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论学习】邻接矩阵/邻接表,Floyed / Djikstra / SPFA 算法求最短路径

2023-10-28 01:59

本文主要是介绍【图论学习】邻接矩阵/邻接表,Floyed / Djikstra / SPFA 算法求最短路径,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图论学习 小结

4月学习 - 图论
跟着三叶姐学算法啦

学习建图的两种类型:邻接矩阵 和 邻接表 (链式向前星)
学习图论最短路径的三个算法:Floyd - Dijkstra - SPFA


目录

  • 图论学习 小结
  • 例题
  • 一、邻接矩阵
      • 建图
      • 添加数据
  • 二、邻接表 - 链式向前星
      • 建图
      • 添加数据 - 链表存值
  • 三、邻接矩阵 - Floyd算法
  • 四、邻接矩阵 - Djikstra 算法
  • 五、邻接表 - Djikstra 算法
  • 六、邻接表 - SPFA 算法 (存在负边权)
  • 疑难点
  • 总结


例题

本章以力扣 743. 网络延迟时间 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约定 N 为点数,M 为边数

一、邻接矩阵

这是一种使用二维矩阵来进行存图的方式。

适用于边数较多的「稠密图」使用,当边数量接近点的数量的平方,即 m ≈ n 时,可定义为「稠密图」。

个人不建议使用,容易爆内存

建图

邻接矩阵数组:graph [节点数][节点数] ,N可根据实际情况定

	int[][] graph = new int[N][N];

添加数据

添加数据 - ori源节点 glo目标节点 val权重

	void add(int ori, int glo, int val) {graph [ori][glo] = val;}

二、邻接表 - 链式向前星

这是一种以链式结构存储图的方式,与数组存储单链表的实现一致(头插法)

适用于边数较少的「稀疏图」使用,当边数量接近点的数量,即 m ≈ n 时,可定义为「稀疏图」。

建图

headAll 数组:存储是某个节点所对应的边的集合(链表)的头结点;
集合存的是 以目标节点为源点,可以访问哪些边,这里是最后遍历到的边的下标
由于是链式存储,所以这里存储的也可以理解为头节点

	static int headAll[] = new int[N];

curPoint 数组:
当前这条边(下标为idx)访问的目标节点(有向图)

	static int curPoint[] = new int[M];

nextSide 数组:用于是以链表的形式进行存边,该数组就是用于找到下一条边;
这里存的是 下一条以a为源点出发的边 的 idx

	static int nextSide[] = new int[M];

value 数组:用于记录参数边数组中,下标为idx的有向边的 权重/值

	static int value[] = new int[M];

idx 是用来对边进行编号的,遍历给的边数组、边集合

	static int idx = 0;

因此当我们想要遍历所有由 a 点发出的边时,可以使用如下方式:
i != -1 因为初始化链表头Arrays.fill(headAll,-1);
也就是访问第一条由a为源节点的边时,将next = null类似的操作 变成了 next = -1
也可以理解为初始化链表尾hh

	for (int i = headAll[a]; i != -1; i = nextSide[i]) {int b = curPoint[i], c = value[i]; // 存在由 a 指向 b 的边,权重为 c}

首先 idx 是用来对边进行编号的,也可以理解为为了遍历给予的参数 {边数组、边集合}

	static int idx = 0;

添加数据 - 链表存值

a 源节点ori b 目标节点gol c权重/值val

    static void add(int a, int b, int c) {curPoint[idx] = b;nextSide[idx] = headAll[a];headAll[a] = idx;value[idx] = c;idx++;}

逐行理解

遍历参数数组中,数组第idx个值,其中的被指向节点赋值给curPoint[idx]

	curPoint[idx] = b;

作为链表,需要把当前节点和a源节点连的其他边连接起来
所以把目前a的头节点,作为 当前节点的next , 再把当前节点作为a的头节点
类似代码 cur.next = head;

	nextSide[idx] = headAll[a];

把当前节点的index 放到 a为源节点链表的头节点 ; 代码 head = cur;

	headAll[a] = idx;

位置的权重赋值

	value[idx] = c;

index自增,因为要遍历参数集合的下一个数据
类似代码 : for(int i=0;i<m; i++ ) 中的 i++

	idx++;

三、邻接矩阵 - Floyd算法

注释直接写在代码中了。
时间复杂度为O(n^3),因此不建议使用此算法

class Solution {static int INF = 0x3f3f3f3f;static int[][] times = new int[1][1];static int n = 0 , k = 0;static int grath[][] = new int[1][1];// 邻接矩阵 + floydpublic int networkDelayTime(int[][] times, int n, int k) {this.times = times;this.n = n;this.k = k;grath = new int[n][n];//初始化for(int i=0;i<n;i++){for(int j=0;j<n;j++){grath[i][j] = grath[j][i] =  i==j ? 0 : INF;}}//存图for(int[] t:times){int u = t[0] , v = t[1] , w = t[2];grath[u-1][v-1] = w;}floyd();int ans = -1;for(int i=0;i<n;i++){ans = Math.max(ans,grath[0][i]);}return ans > INF / 2 ? -1 : ans;}public static void floyd(){//遍历中间节点for(int p=0;p<n;p++){//遍历起始节点for(int i=0;i<n;i++){//遍历目标节点for(int j=0;j<n;j++){//更新最短路径grath[i][j] = Math.min(grath[i][j],grath[i][p]+grath[p][j]);}}}}
}

四、邻接矩阵 - Djikstra 算法

class Solution {static int INF = 0x3f3f3f3f;static int[][] times = new int[1][1];static int n = 0 , k = 0;static int grath[][] = new int[1][1];public int networkDelayTime11(int[][] times, int n, int k) {this.times = times;this.n = n;this.k = k;grath = new int[n][n];//初始化for(int i=0;i<n;i++)for(int j=0;j<n;j++)grath[i][j] = grath[j][i] =  i==j ? 0 : INF;//存图for(int[] t:times){int u = t[0] , v = t[1] , w = t[2];grath[u-1][v-1] = w;}dijkstra();int ans = -1;for(int i=0;i<n;i++)ans = Math.max(ans,dist[i]);return ans > INF / 2 ? -1 : ans;}static int dist[] = new int[1];static boolean vis[] = new boolean[1];public static void dijkstra(){dist = new int[n];vis = new boolean[n];//初始化Arrays.fill(dist,INF);Arrays.fill(vis,false);//只有起点最短距离为0dist[k-1] = 0;//迭代所有点的长度for(int p=0;p<n;p++){// 每次找到「最短距离最小」且「未被更新」的点 tint t = -1;for(int i=0;i<n;i++){if(vis[i]==true) continue;if(t==-1 || dist[i]<dist[t] ) t = i;}// 标记点 t 为已更新vis[t] = true;// 用点 t 的「最小距离」更新其他点for(int i=0;i<n;i++){dist[i] = Math.min(dist[i],dist[t] + grath[t][i]);}}}
}

五、邻接表 - Djikstra 算法

class Solution {static int INF = 0x3f3f3f3f;static int[][] times = new int[1][1];static int n = 0 , k = 0;static int dist[] = new int[1];static boolean vis[] = new boolean[1];static int headAll[] = new int[1];static int curPoint[] = new int[1];static int nextSide[] = new int[1];static int value[] = new int[1];static int idx = 0;static void add(int a, int b, int c) {curPoint[idx] = b;nextSide[idx] = headAll[a];headAll[a] = idx;value[idx] = c;idx++;}// 链式向前星 + dijkstrapublic int networkDelayTime(int[][] times, int n, int k) {this.times = times;this.n = n;this.k = k;this.headAll = new int[n];this.curPoint = new int[times.length];this.nextSide = new int[times.length];this.value = new int[times.length];this.idx = 0;// 初始化链表头Arrays.fill(headAll,-1);//存图for(int[] t:times){int u = t[0]-1 , v = t[1]-1 , w = t[2];add(u,v,w);}//最短路dijkstra();int ans = -1;for(int i=0;i<n;i++){ans = Math.max(ans,dist[i]);}return ans > INF / 2 ? -1 : ans;}//链式dijkstra写法public static void dijkstra(){dist = new int[n];vis = new boolean[n];Arrays.fill(vis, false);Arrays.fill(dist, INF);dist[k-1] = 0;//使用优先队列存储 { 当前点,距离源点最短路径 }PriorityQueue<int[]> queue = new PriorityQueue<>((a,b)->{return a[1]-b[1];});queue.add(new int[]{k-1,0});while(!queue.isEmpty()){int point[] = queue.poll();int id = point[0],step = point[1];if(vis[id]) continue;vis[id] = true;//使用该点更新其他点的「最短距离」for(int i = headAll[id];i!=-1;i=nextSide[i]){//被指向的节点int element = curPoint[i];//如果数值更大,就将它变成更小值if(dist[element] > dist[id] + value[i]){//这段一定要记住://因为是从ori指向gol// 所以 [最短距] = 从ori点到源点的最短距 + [ori-gol]当前这条边的长度dist[element] = dist[id] + value[i];queue.add(new int[]{element,dist[element]});}}}}}

六、邻接表 - SPFA 算法 (存在负边权)

适用范围:当给定的图存在负权边 且 不存在负权回路时,适合使用SPFA算法。
(负权回路可额外判定)

动态逼近法:通过双端队列存储待更新的节点,每次取出队首节点(暂称之为cur节点)。通过cur更新 所有cur可连接节点(称为next节点) 的最短路径,如果next节点的最短路径被更新,且next节点不存在当前队列中,就将next入队。不断更新最短路径直到没有最短路径可更新为止,此时队列为空,退出循环,结束操作。

class Solution {static int INF = 0x3f3f3f3f;static int[][] times = new int[1][1];static int n = 0 , k = 0;static int dist[] = new int[1];static boolean vis[] = new boolean[1];static int headAll[] = new int[1];static int curPoint[] = new int[1];static int nextSide[] = new int[1];static int value[] = new int[1];static int idx = 0;static void add(int a, int b, int c) {curPoint[idx] = b;nextSide[idx] = headAll[a];headAll[a] = idx;value[idx] = c;idx++;}// 链式向前星 + spfapublic int networkDelayTime(int[][] times, int n, int k) {this.times = times;this.n = n;this.k = k;this.headAll = new int[n];this.curPoint = new int[times.length];this.nextSide = new int[times.length];this.value = new int[times.length];this.idx = 0;// 初始化链表头Arrays.fill(headAll,-1);//存图for(int[] t:times){int u = t[0]-1 , v = t[1]-1 , w = t[2];add(u,v,w);}spfa();int ans = -1;for(int i=0;i<n;i++){ans = Math.max(ans,dist[i]);}return ans > INF / 2 ? -1 : ans;}//链式 spfa写法//主要用应用于有负边权的情况(如果没有负边权,推荐使用Dijkstra算法)。//利用了邻接表建图,数据结构的基础一定要掌握好,而且该算法很容易超时,被卡,必须要谨慎选择该算法。public static void spfa(){dist = new int[n];vis = new boolean[n];// 起始先将所有的点标记为「未入队」和「距离为正无穷」Arrays.fill(dist,INF);Arrays.fill(vis,false);dist[k-1] = 0;// 使用「双端队列」存储,存储的是点编号Deque<Integer> deque = new ArrayDeque<>();deque.addLast(k-1);vis[k-1] = true;while(!deque.isEmpty()){// 每次从「双端队列」中取出,并标记「未入队」int point = deque.pollFirst();vis[point] = false;// 尝试使用该点,更新其他点的最短距离// 如果更新的点,本身「未入队」则加入队列中,并标记「已入队」for(int i=headAll[point]; i!=-1;i=nextSide[i]){int element = curPoint[i];//有更小的值,当前的element被更新了if(dist[element] > dist[point] + value[i]){dist[element] = dist[point] + value[i];//如果已在队列,就不加入队列,等待它自动判断更新就行if(vis[element]) continue;//不在队列,就将此节点加入队列(因为最短值已经更新了)deque.addLast(element);vis[element] = true;}}}}

以下文献转载自:http://blog.csdn.net/morgan_xww/article/details/6279596

/*
SPFA(Shortest Path Faster Algorithm) [图的存储方式为邻接表]
是Bellman-Ford算法的一种队列实现,减少了不必要的冗余计算。
算法大致流程是用一个队列来进行维护。 初始时将源加入队列。 每次从队列中取出一个元素,
并对所有与他相邻的点进行松弛,若某个相邻的点松弛成功,则将其入队。 直到队列为空时算法结束。
它可以在O(kE)的时间复杂度内求出源点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径,可以处理负边。
SPFA 在形式上和BFS非常类似,不同的是BFS中一个点出了队列就不可能重新进入队列,但是SPFA中
一个点可能在出队列之后再次被放入队列,也就是一个点改进过其它的点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可能本
身被改进,于是再次用来改进其它的点,这样反复迭代下去。
判断有无负环:如果某个点进入队列的次数超过V次则存在负环(SPFA无法处理带负环的图)。
SPFA算法有两个优化算法 SLF 和 LLL:
SLF:Small Label First 策略,设要加入的节点是j,队首元素为i,若dist(j)<dist(i),则将j插入队首,
否则插入队尾。
LLL:Large Label Last 策略,设队首元素为i,队列中所有dist值的平均值为x,若dist(i)>x则将i插入
到队尾,查找下一元素,直到找到某一i使得dist(i)<=x,则将i出对进行松弛操作。
引用网上资料,SLF 可使速度提高 15 ~ 20%;SLF + LLL 可提高约 50%。
在实际的应用中SPFA的算法时间效率不是很稳定,为了避免最坏情况的出现,通常使用效率更加稳定的Dijkstra算法。
*/ 

疑难点

在写代码的时候对这些代码存有疑惑

下面两种写法哪一种更好呢? 答案是第二种
原因: 「并不是一定不会更新」 具体移步:链接

return ans==INF ? -1 : ans;return ans > INF / 2 ? -1 : ans;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仅仅简单介绍了图论中的建图以及三种基础的最短路径算法,如有错误感谢指出,如有疑问感谢留言。

这篇关于【图论学习】邻接矩阵/邻接表,Floyed / Djikstra / SPFA 算法求最短路径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89918

相关文章

使用Python实现矢量路径的压缩、解压与可视化

《使用Python实现矢量路径的压缩、解压与可视化》在图形设计和Web开发中,矢量路径数据的高效存储与传输至关重要,本文将通过一个Python示例,展示如何将复杂的矢量路径命令序列压缩为JSON格式,... 目录引言核心功能概述1. 路径命令解析2. 路径数据压缩3. 路径数据解压4. 可视化代码实现详解1

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

《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Filter是一种拦截器,可以在请求到达Servl... 目录一、Filter(过滤器)1. Filter 的工作原理2. Filter 的配置与使用二、Listen

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

《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KNN算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分类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 目录KNN算法流程使用OpenCV实现KNNOpenCV 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它提供了各

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

《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时间轮是一种高效利用线程资源进行批量化调度的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 目录前言一、参数说明二、具体实现1、HashedwheelTimer2、createWheel3、n

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

《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加盐算法是一种用于增强密码安全性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 目录一、什么是加盐算法二、如何实现加盐算法2.1 加盐算法代码实现2.2 注册页面中进行密码加盐2.

Java时间轮调度算法的代码实现

《Java时间轮调度算法的代码实现》时间轮是一种高效的定时调度算法,主要用于管理延时任务或周期性任务,它通过一个环形数组(时间轮)和指针来实现,将大量定时任务分摊到固定的时间槽中,极大地降低了时间复杂... 目录1、简述2、时间轮的原理3. 时间轮的实现步骤3.1 定义时间槽3.2 定义时间轮3.3 使用时

Linux修改pip和conda缓存路径的几种方法

《Linux修改pip和conda缓存路径的几种方法》在Python生态中,pip和conda是两种常见的软件包管理工具,它们在安装、更新和卸载软件包时都会使用缓存来提高效率,适当地修改它们的缓存路径... 目录一、pip 和 conda 的缓存机制1. pip 的缓存机制默认缓存路径2. conda 的缓

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

《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Java开发中的远程调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特别是在处理生产环境的问题或者协作开发时,:本文主要介绍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 目录概述Java远程调试的开启与底层原理开启Java远程调试底层原理JVM参数总结&nbsMbKKXJx

Windows系统下如何查找JDK的安装路径

《Windows系统下如何查找JDK的安装路径》:本文主要介绍Windows系统下如何查找JDK的安装路径,文中介绍了三种方法,分别是通过命令行检查、使用verbose选项查找jre目录、以及查看... 目录一、确认是否安装了JDK二、查找路径三、另外一种方式如果很久之前安装了JDK,或者在别人的电脑上,想

Python中Windows和macOS文件路径格式不一致的解决方法

《Python中Windows和macOS文件路径格式不一致的解决方法》在Python中,Windows和macOS的文件路径字符串格式不一致主要体现在路径分隔符上,这种差异可能导致跨平台代码在处理文... 目录方法 1:使用 os.path 模块方法 2:使用 pathlib 模块(推荐)方法 3:统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