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Secondary NameNode的功能

2023-10-09 01:48

本文主要是介绍解读Secondary NameNode的功能,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最近有朋友问我Secondary NameNode的作用,是不是NameNode的备份?是不是为了防止NameNode的单点问题?确实,刚接触Hadoop,从字面上看,很容易会把Secondary NameNode当作备份节点;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们不能从字面来理解,阅读官方文档,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下面就来赘述下Secondary NameNode的作用。

在Hadoop中,有一些命名模块不那么尽人意,Secondary NameNod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之一。从它的名字上看,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NameNode的备份节点,但实际上却不是。很多Hadoop的入门者都很疑惑,Secondary NameNode究竟在其中起什么作用,它在HDFS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下面,我就来解释下:

从名字来看,它确实与NameNode有点关系;因此,在深入了解Secondary NameNode之前,我们先来看看NameNode是做什么的。

2.1NameNode

NameNode主要是用来保存HDFS的元数据信息,比如命名空间信息,块信息等等。当它运行的时候,这些信息是存在内存中的。但是这些信息也可以持久化到磁盘上。如下图所示:

上图展示来NameNode怎么把元数据保存到磁盘上,这里有两个不同的文件:

  • fsimage:

它是NameNode启动时对整个文件系统的快照。

  • edits:

它是在NameNode启动后,对文件系统的改动序列。

只有在NameNode重启时,edits才会合并到fsimage文件中,从而得到一个文件系统的最新快照。但是在生产环境集群中的NameNode是很少重启的,这意味者当NameNode运行来很长时间后,edits文件会变的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下面这些问题:

  1. edits文件会变的很大,如何去管理这个文件?

  2. NameNode的重启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因为有很多改动要合并到fsimage文件上。

  3. 如果NameNode宕掉了,那我们就丢失了很多改动,因为此时的fsimage文件时间戳比较旧。

因此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易于管理的机制来帮助我们减小edits文件的大小和得到一个最新的fsimage文件,这样也会减小在NameNode上的压力。而Secondary NameNode就是为了帮助解决上述问题提出的,它的职责是合并NameNode的edits到fsimage文件中。如图所示:

上图的工作原理,我这里也赘述下:

  1. 首先,它定时到NameNode去获取edits,并更新到fsimage上。

  2. 一旦它有新的fsimage文件,它将其拷贝回NameNode上。

  3. NameNode在下次重启时回使用这个新的fsimage文件,从而减少重启的时间。

Secondary NameNode的整个目的在HDFS中提供一个Checkpoint Node,通过阅读官方文档可以清晰的知道,它只是NameNode的一个助手节点,这也是它在社区内被认为是Checkpoint Node的原因。

现在,我们明白Secondary NameNode所做的是在文件系统这设置一个Checkpoint来帮助NameNode更好的工作;它不是取代NameNode,也不是NameNode的备份。  

Secondary NameNode的检查点进程启动,是由两个配置参数控制的:

  • fs.checkpoint.period,指定连续两次检查点的最大时间间隔, 默认值是1小时。

  • fs.checkpoint.size定义了edits日志文件的最大值,一旦超过这个值会导致强制执行检查点(即使没到检查点的最大时间间隔)。

  • 默认值是64MB。

如果NameNode上除了最新的检查点以外,所有的其他的历史镜像和edits文件都丢失了, NameNode可以引入这个最新的检查点。以下操作可以实现这个功能。

  • 在配置参数dfs.name.dir指定的位置建立一个空文件夹;

  • 把检查点目录的位置赋值给配置参数fs.checkpoint.dir;

  • 启动NameNode,并加上-importCheckpoint。

NameNode会从fs.checkpoint.dir目录读取检查点,并把它保存在dfs.name.dir目录下。如果dfs.name.dir目录下有合法的镜像文件,NameNode会启动失败。NameNode会检查fs.checkpoint.dir目录下镜像文件的一致性,但是不会去改动它。

注:关于NameNode是什么时候将改动写到edit logs中的?这个操作实际上是由DataNode的写操作触发的,当我们往DataNode写文件时,DataNode会跟NameNode通信,告诉NameNode什么文件的第几个block放在它那里,NameNode这个时候会将这些元数据信息写到edit logs文件中。

下面附上官方文档说明:

The NameNode stores modifications to the file system as a log appended to a native file system file, edits. When a NameNode starts up, it reads HDFS state from an image file, fsimage, and then applies edits from the edits log file. It then writes new HDFS state to the fsimage and starts normal operation with an empty edits file. Since NameNode merges fsimage and edits files only during start up, the edits log file could get verylarge over time on a busy cluster. Another side effect of a larger edits file is that next restart of NameNode takes longer.The secondary NameNode merges the fsimage and the edits log files periodically and keeps edits log size within a limit. It is usually run ona different machine than the primary NameNode since its memory requirements are on the same order as the primary NameNode.The start of the checkpoint process on the secondary NameNode is controlled by two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dfs.namenode.checkpoint.period, set to 1 hour by default, specifies the maximum delay between two consecutive checkpoints, and* dfs.namenode.checkpoint.txns, set to 1 million by default, defines the number of uncheckpointed transactions on the NameNode which will force   an urgent checkpoint, even if the checkpoint period has not been reached.  The secondary NameNode stores the latest checkpoint in a directory which is structured the same way as the primary NameNode's directory. So that the check pointed image is always ready to be read by the primary NameNode if necessary.

参考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martloli/p/4342340.html

推荐阅读:

kafka消费者分组消费的再平衡策略

Hdfs的DN节点数据磁盘大小不均衡如何处理

这篇关于解读Secondary NameNode的功能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69469

相关文章

Python使用FastAPI实现大文件分片上传与断点续传功能

《Python使用FastAPI实现大文件分片上传与断点续传功能》大文件直传常遇到超时、网络抖动失败、失败后只能重传的问题,分片上传+断点续传可以把大文件拆成若干小块逐个上传,并在中断后从已完成分片继... 目录一、接口设计二、服务端实现(FastAPI)2.1 运行环境2.2 目录结构建议2.3 serv

Debian 13升级后网络转发等功能异常怎么办? 并非错误而是管理机制变更

《Debian13升级后网络转发等功能异常怎么办?并非错误而是管理机制变更》很多朋友反馈,更新到Debian13后网络转发等功能异常,这并非BUG而是Debian13Trixie调整... 日前 Debian 13 Trixie 发布后已经有众多网友升级到新版本,只不过升级后发现某些功能存在异常,例如网络转

基于Java和FFmpeg实现视频压缩和剪辑功能

《基于Java和FFmpeg实现视频压缩和剪辑功能》在视频处理开发中,压缩和剪辑是常见的需求,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Java结合FFmpeg实现视频压缩和剪辑功能,同时去除数据库操作,仅专注于视频处理,需... 目录引言1. 环境准备1.1 项目依赖1.2 安装 FFmpeg2. 视频压缩功能实现2.1 主要功

使用Python实现无损放大图片功能

《使用Python实现无损放大图片功能》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的Pillow库进行无损图片放大,区分了JPEG和PNG格式在放大过程中的特点,并给出了示例代码,JPEG格式可能受压缩影响,需先... 目录一、什么是无损放大?二、实现方法步骤1:读取图片步骤2:无损放大图片步骤3:保存图片三、示php

深度解析Python yfinance的核心功能和高级用法

《深度解析Pythonyfinance的核心功能和高级用法》yfinance是一个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Python库,用于从YahooFinance获取金融数据,本教程将深入探讨yfinance的核... 目录yfinance 深度解析教程 (python)1. 简介与安装1.1 什么是 yfinance?

Python脚本轻松实现检测麦克风功能

《Python脚本轻松实现检测麦克风功能》在进行音频处理或开发需要使用麦克风的应用程序时,确保麦克风功能正常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个简单的Python脚本,能够帮助我们检测本地麦克风的功能,需要的... 目录轻松检测麦克风功能脚本介绍一、python环境准备二、代码解析三、使用方法四、知识扩展轻松检测麦

Java实现TXT文件导入功能的详细步骤

《Java实现TXT文件导入功能的详细步骤》在实际开发中,很多应用场景需要将用户上传的TXT文件进行解析,并将文件中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库或其他存储系统中,本文将演示如何用Java实现一个基本的TXT文件... 目录前言1. 项目需求分析2. 示例文件格式3. 实现步骤3.1. 准备数据库(假设使用 mysql

Springboot项目登录校验功能实现

《Springboot项目登录校验功能实现》本文介绍了Web登录校验的重要性,对比了Cookie、Session和JWT三种会话技术,分析其优缺点,并讲解了过滤器与拦截器的统一拦截方案,推荐使用JWT... 目录引言一、登录校验的基本概念二、HTTP协议的无状态性三、会话跟android踪技术1. Cook

基于Spring Boot 的小区人脸识别与出入记录管理系统功能

《基于SpringBoot的小区人脸识别与出入记录管理系统功能》文章介绍基于SpringBoot框架与百度AI人脸识别API的小区出入管理系统,实现自动识别、记录及查询功能,涵盖技术选型、数据模型... 目录系统功能概述技术栈选择核心依赖配置数据模型设计出入记录实体类出入记录查询表单出入记录 VO 类(用于

Qt中实现多线程导出数据功能的四种方式小结

《Qt中实现多线程导出数据功能的四种方式小结》在以往的项目开发中,在很多地方用到了多线程,本文将记录下在Qt开发中用到的多线程技术实现方法,以导出指定范围的数字到txt文件为例,展示多线程不同的实现方... 目录前言导出文件的示例工具类QThreadQObject的moveToThread方法实现多线程Q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