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在一个纷扰的世界里通过专注获得成功的规则

2023-10-14 16:10

本文主要是介绍深度工作:在一个纷扰的世界里通过专注获得成功的规则,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现代商业中,协作的地位仅次于忠诚。企业把员工集结到开放式的办公室里,鼓励彼此之间随机建立关系。除了电子邮件和电话等,现在管理者又有了微信等新的协作工具。管理学家们鼓励员工成为好的企业公民,互相帮助,排忧解难。
但是一股强烈的反对浪潮也正在袭来:最近的一期《哈佛商业评论》的封面故事正是关于“协作超负荷”的;乔治敦大学的卡尔·纽波特刚刚出版了一部名为《深度工作:在一个纷扰的世界里通过专注获得成功的规则》的新书。
越来越多的学术证据显示出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格洛丽亚·马克发现,即使是短暂的干扰也会极大地增加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总时间。一系列研究显示,多任务处理将降低工作质量并且拖延时间。明尼苏达大学的索菲·勒罗伊为这一论断补充了一个有趣的论点:从一项任务迅速转向另一项,也会降低效率,原因是“注意力残留”——即使已经转向了一项新任务,大脑仍在继续思考旧的任务。
第二项反对理由是,管理者或许注意到了协作的益处,却未能计算其代价。弗吉尼亚大学商学院的罗布·克罗斯和彼得·格雷估计,知识工作者耗费了约70%到85%的时间用于开会(视频或是面对面)、处理电子邮件和打电话,或是处理大量要求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工作许多雇员将大量时间花费在互动上,以至于必须加班到深夜来完成大部分工作。大西洋传媒公司的前首席技术官汤姆·科克伦估计,一家中等规模的公司每年在处理电子邮件上的花费超过100万美元,每一封电子邮件平均耗费人工成本约95美分。他说,“自由顺畅的沟通方式”,需要付出“相当于购买一架小型公务机的软成本”。
以下是本人列举的几个深度工作的办法:
这里是作者给出的一些建议,以及我的补充:
[*] 把去健身房的时间留到中午,或者下午的某个时间,这样你可以把上下午两个工作时间段分开,用运动去调节,这样你下午回到工作时会更神清气爽。
[*] 控制你刷手机上APP的时间,做到开始工作就不要去开APP(对于国内,比如微博,微信,淘宝,游戏什么的),我喜欢把这些APP的提醒功能都关掉。手机是对于持续专注工作和学习的一号干扰源。
[*] 下一步就是把手机静音,或者打开飞行模式,这样来电,短讯等产生的干扰也能进一步避免。
[*] 做出承诺,作家和出版社签约出书有Deadline的压力,这样能起到督促写作,我每个月发布一个阅读回顾的邮件,也是督促自己每天需要去读书。
[*] 休息的时候花点时间眺望窗外。
[*] 通勤时间,我觉得可以理解成一个散步,作者原话讲的是他开车到办公室的路途中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思考很多的问题。我不通勤工作,对于需要每天花时间在路上的上班一族,其实如何用好这段时间值得思考。
[*] 不要看电视。我没有电视,所以这一条其实直接就跳过了。
[*] 去理解干扰来自于什么地方,观察它和认识它,不要逃避,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干扰并非来自外部,而是你的内在。
[*] 睡不着的时候不要赖在床上,起来做点什么,一直到你累了,再回到床上。对我来说,可能只有倒时差的时候用得到,平实没有什么睡眠问题。
[*] 早起,早上的时段是进入Deep Work最容易的时段。
[*] 过度整理也是一种干扰和浪费时间。那些Evernote整理得太过于完美的人Deep Work的时间应该不多。
[*] 不要去尝试那些效率专家给你推荐的软件,列一个最简单的清单其实就够了。
[*] 尽量避免会议和电话。
[*] 不要去谈论你打算做的事情,让结果为你说话。
[*] 把大的项目拆散成可以掌控的步骤,比如作者不会安排某天的工作是“写书”,而会具体到“写xx书的第几章节的第几部份”。这样你很清楚你是不是完成了这个任务。
[*] 散步能够帮助你思考。
[*] 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我接下来三十分钟都不用手机,而是去把干扰活动集中到一起:现在我的主要工作完成了,我可以查看一下微信。
[*] Routine很关键,养成一个习惯和流程。
[*] 阅读也是Deep Work,特别是那些长而深入的文章,需要很多精力去消化和理解。
[*]作者提到一个很好的点就是一个宣布自己在某一个时间点后不工作了,每天找个时间点,最后查看一下待办事项清单,清空email收件箱,就彻底休息,不再和互联网相连。听听音乐,泡一壶茶,出去散一个步,陪孩子,爱人,家人,做一顿健康美味的晚饭,看一部电影等等都是好的休息。但还惦念着工作不是,打开电子邮件不是,刷微信也不是。
本文转自:
http://www.vankeweekly.com/?p=79329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766800/
欢迎关注橙子博客微信公众号:chengziboke888


查看原文:http://zccbbg.top/2017/05/31/deep-work/

这篇关于深度工作:在一个纷扰的世界里通过专注获得成功的规则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11611

相关文章

Java中Redisson 的原理深度解析

《Java中Redisson的原理深度解析》Redisson是一个高性能的Redis客户端,它通过将Redis数据结构映射为Java对象和分布式对象,实现了在Java应用中方便地使用Redis,本文... 目录前言一、核心设计理念二、核心架构与通信层1. 基于 Netty 的异步非阻塞通信2. 编解码器三、

Java 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

《Java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HashMap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通过哈希算法和扩容机制优化性能,负载因子与树化阈值平衡效率,是Java开发必备的高效数据结构,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概述:HashMap的宏观结构二、核心数据结构解析1. 数组(桶数组)2. 链表节点(Node

Java 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

《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虚拟线程是Java19中以预览特性形式引入,Java21起正式发布的轻量级线程,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虚拟线程简介1.1 什么是虚拟线程?1.2 为什么需要虚拟线程?二、虚拟线程与平台线程对比代码对比示例:三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Python函数的作用域规则和闭包是编程中的关键概念,它们决定了变量的访问和生命周期,: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1. 基础作用域访问示例1:访问全局变量示例2:访问外层函数变量2. 闭包基础示例3:简单闭包示例4

Python之变量命名规则详解

《Python之变量命名规则详解》Python变量命名需遵守语法规范(字母开头、不使用关键字),遵循三要(自解释、明确功能)和三不要(避免缩写、语法错误、滥用下划线)原则,确保代码易读易维护... 目录1. 硬性规则2. “三要” 原则2.1. 要体现变量的 “实际作用”,拒绝 “无意义命名”2.2. 要让

C#利用Free Spire.XLS for .NET复制Excel工作表

《C#利用FreeSpire.XLSfor.NET复制Excel工作表》在日常的.NET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操作Excel文件,本文将详细介绍C#如何使用FreeSpire.XLSfor.NET... 目录1. 环境准备2. 核心功能3. android示例代码3.1 在同一工作簿内复制工作表3.2 在不同

深入浅出Java中的Happens-Before核心规则

《深入浅出Java中的Happens-Before核心规则》本文解析Java内存模型中的Happens-Before原则,解释其定义、核心规则及实际应用,帮助理解多线程可见性与有序性问题,掌握并发编程... 目录前言一、Happens-Before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它?1.1 从一个问题说起1.2 Haht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在编译器设计、配置文件处理和数据转换领域,递归下降解析器是最常用且最直观的解析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 目录引言:解析器的核心价值一、递归下降解析器基础1.1 核心概念解析1.2 基本架构二、简单算术表达

深度解析Java @Serial 注解及常见错误案例

《深度解析Java@Serial注解及常见错误案例》Java14引入@Serial注解,用于编译时校验序列化成员,替代传统方式解决运行时错误,适用于Serializable类的方法/字段,需注意签... 目录Java @Serial 注解深度解析1. 注解本质2. 核心作用(1) 主要用途(2) 适用位置3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在Spring框架的学习旅程中,@Autowired无疑是一个高频出现却又让初学者头疼的注解,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Sprin... 目录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奥秘什么是依赖注入?@Autow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