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程序可移植性设计及性能优化之一――宏定义设计

2023-10-25 19:09

本文主要是介绍嵌入式系统程序可移植性设计及性能优化之一――宏定义设计,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嵌入式系统程序可移植性设计及性能优化之一

――――宏定义设计

 

Sailor_forever  sailing_9806@163.com 转载请注明

http://blog.csdn.net/sailor_8318/archive/ 2008/07/16 /2663254.aspx

 

 

【摘要】本节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中采用宏定义进行常量定义的必要性。说明了宏常量定义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采用依赖关系定义宏常量来保证其可移植性和裁减性。最后介绍了如何利用宏定义实现掩码偏移量等来高效的进行位操作。

 

【关键词】嵌入式,可移植性,宏定义,依赖关系,掩码,偏移量,位操作

 

 

1   宏定义设计... - 1 -

1.1     为何要采用宏定义?... - 1 -

1.2     宏定义的基本规则... - 1 -

1.3     依赖关系定义宏改善移植性... - 1 -

1.4     通过偏移量和掩码进行位操作... - 2 -

 

 

1       宏定义设计

1.1    为何要采用宏定义?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对于经常使用的一些常量,如果将它直接写到程序中去,一旦常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就必须逐个找出程序中所有的常量,并逐一进行修改,这样必然会降低程序的可维护性。因此,应尽量通过预处理命令方式将常量定义为特定的字符,这样常量就有了统一的表现形式,不会出现输入错误导致的不一致性。另外宏常量意义明确,大大改善了代码的可读性。

 

只读的变量也可以实现上述宏常量所带来的可移植性、可靠性及可读性等特点,但其要占据存储空间,需要访问内存,相比宏常量的立即数寻址而言效率要低。在C++中提倡用const只读变量来定义常量,是因为这样可以提供更严格的类型安全检查。但由于Cconst只读变量不能用于某些场合,因此在嵌入式C中仍多数采用宏来定义常量。

 

1.2    宏定义的基本规则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宏定义的基本规则,如用预处理指令#define 声明一个常量,用以表明1年中有多少秒,不考虑润年

#define C_SECONDS_PER_YEAR (60 * 60 * 24 * 365)UL

a)       命名风格,为了与普通变量区分开来,宏定义通常全部大写,多个单元之间用下划线隔开;

b)       整个表达式应括起来,若有参数则应将每个参数都括起来,防止替换扩展后可能带来的异常问题;

c)       常量表达式先合并后再替换。预处理器将为你计算常量表达式的值,因此,直接写出你是如何计算一年中有多少秒而不是计算出实际的值,是更清晰而没有运行性能代价的。

d)       为常量添加类型信息。宏的不足之一在于缺乏类型安全检查,人为的提供类型信息可以有效检查出此类问题。UL告诉编译器这个常量是无符号长整型数,因此将其赋值给u16型变量会出现告警。

 

1.3    依赖关系定义宏改善移植性

嵌入式系统程序的最大特点是硬件平台的多变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更改大量配置,而这些配置基本都是由宏定义来实现的,放在特定的头文件中,与其他的代码隔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代码的可移植性。但有些时候,多个宏定义有严重的依赖关系,增减某个宏会引起其他定义的更改,如何定义这些宏对嵌入式程序的可移植性有很大影响。

 

A

常量分别定义

#define C_DD_MODULE_ID_AOM  (0x00010101)     /* AOM模块ID */

#define C_DD_MODULE_ID_RRCM (0x00010102)        /* RRCM模块ID */

#define C_DD_MODULE_ID_RLC (0x00010103)        /* RLC模块ID */

#define C_DD_MODULE_ID_TRM  (0x00010104)       /* TRM模块ID */

#define C_DD_MODULE_ID_MCP_MIN        (C_DD_MODULE_ID_AOM)                

#define C_DD_MODULE_ID_MCP_MAX     (C_DD_MODULE_ID_TRM)

B

依赖定义

#define C_DD_MODULE_ID_MCP_MIN  (0x00010101) /* MCP最小模块ID */

#defineC_DD_MODULE_ID_AOM (C_DD_MODULE_ID_MCP_MIN)                        /* AOM模块ID */

#define C_DD_MODULE_ID_RRCM      (C_DD_MODULE_ID_AOM + 1)                        /* RRCM模块ID */

#define C_DD_MODULE_ID_RLC  (C_DD_MODULE_ID_RRCM + 1)                        /* RLC模块ID */

#define C_DD_MODULE_ID_TRM (C_DD_MODULE_ID_RLC + 1)                        /* TRM模块ID */

#define C_DD_MODULE_ID_MCP_MAX (C_DD_MODULE_ID_TRM)                /* MCP最大模块ID */

 

A常量分别定义”方式,因为各个宏定义值必须连续,若更改或者删除C_DD_MODULE_ID_AOM,其他的定义基本都受到影响,将严重影响到代码的可扩充性和可裁减性。

 

B依赖定义”方式,其原则是:

a)       base用常量定义;

b)       第一个定义为base

c)       其他的在上一个基础上加1

d)       max项即为最后一项。

这样整体改动起来只需要更改base;在中间删除或添加部分项时只需要更改一个上下衔接处即可;添加则比较简单,只需要在原有最后项后添加即可。

这种方式若改动部分定义对其他定义的影响最小,大大改善了代码的可移植性。

 

1.4    通过偏移量和掩码进行位操作

嵌入式系统经常需要和硬件打交道,而配置硬件寄存器则是系统初始化阶段的重要任务,如何清晰明了的进行配置决定了代码的可读性。尽管可以使用位域,但位域是不可移植的,因此利用宏定义来解决可移植性问题。

 

对于每一个待操作相应位来说,应具备以下几个标识:

待操作的位名称B_NAME

操作位所占据的位宽B_WIDTH_NAME

操作位第一位的偏移量B_SHIFT_NAME

操作位的掩码B_MASK_NAME

 

PRI为例进行说明:

#define PRI  DD_C64_EDMA_OPT_PRI

#define C_WIDTH _DD_C64_EDMA_OPT_PRI          (3)

#define C_SHIFT_DD_C64_EDMA_OPT_PRI          (29)

 

可以手动定义对应位的掩码如下

#define C_MASK_DD_C64_EDMA_OPT_PRI           (0xe0000000)

但更好的方式是利用位宽和偏移量来自动构成掩码

#define BIT_MASK(_name)  (((1U<< C_WIDTH _##_name))-1)<<( C_SHIFT_##_name)

#define C_MASK_DD_C64_EDMA_OPT_PRI  BIT_MASK(PRI)

BIT_MASK(PRI)经过宏替换后即为:

(((1U<<( C_WIDTH _DD_C64_EDMA_OPT_PRI))-1)  /

<<( C_SHIFT_DD_C64_EDMA_OPT_PRI)

 

对于每个位的取值也应该用宏定义来表示,这样清晰明确

#define C_DD_C64_EDMA_OPT_URGENT_PRI         (0x0)

#define C_DD_C64_EDMA_OPT_HIGH_PRI           (0x1)

#define C_DD_C64_EDMA_OPT_MEDIUM_PRI         (0x2)

#define C_DD_C64_EDMA_OPT_LOW_PRI            (0x3)

 

具备了掩码和偏移量即可对各个位进行操作了

#define SET_BITS(_reg,_name_val)/

((_reg)=((_ reg)&~(BIT_MASK(_name))) /

| (((_val)<<( C_SHIFT_##_ name))&(BIT_MASK(_name))))

 

通过如下方式调用设置优先级

SET_BITS(u32Opt, PRI, C_DD_C64_EDMA_OPT_HIGH_PRI);

即实现了将u32OptPRI等位设置为C_DD_C64_EDMA_OPT_HIGH_PRI

 

SET_BITS宏可应用于待操作的位为多位的情况,当待操作的位仅为一位时,可用更简单的操作方式

#define SET_BIT(_reg,_name)   ((_reg) |= (BIT_MASK(_name))

#define CLR_BIT(_reg,_name)   ((_reg) &= ~(BIT_MASK(_name))

 

TCINT为例:

#define TCINT  DD_C64_EDMA_OPT_TCINT

#define C_WIDTH _DD_C64_EDMA_OPT_TCINT  (1)

#define C_SHIFT_DD_C64_EDMA_OPT_PRI          (20)

SET_BIT(u32Opt, TCINT)

CLR_BIT(u32Opt, TCINT)

 

 

这篇关于嵌入式系统程序可移植性设计及性能优化之一――宏定义设计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84603

相关文章

python获取指定名字的程序的文件路径的两种方法

《python获取指定名字的程序的文件路径的两种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获取指定名字的程序的文件路径的两种方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 最近在做项目,需要用到给定一个程序名字就可以自动获取到这个程序在Windows系统下的绝对路径,以下

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

《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 目录1、前言2、安装docker3、编写容器管理脚本4、创建容器1、前言在日常开发全志、rk等不同

JWT + 拦截器实现无状态登录系统

《JWT+拦截器实现无状态登录系统》JWT(JSONWebToken)提供了一种无状态的解决方案:用户登录后,服务器返回一个Token,后续请求携带该Token即可完成身份验证,无需服务器存储会话... 目录✅ 引言 一、JWT 是什么? 二、技术选型 三、项目结构 四、核心代码实现4.1 添加依赖(pom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 Stream 的并行流性能优化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攻略,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一、并行流的核心原理与适用场景二、性能优化的核心策略1. 合理设置并行度:打破默认阈值2. 避免装箱

基于Python实现自动化邮件发送系统的完整指南

《基于Python实现自动化邮件发送系统的完整指南》在现代软件开发和自动化流程中,邮件通知是一个常见且实用的功能,无论是用于发送报告、告警信息还是用户提醒,通过Python实现自动化的邮件发送功能都能... 目录一、前言:二、项目概述三、配置文件 `.env` 解析四、代码结构解析1. 导入模块2. 加载环

Python实战之SEO优化自动化工具开发指南

《Python实战之SEO优化自动化工具开发指南》在数字化营销时代,搜索引擎优化(SEO)已成为网站获取流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带您使用Python开发一套完整的SEO自动化工具,需要的可以了解下... 目录前言项目概述技术栈选择核心模块实现1. 关键词研究模块2. 网站技术seo检测模块3. 内容优化分析模

linux系统上安装JDK8全过程

《linux系统上安装JDK8全过程》文章介绍安装JDK的必要性及Linux下JDK8的安装步骤,包括卸载旧版本、下载解压、配置环境变量等,强调开发需JDK,运行可选JRE,现JDK已集成JRE... 目录为什么要安装jdk?1.查看linux系统是否有自带的jdk:2.下载jdk压缩包2.解压3.配置环境

Java实现复杂查询优化的7个技巧小结

《Java实现复杂查询优化的7个技巧小结》在Java项目中,复杂查询是开发者面临的“硬骨头”,本文将通过7个实战技巧,结合代码示例和性能对比,手把手教你如何让复杂查询变得优雅,大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目录一、复杂查询的痛点:为何你的代码“又臭又长”1.1冗余变量与中间状态1.2重复查询与性能陷阱1.

Python内存优化的实战技巧分享

《Python内存优化的实战技巧分享》Python作为一门解释型语言,虽然在开发效率上有着显著优势,但在执行效率方面往往被诟病,然而,通过合理的内存优化策略,我们可以让Python程序的运行速度提升3... 目录前言python内存管理机制引用计数机制垃圾回收机制内存泄漏的常见原因1. 循环引用2. 全局变

深度剖析SpringBoot日志性能提升的原因与解决

《深度剖析SpringBoot日志性能提升的原因与解决》日志记录本该是辅助工具,却为何成了性能瓶颈,SpringBoot如何用代码彻底破解日志导致的高延迟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前言第一章:日志性能陷阱的底层原理1.1 日志级别的“双刃剑”效应1.2 同步日志的“吞吐量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