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BeanPostProcessor接口对受管Bean进行预处理

2023-10-05 14:30

本文主要是介绍使用BeanPostProcessor接口对受管Bean进行预处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有时候,我们希望在Spring IoC容器初始化受管Bean之前、属性设置之后对该Bean先做一些预处理,或者在容器销毁受管Bean之前自己释放资源。那么该如何实现呢?Spring IoC为我们提供了多种方法来实现受管Bean的预处理和后处理。
在Spring中定义了BeanPostProcessors接口,代码如下:

[java] view plain copy
  1. package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config;  
  2.   
  3.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BeansException;  
  4.   
  5. public interface BeanPostProcessor {  
  6.   
  7. Object 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Object bean,String BeanName)throws BeansException;  
  8.   
  9. Object 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Object bean,String BeanName)throws BeansException;   
  10. }  

如果这个接口的某个实现类被注册到某个容器,那么该容器的每个受管Bean在调用初始化方法之前,都会获得该接口实现类的一个回调。容器调用接口定义的方法时会将该受管Bean的实例和名字通过参数传入方法,进过处理后通过方法的返回值返回给容器。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自定义受管Bean

上面提到过,要使用BeanPostProcessor回调,就必须先在容器中注册实现该接口的类,那么如何注册呢?BeanFactoryApplicationContext容器的注册方式不大一样:若使用BeanFactory,则必须要显示的调用其addBeanPostProcessor()方法进行注册,参数为BeanPostProcessor实现类的实例;如果是使用ApplicationContext,那么容器会在配置文件在中自动寻找实现了BeanPostProcessor接口的Bean,然后自动注册,我们要做的只是配置一个BeanPostProcessor实现类的Bean就可以了。

注意,假如我们使用了多个的BeanPostProcessor的实现类,那么如何确定处理顺序呢?其实只要实现Ordered接口,设置order属性就可以很轻松的确定不同实现类的处理顺序了。

例程3.5展示了如何使用BeanPostProcessor回调接口。创建Java工程,为其添加Spring开发能力后,创建ioc.test包。再创建一个名字为Animal的Bean,添加name、age成员和speak()方法。代码如下:

[java] view plain copy
  1. package ioc.test;  
  2.   
  3. public class Animal {  
  4.   
  5. private String name;  
  6.   
  7. private int age;  
  8.   
  9. public String speak(){  
  10. return "我的名字是:"+this.name+",年龄是:"+this.age+"!\n";  
  11. }  
  12. //Geter和Seter省略  
  13. }  

创建一个BeanPost类,实现BeanPostProcessor接口。在其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方法中修改通过参数传入的受管Bean,然后返回。由于它处理容器中的每一个Bean,因此在修改前,应判断Bean是否为我们要处理的Bean。可以通过传入Bean的类型判定,也可以通过传入Bean的名字判定。代码如下:

[java] view plain copy
  1. package ioc.test;  
  2.   
  3. //Import省略  
  4.   
  5. public class BeanPost implements BeanPostProcessor {  
  6.   
  7. public Object 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 throws BeansException {  
  8.   
  9. System.out.println("BeanPostProcessor.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 正在预处理!");  
  10.   
  11. if ((bean instanceof Animal)) {  
  12.   
  13. Animal animal = (Animal) bean;  
  14.   
  15. animal.setAge(50);  
  16.   
  17. animal.setName("猴子");  
  18.   
  19. return bean;  
  20.   
  21. }  
  22.   
  23. return bean;  
  24. }  
  25.   
  26. public Object 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 throws BeansException {  
  27.   
  28. System.out.println("BeanPostProcessor.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 正在预处理!");  
  29.   
  30. return bean;  
  31.   
  32. }  
  33. }  

定义好Animal Bean,为其属性随便注入一个值,再定义一个BeanclassBeanPost类。代码如下:

[html] view plain copy
  1.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2. <beans  
  3.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4.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5.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2.5.xsd">  
  6. <bean id="animal" class="ioc.test.Animal">  
  7. <property name="age"  value="5"></property>  
  8. <property name="name" value="猪"></property>  
  9. </bean>  
  10. <bean id="beanPost" class="ioc.test.BeanPost"></bean>  
  11. </beans>  

最后创建TestMain类输出结果,代码如下:

[java] view plain copy
  1. package ioc.test;  
  2.   
  3. //Import省略  
  4.   
  5. public class TestMain {  
  6.   
  7.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8.   
  9. ApplicationContext ac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xml");  
  10. Animal animal = (Animal)ac.getBean("animal");  
  11. System.out.println(animal.speak());      
  12.   
  13. }  
  14. }  

运行后输出结果如下:

 

       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到,输出结果并不是我们在配置文件中注入的值,这说明BeanPost已经成功的修改了目标Bean

这篇关于使用BeanPostProcessor接口对受管Bean进行预处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51395

相关文章

Spring Boot整合Redis注解实现增删改查功能(Redis注解使用)

《SpringBoot整合Redis注解实现增删改查功能(Redis注解使用)》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SpringBoot整合Redis注解实现增删改查功能,包括配置、实体类、Repository、Se... 目录配置Redis连接定义实体类创建Repository接口增删改查操作示例插入数据查询数据删除数据更

使用python生成固定格式序号的方法详解

《使用python生成固定格式序号的方法详解》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生成固定格式序号,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目录生成结果验证完整生成代码扩展说明1. 保存到文本文件2. 转换为jsON格式3. 处理特殊序号格式(如带圈数字)4

Java使用Swing生成一个最大公约数计算器

《Java使用Swing生成一个最大公约数计算器》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使用Swing生成一个最大公约数计算器的相关知识,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第一步:利用欧几里得算法计算最大公约数欧几里得算法的证明情形 1:b=0情形 2:b>0完成相关代码第二步:加

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的并行流(parallelStream)的原理、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案例,并指出在使用并行流... 目录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0. 问题的产生1. 什么是parallelS

Linux join命令的使用及说明

《Linuxjoin命令的使用及说明》`join`命令用于在Linux中按字段将两个文件进行连接,类似于SQL的JOIN,它需要两个文件按用于匹配的字段排序,并且第一个文件的换行符必须是LF,`jo... 目录一. 基本语法二. 数据准备三. 指定文件的连接key四.-a输出指定文件的所有行五.-o指定输出

Linux jq命令的使用解读

《Linuxjq命令的使用解读》jq是一个强大的命令行工具,用于处理JSON数据,它可以用来查看、过滤、修改、格式化JSON数据,通过使用各种选项和过滤器,可以实现复杂的JSON处理任务... 目录一. 简介二. 选项2.1.2.2-c2.3-r2.4-R三. 字段提取3.1 普通字段3.2 数组字段四.

Linux kill正在执行的后台任务 kill进程组使用详解

《Linuxkill正在执行的后台任务kill进程组使用详解》文章介绍了两个脚本的功能和区别,以及执行这些脚本时遇到的进程管理问题,通过查看进程树、使用`kill`命令和`lsof`命令,分析了子... 目录零. 用到的命令一. 待执行的脚本二. 执行含子进程的脚本,并kill2.1 进程查看2.2 遇到的

详解SpringBoot+Ehcache使用示例

《详解SpringBoot+Ehcache使用示例》本文介绍了SpringBoot中配置Ehcache、自定义get/set方式,并实际使用缓存的过程,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 目录摘要概念内存与磁盘持久化存储:配置灵活性:编码示例引入依赖:配置ehcache.XML文件:配置

Java 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

《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虚拟线程是Java19中以预览特性形式引入,Java21起正式发布的轻量级线程,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虚拟线程简介1.1 什么是虚拟线程?1.2 为什么需要虚拟线程?二、虚拟线程与平台线程对比代码对比示例:三

k8s按需创建PV和使用PVC详解

《k8s按需创建PV和使用PVC详解》Kubernetes中,PV和PVC用于管理持久存储,StorageClass实现动态PV分配,PVC声明存储需求并绑定PV,通过kubectl验证状态,注意回收... 目录1.按需创建 PV(使用 StorageClass)创建 StorageClass2.创建 PV