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N(k-Nearest Neighbor)算法原理

2023-10-17 18:28

本文主要是介绍KNN(k-Nearest Neighbor)算法原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KNN(k-Nearest Neighbor)算法是一种基于实例的学习方法,常用于分类和回归问题。下面是KNN算法的原理和步骤,以及欧式距离和曼哈顿距离的计算原理:

  1. 原理

KNN算法基于一个假设:与一个样本最相似的其他k个样本的类别可以用来预测该样本的类别。KNN算法将所有的训练数据看作一个点集,根据他们与新样本之间的距离进行分类。

  1. 步骤

KNN算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 计算测试数据与训练数据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用欧式距离或曼哈顿距离)。
  • 选取距离测试数据最近的k个点。
  • 统计k个点中各类别出现的次数。
  • 将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作为测试数据的预测结果。
  1. 欧式距离计算原理

欧式距离,也称L2距离,是一种常用的距离度量方式,其计算公式为:

d ( x , y ) = s q r t ( s u m ( x i − y i ) 2 ) d(x,y) = sqrt(sum(xi-yi)^2) d(x,y)=sqrt(sum(xiyi)2)

其中,x和y是两个向量,xi和yi分别表示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

简单来说,欧式距离就是把两个点的各个坐标分别相减后平方再相加,最后再取平方根。

  1. 曼哈顿距离计算原理

曼哈顿距离,也称L1距离,也叫城市街区距离,其计算公式为:

d ( x , y ) = s u m ( ∣ x i − y i ∣ ) d(x,y) = sum(|xi-yi|) d(x,y)=sum(xiyi)

其中,x和y是两个向量,xi和yi分别表示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

简单来说,曼哈顿距离就是把两个点的各个坐标分别相减后取绝对值再相加。

KNN(K-Nearest Neighbors,K近邻算法)是一种基本的分类和回归算法,它的原理非常简单直观,即通过计算待分类数据点与已有数据集中所有数据点的距离,选择其中距离最小的K个数据点(最近邻),并把它们的类别作为待分类数据点的类别进行分类。

以下是KNN算法的代码实现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def euclidean_distance(x1, x2):return np.sqrt(np.sum((x1 - x2)**2))class KNN:def __init__(self, k=3):self.k = kdef fit(self, X, y):self.X_train = Xself.y_train = ydef predict(self, X):y_pred = [self._predict(x) for x in X]return np.array(y_pred)def _predict(self, x):#Compute distances between x and all examples in the training setdistances = [euclidean_distance(x, x_train) for x_train in self.X_train]#Sort by distance and return indices of the first k neighborsk_idx = np.argsort(distances)[:self.k]#Extract the labels of the k nearest neighbor training samplesk_neighbor_labels = [self.y_train[i] for i in k_idx]  #Return the most common class labelmost_common = Counter(k_neighbor_labels).most_common(1)return most_common[0][0]

这个代码实现的KNN类可以接受一个超参数K和训练数据集(X_train,y_train),并且能够对给定的测试数据集X做出预测。可以使用以下代码进行测试: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data = datasets.load_iris()
X = data.data
y = data.target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123)knn = KNN(k=3)
knn.fit(X_train, y_train)
y_pred = knn.predict(X_test)print("Accuracy:", accuracy_score(y_test, y_pred))

这个示例使用Iris数据集进行分类,随机选择了20%的数据作为测试集。结果将打印出测试集上的准确度分数。

这篇关于KNN(k-Nearest Neighbor)算法原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27171

相关文章

ShardingProxy读写分离之原理、配置与实践过程

《ShardingProxy读写分离之原理、配置与实践过程》ShardingProxy是ApacheShardingSphere的数据库中间件,通过三层架构实现读写分离,解决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性能瓶... 目录一、ShardingProxy技术定位与读写分离核心价值1.1 技术定位1.2 读写分离核心价值二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在编译器设计、配置文件处理和数据转换领域,递归下降解析器是最常用且最直观的解析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 目录引言:解析器的核心价值一、递归下降解析器基础1.1 核心概念解析1.2 基本架构二、简单算术表达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在Spring框架的学习旅程中,@Autowired无疑是一个高频出现却又让初学者头疼的注解,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Sprin... 目录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奥秘什么是依赖注入?@Autowired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 Stream 的并行流性能优化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攻略,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一、并行流的核心原理与适用场景二、性能优化的核心策略1. 合理设置并行度:打破默认阈值2. 避免装箱

Python中的filter() 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

《Python中的filter()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Python的filter()函数用于筛选序列元素,返回迭代器,适合函数式编程,相比列表推导式,内存更优,尤其适用于大数据集,结合lamb... 目录前言一、基本概念基本语法二、使用方式1. 使用 lambda 函数2. 使用普通函数3. 使用 N

MyBatis-Plus 与 Spring Boot 集成原理实战示例

《MyBatis-Plus与SpringBoot集成原理实战示例》MyBatis-Plus通过自动配置与核心组件集成SpringBoot实现零配置,提供分页、逻辑删除等插件化功能,增强MyBa... 目录 一、MyBATis-Plus 简介 二、集成方式(Spring Boot)1. 引入依赖 三、核心机制

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说明

《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说明》文章对比了synchronized、乐观锁、Redis分布式锁及Redission锁的原理与区别,指出在集群环境下synchronized失效,... 目录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1、有的同伴想到了synchronized关键字

Linux中的HTTPS协议原理分析

《Linux中的HTTPS协议原理分析》文章解释了HTTPS的必要性:HTTP明文传输易被篡改和劫持,HTTPS通过非对称加密协商对称密钥、CA证书认证和混合加密机制,有效防范中间人攻击,保障通信安全... 目录一、什么是加密和解密?二、为什么需要加密?三、常见的加密方式3.1 对称加密3.2非对称加密四、

setsid 命令工作原理和使用案例介绍

《setsid命令工作原理和使用案例介绍》setsid命令在Linux中创建独立会话,使进程脱离终端运行,适用于守护进程和后台任务,通过重定向输出和确保权限,可有效管理长时间运行的进程,本文给大家介... 目录setsid 命令介绍和使用案例基本介绍基本语法主要特点命令参数使用案例1. 在后台运行命令2.

Spring Security 单点登录与自动登录机制的实现原理

《SpringSecurity单点登录与自动登录机制的实现原理》本文探讨SpringSecurity实现单点登录(SSO)与自动登录机制,涵盖JWT跨系统认证、RememberMe持久化Token... 目录一、核心概念解析1.1 单点登录(SSO)1.2 自动登录(Remember Me)二、代码分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