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Telnet回音服务器——TCP服务器的基本结构

2023-10-11 16:59

本文主要是介绍Go语言Telnet回音服务器——TCP服务器的基本结构,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Telnet 协议是 TCP/IP 协议族中的一种。它允许用户(Telnet 客户端)通过一个协商过程与一个远程设备进行通信。本例将使用一部分 Telnet 协议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服务器的网络库为了完整展示自己的代码实现了完整的收发过程,一般比较倾向于使用发送任意封包返回原数据的逻辑。这个过程类似于对着大山高喊,大山把你的声音原样返回的过程。也就是回音(Echo)。本节使用 Go语言中的 Socket、goroutine 和通道编写一个简单的 Telnet 协议的回音服务器。

回音服务器的代码分为 4 个部分,分别是接受连接、会话处理、Telnet 命令处理和程序入口。

接受连接

回音服务器能同时服务于多个连接。要接受连接就需要先创建侦听器,侦听器需要一个侦听地址和协议类型。就像你想卖东西,需要先确认卖什么东西,卖东西的类型就是协议类型,然后需要一个店面,店面位于街区的某个位置,这就是侦听器的地址。一个服务器可以开启多个侦听器,就像一个街区可以有多个店面。街区上的编号对应的就是地址中的端口号,如下图所示。


图:IP和端口号

  • 主机 IP:一般为一个 IP 地址或者域名,127.0.0.1 表示本机地址。
  • 端口号:16 位无符号整型值,一共有 65536 个有效端口号。

通过地址和协议名创建侦听器后,可以使用侦听器响应客户端连接。响应连接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就像到银行办理业务时,一般是排队处理,前一个人办理完后,轮到下一个人办理。

我们把每个客户端连接处理业务的过程叫做会话。在会话中处理的操作和接受连接的业务并不冲突可以同时进行。就像银行有 3 个窗口,喊号器会将用户分配到不同的柜台。这里的喊号器就是 Accept 操作,窗口的数量就是 CPU 的处理能力。因此,使用 goroutine 可以轻松实现会话处理和接受连接的并发执行。

如下图清晰地展现了这一过程。


图:Socket 处理过程

Go语言中可以根据实际会话数量创建多个 goroutine,并自动的调度它们的处理。

telnet 服务器处理:

package mainimport (    "fmt"    "net")// 服务逻辑, 传入地址和退出的通道func server(address string, exitChan chan int) {    // 根据给定地址进行侦听    l, err := net.Listen("tcp", address)    // 如果侦听发生错误, 打印错误并退出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Error())        exitChan <- 1    }    // 打印侦听地址, 表示侦听成功    fmt.Println("listen: " + address)    // 延迟关闭侦听器    defer l.Close()    // 侦听循环    for {        // 新连接没有到来时, Accept是阻塞的        conn, err := l.Accept()        // 发生任何的侦听错误, 打印错误并退出服务器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Error())            continue        }        // 根据连接开启会话, 这个过程需要并行执行        go handleSession(conn, exitChan)    }}

代码说明如下:

  • 第 9 行,接受连接的入口,address 为传入的地址,退出服务器使用 exitChan 的通道控制。往 exitChan 写入一个整型值时,进程将以整型值作为程序返回值来结束服务器。
  • 第 12 行,使用 net 包的 Listen() 函数进行侦听。这个函数需要提供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为协议类型,本例需要做的是 TCP 连接,因此填入“tcp”;address 为地址,格式为“主机:端口号”。
  • 第 15 行,如果侦听发生错误,通过第 17 行,往 exitChan 中写入非 0 值结束服务器,同时打印侦听错误。
  • 第 24 行,使用 defer,将侦听器的结束延迟调用。
  • 第 27 行,侦听开始后,开始进行连接接受,每次接受连接后需要继续接受新的连接,周而复始。
  • 第 30 行,服务器接受了一个连接。在没有连接时,Accept() 函数调用后会一直阻塞。连接到来时,返回 conn 和错误变量,conn 的类型是 *tcp.Conn。
  • 第 33 行,某些情况下,连接接受会发生错误,不影响服务器逻辑,这时重新进行新连接接受。
  • 第 39 行,每个连接会生成一个会话。这个会话的处理与接受逻辑需要并行执行,彼此不干扰。

会话处理

每个连接的会话就是一个接收数据的循环。当没有数据时,调用 reader.ReadString 会发生阻塞,等待数据的到来。一旦数据到来,就可以进行各种逻辑处理。

回音服务器的基本逻辑是“收到什么返回什么”,reader.ReadString 可以一直读取 Socket 连接中的数据直到碰到期望的结尾符。这种期望的结尾符也叫定界符,一般用于将 TCP 封包中的逻辑数据拆分开。下例中使用的定界符是回车换行符(“\r\n”),HTTP 协议也是使用同样的定界符。使用 reader.ReadString() 函数可以将封包简单地拆分开。

如下图所示为 Telnet 数据处理过程。


图:Telnet 数据处理过程

回音服务器需要将收到的有效数据通过 Socket 发送回去。

Telnet会话处理:

package mainimport (    "bufio"    "fmt"    "net"    "strings")// 连接的会话逻辑func handleSession(conn net.Conn, exitChan chan int) {    fmt.Println("Session started:")    // 创建一个网络连接数据的读取器    reader := bufio.NewReader(conn)    // 接收数据的循环    for {        // 读取字符串, 直到碰到回车返回        str, err := reader.ReadString('\n')        // 数据读取正确        if err == nil {            // 去掉字符串尾部的回车            str = strings.TrimSpace(str)            // 处理Telnet指令            if !processTelnetCommand(str, exitChan) {                conn.Close()                break            }            // Echo逻辑, 发什么数据, 原样返回            conn.Write([]byte(str + "\r\n"))        } else {            // 发生错误            fmt.Println("Session closed")            conn.Close()            break        }    }}

代码说明如下:

  • 第 11 行是会话入口,传入连接和退出用的通道。handle Session() 函数被并发执行。
  • 第 16 行,使用 bufio 包的 NewReader() 方法,创建一个网络数据读取器,这个 Reader 将输入数据的读取过程进行封装,方便我们迅速获取到需要的数据。
  • 第 19 行,会话处理开始时,从 Socket 连接,通过 reader 读取器读取封包,处理封包后需要继续读取从网络发送过来的下一个封包,因此需要一个会话处理循环。
  • 第 22 行,使用 reader.ReadString() 方法进行封包读取。内部会自动处理粘包过程,直到下一个回车符到达后返回数据。这里认为封包来自 Telnet,每个指令以回车换行符(“\r\n”)结尾。
  • 第 25 行,数据读取正常时,返回 err 为 nil。如果发生连接断开、接收错误等网络错误时,err 就不是 nil 了。
  • 第 28 行,reader.ReadString 读取返回的字符串尾部带有回车符,使用 strings.TrimSpace() 函数将尾部带的回车和空白符去掉。
  • 第 31 行,将 str 字符串传入 Telnet 指令处理函数 processTelnetCommand() 中,同时传入退出控制通道 exitChan。当这个函数返回 false 时,表示需要关闭当前连接。
  • 第 32 行和第 33 行,关闭当前连接并退出会话接受循环。
  • 第 37 行,将有效数据通过 conn 的 Write() 方法写入,同时在字符串尾部添加回车换行符(“\r\n”),数据将被 Socket 发送给连接方。
  • 第 41~43 行,处理当 reader.ReadString() 函数返回错误时,打印错误信息并关闭连接,退出会话并接收循环。

Telnet命令处理

Telnet 是一种协议。在操作系统中可以在命令行使用 Telnet 命令发起 TCP 连接。我们一般用 Telnet 来连接 TCP 服务器,键盘输入一行字符回车后,即被发送到服务器上。

在下例中,定义了以下两个特殊控制指令,用以实现一些功能:

  • 输入“@close”退出当前连接会话。
  • 输入“@shutdown”终止服务器运行。

Telnet命令处理:

package mainimport (    "fmt"    "strings")func processTelnetCommand(str string, exitChan chan int) bool {    // @close指令表示终止本次会话    if strings.HasPrefix(str, "@close") {        fmt.Println("Session closed")        // 告诉外部需要断开连接        return false        // @shutdown指令表示终止服务进程    } else if strings.HasPrefix(str, "@shutdown") {        fmt.Println("Server shutdown")        // 往通道中写入0, 阻塞等待接收方处理        exitChan <- 0        // 告诉外部需要断开连接        return false    }    // 打印输入的字符串    fmt.Println(str)    return true}

代码说明如下:

  • 第 8 行,处理 Telnet 命令的函数入口,传入有效字符并退出通道。
  • 第 11~16 行,当输入字符串中包含“@close”前缀时,在第 16 行返回 false,表示需要关闭当前会话。
  • 第 19~27 行,当输入字符串中包含“@shutdown”前缀时,第 24 行将 0 写入 exitChan,表示结束服务器。
  • 第 31 行,没有特殊的控制字符时,打印输入的字符串。

程序入口

Telnet 回音处理主流程:

package mainimport (    "os")func main() {    // 创建一个程序结束码的通道    exitChan := make(chan int)    // 将服务器并发运行    go server("127.0.0.1:7001", exitChan)    // 通道阻塞, 等待接收返回值    code := <-exitChan    // 标记程序返回值并退出    os.Exit(code)}

代码说明如下:

  • 第 10 行,创建一个整型的无缓冲通道作为退出信号。
  • 第 13 行,接受连接的过程可以并发操作,使用 go 将 server() 函数开启 goroutine。
  • 第 16 行,从 exitChan 中取出返回值。如果取不到数据就一直阻塞。
  • 第 19 行,将程序返回值传入 os.Exit() 函数中并终止程序。

编译所有代码并运行,命令行提示如下:

listen: 127.0.0.1:7001

此时,Socket 侦听成功。在操作系统中的命令行中输入:

telnet 127.0.0.1 7001

尝试连接本地的 7001 端口。接下来进入测试服务器的流程。

测试输入字符串

在 Telnet 连接后,输入字符串 hello,Telnet 命令行显示如下:

$ telnet 127.0.0.1 7001
Trying 127.0.0.1...
Connected to 127.0.0.1.
Escape character is '^]'.
hello
hello

服务器显示如下:

listen: 127.0.0.1:7001
Session started:
hello

客户端输入的字符串会在服务器中显示,同时客户端也会收到自己发给服务器的内容,这就是一次回音。

测试关闭会话

当输入 @close 时,Telnet 命令行显示如下:

@close
Connection closed by foreign host

服务器显示如下:

Session closed

此时,客户端 Telnet 与服务器断开连接。

测试关闭服务器

当输入 @shutdown 时,Telnet 命令行显示如下:

@shutdown
Connection closed by foreign host

服务器显示如下:

Server shutdown

此时服务器会自动关闭。

这篇关于Go语言Telnet回音服务器——TCP服务器的基本结构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89509

相关文章

Oracle查询表结构建表语句索引等方式

《Oracle查询表结构建表语句索引等方式》使用USER_TAB_COLUMNS查询表结构可避免系统隐藏字段(如LISTUSER的CLOB与VARCHAR2同名字段),这些字段可能为dbms_lob.... 目录oracle查询表结构建表语句索引1.用“USER_TAB_COLUMNS”查询表结构2.用“a

C语言中%zu的用法解读

《C语言中%zu的用法解读》size_t是无符号整数类型,用于表示对象大小或内存操作结果,%zu是C99标准中专为size_t设计的printf占位符,避免因类型不匹配导致错误,使用%u或%d可能引发... 目录size_t 类型与 %zu 占位符%zu 的用途替代占位符的风险兼容性说明其他相关占位符验证示

Python极速搭建局域网文件共享服务器完整指南

《Python极速搭建局域网文件共享服务器完整指南》在办公室或家庭局域网中快速共享文件时,许多人会选择第三方工具或云存储服务,但这些方案往往存在隐私泄露风险或需要复杂配置,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使用Py... 目录一、android基础版:HTTP文件共享的魔法命令1. 一行代码启动HTTP服务器2. 关键参

C语言进阶(预处理命令详解)

《C语言进阶(预处理命令详解)》文章讲解了宏定义规范、头文件包含方式及条件编译应用,强调带参宏需加括号避免计算错误,头文件应声明函数原型以便主函数调用,条件编译通过宏定义控制代码编译,适用于测试与模块... 目录1.宏定义1.1不带参宏1.2带参宏2.头文件的包含2.1头文件中的内容2.2工程结构3.条件编

go动态限制并发数量的实现示例

《go动态限制并发数量的实现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Go并发控制方法,通过带缓冲通道和第三方库实现并发数量限制,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 目录带有缓冲大小的通道使用第三方库其他控制并发的方法因为go从语言层面支持并发,所以面试百分百会问到

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

《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1、通知退出机制1.1 进程/main函数退出1.2 通过channel退出1.3 通过cont

Go语言编译环境设置教程

《Go语言编译环境设置教程》Go语言支持高并发(goroutine)、自动垃圾回收,编译为跨平台二进制文件,云原生兼容且社区活跃,开发便捷,内置测试与vet工具辅助检测错误,依赖模块化管理,提升开发效... 目录Go语言优势下载 Go  配置编译环境配置 GOPROXYIDE 设置(VS Code)一些基本

使用Go实现文件复制的完整流程

《使用Go实现文件复制的完整流程》本案例将实现一个实用的文件操作工具:将一个文件的内容完整复制到另一个文件中,这是文件处理中的常见任务,比如配置文件备份、日志迁移、用户上传文件转存等,文中通过代码示例... 目录案例说明涉及China编程知识点示例代码代码解析示例运行练习扩展小结案例说明我们将通过标准库 os

SpringBoot改造MCP服务器的详细说明(StreamableHTTP 类型)

《SpringBoot改造MCP服务器的详细说明(StreamableHTTP类型)》本文介绍了SpringBoot如何实现MCPStreamableHTTP服务器,并且使用CherryStudio... 目录SpringBoot改造MCP服务器(StreamableHTTP)1 项目说明2 使用说明2.1

MySql基本查询之表的增删查改+聚合函数案例详解

《MySql基本查询之表的增删查改+聚合函数案例详解》本文详解SQL的CURD操作INSERT用于数据插入(单行/多行及冲突处理),SELECT实现数据检索(列选择、条件过滤、排序分页),UPDATE... 目录一、Create1.1 单行数据 + 全列插入1.2 多行数据 + 指定列插入1.3 插入否则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