q算法将数据缓存在FIFO队列中,数据被第二次访问时,从FIFO队列中移除并添加至LRU队列中,两个队列按照自己的方法淘汰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新访问的数据插入到FIFO队列;

(2). 如果数据在FIFO队列中一直没有被再次访问,则最终按照FIFO规则淘汰;

(3). 如果数据在FIFO队列中被再次访问,则将数据移到LRU队列头部;

(4). 如果数据在LRU队列再次被访问,则将数据移到LRU队列头部;

(5). LRU队列淘汰末尾的数据。

参考:
LRU-K和2Q缓存算法介绍
面试官:你知道 LRU算法 —— 缓存淘汰算法吗?

这篇关于缓存淘汰算法LRU-K,2Q(Two queues)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36639

相关文章

java如何实现高并发场景下三级缓存的数据一致性

《java如何实现高并发场景下三级缓存的数据一致性》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如何实现高并发场景下三级缓存的数据一致性,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下面代码是一个使用Java和Redisson实现的三级缓存服务,主要功能包括:1.缓存结构:本地缓存:使

Apache Ignite缓存基本操作实例详解

《ApacheIgnite缓存基本操作实例详解》文章介绍了ApacheIgnite中IgniteCache的基本操作,涵盖缓存获取、动态创建、销毁、原子及条件更新、异步执行,强调线程池注意事项,避免... 目录一、获取缓存实例(Getting an Instance of a Cache)示例代码:二、动态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本文解析了雪花算法的原理、Java实现及生产实践,涵盖ID结构、位运算技巧、时钟回拨处理、WorkerId分配等关键点,并探讨了百度UidGen... 目录一、雪花算法核心原理1.1 算法起源1.2 ID结构详解1.3 核心特性二、Java实现解析2.

Redis过期删除机制与内存淘汰策略的解析指南

《Redis过期删除机制与内存淘汰策略的解析指南》在使用Redis构建缓存系统时,很多开发者只设置了EXPIRE但却忽略了背后Redis的过期删除机制与内存淘汰策略,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目录1、简述2、Redis http://www.chinasem.cn的过期删除策略(Key Expir

Java实现本地缓存的常用方案介绍

《Java实现本地缓存的常用方案介绍》本地缓存的代表技术主要有HashMap,GuavaCache,Caffeine和Encahche,这篇文章主要来和大家聊聊java利用这些技术分别实现本地缓存的方... 目录本地缓存实现方式HashMapConcurrentHashMapGuava CacheCaffe

如何更改pycharm缓存路径和虚拟内存分页文件位置(c盘爆红)

《如何更改pycharm缓存路径和虚拟内存分页文件位置(c盘爆红)》: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更改pycharm缓存路径和虚拟内存分页文件位置(c盘爆红)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 目录先在你打算存放的地方建四个文件夹更改这四个路径就可以修改默认虚拟内存分页js文件的位置接下来从高级-

PyCharm如何更改缓存位置

《PyCharm如何更改缓存位置》:本文主要介绍PyCharm如何更改缓存位置的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PyCharm更改缓存位置1.打开PyCharm的安装编程目录2.将config、sjsystem、plugins和log的路径

JSR-107缓存规范介绍

《JSR-107缓存规范介绍》JSR是JavaSpecificationRequests的缩写,意思是Java规范提案,下面给大家介绍JSR-107缓存规范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1.什么是jsR-1072.应用调用缓存图示3.JSR-107规范使用4.Spring 缓存机制缓存是每一

Spring 缓存在项目中的使用详解

《Spring缓存在项目中的使用详解》Spring缓存机制,Cache接口为缓存的组件规范定义,包扩缓存的各种操作(添加缓存、删除缓存、修改缓存等),本文给大家介绍Spring缓存在项目中的使用... 目录1.Spring 缓存机制介绍2.Spring 缓存用到的概念Ⅰ.两个接口Ⅱ.三个注解(方法层次)Ⅲ.

Spring Boot 整合 Redis 实现数据缓存案例详解

《SpringBoot整合Redis实现数据缓存案例详解》Springboot缓存,默认使用的是ConcurrentMap的方式来实现的,然而我们在项目中并不会这么使用,本文介绍SpringB... 目录1.添加 Maven 依赖2.配置Redis属性3.创建 redisCacheManager4.使用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